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隐蔽油气藏资源潜力预测方法探讨与初步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隐蔽油气藏形成演化过程和成因机理十分复杂,为了提高油气资源评价的可信度,为高层次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应综合利用多种方法,如发现过程模型反演法、成藏门限理论正演计算法以及综合预测法。运用这些方法对济阳坳陷隐蔽油气藏的资源潜力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济阳坳陷还有20.24×108t以上的隐蔽油气藏储量待发现,占剩余可探明储量的75%以上。其中,东营凹陷和沾化凹陷待发现隐蔽油气藏分别为7.83×108t和3.53×108t,车镇凹陷和惠民凹陷为3.78×108t和3.52×108t。平面上,隐蔽油气藏主要分布在储量丰度较高、探明储量较低的成藏体系内;层位上,沙河街组四段及其以上目的层勘探程度虽高仍是隐蔽油气藏储量增加的重点层位;类型上,岩性透镜体油气藏、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及古潜山油气藏是隐蔽油气藏今后勘探的重要类型。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部成熟探区剩余油气资源潜力及重点勘探领域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中国东部成熟探区东营、沾化、车镇、惠民、东濮、泌阳、南阳、潜江、高邮、金湖及百色盆地11个富油凹陷油气资源丰富,第3次资源评价石油总资源量为96.6168×108t,天然气总资源量为3639.8×108m3。截止2002年底,东部11个富油凹陷石油平均探明程度为50.57%,天然气探明程度为27.31%,剩余石油资源量为47.7509×108t,剩余天然气资源量为2645.87×108m3,仍存在较大油气资源潜力。近几年勘探成果表明,东部油气剩余资源主要分布在隐蔽油气藏内,纵向上主要分布在下第三系,平面上石油剩余资源主要分布在东营、沾化、车镇、惠民及东濮凹陷,天然气剩余资源主要分布在东濮凹陷。未来东部成熟探区油气重点勘探领域为第三系、隐蔽油气藏及新层系、新领域。  相似文献   

3.
应用油气藏规模序列和广义帕莱托两种统计方法,对潜江凹陷王广油气聚集区油气藏分布、油气藏个数、最终可探明储量及剩余可探明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预测的油气藏总数100~108个,最终可探明储量为(6272.36~6862.05)×104t,待发现油藏个数为61~69个,待发现探明储量为(2092.96~2682.65)×104t,剩余探明储量中,以小于50×104t的油气藏为主。分析认为:①油气藏规模序列法适用于一个完整的、独立的盆地(凹陷)和成藏体系,如果勘探程度高、资源分布清楚,则效果更佳,是一个比较实用的评价方法;②广义帕莱托分布模型考虑了勘探程度对油气藏规模分布特征参数的影响,适用于不同类型、不同勘探程度的盆地(凹陷)和成藏体系。  相似文献   

4.
油气勘探成熟区预测资源量与勘探发现不符,问题可能在于有效烃源岩(特别是深层烃源岩)及其油气生成潜力没有得到正确地评价。在辽东湾地区,首先利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手段对各凹陷中5套烃源岩进行了分层评价和油气生成模拟实验,计算得到油气生成强度;然后利用烃源岩埋藏过程中油气的生成模型、孔隙度变化模型及其油气饱和度,计算得到油气排出率,并根据烃源岩与砂岩的不同组合形式对油气排出效率进行校正,得到油气排出强度;最后将油气生成强度和排出强度与油气田储量规模进行了相关分析,根据相关性确定有效烃源岩的性质、分布以及对油气聚集的控制规律。结果表明,在辽东湾地区,生油强度大于25×104t/km2(排油强度大于15×104t/km2)的烃源岩可以形成储量规模大于500×104t的油田,为有效烃源岩。其中,生油强度大于200×104t/km2(排油强度大于125×104t/km2)的烃源岩可形成储量规模大于5 000×104t的油田,为优质烃源岩;而当生油强度低于25×104t/km2(排油强度小于15×104t/km2)时,没有规模储量的油气田,此类烃源岩为非有效烃源岩。与以往以有机碳含量的下限值分析为核心的有效烃源岩评价不同,这种利用油气生成强度和排出强度开展有效烃源岩评价的方法有利于推动中国东部成熟探区的油气精细勘探。  相似文献   

