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研究仿生型信号分子(BSM)对不同烤烟品种氧化胁迫的影响,选取云烟87、翠碧1号(CB-1)、K326三个烤烟品种为供试对象,对不打顶(CK)、打顶(T1)及打顶后立即涂抹BSM(T2)不同处理后烤烟植株中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打顶后6h,云烟87、CB-1与K326的O2-.、H2O2含量较CK均表现出增加;96h后,3个烤烟品种的SOD活性亦较CK增强、MDA含量增加,说明打顶这种机械损伤使烟草植株出现了氧化胁迫。打顶后涂抹BSM,云烟87中的O2-、H2O2、MDA含量增加、SOD酶活性下降;而CB-1及K326中O2-.、H2O、MDA含量降低,SOD酶活性提高;表明BSM对CB-1及K326打顶后的氧化胁迫有缓解作用而对云烟87没有表现出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2.
3.
打顶对烟草植株是一种创伤,为明确这种机械创伤是否对烟草植株形成氧化胁迫,测定了非打顶株及打顶株在打顶后一定时间内叶片组织中的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和超 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含量与活性,并分析了这些生化指标的变化;同时,在打顶后立即在烟株顶部涂抹仿生型信号分子BSM,测定了相关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打顶能够激发烟草产生氧化胁迫;而外源BSM处理可以抑制打顶后烟草植株的氧化胁迫,减少了烟草叶片中O2-,H2O2,MDA的积累,SOD的活性增加,BSM是通过抑制氧化胁迫、减少了茉莉酸的合成,进而降低了打顶后烟草植株中生物碱的积累. 相似文献
4.
打顶时期及仿生型信号分子施用时间对抑制烟草生物碱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不同打顶时期以及打顶后不同时间施用仿生型信号分子(Bionics Signal Molecule,BSM)对烟草生物碱抑制效应的影响,以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云烟85在初花和盛花打顶及打顶后1 h、3 h和5 h施用BSM对烟草生物碱的影响。结果表明:初花期打顶施用BSM对生物碱的降低幅度大于盛花期处理,且生物碱含量也低于盛花期处理;打顶后1-5h内施用BSM,烟草生物碱的含量显著降低,但对各生物碱烟碱比例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采用烟碱转化早期诱导方法,对白肋烟达所26及其自交后代不同烟株的烟碱转化率进行了分析测定,以确定烟碱转化株鉴别标准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烟碱转化率低于2.5%的烟株自交后代株系稳定,株间烟碱转化率变异小,且均低于2.5%,表明母代烟株为非转化株;烟碱转化率介于2.5%和3%的3个烟株自交后代均表现株间烟碱转化性状的分离,变异幅度分别为0.439%-10.331%、0.466%-21.834%和0.394%-3.757%,表明母代烟株为转化株.烟碱转化率大于3%的烟株自交后代烟碱转化率株间变异性大,烟碱转化性状分离严重;烟碱转化率大于50%的2个烟株自交后代烟碱转化率也都较高,是高转化株的表现.因此,烟碱转化率大于2.5%是确定转化株的可靠标准. 相似文献
6.
用源于取食烟草的寡食性昆虫口腔分泌物的仿生型信号分子(BSM)在不同条件下、对不同类型烟草在打顶后进行涂抹处理,并用HPLC检测BSM处理株和对照株烟草主要生物碱的含量,分析探讨BSM在不同条件下对烟草生物碱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BSM物质对不同类型烟草打顶后叶片上生物碱的积聚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BSM对烤烟9717中降烟碱的影响最大,中部和上部分别降低55.78%和63.40%,上部叶各生物碱降幅均大于中部叶,其中烟碱和总生物碱分别降低25.49%和26.28%。BSM浓度对白肋烟中生物碱的抑制效应也有影响,0.1mol/L的BSM对烟碱的影响最大,中、上部叶的降低率分别达22.99%和42.45%,总生物碱则分别降低22.21%和37.73%;0.2mol/L的BSM可使降烟碱的量显著降低,中部和上部叶分别降低62.94%和58.53%。施氮量对BSM的调控作用也有影响,在高的施氮量(9kgN/667m2)下抑制作用更大,可使K326上部叶总生物碱降低34.76%。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宾川白肋烟生物碱组成特点和品种更新改良的可行性,对云南宾川白肋烟生物碱组成和含量及不同白肋烟品种烟碱转化株比例和烟碱转化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宾川白肋烟生物碱含量较低,平均含量为3.31%,与国外白肋烟相似,烟碱转化率较低,烟碱转化问题不突出,且不同试验点降烟碱与烟碱转化率表现出差异性.不同品种烟碱转化率株间分布比较,以OD911和YNBS1烟碱转化问题相对较小,平均烟碱转化率低;TN86大部分为低转化株,烟碱转化率较低;TN90的平均烟碱转化率为11.84%,其中存在10%的高转化株;鄂烟1号烟碱转化株比例较高,有16.67%的高转化株,平均烟碱转化率达30.51%,需要进行系统选择和品种改良. 相似文献
8.
