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分句这一语言结构单位作定语修饰名词中心语的现象。分句用自身的命题限制中心名词的语义范围时,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具有相同的语义特征,即:中心名词与分句内部的谓词之间存在依存关系。分句修饰名词必然受到语义的限制,是英汉两种语言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  相似文献   

2.
以语义为基础,针对汉语动词语义范畴中的“自主/非自主”进行对比性研究.通过具体语言实例,从“句法格式区分”、“语义制约性”、“语义特征的相容性和区别性”等方面论述动词“自主与非自主”语义特征,明确“自主”与“非自主”在语义上的对比性及动词的相应语法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词类标准问题的讨论确立了词类的划分标准,但对现代汉语中的名形转类现象却不能给出圆满解释.认知语言学认为非范畴化是词类在一定的语篇条件下脱离其基本语义与句法特征的过程,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通过对现代汉语名形转类的认知语义分析发现,名形转类现象的实质其实是名词的非范畴化.非范畴化后,名词不再指称具体的实体,丧失了指称能力,从而具有了述位功能,但名形转类的心理动因有待学界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现代汉语情绪类二价动词的句法语义特点,总结情绪类二价动词的语义特征,确立情绪类二价动词的鉴别框架,并分析了由这一类动词构成的基本句式的变换规则。  相似文献   

5.
将汉语中的这类复句命名为复动补充复句:前一分句陈述一个事实,后一分句重复或部分重复前一分句中的谓语动词,并带助词“得”,后面跟补语。认为复动补充复句前后分句之间的语义关系包括致使和非致使两种,指出了这两种语义关系的复动补充复句的语义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6.
将汉语中的这类复句命名为复动补充复句:前一分句陈述一个事实,后一分句重复或部分重复前一分句中的谓语动词,并带助词"得",后面跟补语.认为复动补充复句前后分句之间的语义关系包括致使和非致使两种,指出了这两种语义关系的复动补充复句的语义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7.
以认知语言学的"人的语言能力是人的认知能力一部分"假说为理论背景,探讨现代汉语名词、动词和形容词转用或称活用的认知机理,认为词类转用在于语义成分的变化,而语义变化只不过是人对事物事件的分类或范畴化在语言中的反映而已.  相似文献   

8.
在构式语法框架下,集中考察了语义关系的本质及其主要特征、容纳句的低层次语义关系和高层次语义关系以及容纳句的语义关系融合三个问题.文章认为,第一,语法研究中重点关注的是句法语义关系,它具有不同的层级性、等级性和句法作用;第二,容纳句复杂的低层次语义关系体现的是容纳句生成前谓词及其语义角色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不直接影响容纳句的整体句法意义和结构,而"容纳空间+容纳方式+被容纳空间"是容纳句的高层次语义关系,直接决定容纳句的基本结构和句式义;第三,低层次语义关系在特定条件下融入高层次语义关系,最后完成容纳句的语义融合与语义-句法联接.  相似文献   

9.
自动机器翻译系统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需要对数学、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知识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在将源语言译为目的语的过程中,它要求机器应当从人那里获得所有语言现象,包括词汇、句法、语义、语用等的准确信息.对语言现象进行最准确和最细致的观察,揭示不同语言表层和深层的异同,本文仅从语言角度对句法中功能动词结构在德汉机译系统中的问题做一些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针对语言学领域英语动词的-ing形式及-ed形式区分认识的一贯分歧,从英语语言史实出发,结合对英语语言使用现状的考察,对这两种非限定形式的结构特征做详细分析,以期梳理出动词的这两类非限定构成的语法动因。分析表明:动词的-ing形式实质上包含两类不同的语言现象,其中之一是现在分词,与-ed非限定式同属分词范畴,另一类则是名词性质的动名词。  相似文献   