5.
近20年中国石油储量变化分析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石油工业处于储、产量相对稳定的壮年期。从1984年到2004年,中国累计的探明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呈起伏不大的平稳升势。其中,东部老油区仍是增储的主力,20年间地质储量年均增长4.6×108t,可采储量年均增量约为0.95×108t。西北区及海域地质储量年均增长分别为1.93×108t及1.11×108t,可采储量年均增量分别为0.396×108t及0.237×108t。从对未来经济发展更具影响的剩余可采储量看,中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处于稳定的局面,20年期间平均年增量仅为0.1×108t。东部老油区已处于稳产阶段后期,其剩余可采储量已开始下降,但西北和海域的增加弥补了东部的下降。今后东部老油区与西北、海域之间的减、增平衡状况决定着全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和产量的变化趋势。为保持中国石油产量的进一步提高,今后应加强东部挖潜,开拓西北及南海深水海域战略接替区。  相似文献   

6.
中国石化油气勘探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十五”期间,中国石化油气勘探取得重大进展。发现并快速探明国内最大的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田--普光气田,并逐步探明了塔河特大型海相古岩溶油田,石油勘探实现持续稳定增长,天然气勘探实现快速发展,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3.1×108t,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6 825.9×108m3;在理论和技术方面,陆相隐蔽油气藏地质理论与勘探技术系列日趋完善,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地质理论与勘探技术系列初步形成;在管理方面积极探索了新的体制和机制,特别是在新区风险勘探方面形成了“集团化决策、项目化管理、市场化运行、社会化服务”的管理模式,有效地支持了油气勘探的大突破、大发现,为中国石化“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的油气资源战略的实施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济阳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学及砂砾岩油气藏群   总被引:35,自引:7,他引:35  
以早第三纪始新世至渐新世的强烈块断为特征的济阳湖盆的勘探面积为2.6×104km2,资源发现率达到60%,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以岩性油藏为主的隐蔽油藏勘探阶段.应用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在早第三纪湖相沙河街组和东营组划分出6个三级层序.它们具有完整的体系域构成,并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深断陷和浅断陷两种类型.深断陷型三级层序湖扩展体系域油页岩有机质丰富,烃转化率高,是优质烃源岩.深断陷型三级层序低位体系域扇体包括浊积扇、扇三角洲等,它们与湖扩展体系域油页岩构成良好的生储配置,其含油率高达90%.这些扇体主要沿断裂坡折带发育,并且成群成带出现,形成砂岩隐蔽油气藏群,预测其远景资源量约为10×108t.近年来在济阳断陷湖盆应用“断裂坡折带低位扇成藏”理论指导勘探,获得了2.35×108t隐蔽油藏地质储量,且已生产原油288×104t.  相似文献   

8.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油气勘探实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深化地质研究认识到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成藏条件好,勘探潜力大。针对该区地表起伏大,边界大断裂地震资料处理归位不准确,圈闭落实程度低等问题,在三维地震重新采集的基础上,开展地震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和隐蔽圈闭识别技术攻关,在南部陡坡带栗园地区钻探发现一批含油圈闭,已控制石油地质储量1740×104t。  相似文献   

