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了明确油包裹体中芳香烃组分与原油成熟度的关系,基于原油的荧光性,利用单个包裹体组分无损分析的荧光光谱方法,对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余油层油包裹体荧光光谱进行了定量化描述。首先获取了储层油包裹体荧光颜色类型,然后获得了单个油包裹体荧光光谱图,并对比标准芳香烃在波长为365 nm单色光激发下的荧光光谱主峰波长特征值,最终划分了油气充注幕次及不同幕次油包裹体芳香烃组分类型。研究结果表明:扶余油层发育黄色、黄绿色、蓝绿色和蓝色4种荧光颜色油包裹体,代表了不同成熟度的油气充注。其中第1幕黄色荧光油包裹体主峰对应的波长(λmax)为576.0~584.5 nm,为低成熟度油充注;第2幕黄绿色荧光油包裹体λmax为528.7~546.3 nm,为中等成熟度油充注;第3幕蓝绿色荧光油包裹体λmax为491.6~516.1 nm,为中等成熟度油充注;第4幕蓝色荧光油包裹体λmax为440.6~456.5 nm,为高成熟度油充注。综合判定得出,三肇凹陷扶余油层在地质历史时期经历了4幕油气充注。油包裹体中芳香烃组分主要有十环芳香烃、并四苯,其次含有红荧烯,并含有少量的胆蒽、蒽;储层油包裹体总体表现出小分子量芳香烃少、大分子量芳香烃多的特征,说明储层包裹体中原油以低-中等成熟度原油为主。通过拟定油包裹体荧光光谱特征与芳香烃组分关系,从而为原油芳香烃组分类型及成熟度研究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2.
单个油包裹体显微荧光特性与热成熟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汉 《石油学报》2014,35(3):584-590
油包裹体是捕获于成岩矿物晶体缺陷或愈合裂纹中的“微观油藏”,携带着丰富的油气成藏过程信息。单个油包裹体显微荧光特性分析成为叠合盆地多源多期复杂成藏过程研究强有力的工具之一。运用单个油包裹体显微荧光分析和结构光纳米显微成像技术,讨论了同一期次油包裹体显微荧光特性的影响因素,认为原油在运聚过程中的化学分馏和捕获过程中的捕获分馏会造成同一期次油包裹体荧光特性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但热成熟度仍然是影响单个油包裹体显微荧光特性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考虑选择性极性吸附、包裹体油裂解和泄漏对单个油包裹体显微荧光热成熟度的影响。最佳的办法是运用结构光成像技术识别出受影响的油包裹体并加以剔除,这样单个油包裹体显微荧光特性参数还是可以应用于热成熟度评价的。  相似文献   

