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综合全球能源发展和电气工程人才培养现状,探讨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大背景下的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新需求,提出了"实现一个总体目标,具备两种全球观,掌握三大知识体系"的需求框架,并就新培养模式与原有模式作对比.本文提出的新需求对于全球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改革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了解我国电气工程学科人才培养现状,是提升学科人才培养水平、满足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对人才需求的基础.本文阐述了我国电气工程学科人才培养目标与知识体系现状,并与国外高校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的论述能够为全球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人才需求分析和人才培养框架制定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第246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全球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与发展展望在北京隆重召开。本次论坛是中国工程院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倡议,召开的一次高水平、高层次的专题学术研讨会,对于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  相似文献   

4.
国内新闻     
《变频器世界》2012,(7):42-48
综合施耐德电气:发布2012-2014年度公司"Connect"发展计划6月20日,全球能效管理专家施耐德电气全球发布2012-2014年度的"Connect"发展计划,并在计划中提出了施耐德电气集团的发展战略目标和业务重点。通过2009-2011年提出的"一个施耐德电气(One)"计划,施耐德电气重组为5个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领域,增强了其集成化的业务组合,确立了全球能源管理行业的标杆定位,迈出了集团转型的重要一步。目前,施耐德电气集团已成为高附加值整体解决方案的世界领先提供商,并在新  相似文献   

5.
在高等教育的诸多改革中,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定位是关键,教学方法改革是核心,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重点和难点.笔者根据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针对电气信息类本科专业教育的特点,研究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提出了"一核心、两教育、三强化、四改革"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面向全球能源互联网的三方(国内高校+企业+海外高校)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充分利用高校、电网和电气设备制造业企业的不同环境和资源,打造三方(国内高校+企业+海外高校)联合培养导师队伍;建立适应全球能源互联网需求的科研创新实践训练项目库优化和改革电气信息类研究生创新实践方式,突出研究生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一体化培养。  相似文献   

7.
能源互联网系统理论和部分范围内的实现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由于全球能源存在的分布不均的问题,建设涵盖全球的能源互联网系统被相关人员提出,由于各地实际情况各有差异,长距离的电能传输又需要信息通信技术的支撑,网络信息安全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就全球能源互联网信息安全架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靶向电气学科协同发展的多专多能人才柔性培养模式研究,构建人才柔性化的培养方案及电气学科"定制式专业课程群",建立"多专多能"人才培养三引擎模型,探索导师团队制模式,从而定制工工结合的、"一专多能"型迈向"多专多能"型人才.最后文章以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专业部分学生分组培养进行分析与验证,通过这些研究...  相似文献   

9.
新工科的背景下,打造"金课"、淘汰"水课",对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磁场与波"课程作为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中难教、难学、难理解的专业基础课,对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该课程存在课堂授课满堂灌、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学习兴趣低、考核模式单一等问题,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提出针对性改革方案,以新工科"金课"课程建设为契机,以学生为中心,切实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刘鲁京  苏晖 《电子测试》2016,(23):88-90
智能电站是构建"能源互联网"体系的关键因素,其全面感知、价值挖掘、融合应用、普适计算的特征可有效支撑能源互联网横向多源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的发展思路,代表了"能源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源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智能电站如何规划、建设、发展,使之在能源互联网中发挥应有作用将是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从智能电站概念、关键技术等方面概述了能源互联网时代下智能电站的特征,重点研究智能电站的构建及其关键技术对能源互联网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智能电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