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亥俄州兰开斯特市的钻石动力专业公司新近推出了一种用于重质油田提高采收率的绝缘蒸汽油管。专门设计的接头与管子几何形状,增强了其强度,同时通过两个基本装置和一个耐热衬垫使接头处的热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即:①衬垫在蒸汽聚集的接头处形成一个小凹坑,即一个耐热的冷凝池;②衬垫外径上的聚四氟乙烯环形成了一个低传导性屏障,限制了冷凝池的对流。这种新式油管由内、外管组成,由焊在各自内管端部的机械短管连接。短管的锥面朝着外管,并被焊到各自端部,形成用于真空的环形区域。环形空间添加隔离螺栓,以保持管子的对正。内管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大部分油藏的持续开采,稠油油藏所占比例增大,开发难度大于常规油藏。针对如何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这一重要课题,概述了目前稠油油藏开发采用的热采技术(热水驱、蒸汽驱、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和蒸汽吞吐)和冷采技术(表面活性剂驱、碱驱、聚合物驱、复合驱和微生物驱),浅析了其作用原理,结合现有矿场试验资料分析了各技术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参47  相似文献   

3.
冯耀忠  史权 《试采技术》2006,27(3):57-58
目前,稠油储量已占原油总储量的40%~60%。针对稠油开采特点,介绍一种稠油油田综合处理新工艺。该工艺的实质就是在注蒸汽过程中将尿素水溶液注入被蒸汽加热的地层从而提高稠油采收率,油田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技术施工简单,增油降水,成本低廉和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提高稠油采收率室内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辽河稠油区块和江汉油田油水样中分离的4株本源微生物,对江汉王新斜3稠油样的微生物作用进行了详细测定和分析。比较微生物作用前后的原油组成,发现4种菌种均能不同程度地作用长链烷烃、芳烃,且混合菌较单一菌效果好,并同时生成大量具有生物表面活性的羧酸、酯、酮和醇类物质。粘度测定结果表明,混合菌能使江汉、南阳等地原油粘度明显降低。模拟试验表明,4种微生物及混合菌种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国内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的相关技术研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利用圆管填砂模型,饱和辽河稠油模拟辽河稠油油层的油层温度和压力下进行LPG吞吐实验,系统评价了LPG吞吐采油提高采收率的效果。实验中研究了注入量即注入压力、液化气注入速度、液化气与原油作用时间即闷井时间对吞吐效果的影响。其结论认为,LPG吞吐开采稠油效果显著,吞吐效果与油品黏度有关,黏度越大,吞吐效果越差。油品黏度越高,降压吐油阶段压力释放速度越慢,时间越长,出气速度也越慢;LPG吞吐稠油各周期采收率存在峰值,总趋势为上凸线;LPG注入速度对LPT吞吐的采收率影响不大;气体注入压力和注入量对采收率影响较大,注入压力越高,注入量越大,LPG吞吐的周期采收率越大。闷井时间对采收率有一定影响,但其影响程度要小于注入压力。  相似文献   

7.
Saskatchewan和Alberta有许多活动的稠油油藏 ,因为一些原因包括地层厚度小于 10m的油藏是不适宜应用热力开采的 ,如注蒸汽。采用非热力方法也能达到从这些油藏中开采石油的目的 ,其中化学驱油方法有考虑的必要性。本文论述的就是最近用化学驱油技术试验的结果。同时 ,也考虑到了这类方法的局限性、在稠油层有限的现场经验以及可能进行的改进。在化学驱油方法中碱驱和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更为重要 ,一方面原因是因为化学药剂便宜 ,另一方面也能从实验室和油田现场以往的实践中获得许多经验。实验室的研究讨论包括 :注表面活性剂和两次Lloydminster重油注蒸汽吞时试验。注表面活性剂的采收率可高达 33%。也讨论了提高采收率的其它方法 ,如使用两种表面活性剂的周期增产法 ,获得的采收率可高达 12 % ,虽然采收率较低 ,但在特殊情况下 ,这样的采收率能接近它的成本效益  相似文献   