3.
群体包裹体成分分析法及在沙雅隆起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改进后的群体包裹体成分分析方法,能够同时收集油气包裹体中气体、轻烃和重质烃组分。液氮快速冷冻法能将样品破碎至单个颗粒矿物,较好地保持了矿物晶型;球磨法打开包裹体,不会导致包裹体成分性质的变化。沙雅隆起9个储层样品游离烃、吸附烃和油气包裹体全组分的制备和分析结果表明,根据包裹体烃中气体和轻烃可大致判断样品的成熟度;3种赋存状态液态烃的生物标志物和碳同位素分析结果揭示了沉积环境和油气成藏过程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陆梁油田油藏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包裹体均一温度和包裹体中油气组分是目前研究油气藏成藏时间和油气源的重要内容。根据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油气包裹体和原油中含氮化合物的综合分析。确定了陆梁油田原油的油源、成藏时间、油气注入及运移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调研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油气包裹体分析方法的多样性,对各种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了介绍和总结,进而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分析认为:目前包裹体分析可以分为无损分析和破坏性分析2大类。无损分析样品制备步骤相对简单,且是一种可以具体到单个包裹体的原位分析,实验数据客观、有针对性,但该类方法是基于光学特征而进行的一种间接测定方式,其对成分的检测是定性或半定量的,要进行精确的检测需借助破坏性分析,单个包裹体样品量难以达到仪器的检测下限。破坏性分析主要是针对包裹体群进行,指示意义不够明确,对有选择的数个相同性质的(如同源或同期)包裹体进行释放、收集,进而进行组分和同位素组成的检测应是下步包裹体分析的突破口;氢同位素组成蕴含丰富的地质信息并具有很强的敏感性,有望成为今后油气包裹体实验分析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单个油气包裹体成分分析是获得单期次油气充注成分信息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石油地质地球化学领域的世界性难题。利用193 nm准分子激光可以有效剥蚀单个油气包裹体,释放未变化的成分,且富集后高效传输实现了色谱-质谱成分分析。该方法能够检测出单体油气包裹体的分子成分,其化合物种类包括从气态烃类到重质烷烃类组分(C4-C30+),从饱和烃组分到单环、双环和三环芳烃化合物,从分子尺度直观反映了单体包裹体烃的来源及成熟度等地球化学特征。利用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综合手段分析了塔河油田奥陶系储层不同荧光油气包裹体,确定其分别捕获了不同来源的早期中质原油及晚期轻质原油。通过计算包裹体古压力并结合埋藏史研究判断研究区发生2期主要的油气充注:海西晚期和喜马拉雅期。单体油气包裹体成分分析技术的重要突破为复杂叠合盆地油气溯源及成藏期次研究提供了更加准确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准噶尔盆地腹部油气藏油源的确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油气包裹体是保存在矿物中的古油气组分.对准噶尔盆地不同区域和不同石油地质背景的18个油气砂岩储集岩样品中现今油气组分和油气包裹体的饱和烃组分做了色谱和色-质谱分析.结果表明:采自盆地边缘两个样品,油气包裹体组分的地球化学特征,尤其是与油源、母质输入类型和沉积环境有关的地球化学参数,和现今油气组分基本相同,反映了古油气组分和现今油气组分都来自同一烃源岩;采自盆地腹部的16个储集岩样品,油气包裹体组分有关地球化学参数与现今油气组分有明显的差异,反映古油气组分与现今油气组分的油源不尽相同.这与盆地腹部存在多套烃源岩的地质背景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对多个砂岩油藏中流体包裹体进行研究后发现,石英颗粒中普遍发育一类油-气-水不混溶包裹体。这类包裹体非均一捕获了油-水两相,表现出油-气-水三相共存、均一温度异常高、同一组合内包裹体气/液比和均一温度分布离散且无规律、气泡紧靠包裹体内壁、降温后不共结等特征。因镜下特征与盐水包裹体相近,其异常高的均一温度易对测试结果造成严重影响,仔细观察包裹体的荧光特征和降温后的共结现象能够准确地进行识别。包裹体内油相组分以沥青质为主且吸附在包裹体内壁上,反映这类包裹体的普遍发育与矿物颗粒对原油沥青质中极性组分的选择性吸附作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流体包裹体成分研究方法及其在油气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9,自引:7,他引:29  
80年代以来,流体包裹体研究已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油气研究手段,流体包裹体的成分测测试及应用是其中的一部分。成分测试方法可以分为三大类,即非破坏性单个包裹体的成分分析,破坏性单个包裹体成分分析和破坏性群体包裹体的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含油包裹体在线激光剥蚀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新开发的流体包裹体激光剥蚀成分分析系统,利用波长为193nm的准分子激光对单个含油包裹体宿主矿物(如石英)进行剥蚀,释放其中包含的油气组分;通过在线冷阱富集后导入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进行分析.结果证实该方法能够得到单个流体包裹体中捕获的原油组成地球化学信息,类似于原油、烃源岩等传统的地球化学分析,包括轻烃、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以及单环、双环、多环芳烃化合物等均能够从含油包裹体在线激光剥蚀GC-MS分析中获得.   相似文献   

11.
In order to conduct complex research in oil that originated in Mongolia for further application of petroleum not only as fuel but also as raw material for organic synthesis, we need to study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ndividual and group hydrocarbon's composition of main petroleum fractions. A number of studies and surveys on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group hydrocarbon's composition of petroleum deposits in Zuun-Bayan, Sukhaibulag, Tsagaan Elst, Tamsagbulag have been carried out earlier through n-g-M, aniline point, dispersimetric methods successfully. Yet a detailed chromatographical and NMR spectroscopic study for individual hydrocarbon's composition of Tamsagbulag oil main fractions has not been conduct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results of GC analyses of gasoline fractions of wells 19-3, 19-13 and 19-10, Tamsagbulag, Eastern Mongolia were presented. The gasoline fractions of given well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concentration of paraffins and presence of trace amount of olefins. A total of 69 paraffins, 45 naphthenes, 41 aromatics and 3 olefins were identified, totalling 158 individual hydrocarbons from each samples of gasoline fraction. The first attempts to classify Tamsagbulag oil under individual hydrocarbon composition data were successfully conducted and the hypothesis (supposition) of a genetic classification of given oil as “sapropelic” type was made.  相似文献   