采用Grimng双列杂交第二种设计方法,对4份不同烟碱转化率的白肋烟株系及杂交F1代进行了烟碱、降烟碱和烟碱转化率的杂交配合力和有关遗传参数的研究。结果表明,烟碱、降烟碱和烟碱转化率的表现型方差主要是遗传基因型方差决定的,遗传方差中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方差和基因加性方差对烟碱转化率的作用最大,在特殊组合中也存在一定的特殊配合力和基因非加性效应。环境方差除对烟碱有一定影响外,对降烟碱和烟碱转化率影响极小。非转化株系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非转化株系间的杂交F1特殊配合力效应,在降烟碱和烟碱转化率性状上表现为负向,烟碱为正向;高转化株系则相反。因此,在白肋烟低烟碱转化率育种中选择非转化亲本尤为关键。降烟碱和烟碱转化率为高遗传力性状,对杂交后代进行早世代生物碱和烟碱转化率严格选择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白肋烟不同类型转化株烟碱转化率的叶位间和叶点间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具有不同烟碱转化能力白肋烟烟株不同叶位和叶点的烟碱转化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非转化株和高转化株不同叶位以及同一叶片不同叶点的烟碱转化率分布比较一致,变异性较小,非转化株各样品烟碱转化率均在2%以下,高转化株烟碱转化率均在85%以上,不表现烟碱转化的嵌合特征,取样部位对转化株鉴别效果无显著影响。低转化和中转化烟株,不同叶位烟叶和不同叶点间烟碱转化率存在较大的变异性,表现明显的嵌合特征,低转化株不同叶位烟叶烟碱转化率的变异范围为2.5%~4.8%,不同叶点的变异范围为2.6%~7.0%;中转化株不同叶位烟碱转化率的变异范围为2.51%~90.6%,不同叶点的变异范围为2.7%~66.9%。由于一部分叶片和叶点的烟碱转化率低于3%的现行转化株鉴别标准,取样部位会对转化株的鉴别效果产生影响,降低转化株鉴别标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应用GC/MS分析了不同打顶时期对白肋烟烟叶表皮腺毛分泌物种类及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肋烟烟叶腺毛分泌物以烟碱为主,不同打顶处理的烟叶表皮腺毛分泌物种类和含量存在差异,在上、中、下3个部位烟叶中均能分离出烟碱、茄酮和邻二甲苯,在上部叶中分离鉴定出四十四烷,中部叶中分离鉴定出二十九烷,下部叶中分离鉴定出三十烷和三十六烷.盛花和初花打项的上部叶腺毛分泌物烟碱含量分别为89.49%和61.81%、中部叶烟碱含量为85.72%和70.66%、下部叶烟碱含量68.35%和69.17%. 相似文献
11.
生态及栽培因子对白肋烟烟碱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若干栽培、调制因子和不同海拔、光照条件对白肋烟烟碱转化影响的试验研究及生产取样调查发现,在鄂西南烟区,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烟碱转化率呈下降趋势,但海拔1000m左右烟碱转化率最低,烟叶质量最好;充足的光照能明显降低烟碱转化率;适当增大株距有利于降低下部烟叶烟碱转化率,适当增大行距有利于降低上部叶烟碱转化率;上部叶烟碱转化率随着打顶时间的延迟呈上升趋势;下部叶在现蕾初期—现蕾盛期打顶,烟碱转化率有所上升,初花期打顶烟碱转化率明显下降;留叶数与烟碱转化率存在负相关关系,适当增加留叶数有利于降低烟碱转化率。整株或半整株采收晾制的烟叶烟碱转化率较低,摘叶晾制和摘叶划筋晾制的烟叶烟碱转化率较高。在白肋烟晾制阶段,晾房保持在中等湿度水平对降低中下部叶烟碱转化率有利,保持在相对湿度较高的水平对降低上部烟叶烟碱转化率有利。 相似文献
12.
晾制湿度对白肋烟烟碱向降烟碱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控制烟叶在变黄-褐变期的晾制湿度,研究了晾制过程中湿度对白肋烟中烟碱向降烟碱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晾制湿度下高转化株主脉的烟碱转化率均高于叶片,非转化株除低湿处理B21的第15叶位外,其余处理烟碱转化率表现出与高转化株相同的趋势.高转化株叶片烟碱含量在低湿处理时最高,非转化株叶片烟碱与降烟碱含量皆因品种与叶位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无论是高转化株还是非转化株,较低的晾制湿度均有利于降低叶片的烟碱转化率;晾制湿度对烟叶主脉中烟碱、降烟碱及烟碱转化率的影响,因试验品种的不同而异.因此,晾制过程中及时降低晾制湿度有利于降低烟叶的降烟碱含量. 相似文献
13.