11.
根据益冈(1995)对日语中的特指类人物名词作被修饰语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所做的分类,探讨复句中定语从句与主句之间的语义关系问题。研究发现二者在语义关系结合程度上存在变化,与主句的语义结合紧密度高的定语从句难以直接对译成汉语的定语从句,而紧密度低的定语从句较容易直接对译成汉语的定语从旬。最后尝试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背景化理论对此现象进行解释说明。  相似文献   

12.
采用统计分析和抽样调查的方法,从共时平面考察"V+复合趋向动词"带从句①宾语的句法表现,从认知心理的角度探索制约其原因,结果发现:"V+复合趋向动词"带从句宾语时,采用"V+复合趋向动词+从句宾语"格式,是受"重成分后置倾向"制约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句法变换的心理过程往往不为人所觉察.然而研究显示:句法变换从起点(原式)到终点(变换式)的操作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其间还有由语义或语用预设所引发的一系列认知运作和神经加工过程,语义和语用预设可以参与而且主导着句法变换的操作程序.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建立了句法变换的认知模型,可对句法多(歧)义的变换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和运用句法变换的操作.  相似文献   

14.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无处不在,它是一种认知手段,其工作机制是“跨域映射”。认知语义学认为词汇延伸意义的获得不是任意的,其依据是使各种意义以有理据的方式联系起来的认知结构。本文通过分析英语语料,阐述了隐喻的认知模式及其拓展词义的前提和机制,解释了隐喻使一语义结构与另一语义结构映合,使词汇在原意义的基础上产生具有家族相似性的新义,从而论证了英语词汇意义拓展的隐喻理据性。  相似文献   

15.
智能拼音-汉字转换系统实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拼音 -汉字智能转换系统的主要特征 ,是利用扩充的LR句法分析和基于二元语义的类属语义分析方法消除同音词的歧义干扰 ,提高转换的正确率 针对汉语语法特征 ,阐述了汉语语法分析中的两种回溯 ,并扩展了传统LR分析方法 ,提高了语法分析的完备性 为有效地实施语义分析 ,探讨了所使用的类属及类属关系 ,它以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式建立、维护和使用句法和语义知识 随着句法和语义知识的不断丰富完善 ,系统将有望大大提高转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句法模式的语义关系抽取方法,用于从术语词典中抽取语义关系.该方法以句法模式为中心,结合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统计的思想,充分利用术语词典文档中的句法信息,通过抽取包含着语义关系信息的句法模式,并将其与词典文本进行近似匹配以达到抽取语义关系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从术语词典中抽取多种语义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重要语言现象,语言学者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研究.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的介词具有多义的语义网络,多义的语义网络建立在多维的认知模式上.认知模式的建立是认知介词的首选途径.简单介词语义网络繁复,复合介词尤甚.文章以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为依据,旨在深入探讨介词,并以复合方式构词而成的介词within为例...  相似文献   

18.
一词多义是语言中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典型人体词"nose"的一词多义的认知研究,不仅有利于揭示词义拓展的基本规律、词义拓展的认知机制,而且对于揭示认知主体的思维模式和认知特点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认知的角度对作为修辞手段的隐喻和转喻进行了新的探索,指出二者不仅是重要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手段,也是一词多义的认知机制。通过一词多义的词义网络,揭示出词义的拓展不是任意的,隐喻和转喻在词义拓展过程中是相互交织的,进一步证实语言不是自治的、封闭的系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驳斥了索绪尔的语言"任意说"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分别运用心理空间理论、概念整和理论、关联理论、顺应论和图式理论对英语中出现的歧义现象进行动态解读,弥补了先前学者从语义与句法等角度静态解读歧义之不足,为歧义现象的阐释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言语幽默,即言语表达的幽默。是以语音、书写或句法形式表示的幽默形式。言者利用预设冲突可以制造出言语的不和谐感,使读者识解乖讹现象在语义、语用和认知层面的表现。本文选举英文军营笑话为例,从认知语用的角度阐释了预设冲突在幽默言语中逻辑层、语境层和关联层对乖讹消解机制的作用,并深入揭示幽默效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