8.
薄层稠油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古城油田B1 2 5区Ⅴ 2 -5油组地层能量严重不足 ,热水驱后期开发效果较差的状况 ,急需进行开采方式转换研究与试验 ,为了适应开发需要 ,开展了化学法辅助热水驱的技术研究与先导试验 ,达到提高薄层稠油最终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古城油田B125区V2—5油组地层能量严重不足,热水驱后期开发效果较差的状况,急需进行开采方式转换研究与试验,为了适应开发需要,开展了化学法辅助热水驱的技术研究与先导试验,达到提高薄层稠油最终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刘飞 《国外石油机械》1999,10(6):43-43,52
稠油储量丰富,而蒸汽驱和水驱又只能采出部分储量,所以,改进稠油开采技术存在着巨大潜力。双管柱开采稠油的工艺在加里福尼亚油田已经得到应用,但其使用的是复杂、昂贵的井下泵,并且需要注入稀释剂来降低原油粘度。双管柱系统中井下泵采用API常规抽油泵。双管抽油泵系统Muth泵公司开发了一种新型双管柱抽油泵系统。双管柱由动力管柱和生产管柱组成,抽油杆柱将抽油泵下入动力管柱生产,产出的原油由生产管柱返回地面。转向装置安装在抽油杆或螺杆泵上方的抽油杆柱底部。转向装置包括光杆、密封装置、转向接头。光杆即为一段抛光…  相似文献   

11.
回顾了定量脉冲热处理、间歇定量脉冲热处理、间歇注蒸汽、注热聚合物、间歇油层聚合物热处理等增产措施。已开发研制出适于这些增产技术的相应工艺设备 ,并对这些热处理工艺技术的有效性与注水效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非洲两个稠油油藏进行了提高采收率(EOR)评价.评价的目标是确定EOR技术在经济和技术方面的可行性.本研究评价了13个已经成熟的广泛应用的EOR技术.研究包括EOR可行技术的原油采收率的近似范围和独立的项目经济性评价.研究所需要的数据包括流体和岩石物性;驱动机理;生产数据;原始石油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相对渗透率曲线.各种EOR 技术的筛选准则包括油藏参数表和参数范围表,它们可能使研究获得成功,也可用来拟合所研究油田的参数.利用综合油藏参数评价预期原油采收率以及相互关系.基于独立的项目经济性,评价了可应用的EOR技术在经济方面的可行性.项目经济性考虑了增产石油的收益,以及相应的运行费用和投资费用.评价结果显示蒸汽驱和火烧油层在技术上是最可行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其次是化学驱.蒸汽驱和火烧油层技术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采收率可以达到49%,比水驱采收率高24%.但是,火烧油层能提高采油速度,这主要影响经济可行性评价.这也表明:火烧油层在经济和技术方面是最可行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基于EOR技术评价,化学驱、气驱、热采和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等13项EOR技术的原油采收预测和经济评价,有助于制定油田应用EOR技术的长期策略.  相似文献   

13.
复合蒸汽吞吐提高稠油采收率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提高新疆油田稠油热采开发效果,寻求更全面、更有效的油井增产措施,针对克拉玛依油田九7+8区上侏罗统齐古组稠油油藏地质特征,开展了用复合蒸汽吞吐技术改善稠油热采开发效果的试验。采用物理模型和数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复合蒸汽吞吐技术机理研究,对不同原油粘度下复合蒸汽吞吐增效剂进行了筛选,对复合蒸汽吞吐岩心驱油实验结果进行了评价,并对复合蒸汽吞吐注入方式及注入参数进行了优化,为提高蒸汽驱油效率和油藏采收率提供了新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热采是目前开采稠油的常规方法,但是其采收率较低。为提高稠油采收率,近年来发展了新的稠油开采技术。主要包括:稠油热/化学驱,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SAGD)及配套技术,超稠油HDCS强化采油技术,稠油化学驱等技术。文中详细阐述了这几种采油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其作用机理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验研究对比了三种纳米流体驱与水驱对稠油采收率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纳米流体对乳液界面张力和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原油与纳米流体的界面张力随着纳米流体的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质量分数为0.05%的Al2O3纳米流体能显著降低乳液的黏度,与其它纳米流体相比,0.05%的Al2O3纳米流体增加的采收率最大。  相似文献   

