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氯化聚丙烯改性及其粘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甲苯为溶剂,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聚合,采用马来酸酐(MAH)接枝改性氯化聚丙烯(CPP),并对产物结构进行了FTIR表征。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MAH和BPO用量对改性氯化聚丙烯胶粘剂粘附性能的影响;得出较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θ=90℃,反应时间t=3 0h,原料质量配比为m(CPP)∶m(MAH)∶m(BPO)=100∶3∶0 3。  相似文献   

2.
以甲苯为溶剂,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采用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通过自由基聚合接枝氯化聚丙烯(CPP);考察了引发剂类型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BIN)用量、HEMA用量对接枝率及接枝CPP黏合性能的影响,并对接枝产物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较理想的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5h,m(CPP)/m(HEMA)/m(BPO)为1.0:1.0:0.1。  相似文献   

3.
以甲苯为溶剂,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聚合,采用丙烯酸(AA)接枝改性氯化聚丙烯(CPP),得到一种PE胶黏剂。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AA和BPO的质量对CPP胶黏剂改性的黏附性能的影响;得出较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T=90℃,反应时间t=3h,反应物料的质量比m(CPP):m(AA):m(BPO)=100:3.0:0.5时,改性的CPP胶黏剂有较高的黏接强度。  相似文献   

4.
氯化聚丙烯改性胶粘剂的合成及粘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凤  黄洪  陈焕钦 《粘接》2004,25(4):1-3
以甲苯为溶剂,过氧化二苯甲酰(BP0)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聚合,采用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和苯乙烯(St)接枝改性氯化聚丙烯(CPP)。研究了不同苯乙烯用量、不同反应温度、不同反应时间、不同引发剂用量对改性氯化聚丙烯胶粘剂粘附性能的影响,得出较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问2h,原料配比m(CPP):m(HEMA):m(St):m(BPO)=50:0.5:0.6:0.15。  相似文献   

5.
塑料涂料用马来酸酐接枝氯化聚丙烯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甲苯为溶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马来酸酐(MAH)为接枝单体,对氯化聚丙烯(CPP)进行接枝改性.考察了引发剂和接枝单体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原料的含氯量对接枝率的影响,并对改性产物进行了傅立叶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表明,氯化聚丙烯成功地接枝上马来酸酐,反应条件和原料的含氯量会影响接枝率,优化的工艺条件为:m(BPO)/m(CPP)=0.04,m(MAH)/m(CPP)=1.1,反应温度为100 ℃,反应时间为3 h.涂料性能测试结果说明,改性产物在部分酮酯类溶剂中的溶解性能优良,对多种塑料材料有良好的附着性能,而附着力的大小受到接枝率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6.
醋酸乙烯酯改性氯化聚丙烯粘接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苯为溶剂,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聚合,采用醋酸乙烯酯(VAe)接枝改性氯化聚丙烯(CPP);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VAc的加入量和BPO的加入量对改性CPP粘接性能的影响;得出较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T=85℃,反应时间t=2.0h,反应物料的质量比m(CPP):m(VAc):m(BPO)=100:2.5:0.25。  相似文献   

7.
以甲苯为溶剂,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聚合,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苯乙烯(SI)接技改性氯化聚丙烯(CPP)。研究了不同苯乙烯用量,不同反应温度,不同反应时间,不同引发剂用量对改性氯化聚丙烯胶粘剂的粘接性能的影响,得出较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2h,原料质量配比m(CPP):m(MMA):m(St):m(BPO)为50:0.5:0.6:0.15。  相似文献   

8.
以二甲苯为溶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烯丙基磺酸钠(SAS)为接枝单体,对氯化聚丙烯(CPP)进行接枝改性。优化的工艺条件为:m(BPO)/m(CPP)=0.004、m(SAS)/m(CPP)=0.09,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8.0h时,接枝效率最高,达到9.82%。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改性产物在部分酮酯类溶剂中的溶解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9.
以丙烯酸酯单体作为接枝共聚单体,合成了无芳烃低VOC的CPP(氯化聚丙烯)乳液。以接枝率和耐水性作为衡量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出制备CPP乳液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95℃、反应时间为3.5 h、w(总引发剂)=1.0%(其中10%引发剂在滴加单体以前加入,并且间隔时间为10 min)、w(丙烯酸酯单体)=30%和w(丙烯酸)=5%时,相应CPP乳液的综合性能相对较好,并且其对聚丙烯(PP)基材的附着力相对最好。  相似文献   

10.
以二甲苯为溶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采用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和苯乙烯(St)为接枝单体,自由基溶液聚合法改性氯化聚丙烯(CPP),制得接枝共聚胶黏剂。并考察了聚合单体用量及配比、溶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树脂胶黏性能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溶剂与CPP的质量比m(二甲苯)∶m(CPP)=2.5∶1,聚合原料配比m(CPP)∶m (VTES)∶m (St)∶m (BPO) =100∶2.4∶0.6∶0.2,反应温度95 ℃,反应时间3 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共聚物粘接聚丙烯材料和钢的剪切强度分别达3.4 MPa和7.7 MPa。  相似文献   

