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锥形罐发酵液出现结冰现象给生产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该文就造成结冰的原因、危害和防止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为使啤酒发酵液安全过冬,不出现异味,该厂采取:①露天锥形罐发酵前期和后期均排放酵母泥;②卧式罐酒液粗滤(硅藻土粗滤);③严格控制贮酒温度(-1~0℃)和罐压(0.01~0.02MPa);④罐体保温;⑤适当添加抗氧化剂(Vc、SO_2等),从而使发酵液安全过冬,保证了啤酒质量.(关中)  相似文献   

3.
发酵罐使用氨降温比用酒精水降温速度要快的多,这样容易引起发酵液结冰,发酵罐结冰对啤酒质量、设备、消耗均会产生不利的影响:①破坏啤酒原有的胶体稳定性;②给过滤带来困难,有时出现冰块堵塞管路和冰茬刺破过滤纸板的现象,使过滤中断;③罐壁结冰,造成罐内壁涂层变形甚至破裂,还会损坏温度探头;④CIP清洗时,冰混入清洗剂中,使清洗剂浓度下降,影响清洗效果。下面谈谈发酵罐氨降温的一些控制措施。1)发酵罐锥底温度只作为参考值,因为酒量  相似文献   

4.
李琳 《啤酒科技》2012,(6):47-47,49
酒液出现结冰时,会使酒液浓度出现异常,容易损坏过滤纸板和发酵罐壁防腐层,生产过程需要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5.
董文煌 《酿酒》2000,(2):84-85
在露天锥形发酵罐冷却降温工艺控制过程中 ,会经常出现 9℃主酵期酒液对流不强烈 ;5℃酵母回收期酵母凝聚性不好 ;0℃贮酒期酒液分层甚至出现罐内壁结冰的现象。排除发酵罐自身在设计上的不足 (如罐体高度、径高比和冷却带面积及分布 ) ,这些现象与发酵罐冷却夹套的使用及控制方法是很有关的 ,本文就此方面作一点探讨。1  9℃主酵期在 9℃主酵期。酵母代谢作用强烈 ,伴随着生成大量的CO2 和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为了使罐体内各段酒液温度严格均衡地控制在 (9± 0 5 )℃范围内 ,就必须开启发酵罐的冷却夹套进行降温。在此阶段 ,以控制上段…  相似文献   

6.
1999年7月燕京啤酒集团公司投资为我公司进行了大幅度技术改造,其中52个锥形罐安装了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设计的发酵罐自动测控系统。2000年投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贮酒期间上、中、下温差达1℃至3℃,甚至结冰的现象,见(表1)。为此我们对系统温控部分进行了探讨和改进。  相似文献   

7.
<正>前段时间,滤酒出现过两个问题:1、冷贮酒开罐细胞数并不高,但过滤的时候压差上升较快的现象。2、清酒浊度符合要求,杀菌后酒液中立即出现肉眼可见的小颗粒悬浮物。对此问题,我们展开CPCP-R,通过系统排查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发酵液后贮时间、废酵母排放、发酵液β-葡聚糖含量对清酒浊度影响比较大,为了预防清酒浊度偏高,本文主要从糖化、发酵、过滤找出几个关键控制点,并对清酒浊度的影响作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早籼稻谷生料发酵生产酒精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摘要:在发酵液中添加钙、镁、锌离子可以提高淀粉出酒率,使发酵液中的残总糖明显下降。实验表明,利用早籼稻谷生料发酵生产酒精,最佳发酵温度为32℃,最佳pH为4,最佳发酵时间为120h,在最佳条件下发酵,酒分达到9.3%(v/v),残总糖为1.08%,淀粉出酒率为53.64%。  相似文献   

9.
高级醇是酵母发酵的主要副产物,酒体中适量存在,能使啤酒丰满圆润;但含量太高,不仅给啤酒带来某些风味缺陷,而且饮用后会使人感到头昏、头痛。1.发酵过程中高级醇形成的规律我们对发酵液从满罐到贮酒结束的几种主要高级醇进行了跟踪检测。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10.
在北方的冬季,当贮存温度降至-5℃以下时,啤酒会结冰,待温度回升到零度以上,结冰的啤酒又重新融化,如此反复结冰——融化,酒液中就会出现大量沉淀。尽管生产厂家在啤酒商标上标出了贮存温度在5~25℃之间,啤酒结冰沉淀肯定是贮存不当造成的,其责任不在厂家,但北方冬季啤酒冷冻沉淀的现象比较普遍,市场影响很大,所以从协调市场关系的角度考虑,厂家应该正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山河陈醋的品质,从山河陈醋大曲、酒醪中分离得到12株酵母菌,根据其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实验,鉴定出2株汉逊酵母属(Hansenula)、2株克勒克酵母属(Kloeckera)、3株酵母属(Saccharomyces)、3株假丝酵母属(Candida)、1株毕赤酵母属(Pichia)、1株裂殖酵母属(Schizosaccharomyces)。进行了酵母菌株的耐酒精性实验和产酒、产酯性能研究。其中,菌株QY15,LY14,LY27产酒性能好;菌株QY13,QY18产酯性能突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总酯含量高于0.65g/dL的5株酵母高粱发酵液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以大曲高粱发酵液为对照。结果表明:菌株QY18高粱发酵液中有7种食醋特征的香气成分物质。  相似文献   