16.
针对普通稠油注水开发效果差、化学降黏驱不能有效提高驱替过程中的波及效率的问题,以N,N-二甲基 胺、3-氯-2-羟基-丙磺酸钠、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盐为原料,研制了具有降黏和起泡功能的复合驱油体系。 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对稠油乳化降黏效果的影响,以及聚合物、油藏压力和稠油对驱油体系起泡能力与 稳定性的影响;对比了聚合物/降黏复合驱、聚合物/降黏/泡沫复合驱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效果。结果表明,在质量 分数为 0.3%、温度 30~80 ℃、油水体积比为 7∶3 的条件下,复合驱油体系可使稠油黏度从 1607 mPa·s 降至 35.0~60.3 mPa·s,降黏率达到96%以上;加入聚合物能提高复合驱油体系在更低浓度下的降黏能力。复合驱油 体系具有良好的起泡性能。随着油藏压力增加、稠油含量提高,泡沫稳定性明显增强。在70 ℃下,压力由1 MPa 升至13 MPa时,泡沫的半衰期由8 min提高至120 min。稠油稳定泡沫的作用明显。聚合物主要通过提高黏度、 降低泡沫液膜的排液速度、增强膜的强度来提高稳定性。在物理模拟驱油实验中,聚合物/降黏复合驱体系可在 水驱基础上提高稠油采收率10.05百分点。在注入聚合物/降黏复合驱油体系后再注入氮气,复合驱效果得到大 幅提高。注入气体后生成的泡沫有效提高了驱替过程中的波及效率,聚合物/降黏/泡沫复合驱提高采收率达到 22.0 百分点。降黏/泡沫复合驱技术能实现降黏与剖面调整一体化,对水驱稠油提高采收率具有良好的应用 前景。  相似文献   

17.
激活地层本源微生物提高稠油采收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层微生物地化活动的活化作用为基础的提高石油采收率生物技术,在大港孔店油田做了先导性试验(2001~2004年)。微生物的活化作用是通过注水井循环导入充气水和补充含N,P的矿物盐而获得的。这项生物技术的使用引起地层微生物的活化,这个活化首先是在注水井的近井底区域,接着是在沿着水动力学方向一致的区域进行。第一阶段,需氧烃降解微生物的活性增加,导致地层水碳酸氢盐和乙酸盐含量的增加;第二阶段,在缺氧区域甲烷产生菌被激活。本源MEOR先导性试验表明,地层水中的微生物指标与生产井的产量有关,通过试验多采出16000余吨原油。  相似文献   

18.
利用造纸废液提高稠油油田采收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拉尔基稠油油田原油粘度高,地下流动能力较低,常规开采较为困难,而蒸汽吞吐开采效果也不理想.为了提高采收率,利用造纸废液进行了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结果证明,该造纸废液可以提高采收率6.5%.该项研究为低产稠油油田的开采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碱体系提高采收率机理,采用旋滴界面张力仪测定Na2CO3溶液与原油的界面张力.结果表明Na2CO3可以与原油中的石油酸在界面上反应生成表面活性剂,活性剂不断富集在油-水界面上,界面张力逐渐降低,在反应的后期,反应逐渐减弱,扩散作用导致界面张力迅速升高,同时温度较高时也会增强扩散作用导致界面张力升高.通过测定油膜的收缩速率和可视化驱替实验表明:碱与原油反应产生的表面活性物质会吸附在油-固界面上降低油-固界面张力,增强固体表面的亲油性.温度升高导致的扩散作用会降低活性物质在油-固界面上的吸附量,因此温度较低时,碱具有更强的改变润湿性的能力,有利于降低水相渗透率,提高波及系数.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胜利油田陈家庄稠油黏度大、开采难的问题,考察了阴离子烯烃类磺酸盐乳化降黏剂SS、阴离子烷烃类磺酸盐乳化降黏剂SD、非离子乳化降黏剂SF以及SS+SF(质量比1∶1)和SD+SF(质量比1∶1)复配体系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和乳化稠油的能力,并采用SS、SF、SS+SF溶液进行了微观可视化驱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质量分数0.4%,温度25℃下,SD、SS阴离子乳化降黏剂体系与模拟油的界面张力分别为1.87×10-2mN/m和1.21×10-2mN/m,与稠油模拟油(黏度187 m Pa·s)形成乳状液(质量比3∶7)的黏度分别为42 mPa·s和46 mPa·s;在微观驱油过程中,阴离子乳化降黏剂SD、SS的提高采收率分别为56.75%、61.93%。同样条件下,SS+SF体系具有优于单组分乳化降黏剂的界面活性和提高采收率能力,界面张力降至1×10-4mN/m以下,与稠油模拟油形成的乳状液黏度为30 mPa·s,相对于SF乳化降黏剂提高采收率14.93%。SS+SF乳化降黏剂有望用作普通稠油油田的驱油处理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