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濮城沙三油藏属高压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经多次压裂改造,地层裂缝发育,含水上升速度加快,开发效果变差。通过应用PI决策优化设计技术,通过室内研究,开发了盐酸-硅酸钠、氯化钙-硅酸钠近解远调堵剂、水泥复合堵剂、钙土体系等高强度微裂缝和大孔道堵剂,以及YH103系列、FD系列、STP-01系列、油井水泥等油井堵水堵剂。通过和堵剂相适应施工工艺:水井施工工艺技术,水井多段塞封堵技术,油井找水工艺技术,油井分层封堵等工艺技术的应用,改善了油藏开发效果,提高了注入水波及系数。 相似文献
2.
3.
4.
根据濮城西区沙二上2+3油藏层内矛盾突出的地质特点,提出并实施了远井调剖-近井封口的区块深部调剖试验,并将PI决策技术作为深部调剖选井、选剂、定量以及效果评价的理论基础,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油藏的均质性明显增强,为厚层非均质油藏进入高含水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6.
针对王场油田中南区块含水高、地层水矿化度高、地下存在裂缝及大孔道、地层压力低、负压吸水严重的地质特点,先后研究了水玻璃凝胶调剖剂、颗粒凝胶调堵剂和辅助堵剂,并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相应的施工工艺。现场试验见到较好的效果,解决了耐温、抗盐及裂缝、大孔道强负压吸水井调剖、堵水工艺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8.
叙述了近期油田调剖堵水一些新的发展。主要包括颗粒堵水、化学堵水、含油污泥深度调剖剂的应用。同时对新疆油田调剖堵水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低渗透裂缝型油田注水井复合堵水调剖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低渗透裂缝型油田(以国内ST油田为例)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后,由于注入水的长期冲刷,油藏孔隙结构和物理参数将发生变化,在注水井和生产井之间渗透率增大或出现大孔道;流动孔道变大,造成注入水在注水井和生产井之间循环流动,大大降低了水驱油的效率.根据ST油田地质特征、岩石性质、地下水型和注入水型,研制了一种新的调剖体系"预交联颗粒+PL调剖剂+缔合聚合物+水驱流向改变剂"复合深部调剖体系.通过应用效果评价证明,该体系适合ST油田注水井堵水调剖需要,对水淹时间长的注水井也有良好的封堵和调驱作用,且具有见效快和有效期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国内堵水调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简要叙述了堵水凋剖的意义和中国堵水调剖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从堵水调剖的油藏工程研究、化学剂应用、物理模拟实验、施工工艺、效果评价方法、堵水调剖软件的研发等方面总结了国内堵水调剖的现状,列举了水平井、高温深井、底水堵水及合理用量设计、放置技术等当前堵水调剖技术上的难点,指出高含水油藏深部液流转向技术、基于分子设计的延迟膨胀调剖剂技术、具有工业意义的选择性堵水剂技术、简洁实用的堵水调剖设计软件开发等是堵水调剖技术的发展趋势。堵水调剖将成为油藏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为了考察影响堵水调剖措施效果的各种因素,对“十·一五”以来161井次注水井调剖效果进行了认真统计分析,归纳起来主要有堵剂类型、渗透率级差、油层厚度、封堵半径、堵后压力变化及调剖轮次等因素。首次根据层间、层内调剖不同目的对以上因素分类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层间调剖选择封堵强度大的水膨体堵剂为主,采用复合注入体系,选井时应选择渗透率级差3〈蚓〈6的井,油层厚度5~10m,爬坡压力控制在2~7MPa之间;层内调剖选择运移能力强的的弱凝胶堵剂为主,平均封堵半径10~15m,选井时应选择夹层厚度小于0.5m的井,油层厚度10~115m,爬坡压力控制在2~4MPa之间为宜;正韵律油藏应用水膨体效果好,弱凝胶对河流侧缘相、三角洲相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多轮次调剖井层间调剖效果好于层内调剖效果。以上结论,对矿场堵水调剖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濮城油田沙三上油藏是一个具有多油层开发的低渗油藏,油藏储层在物性上表现为较强的非均质性,因压裂改造而产生的人造裂缝在该油藏开发初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开发的深入,这些人造裂缝和非均质性地层产生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的阻碍着油藏的进一步开发,近解远调技术是解决低渗油藏开发中后期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大面积堵水调剖技术工业化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非均质严重的注水砂岩油藏在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如何应用堵水调剖技术进一步提高油藏采收率,一直是国内外研究攻关的重大课题。基于精细油藏描述研究成果,优选合适的堵水调剖剂,配套完善注入工艺和评价技术是大面积堵水调剖工业化应用取得成功的关键。此技术已成为胜坨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提高水驱采收率的一项主导工艺,经济效益显著。图2表2参13 相似文献
16.
濮城油田沙三上5-10油藏是一个具有多油层开发的低渗油藏,油藏储层在物性上表现为较强的非均质性,因压裂改造而产生的人造裂缝在该油藏开发初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开发的深入,这些人造裂缝和非均质性地层产生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地阻碍着油藏的进一步开发,近解远调技术是解决低渗油藏开发中后期层间矛盾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油田堵水调剖决策技术及软件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田进入含水期,整体调剖成功与否的关键在调剖井的选择。目前国内外一般都以定性分析结合经验判断和选择这样很难准确反映油田的管观生产实际,也很难作出定量评价。为此,建立了模糊数学最优化模型,并对调剖井腾的多种因素进行决策判断,大大提高了决策的精确度。在堵剂用量方面考虑了砂岩地层、天然裂缝及人工裂缝等多种地层条件。编制的软件在大庆、吉林等油田验证,得到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温高盐油藏的苛刻条件,开发了新型阳离子复合凝胶调剖剂.室内评价结果表明,调剖剂成胶后,(115±15)℃下30天不破胶,在矿化度7×10 4 mg/L下胶体不变形,岩心封堵率达到93%,冲刷30PV后封堵率为92%,各项性能指标明显优于常规有机交联凝胶调剖剂.在T142-27井区的调剖应用实验表明,对应油井的含水... 相似文献
19.
20.
《石油化工应用》2016,(8):63-67
G104长6_3油藏沉积环境主要为一套三角洲前缘相沉积,主力开发层系长6油藏,孔喉组合以小孔隙吼型为主,平均喉道半径为0.19μm,属小孔喉高密度分布,平均有效厚度:12.8 m,平均孔隙度:9.8%,平均渗透率:0.49 m D,原始地层压力15.5 MPa,饱和压力5.83 MPa,属于典型的低渗低压油藏。G104区2011年规模建产长6_3油藏。油藏局部高渗、微裂缝发育,见水井逐年增加,综合含水快速上升,平面、剖面矛盾突出。通过2012年和2013年的试验,实施注水井调剖堵水可以很好的缓解含水上升较快的问题,改善水驱状况和油藏开发环境确保油藏良性开发。针对该区块裂缝发育特点,2014年G104区堵水调剖以"降含水、降递减"为目标,坚持"早期治理、防治结合"的整体思路,由单井点调剖向区域整体堵水改变,由水井调剖向油水井调堵结合转变,实施区块整体治理,有效的改善了该区块的开发状况,主向水淹井复产增油、侧向井注水见效区块状况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