12.
基于氧对啤酒质量的影响,要想提高啤酒质量,尤其是提高产品的风味稳定性,必须尽量控制氧与酒液的接触,为此我公司成立了“溶解氧控制 QC 攻关小组”,对发酵液、清酒及成品酒溶解氧含量进行了对比(如图1)得出:在正常发酵情况下,发酵液溶解氧含量很低,在0.01ppm 以下;啤酒的溶解氧主要在发  相似文献   

13.
以清香型白酒生产的副产物大曲酒尾为培养基主要成分,经醋酸发酵制取醋酸发酵液,将其应用于清香型白酒生产中,通过考察醋酸发酵液的添加量,研究了其对酒醅发酵和清香型白酒酸酯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清蒸二次清"工艺,在大酒醅发酵时添加醋酸发酵液,发酵结束后大酒醅酒精度略微下降,但添加醋酸发酵液可明显提高大渣酒中的主体酸酯含量;二酒醅发酵按照传统工艺进行,发酵结束后二酒醅酒精度呈增加趋势,二酒中的酸酯含量与对照无明显变化。理化指标结果表明,当醋酸发酵液添加量使大酒醅含量为3.0mg醋酸/g醅时,酒中主体酸酯含量提高较为显著,大酒中乙酸和乙酸乙酯分别提高了138.35%和85.43%,2次发酵总酯提高了25.93%。  相似文献   

14.
刘春华  沈仕伟 《啤酒科技》2006,(7):40-40,44
近一段时间在工作中发现,发酵液经硅藻土过滤后,清酒并未出现明显的悬浮物及沉淀物。但成品酒倒置时却出现纤维毛或片状沉淀物,甚至还有“冒烟”现象,这些物质经静置后,又沉于瓶底。对此我们做出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微检过程中,样品处理是重要的一环。对某些样品如处理不当,如酵母泥稀释,成品酒除气处理,刷洗水膜过滤等,会使检验结果出现偏差。1特殊样品的处理1)对含糖高或含有酸、碱、消毒液等容易影响微生物生长的样品,在膜过滤处理后,一定要用无菌水冲洗滤膜上的残留液,以避免残留液对培养基产生干扰,一般用100mL无菌水分两次冲洗。2)当样品少于5 mL(如发酵液)时,可预先用  相似文献   

16.
提高状酒(即米酒)非生物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采用蛋白酶-皂土联合法处理状酒酒基,有效地除去了引起状酒沉淀的蛋白质和铁等主要物质,使瓶装产品在常温下放置1年仍未出现沉淀现象,从而达到了提高状酒非生物稳定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在露天锥形发酵罐冷却降温工艺控制过程中,会经常出现9℃主酵期酒液对流不强烈;5℃酵母回收期酵母凝聚性不好;0℃贮酒期酒液分层甚至出现罐内壁结冰的现象。排除发酵罐自身在设计上的不足(如罐体高度、径高比和冷却带面积及分布),这些现象与发酵罐冷却夹套的使用及控制方法是很有关的,本文就此方面作一点探讨。19℃主酵期在9℃主酵期,酵母代谢作用强烈,伴随着生成大量的CQZ和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为了使罐内各段酒液温度严格均衡地控制在9土0.5℃范围内,就必须开启发酵罐的冷却夹套进行降温。在此阶段,以控制上段温度为准,开启…  相似文献   

18.
<正>在啤酒发酵结束排放酵母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带出大量的啤酒。酵母泥中啤酒含量约在30%-40%之间。、一般酵母中可回收的啤酒约占啤酒总产量的1%-1.5%左右。啤酒生产过程中,过滤时的酒头酒尾,灌装过程的浅酒、杂物酒、漏气酒一般都称为残次酒。这些残次酒如果不回收,势必会加大酒损。本义主要谈谈如何回收残次酒来降低酒损的问题。(1)回收酵母酒。发酵液满罐后,一些废酵母、冷凝固物等会沉淀在发酵罐底部,一般  相似文献   

19.
冰萄萄酒(Ice wine)又称冰酒 “国标”中对冰葡萄酒的定义是:将葡萄推迟采收,当气温低于-7℃使葡萄在树枝上保持一定时间,结冰,采收,在结冰状态下压榨,发酵,酿制而成的葡萄酒。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明桑椹酒酿造过程中花色苷的变化规律,试验测定了桑果酒生产过程中发酵液中花色苷的含量。结果表明,主发酵前2 d,发酵液中花色苷含量显著增加,之后则逐渐减少;花色苷含量在其主发酵、后发酵和降酸阶段分别降低了89.8, 95.63和38.89 mg·L~(-1);在陈酿阶段室温未避光、室温避光和低温避光条件下分别降低了165.49,93.39和35.37 mg·L~(-1)。试验初步探明原料中花色苷的保留度以及生产各阶段花色苷含量的变化规律,为提高桑果酒酿造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