12.
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和油藏评价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体包裹体在油藏地球化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含油包裹体丰度(GOI)可以确定古油水界面,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可以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包裹体分子组成可以反演油藏的充注历史,冰点可以确定地层水的演化及确定油藏储量。此外流体包裹体还可以确定油气藏的演化程度、油气运移通道及盆地异常压力。文中还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流体包裹体分子组成分析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包裹体分析技术的发展,其在油气勘探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国内外已经开始通过包裹体的组分分析方法来研究油气藏的充注成藏史;这种方法直接以古油气藏成分为研究对象,更有利于油气成藏史的恢复。针对这种分析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在分析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同时指出包裹体组分分析方法只有结合地质实际,才能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油气包裹体分子组成对油气成藏研究来说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由于油气包裹体中所含物质的量不能满足常规化学仪器分析的要求,因此通常需要研发定制仪器且实现难度较大,从而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采用热释—色谱—质谱法对澳大利亚Halibut油田原油的人工合成包裹体、澳大利亚Jabiru油田和塔河油田油气包裹体样品进行了烃类组成分...  相似文献   

15.
包裹体PVTx数值模拟是恢复油藏古温压的重要手段.由于无法精确地确定油包裹体的组成,以及油包裹体成分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可能发生不可逆的次生变化,现有方法恢复的古温压存在不确定性.一般而言,与油包裹体伴生的盐水包裹体成分相对简单,且遭受次生蚀变影响的概率较低.因此,尝试将伴生的盐水包裹体作为独立的地质压力计在塔里木盆地顺南...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盆地塔中12构造复式油气运聚与成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塔里木盆地塔中12构造位于塔中低凸起塔中10号构造带中段,是一长期继承性古隆起。该构造志留系、奥陶系多个层段均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并获得了工业油流。根据对油气显示的分析,认为石炭系东河砂岩的油迹、荧光显示是断层垂向渗漏所致。通过断层封闭性、含氮化合物、油源生标对比等分析,并结合其他学者对包裹体成分、均一温度的测定资料,分析了塔中12构造志留系及上奥陶统的油气成藏过程。另外,通过分析塔中12构造下奥陶统的油气成藏条件,认为该层系有望获得工业气流。  相似文献   

17.
注水油藏大尺度未波及剩余油的三大富集区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俞启泰 《石油学报》2000,21(2):45-50
我国油田水驱油效率与采收率的差距很大,以河流相储层为例,对应含水率1.0和0.98的平均驱油效率为0.6664和0.5045,而平均采收率仅0.302,说明由于我国油田大都是陆相沉积,非均质性强,使注入水的波及状况仍较差。利用抽象地质模型及相应的典型油层参数加油藏数值模拟加油藏工程加数理统计的研究方法,研究出了“注水多层油藏小层层内与平面波及评价系统”,利用这个系统的计算,确定出了注水多层油藏“大尺度”未波及剩余油的三大富集区:①注水高粘正韵律油层顶部未波及剩余油;②边角影响未波及剩余油;③层系内由于各小层物性差异开采不均衡形成的未波及剩余油。概述了目前确定未波及剩余油的方法及其开采方法,指出这项研究的难度很大,是当前油田开发的核心技术之一,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级的世纪难题。  相似文献   

18.
包裹体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应用与问题讨论   总被引:67,自引:13,他引:54  
包裹体在石油地质领域主要应用于确定成岩和成藏作用的时间与温度,推断油气运移、构造运动及古热流历史。其应用前提是流体包裹体是在均一体系中形成的,形成后保持封闭和等容体系。由于包裹体具有成分复杂、形态各异的特性,所以后期易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产生塑性变形或爆裂,导致所测均一温度值失真。因此,在应用包裹体均一温度时,必须分析包裹体形成后的变化及成藏、成岩作用对它的影响,进行均一温度校正。将包裹体中烃的等容线的起点定在现今油藏油的泡点曲线上,而等容线的另一点由包裹体的爆裂温度和矿物所承受的包裹体内压力来确定,油气包裹体的等容线与盐水包裹体等容线的交点的温度和压力即为其捕获时的温度和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