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世界各国的能源消耗中热能消耗量最大。在一次、能源变成热能再转换成各种形式能量的过程中,约有58.5%的能量是以排气、蒸汽、热水等排热形式损失的。而这些排热损失中,低于100℃的热能占很大比重。热泵技术的开发为利用低温热能提供了有力的手段,而且满足了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本文就我单位热泵机组在现实运行出现的问题,效用的提高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3.
4.
提出了一种冷却介质辅热的燃料电池系统低温自启动设计方案,并基于二维非稳态模型研究了单电池与电池堆在低温启动过程中温度的动态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电池堆端板的热容效应与冷却液流速分布是影响电池堆温度分布的主要因素。降低燃料电池端板的热容及电堆的轻量化设计将有助于提高电池的低温启动能量效率与工作寿命。 相似文献
5.
6.
7.
8.
为了研究自然风对空气源热泵的影响,以空气源热泵机组为研究对象,选取脉冲型自然风,通过对机组在制冷、制热模式下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测试,总结分析了自然风对机组运行影响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机组的运行参数在外部自然风作用下出现周期性波动,在制热模式下主要影响机组的吸气温度,吸气温度波动幅度4℃以上;在制冷模式下主要影响机组的环境温度、冷凝温度,环境温度波动幅度6℃以上、冷凝温度波动2~4℃.通过实时检测环境温度、吸气温度,并对其波动性进行检测判定,进而有效规避自然风对机组运行干扰,研究为空气源热泵机组防风可靠性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自然风对空气源热泵的影响,以空气源热泵机组为研究对象,选取脉冲型自然风,通过对机组在制冷、制热模式下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测试,总结分析了自然风对机组运行影响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机组的运行参数在外部自然风作用下出现周期性波动,在制热模式下主要影响机组的吸气温度,吸气温度波动幅度4℃以上;在制冷模式下主要影响机组的环境温度、冷凝温度,环境温度波动幅度6℃以上、冷凝温度波动2~4℃.通过实时检测环境温度、吸气温度,并对其波动性进行检测判定,进而有效规避自然风对机组运行干扰,研究为空气源热泵机组防风可靠性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自然风对空气源热泵的影响,以空气源热泵机组为研究对象,选取脉冲型自然风,通过对机组在制冷、制热模式下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测试,总结分析了自然风对机组运行影响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机组的运行参数在外部自然风作用下出现周期性波动,在制热模式下主要影响机组的吸气温度,吸气温度波动幅度4℃以上;在制冷模式下主要影响机组的环境温度、冷凝温度,环境温度波动幅度6℃以上、冷凝温度波动2~4℃.通过实时检测环境温度、吸气温度,并对其波动性进行检测判定,进而有效规避自然风对机组运行干扰,研究为空气源热泵机组防风可靠性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运行特点以及系统控制要求,设计了基于单片机智能控制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控制器。本文主要介绍了控制器核心部件控制部分的设计方案,实现整个控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现代化建筑群的空调系统,提出了基于地源热泵的复合式冷热源系统的设计方法。详细阐述了系统的设计原则,地下换热器系统设计及土壤热泵系统的控制等内容。通过实际测算,该设计大大节约了空调系统的耗电量,具有很好的借鉴性。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通过对珠海发电厂2号机组电动给水泵热备用启动时出现轴承振动(X,Y)大及轴振动(X,Y)高的分析,寻找原因以及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发夹式换热器工作原理及结构优势,在高温高压工况条件下,冷热流体进行大温差换热,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冷态启动过程中:管内空置时,壳侧为注满低温热流体状态,高温热流体以小流量缓慢注入换热器内与低温热流体混合,研究壳侧流量对壳侧温升速率的影响;当壳侧温度达到需要高温时,管侧进入冷流体,模拟冷流体温升变化与流量的关系;强... 相似文献
18.
19.
20.
空气源热泵及其用于寒冷地区的建筑采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空气源热泵(简称ASHP)系统需要解决的一些技术问题如采用HFC替代工质体系与工艺、系统优化与季节性能效比,以及用于寒冷地区建筑采暖时所面临的低温环境下,ASHP机组的有效制热,室外侧换热器的结霜与除霜控制,ASHP系统的运行控制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供了包含多项原创性新技术在内的针对性技术处理方案,并将制作的ASHP机组应用到寒冷地区建筑采暖工程中。本文提供的实验数据包括机组相关实验、两个采暖季和一个空调季的工程试验的部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