9.
依托南黄海盆地科学钻探CSDP-2全取心井岩心资料及其45块烃源岩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数据和12块含烃流体包裹体薄片的测温结果,在总结南黄海盆地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详细对比了其与上、中、下扬子板块烃源岩品质的异同并分析了其成因,进而结合油气显示和充注特征探讨了南黄海盆地上古生界-中生界的油气勘探前景。结果表明,CSDP-2井上古生界-中生界发育青龙组、龙潭组-大隆组和栖霞组3套区域性烃源岩层。其中,龙潭组-大隆组的有机质丰度以中-好为主且不乏优质烃源岩存在,其生、排烃强度最高达7.95×106t/km2和1.65×106t/km2;栖霞组烃源岩非均质性较强,碳质泥岩和臭灰岩的成烃演化基本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生、排烃强度分别为6.52×106t/km2和8.61×105t/km2;青龙组泥质灰岩的生烃能力较弱,有机质丰度集中在中-差级别,排烃强度仅为1.27×105t/km2。在沉积环境、有机质母源和生物生产率的共同影响下,南黄海盆地整体烃源岩品质与下扬子板块苏北盆地相当,但较上扬子板块四川盆地略差。同时,研究区海相地层经历了3期油气充注且已在CSDP-2井发现多处直接油气显示和气测高值异常,彰显了较为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页岩油特征及资源潜力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长庆油田对渗透率为0.3~1mD的超低渗透油藏已实现了规模有效开发。考虑到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勘探开发实际,将储集层地面空气渗透率小于0.3mD,赋存于油页岩及其互层共生的致密砂岩储层中,石油未经过大规模长距离运移的油藏称为致密油,包括致密砂岩油和页岩油2大类。延长组致密油主要发育于半深湖-深湖相区,以延长组7段(简称长7)油层组油页岩、致密砂岩和湖盆中部的延长组6段(简称长6)油层组致密砂岩最为典型。致密油具有分布范围广,烃源岩条件优越,砂岩储层致密,孔喉结构复杂,物性差,含油饱和度高,原油性质好,油藏压力系数低的特点。纳米级孔喉系统广泛发育是致密油储集体连续油气聚集的根本特征,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中大多数连通的孔喉直径大于临界孔喉直径,满足油气在致密储层中运移的条件。根据致密油层与生油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了3种致密油储集层类型:①致密块状砂岩储层;②砂岩-泥岩互层型储层;③油页岩型致密储层。鄂尔多斯盆地长6和长7油层组致密油分布广泛,初步预测致密油总资源量约30×108t,其中长7油层组页岩油资源量超过10×108t,长7油层组致密砂岩油资源量约9×108t,长6油层组致密砂岩油资源量约11×108t。致密油资源是长庆油田实现年产油气当量5000×104t并长期稳产较为现实的石油接替资源。  相似文献   

11.
渤海湾盆地“中石油”探区勘探形势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渤海湾盆地的油气勘探开发已有40余年的历史,勘探程度不断提高,勘探目标日趋隐蔽,勘探难度不断加大。面对挑战,各探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反复认识、强化预探、加强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近几年来勘探工作获得重大突破,取得了丰硕的勘探成果,滩海勘探、陆上岩性地层油气藏、老区精细勘探、低潜山与火山岩等领域发现了近8×108t级的资源规模。经综合研究与分析,认为渤海湾盆地油气资源潜力仍然很大。富油气凹陷,作为油气勘探的主战场,存在岩性油气藏、滩海、潜山与火山岩,以及老区精细勘探等四大领域,这为“中石油”探区在今后相当时期年均增长探明储量1×108t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松辽盆地中浅层大型坳陷湖盆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的沉积地质背景决定了其具有形成大面积岩性油藏的地质条件。由于各时期基准面升降造成可容空间在不同时期差别较大,因此在不同地质时期发育的砂类型有一定的差别;同时由于储层埋藏深度以及与烃源岩的相对位置不同,各含油组合隐蔽油气藏成藏的条与分布规律也有一定的差别。针对三角洲前缘相带砂泥岩薄互层岩性油藏的实际情况,开展了薄互层隐蔽油藏预测技术攻关,应用高分辨层序地层学、模式识别以及薄互层隐蔽油气藏地球物理识别预测技术系列对岩性圈闭进行了预测,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优选出几个亿吨级储量规模的勘探目标区,为下一步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成熟探区油气勘探思路及方法——以济阳坳陷为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经过40多年勘探,济阳坳陷整体处于较成熟一成熟勘探阶段。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隐蔽油气藏已成为主要勘探目标。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勘探实践,胜利油田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系统的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和技术方法,而更为重要的是胜利油田勘探工作者根据勘探阶段的变化而及时作出了勘探思路和方法的调整。通过回顾济阳坳陷的勘探实践,全面阐述了成熟探区勘探工作中如何坚定信心、解放思想、探索正确的勘探思路,以及把科研工作系统化,夯实发展基础,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的勘探方法,以达到不断深化济阳坳陷隐蔽油气藏勘探工作、实现油田持续稳定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隐蔽油气藏勘探现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近年来的勘探实践表明,对隐蔽油气藏勘探的经济效益正在与日俱增,地位已超过构造圈闭。在参考国内外关于隐蔽圈闭分类的基础上,把隐蔽圈闭分为三类:岩性地层圈闭、水动力圈闭和复合圈闭,岩性地层圈闭又可分为沉积圈闭、成岩圈闭和界面圈闭三种基本类型。同时,从地质、物探、钻井和测井四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隐蔽油气藏勘探技术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5.
准噶尔盆地腹部隐蔽油气藏及勘探思路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准噶尔盆地腹部油气资源非常丰富,其中相当一部分储集在隐蔽油气藏中。准噶尔盆地腹部隐蔽油气藏具有多沉积体系控制、构造-岩性复合、多层系含油以及具有多期成藏的特点。对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既要采用新的研究思路,又要采用现已比较成熟的研究方法。首先开展高分辨率层序划分对比研究,确定隐蔽圈闭发育的有利层位;其次开展古地貌及沉积环境研究,寻找坡折带和有利相带,确定隐蔽圈闭发育的有利部位;再次开展地震处理,发现和落实隐蔽圈闭,寻找隐蔽油气藏。  相似文献   

