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快中子增殖堆中有很多下端开口的环形空间,这些环形空间中氩气的自然对流使得环形空间的内外壁面产生非均匀的热应力,是快堆设计必须解决的问题.针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快堆的设计要求,对我国第一座快堆(CEFR)环形空间的自然对流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采用了LVEL紊流模型.计算结果可供CEFR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HTR-PM反应堆舱室自然对流特性,本文分别就黑度系数、辐射模型、流动模型及壁面处理方式等进行了讨论,摸索出适用于HTR-PM反应堆舱室自然对流数值分析的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影响反应堆舱室自然对流的内外壁面温差、径向间距与环形空间高度比、水冷壁钢板高度与环形空间高度比、内外壁面半径比和内壁面温度不均匀分布等5个因素进行数值分析,并对部分因素给出相关的拟合公式,对于HTR PM反应堆舱室设计、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熔融物堆内滞留是第3代核电技术重要的严重事故缓解措施之一,堆芯熔融池在压力容器下封头壁面的热流密度分布直接影响该策略的有效性。本文基于开源的数值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平台OpenFOAM,应用相变模型和浮升力模型二次开发了用于模拟堆芯熔融物由内热源或温差驱动的自然对流传热与相变求解器。应用该求解器模拟了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开展的二维氧化池与金属层耦合传热试验,获得了氧化池和金属层硬壳的相场,以及熔融池内的温度分布及沿容器壁面的热流密度分布。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用于熔融物凝固与自然对流的模拟,为深入分析核电厂采用熔融物堆内滞留措施后熔融池的行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刘宝亭 《核动力工程》1998,19(3):238-242
热气导管断裂事故是10MW高温气冷试验堆(HTR-10)的假想事故。为了分析该大破口事故初期的扩散自然对流的瞬态过程,本文提出了一个一维扩用自然对流模型,并用日本原子能研究院(JAERI)的倒U型管内的扩散自然对流实验验证了该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HTR-10热管导管断裂事故下的扩散自然对流过程。结果显示:经过40000s的时间延迟形成稳定的自然对流。  相似文献   

5.
基于相似理论的快堆氩气空间温度场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实验装置上研究了池式快堆主容器内氩气空间温度分布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气体温度在封闭空间中间大部分区域维持一个相对恒定的温度,这是封闭空间内液面自然对流换热的固有特点。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提出了氩气空间高度和主容器冷却系统设计应统筹考虑的设计思想,可用于优化池快堆主容器肩部设计,对大型快堆主容器冷却系统优化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建立了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堆本体CFD分析模型。应用工程实验数据对强迫循环稳态运行工况和自然循环瞬态运行工况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验证了CFD模型的正确性,并进一步对自然循环能力测试试验工况进行模拟。通过整体CFD模型在运行工况和试验工况的模拟,得到了强迫循环转自然循环时瞬态变化过程中堆内的流场和温度场,从而分析研究了CARR的自然循环特性。基于整体CFD模型,可为该堆后续反应堆安全分析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如试验方案验证、事故分析等。  相似文献   

7.
铅铋堆内冷却剂的自然循环对于反应堆的正常运行以及事故工况下的堆芯热量导出均至关重要,相关热工水力分析工作对于支持设计及安审均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铅铋堆内一回路系统内主要部件,包括堆芯、热交换器、管道等建立热工水力物理模型,开发了适用于铅铋自然循环瞬态过程模拟的热工水力分析程序,并利用铅铋自然循环回路内开展的自然循环启动实验、功率台阶影响实验等的结果进行了程序的初步验证。结果表明,程序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能够较好模拟铅铋自然循环的瞬态过程。该程序可以为铅铋堆研发过程中自然循环热工水力分析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开展过冷沸腾自然对流两相模拟与应用研究。对侧壁加热圆柱水箱过冷沸腾自然对流实验采用两相CFD瞬态模拟,模拟时间为1 500 s,通过模型设置与模拟方法研究,再现了过冷沸腾发生后实验的温度阶跃,得到与实验较一致的温度分布、气泡产生时间与产生位置,确保了数值计算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对以欧洲ESBWR(经济简化沸水堆)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PCCS)为原型的ISP-42实验进行了两相CFD模拟,获得与实验一致的温度分布,确定采用两相CFD数值模拟对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及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进行应用研究可行,为下一步计算传热系数、构建自然对流传热模型建立了良好基础。该项研究对工程应用中探寻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及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两相自然循环传热特性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9.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开展过冷沸腾自然对流两相模拟与应用研究。对侧壁加热圆柱水箱过冷沸腾自然对流实验采用两相CFD瞬态模拟,模拟时间为1 500 s,通过模型设置与模拟方法研究,再现了过冷沸腾发生后实验的温度阶跃,得到与实验较一致的温度分布、气泡产生时间与产生位置,确保了数值计算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对以欧洲ESBWR(经济简化沸水堆)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PCCS)为原型的ISP-42实验进行了两相CFD模拟,获得与实验一致的温度分布,确定采用两相CFD数值模拟对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及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进行应用研究可行,为下一步计算传热系数、构建自然对流传热模型建立了良好基础。该项研究对工程应用中探寻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及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两相自然循环传热特性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0.
快堆主容器内氩气空间传热实验原理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池式快堆主容器内氩气空间模拟实验的模拟准则及原理.根据模拟准则和对流换热方程组,研究了模拟实验装置需满足的物理相似和边界相似的条件,并对氩气空间的换热状况进行了计算,确定了实验装置的设计参数范围,从理论上解决了池式实验快堆钠池覆盖气体--氩气空间模拟实验装置的模拟问题.  相似文献   

