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厂措施效果,降低油水井增产增注措施过程中形成的地层二次污染,从提高入地液排率的技术思路出发,研制应用了负压反排工艺技术,该技术的应用达到了降低措施成本、提高了措施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油水井在生产过程中近井地带因蜡(胶)质、垢、无机颗粒等沉积造成地层堵塞,严重影响油水井的产液量和注水量。为了解除近井地带的堵塞,提高油水井的产液量和注水量,目前采油三厂所使用的解堵技术有:压裂、酸化、暂堵酸化、缝内转向压裂等工艺措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上述工艺措施有可能增加地层渗流面积,但对于剥落的机杂颗粒和二次沉淀物无法彻底排除,导致措施效果低,有效期短。为了有效地提高低渗油层的措施效果和延长措施有效期,2005年引进负压返排工艺技术主要针对注水井,2009年对油井实施负压返排技术解堵,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负压排污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油田污水沉降罐罐底沉积污泥排放效果差,造成含油污泥随着沉降后的水一起进入过滤系统,影响污水处理质量,增加污水回注对注水井地层污染等问题,研究应用了一种能有效排放污水沉降罐沉积污泥的新技术——负压排污泥技术。经40多个沉降罐的现场应用证明:采用负压排污泥技术排放罐底沉积污泥,能增加罐底沉积污泥的排放压差,提高排泥效果,减轻过滤系统的运行负荷,提高油田污水处理质量,减少污水回注对地层的污染;而且安装时不用改变污水沉降罐内部结构,安装简单.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油田污水沉降罐罐底沉积污泥排放效果差 ,造成含油污泥随着沉降后的水一起进入过滤系统 ,影响污水处理质量 ,增加污水回注对注水井地层污染等问题 ,研究应用了一种能有效排放污水沉降罐沉积污泥的新技术———负压排污泥技术。经 4 0多个沉降罐的现场应用证明 :采用负压排污泥技术排放罐底沉积污泥 ,能增加罐底沉积污泥的排放压差 ,提高排泥效果 ,减轻过滤系统的运行负荷 ,提高油田污水处理质量 ,减少污水回注对地层的污染 ;而且安装时不用改变污水沉降罐内部结构 ,安装简单 ,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5.
<正>截至2010年11月12日,吐哈红胡307井进行气举排液作业后,经过一个月跟踪调查,产量稳定在14~15 t之间。目前气举排液技术已在吐哈油田应用124口井,效果显著。在油田开发应用的采油工艺技术中,抽汲排液、制氮车气举排液、连续油管氮气返排是三种常规的返排工艺,但这三种返排方式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侏罗系油藏部分油井酸化时洗井返排率低,对措施剥落的机杂颗粒和二次沉淀物无法彻底排除的问题。通过分析,揭示了常规酸化对地层能量较高的油井解堵效果好,而对地层能量低的油井解堵效果不理想,反而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根据这一情况,提出了负压返排酸化技术,通过现场试验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该技术的成功实施进一步丰富了酸化解堵技术系列,为侏罗系油藏的稳定高效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压裂酸化后转抽时间长,酸液或压裂液不能及时排出,对地层造成2次污染,影响油井产能的问题,研究开发了压裂后快速返排工艺技术。该技术是采用油井正常的采油方式(采用联作抽油泵和连续抽汲装置),实现一趟管柱完成酸化、压裂、抽汲及连续排液等工序,达到压裂后及时快速排液,减轻其对油层的2次污染,提高酸压增产效果。现场应用表明,该工艺实现了压裂后不动管柱排液求产,大大缩短了排液周期,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试油效果,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8.