16.
华北油田隐蔽油藏勘探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26,自引:11,他引:15  
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华北油田富油凹陷构造油藏的勘探程度越来越高,勘探对象日趋复杂,勘探难度越来越大。面临勘探现状,华北油田认真分析勘探形势,立足资源基础,解放思想,积极转变勘探观念,有意识地加强隐蔽油气藏的深入研究与勘探,先后在冀中坳陷的饶阳凹陷、二连盆地的巴音都兰凹陷、乌里雅斯太凹陷等发现了多个规模富集的隐蔽油藏。通过隐蔽油藏的勘探实践,取得了四点主要认识、六点重要启示,对今后深化华北油田隐蔽油藏的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济阳坳陷是中国陆相断陷盆地的典型代表,先后经历了大型背斜构造勘探阶段、复式油气聚集带勘探阶段和隐蔽油气藏勘探阶段。当前济阳坳陷勘探目标更加复杂、隐蔽,对勘探研究、部署及管理的精细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胜利油田通过强化剩余资源潜力动态评价、持续深化地质规律认识及勘探配套技术攻关应用,开展勘探层单元精细评价,实现了济阳坳陷持续稳定增储。系统总结济阳坳陷勘探实践,提出“五精两创”精细勘探思路方法,对于中国东部同样处于高勘探程度阶段的陆相断陷盆地勘探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成熟探区勘探地质风险评价——以济阳坳陷为例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勘探地质风险是勘探风险中最基础的问题,对地质条件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勘探地质风险伴随着油气勘探的全过程。济阳坳陷作为一个成熟探区,由于勘探程度和地质认识程度较高,当前的主要地质风险是隐蔽油气藏发育的构造和沉积等客观条件、隐蔽油气藏的识别及含油气性的判断、同一类型隐蔽油气藏的发育规模等。重点分析了勘探地质风险的相对性及不确定性的特点,以及不同勘探阶段地质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变化规律。勘探地质风险评价应同时分析含油气概率和地质认识能力2个方面,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由于油气勘探工作具有极强的探索性,因而,勘探地质风险评价是勘探决策的有效支持手段,但并不一定是决定性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泌阳凹陷隐蔽油藏的地震勘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泌阳凹陷在80年代后期开展了以隐蔽油藏为主要对象的深化勘探。由于该区隐蔽油藏的分布受不同构造区带地质条件的控制,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北部斜坡带以地层不整合为主(其中断鼻、断块构造油藏也较发育);中部深凹带以砂岩上倾尖灭及砂岩透镜体油藏为主;南部陡坡带则以差异压实所形成的小型构造油藏为主。所以,针对不同构造区带地质条件和油藏分布特征,采用了不同的地震勘探方法;用保护浅层反射的勘探方法勘探斜坡外带的地层不整合油藏;用三维地震方法勘探斜坡内带的断鼻、断块油藏;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方法勘探凹陷中南部的岩性油藏和小型构造油藏。采用上述工作方法均获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