11.
聚丙烯水相悬浮热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等规聚丙烯(IPP)水相悬浮热氯化,考察了氯化时间和温度、IPP粒径、搅拌转速、通氯速率等条件对氯化反应的影响。发现氯含量随氯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IPP粒径的减小而呈线性增大;在IPP充分分散条件下搅拌和通氯速率对氯化几无影响。扫描电镜(SEM)照片显示,氯化反应首先发生在粒子表面,氯化产物将粒子表面孔隙填充,增加了氯向粒子内部扩散的阻力,致使粒子内部的氯化反应缓慢。  相似文献   

12.
沈清 《氯碱工业》2009,45(7):29-32
在传统的水相法氯化石蜡-70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开发出水相悬浮相转移法工艺。该工艺氯化反应温度低(≤120℃),氯化周期短,在反应中完成二相(气、液)转化为三相(气、液、固)的水相悬浮相转移,形成粉末悬浮液,后期反应温度低于物料软化点。该工艺先进,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3.
以甲苯为溶剂,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对聚丙烯(PP)进行氯化改性;研究了PP氯化改性熔点与氯化度的关系,模拟出了氯化聚丙烯(CPP)氯化度与熔点之间的关系模型,该模型为CPP的氯化度的测定提供了一种较为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2-氨基-5-甲基吡啶为原料,经重氮化、氯代热解反应制得了2-氯-5-甲基吡啶,研究了浓盐酸用量、亚硝酸钠用量、氯代温度、氯代时间、不同氯代剂对2-氯-5-甲基吡啶收率的影响。优化工艺条件为:氯化亚铜为催化剂,n(2-氨基-5-甲基吡啶)∶n(盐酸)=1∶3、n(2-氨基-5-甲基吡啶)∶n(亚硝酸钠)=1∶1.1、重氮化温度为0~5℃,氯代温度45℃、氯代时间8 h、稀盐酸为氯代剂,优化条件下产品的收率为74.76%。  相似文献   

15.
新型“胶乳法”氯化天然橡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新型的"胶乳法"工艺制备氯化天然橡胶(CNR),不仅相对于传统的"溶液法"具有污染少、工艺简单、投资小、成本低等突出优点,而且解决了原"胶乳法"氯化过程橡胶分子交联严重的问题,是CNR的发展方向。介绍了该方法的反应机理、工艺流程、反应历程以及影响氯化反应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对现行工艺下低浓度胶乳法的氯化反应,可采用经验式预测不同相对反应时间的含氯量。根据氯含量随相对时间的变化规律,可以把反应过程分为2个阶段:高速期和低速期。在CNR氯化反应的第2阶段,反应温度的升高有利于氯含量提高,但温度过高,能量耗费过大,加上要考虑到反应的宏观动力学等因素,CNR氯化的第2阶段反应温度以343.15~353.15 K为宜。第2阶段表面活性剂平平加O的质量分数大于3%,天然胶乳的质量分数小于1%时,引发剂质量分数以0.5%~1%为宜。  相似文献   

16.
雷彩红 《塑料科技》2007,35(10):50-53
以氯化聚丙烯(CPP)为增容剂,探讨了CPP不同含量下PP/PVC体系的力学性能、相容性、流变性能以及对应的微观结构,并与氯化聚乙烯(CPE)增容剂进行了比较。发现添加5份CPP可明显改善PP和PVC两相界面相容性,与PP/PVC体系相比,拉伸强度提高了61%,无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了100%。此时CPP还起到了一定的增塑作用,共混体系加工性能较好。与CPE相比,含有CPP的共混体系拉伸强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固相氯化法制备的氯化聚乙烯(CPE)和PVC/CPE共混物的机械特性。氏考察了CPE氯含量、氯化条件如聚乙烯晶区与非晶区氯化程度比、氯化过程中热处理条件、氯化温度等对聚氯乙烯(PVC)增韧效果的影响。共混前后的物理力学性能变化表明,不仅氯含量、而且氯化聚乙烯的制备条件对PVG的增韧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分子量对性能影响不大。因相法CPE与悬浮法CPE对PVC的增韧效果相当,CPE用量为7—15phr时,增韧效果尤为突出。形态结构的表征结果说明共混物是微观上的相分离,具有优良增韧效果的体系为CPE是均匀连续同分布于PVC粒子表面。  相似文献   

18.
付涛  郭英  杨永 《河北化工》2014,(10):77-78
探讨了合成3,3-二甲基-1-丁烯(新己烯)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叔丁醇和盐酸为原料,浓硫酸为催化剂合成氯代叔丁烷,探讨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采用加压方法,无水AlCl3为催化剂,以氯代叔丁烷和乙烯为原料合成氯代新己烷(2,2-二甲基丁烷);确定了合适的加成反应条件,以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采用反应精馏的方法,氯代新己烷脱氯化氢制备新己烯。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合成氯代叔丁烷的最佳反应温度为20℃,最佳反应时间为60 min;合成氯代新己烷的最佳反应压力为0.75 MPa,最佳反应温度为45℃;脱氯化氢制备新己烯的最佳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