《石油化工应用》2016,(11):72-76
油田开发过程中,油水井措施广泛应用的增产增注方式,伴随措施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的措施返排液,具有成分复杂、理化性质多变、处理和运输难度大等特点;与此同时随着新两法的实施,如何高效合理的处理措施废液,已成为困扰油田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因此,开展措施废液处理技术研究对油田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试油排液工艺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云志 《油气井测试》2001,10(4):41-44,46
根据胜利油田近几年勘探试油排液的典型井例,针对不同地层液性采用的不同的排液工艺技术,总结出了以地层测试为中心的一般油水井、稠油井的排液及水力泵、纳维泵排液工艺技术系列,为油田的勘探试油与 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气体钻井作业时效,保障气体钻井作业快速安全进行,在常规气体钻井井眼排液方法(气举排液法和充气排液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方法——交替排液法。气举排液只使用气体注入设备空压机和增压机,充气排液和交替排液还需要使用液体注入设备钻井泵。介绍了井眼排液原则、钻具组合、降低井筒液柱压力的作业方式和井眼排液施工工艺;实例分析了气举排液法、充气排液法和交替排液法的现场应用效果。对比分析表明,浅井排液中,可采用一次性气举排液;深井排液中,采用分段气举排液耗时达30多小时,采用充气排液或交替排液仅需几小时,其中交替排液法时效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海上平台油井酸化返排液回注注水井,造成回注井堵塞的问题,通过对渤海某油井酸化返排液样品进行分析,发现不同时期返排液特征差异明显,初期返排液酸性强,测试总铁含量高达6 000 mg/L以上,水相中基本不含悬浮物,随着返排的进行,返排液酸性逐渐变弱,测试总铁含量逐渐降低至10 mg/L以下,悬浮物沉淀后的体积逐渐增加至总体积的6%,悬浮物质量逐渐增加至总质量的0.5%,XRF分析发现悬浮物中无机物元素主要以Ca、Fe、Al、Si为主。指出酸化返排液中悬浮物、铁离子含量严重超标,是造成回注井堵塞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王春风 《石化技术》2023,(3):234-23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提高了能源的需求量,而且增强了对环境的保护力度。煤层气作为煤矿资源的伴生气体,在没有实现开采之前,不仅会造成煤炭资源开采爆炸事故的发生,还会因直接排放产生严重的温室效应。煤层气的价值被发现和认识到后,作为一种甲烷含量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被开采和利用。煤层气在燃烧的过程中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同时有效缓解了能源紧张的局面。本文首先从煤层气概述出发,对煤层气及其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的阐述,接着对我国煤层气开采技术研究进展及关键技术做出了详细的说明,最后对结合煤层气直井负压排采技术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希望能够给到相关人士一些建议和帮助,来促进我国煤层气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吐哈油气》2005,10(3):224-224
快速返排是针对油气水井压裂酸化作业后急需尽快排出施工中进入井筒及地层的液体,以提高其改造措施效果而开发的新技术。吐哈石油井下公司快速返排技术包括氮气气举排液、水力活塞泵排液、水力喷射泵排液等多种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4.
泡排采气工艺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泡排采气工艺技术是针对积液气井加强带液、疏导气水通道,提高气井产能的一项卓有成效的排液增产措施。中原油田分公司天然气处理厂先后引进试验了多种发泡剂,并从技术参数、实施工艺等方面不断进行优化、配套完善,使其发展成为一项成熟的助采技术。  相似文献   

15.
渤海油田开发井面临着导管架期间返排液存储困难、船舶运输能力受限、基岸处理能力有限且费用高昂,部分油井返排不彻底影响油井产能的问题.为实现新油田高质高效开发,满足现场返排液达标排放、井口回注或复配回用的目的,特研发了以"缓冲撇油、调质除油、复合混凝、气浮分离、精细过滤"为工艺流程的返排液油水高效分离净化技术,并在渤中34...  相似文献   

16.
为了避免压裂返排液对常规油气田采出水处理站的干扰和冲击,延长油田某采油厂建设了处理量为20 m3/h的压裂返排液处理站,处理后的返排液用于回用配液。压裂返排液处理回用技术在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处理工艺稳定,设备操作简单,处理后的清水重新配制的压裂液已应用于多个压裂井场,压裂作业取得成功。该技术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压裂返排液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化工应用》2017,(8):44-46
油井压裂返排液是当前油田水体污染源之一,压裂返排液的成分十分复杂,很难处理,所以研究压裂返排液特性,对其处理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对压裂返排液的基本类型及主要构成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基本特征和处理难点,为压裂返排液处理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8.
油田每年都有大量的储罐需要进行清罐排泥作业,通过对几种常用排泥方法的比较,认为负压排泥装置具有安装简单,操作方便,排泥效率高,排泥费用低等特点,文章详细介绍了储罐负压排泥装置的结构、原理以及安装与操作方法,并提出负压排泥装置使用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压裂返排液的主要成分,介绍了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生物法等国内外压裂返排液主流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通过总结室内研究和现场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沉降罐是油田油水处理中的一种重要设备,罐中的污泥需要定期进行处理,可用喷射器来清理沉降罐中的污泥。本文介绍了喷射器的工作原理并通过数值模拟优化喷射器的结构尺寸,可使喷射器根据不同的工况达到最佳的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