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某1 000 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在实际运行存在的能耗较高的现状,用自主开发的电厂热力系统模块化集成优化软件对机组热力系统进行模拟,分析了循环水泵运行方式的经济性以及机组冷端优化方案的节能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机组在循环水温越高的工况,定频冷端优化煤耗与变频冷端优化煤耗一致,定频调节和变频调节并无差异。而在循环水温较低的工况,变频冷端优化煤耗比定频冷端优化煤耗更低。循环水泵变频经济性优势主要集中在较高的运行负荷以及较低的循环水温的工况范围。冷端优化主要通过影响汽轮机的出力和耗能设备如循环水泵等耗功进而影响机组经济性,随着机组运行工况负荷越低,冷端优化收益越显著。研究结果对同类型机组的节能改造具有一定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根据对电厂330MW汽轮机组冷端系统的试验结果,结合机组微增功率和背压关系曲线以及凝汽器变工况特性,经过认真研究和分析,建立了冷端优化数学模型,并结合循环水泵运行优化调整试验,提出了机组在不同运行负荷和冷却水进口温度下冷端循环水泵的最佳运行方式,从而确定了凝汽器最佳运行背压。研究结果应用于某电厂,在夏季工况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某燃煤电厂2×300 MW机组循环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外界环境因素,基于循环水泵运行优化理论建立了冷却塔、凝汽器与汽轮机低压缸耦合的冷端优化数学模型。基于麦克尔焓差理论建立冷却塔热力计算模型并给出冷却塔出塔水温的计算方法,研究了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循环水量对冷却塔出塔水温的影响。研究了机组背压、循环水量与排汽流量对凝汽器真空的影响。绘制全工况下循环水泵运行方式间的等效益曲面,确定了不同的机组负荷、环境温度及相对湿度下循环水泵最佳运行方式。对比传统循环水泵优化方式,可知新型等效益曲面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对火电机组实际运行中循环水系统优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冷端系统是火电厂发电机组重要的辅助系统,它的工作状态和运行特性对整个电站机组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都有较大的影响。对某660 MW超超临界机组两台循环水泵电机进行改造,增加了循环水泵运行方式(单机运行时一小、一大、一大一小;双机运行时二小、一大一小、二大、二大一小);建立了机组冷端性能分析计算模型,结合实际运行状况,给出了不同负荷、不同温升等工况下循环水泵组合优化运行方式;针对机组频繁启停状况,通过合理利用运行机组循环水,达到降低开停机过程循环水泵耗电量的目的。研究为同类机组冷端系统运行方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带有机力通风冷却塔的机组冷端优化需要考虑冷却塔的能耗,热力性能受大气参数的影响较大.为了研究以大气参数为边界条件的冷端系统最佳的运行方式,以带有逆流式机力通风冷却塔的发电机组为对象,对机力通风冷却塔和凝汽器进行变工况分析,寻求冷端系统优化后的机组最小供电煤耗率.结果 表明:当3台循环水泵和5台风机运行时,机组供电煤耗率...  相似文献   

6.
循环水泵优化运行的目的是通过调整循环水泵的运行台数使汽轮发电机组单位上网电量所消耗的能量最少。现有文献在确定机组微增出力和凝汽器真空时都需要用到理论计算或变工况曲线拟合,难免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偏离。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以冷端能量损失为研究对象的循环水泵优化运行方法,该方法以热损率作为循环水泵切换运行的判定准则,进而计算出各运行工况切换点循环水温升的比值,以温升的比值来衡量循环水泵运行的合理性,极大地提高了试验测试的精度和方便性,并将该方法应用到某300MW机组中。  相似文献   

7.
汽轮机冷端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斌  刘玲  张文兵 《热力透平》2007,36(1):19-23
针对电厂汽轮机冷端优化分析问题,从凝汽器和循环水泵的整体角度出发,对冷端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热力学理论的确定凝汽器最佳真空和最佳循环水流量耦合性的分析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某电厂一台300MW机组冷端系统的运行方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机组经济性提高了0.116%。  相似文献   

8.
针对新昌电厂循环水冷端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造措施。并在改造后对循环水系统进行运行优化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结合凝汽器变工况特性,计算出机组循环水泵最佳运行组合。实践证明,循环水冷端优化改造后,达到了较大的节能目的,使电厂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孙永平  童小忠  包劲松  秦攀 《动力工程》2014,(3):196-199,209
为了提高上汽-西门子超超临界1 000MW汽轮机的运行性能,进行了汽轮机高、中、低压缸通流效率变化特性试验,并以试验结果分析为基础,针对性地开展了机组运行优化研究.通过汽轮机进汽端不同滑压方式的试验比较,确定了机组滑压优化控制曲线,降低了汽轮机高压调门的节流损失;通过开发基于SIS平台的冷端优化管理系统,指导运行人员按照收益与成本比较排序结果来确定循环水泵等冷端设备的优化运行方式,实现了冷端运行效益的最大化;针对汽轮机第六级抽汽的2根管道存在温度偏差的问题,在管道外壁加装了隔热套,将管内蒸汽温度提高10K以上,消除了管内积水隐患.在试点1 000MW汽轮机上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这些优化改进措施的实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机组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郭少博 《工业加热》2021,50(2):16-20,23
热电联产机组负荷变动频繁、供热流量变化大,凝结式机组冷端模型不能有效指导现场生产.为此以330 MW热电联供机组为例,研究其冷端优化模型,分析影响真空度的关键因素,建立适合热电联供冷端优化数学模型,最后结合现场试验确定循环水泵最佳运行方式.研究结果表明机组最佳真空度受低压缸排汽量、循环水流量、循环水入口温度三个因素共同...  相似文献   