11.
RADIONUCLIDES IN RICE IN HONG KO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ADIONUCLIDES IN RICE IN HONG KONGK.N.YuandS.Y.Mao(DepartmentofPhysicsandMaterialsScience,CityPolytechnicofHongKong)Abstract:...  相似文献   

12.
李晓燕  郑宝山  王燕  王学 《辐射防护》2007,27(6):368-374
采用α径迹蚀刻法,对全国23个城市的234个地下人防工程测点的空气中氡浓度进行了调查测量.测量采用固体核径迹探测器(CR-39),采样分不同季节进行,每次采样暴露3个月.调查测量结果表明,234个测点的氡浓度范围为14.9~2 482 Bq·m-3,算术平均值为247 Bq·m-3;如以城市为统计单位,福州和包头的地下工程氡浓度较高,分别为714 Bq·m-3和705 Bq·m-3;广州和上海氡浓度较低,分别为71.1 Bq·m-3和72.6 Bq·m-3.在夏、冬两季测量数据齐全的21个城市中,除郑州、上饶、包头三城市外,其它18个城市地下工程中氡浓度呈夏季高于冬季.地下工程的地质背景、被覆程度、被覆(装修)材料和通风状况是影响地下工程空气中氡浓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报道1例淋巴瘤病人进行全身分次X射一照射后,发现离全与整体照射诱发的微核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回归分析表明,不仅配合的模式相同,而且同一指标的回归系为九也相当接近。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离体与整体照射的微核剂量效应相同,这使人外周血淋细胞微核率有可能作为估算事故受照人员辐生物剂量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我国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水平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本文报告了用γ谱仪分析测定的我国24个省(自治区)的563个煤样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的结果,并与国内外同类工作进行了比较。我国原煤中~(226)Ra、~(232)Th 和~(40)K 含量按产量加权的平均值(括号内为范围值)分别为36(2—2300)、30(4—110)和104(5—750)Bq·kg~(-1)。本工作结果为我国能源环境评价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源项参数。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沈阳地区110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测定结果。微核阳检率为27.27%,微核率范围为0—1.5%,平均微核率为0.17±0.03‰。性别间无显著差异。为准确测定微核率的正常值,有必要统一测定微核的方法和判断微核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鹤鸣  眭光凯 《辐射防护》1994,14(2):123-126
本文报道上海市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调查的主要结果。基本与环境陆地γ辐射剂量率调查同位布点,全市共采集土壤样品173个。测量采用γ能谱法。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市土壤(干样)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按面积和按点加权均值分别为: ̄(238)U,37.5和37.5Bq/kg; ̄(226)Ra,35.2和35.5Bq/kg; ̄(232)Th,53.3和53.5Bq/kg; ̄(40)K,640.2和641.9Bq/kg。  相似文献   

17.
全国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调查研究(1983—1990年)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中国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调查(1983—1990年)是中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的一部分。本文作为分报告之一,系根据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台湾省,海南省包括在广东省内)的调查结果整理编写而成,主要报告这项调查的方法和结果。本调查在全国按均匀网格布点,并区分不同成土母岩母质、土壤类型进行加密布点,在天然γ辐射剂量率局部异常地区以及部分核企业和放射性伴生矿等对环境可能产生放射性污染的地区,也作了加密布点。本调查布点区域复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80%。采样点基本与陆地γ辐射剂量率测点同位布设,土壤采样与陆地γ辐射剂量率测量同步进行。全国共采集土壤样品13866份;分析测量了11216份,其中网格点样品9114个,加密点样品2102个。本报告主要结果由7777个25×25和50×50 km 的基本网格点分析数据统计得到。本调查主要结果如下:(1)全国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238)U、~(226)Ra、~(232)Th、~(40)K 含量按面积加权平均值(±单次测量标准差)分别为39.5(±34.4)、36.5(±22.0)、49.1(±27.6)、580.0(±202.0)Bq·kg~(-1),范围值分别为1.8—520.0、2.4—425.8、1.0—437.8、11.5—2185.2 Bq·kg~(-1)。(2)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与成土母岩母质类型明显相关。由1552个不同成土母岩  相似文献   

18.
中国体内放射性药物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扼要介绍我国十年来体内放射性药物的进展。诊断和治疗用体内放射性药物的发展很迅速,已有反应堆生产与加速器生产的系列医用放射性核素及放射性药物,尤其是~(99m)Tc标记的脑、心灌注显像剂、放射免疫显像剂等。本文还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19.
RADIONUCLIDES IN NOODLES AND BREAD CONSUMED IN HONG KO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ADIONUCLIDES IN NOODLES AND BREAD CONSUMED IN HONG KONGKNYu(余君岳)andSYMao(茅瑞恩)(DepartmentofPhysicsandMaterialsScience,CityUni...  相似文献   

20.
天津市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绪兴  梁维华 《辐射防护》1993,13(3):213-217
本文报道天津市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索含量调查的主要结果。基本与环境陆地γ辐射剂量率调查同位布点,全市共采集土壤样品275个,其中网格点218个(包括25 km×25 km 网格点20个),加密点57个。测量采用放化分析方法。调查结果表明,天津市土壤(干样)中天然放射性核素~(238)U、~(226)Ra、~(232)Th、~(40)K 含量(±单次测量标准差)分别为31.2(±5.5)、33.4(±12.4)、40.2(±8.1)和690.3(±88.7)Bq/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