烟碱向降烟碱转化对烟叶麦斯明和TSN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以白肋烟TN90为材料,研究了非转化株、低转化株及高转化株烟叶样品的烟碱转化程度及降烟碱含量与烟叶麦斯明和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烟株烟碱转化能力的提高和烟叶降烟碱含量的增加,叶片和主脉的麦斯明含量呈线性增加。当烟碱转化率超过20%时,麦斯明含量超过了假木贼碱的含量。在4种主要的TSNA中,具有不同烟碱转化能力的样品间4-(甲基亚硝胺基)-1-(3-吡啶基)-1-丁酮(NNK)、N-亚硝基新烟草碱(NAT)和N-亚硝基假木贼碱(NAB)含量没有显著差异,N-亚硝基降烟碱(NNN)含量则随着烟碱转化能力的提高和降烟碱含量的增加而大幅度升高,尤其在主脉中表现更为明显。NNN占总TSNA的比例随烟碱转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加,在高转化烟株中可高达90%,其它3种TSNA占总TSNA的比例相应降低。叶片中NAT含量和比例一般高于NNK,而在主脉中NNK含量高于NAT。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2-氯乙基磷酸诱导烟碱提前向降烟碱转化的有效性,对湖北和海南两个白肋烟产地的3个白肋烟品种(系)和1个改良品种,进行了2-氯乙基磷酸早期诱导烟碱转化效果研究,并与正常调制的烟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过2-氯乙基磷酸处理后,除湖北恩施种植的鄂烟1号外,其余试验品种(系)群体平均烟碱转化率均高于正常调制后的烟叶,其中B21群体平均转化率和高转化株比例高于其它品种;湖北恩施种植的3个品种(系)早期诱导和正常调制在转化株鉴定结果的一致性上比海南高,其中湖北恩施种植的TN90和海南种植的改良鄂烟1号的转化株数超过正常调制出现的转化株数;利用2-氯乙基磷酸早期诱导鉴定筛选留种非转化株,使鄂烟1号后代转化率分别由改良前的22.10%和16.93%降为3.98%,转化株比例尤其是高转化株的比例分别由改良前的48%和27%降为2%。 相似文献
15.
在采用不同烟碱转化株鉴别标准对TN86进行改良的基础上,对不同改良种的烟叶经济性状、烟碱转化率和TSNAs含量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采用不同转化株鉴别标准进行白肋烟品种改良的效果。结果表明,以烟碱转化率低于2.5%作为选择标准得到的改良种1(PNC<2.5)烟碱转化率稳定,上部叶比常规种低37.7%,中部叶低38.3%;总TSNAs含量低,比常规种低17.9%;产量、产值及上中等烟比例也明显优于其他改良种,且后代变异系数最小。改良种2(PNC<3)和改良种3(PNC<5)的烟碱转化性状分离明显,TSNAs含量较高。综合来说,烟株烟碱转化率2.5%作为区别转化株和非转化株的标准较为可靠,选择PNC<2.5的烟株进行留种或制种可以保证后代群体中出现转化株的频率最低,能够更有效地降低降烟碱含量和烟草特有亚硝胺的形成和积累,提高烟叶的香味品质。 相似文献
16.
17.
白肋烟烟碱含量的机械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打顶后 5d机械切根 1/ 8、1/ 4对白肋烟烟碱合成、烟叶产量和产值的影响 ,结果表明 :机械切根能明显降低烟碱含量 ,其中切根 1/ 8与对照相比 ,上部叶烟碱下降 1.9个百分点 ,降幅31.33% ;中部叶烟碱下降 2 .13个百分点 ,降幅 5 1.4 5 %。切根处理对烟叶产值、产量无明显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打顶后氮素供应和腋芽生长互作对烤烟烟碱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氮素与烟碱之间的关系,采用砂培和营养液浇灌的方法,研究了打顶后氮素供应与腋芽生长对烤烟各器官烟碱积累和根部生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后保持抑芽,无氮培养的烟株仍然能够大量合成烟碱;继续供应氮素,烟碱总积累量增加。随着腋芽的生长,烟株根部的生长素含量增加,烟碱的合成受到抑制;无氮状态下,烟碱能够作为氮源被分解以满足腋芽生长的需要。通过互作效应分析,腋芽对烟碱积累和生长素的影响大于氮素。总之,烟株能够利用已积累的和吸收的氮素合成烟碱,腋芽不利于烟碱的积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