11.
传统循环水泵运行优化结果存在可操作性差、不能有效指导机组经济运行的问题,为降低循环水泵启停次数、控制循环水泵高低速切换次数,结合循环水泵配置特点,提出了增强循环水泵运行优化结果可操作性的方法。实例分析某600MW机组循环水泵运行优化结果,增强可操作性后的运行优化可有效降低循环水泵启停次数,并有效控制了循环水泵高低速切换次数,为循环水泵运行优化结果的贯彻实施、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提供了有效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2.
循环水泵优化运行方式的在线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电厂凝汽器与循环水系统的实时运行数据,计算循环水泵在不同运行方式下机组的净增功率。根据计算结果来确定循环水泵的运行方式,为循环水泵的优化调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循环水取水系统阻力过大容易造成循环水泵前池水位相对水源地水位下降,在同样循环水泵运行方式下,不仅造成循环水流量相对减少,循环水泵扬程相对升高,影响机组经济运行,还影响循环水泵最优运行方式确定的准确性。以某电站循环水取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和循环水泵运行优化为例,分析前池水位下降对循环水泵运行优化结果的影响。循环水取水系统在设计选型及运行维护方面应尽量减小取水系统阻力,进行循环水泵运行优化时应充分考虑前池水位下降对循环水泵工作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传统循环水泵运行优化以汽轮机最大净出力为基准,该方法忽略了电网调度模式对机组实际出力的控制,通过深入分析机组实际运行状态,综合考虑煤价和电价对循环水泵运行优化的影响,提出基于煤电经济值最优的优化理论,并对某660MW机组进行实例分析。对于我国主要以机组发电量为控制基准的电网调度模式,由煤电经济值最优法确定循环水泵最优运行方式能更真实、最大限度地提高机组实际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5.
传统循环水泵运行优化方法未考虑冷却水流量变化、冷却塔淋水密度变化对冷却塔出塔水温的影响。随着循环水泵运行方式变化,冷却水流量变化、冷却塔淋水密度变化,直接影响冷却塔出塔水温变化,而且随着冷却塔淋水密度增大,冷却塔出塔水温提高幅度逐渐加大。结合机组实际运行情况,研究了考虑冷却塔淋水密度影响的循环水泵运行优化方法,通过试验调整的方式分析确定冷却塔淋水密度变化对冷却塔出塔水温的影响,完善了循环水泵运行优化方法,使运行优化结果更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发掘节能潜力、优化循环水运行方式,我们采用将相邻机组循环水系统并列运行,即打开相邻机组循环水泵进、出口联络门,让两台机组的四台循环水泵都参与调整的方式,这样就可以统筹考虑两台机组的负荷与真空的关系,使得循环水泵调整方式更加灵活。通过机组性能试验得到的凝汽器最优真空与实际采用双机三泵或双机四泵运行记录的参数对比,我们得到了循环水并列运行的相邻机组在进行双机三泵或双机四泵切换的最佳工况点。  相似文献   

17.
变频循环水泵通过改变转速来调节循环水量是火电厂冷端系统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变频循环水泵的功耗计算又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在分析变频循环水泵功耗传统算法缺陷的基础上,提出单台变频循环水泵功耗计算模型和两台变频循环水泵并联运行功耗计算模型,使计算结果更加准确,为火电厂循环水泵的变频节能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对冷端系统的优化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冬明  邢希东 《热力透平》2012,41(4):296-299
介绍了湿冷火电机组循环水泵两机三泵运行方式优化技术在实际运行中的成功应用经验,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试验,不断改进实际设备系统,最终解决了两塔水位不平衡等技术难题,成功实现了两机三泵运行优化。该技术的应用使循环水泵电耗在降低0.03%的同时,机组真空提高了0.54 kPa,节能效果十分显著,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枚举法得出的定速循环水泵最优运行方式的局限性,通过分析汽轮机低压缸、冷却塔及凝汽器真空的全工况计算模型,提出了在环境温度相等的前提下进行循环水泵全工况运行优化,并对其流程进行了阐述,将排汽压力对汽轮机功率的修正曲线进行了全工况拟合,利用二分法求解机组各工况下循环水泵相邻运行方式的等效益点,进而获得等效益曲线,并采用二分法对某电厂的定速循环水泵进行了等效益曲线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循环水泵优化运行后,平均可降低煤耗0.594g/(kw·h).  相似文献   

20.
在“双碳”背景下,提高低负荷工况下汽轮机冷端运行的经济性愈发重要。本文以陈家港电厂660 MW机组的冷端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循环水泵变工况计算模型,实现循泵泵组-凝汽器-汽轮机组的耦合计算。以实际循环水参数和运行负荷为变量,通过建模分析,开展了循环水泵泵组工频与变频运行对比、机组冷端综合优化等研究。结果表明,潮汐对循泵功率的影响不大,但对循环水流量的影响较大,同一天的最大差异接近5 000 t/h;循泵变频的最大节能率超过45%。当环境温度约低于22℃时,可以通过调整循环水流量降低煤耗率;环境温度越低,煤耗率收益越大,平均煤耗率可降低2.8 g/kWh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