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钢 《电子设计技术》2010,17(8):20-20,22
能源效率正在微电子技术的推动下不断提高,全球大约有1/3的能源是基于电能,而半导体在整个电能供应链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提高功率密度是摆在半导体行业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英飞凌正是以创新封装概念,通过提高散热性,降低基板与散热器间的热阻,且最大限度地减小内部漏感,  相似文献   

2.
编者的话     
节能环保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随着能源紧张和全球变暧等问题越来越严重,节能环保设计已经成为电子产业关注的焦点。不少半导体和元器件厂商都纷纷推出能源效益解决方案(energyefficientsolutions),把节能环保作为设计的首要目标。对于终端厂商来说,需要寻找更具备能源效益的方案,来应对法律法规的要求和终端客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当电力、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频频告急.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光伏效应是太阳能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光电化学太阳能电池制备技术简单,同时无需太阳能级纯的半导体材料,所以这种在液体和半导体之间形成的异质结所产生的光伏效应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1].近年来,纳米结构半导体材料在光电化学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为其性能提高带来了新契机.  相似文献   

4.
半导体及平面显示器产业包含设计硅片制造封装和测试等不管那一个环节都会与多种设备和配件打交道。在这个追求Time-to-market的时代我们常常会去思考我们将会遇到什幺样的问题﹖如何才能快速解决遇到的问题﹖当我们对半导体趋势半导体制造流程以及对一些似曾相识的问题的了解后我们会找到一些答案。1半导体技术发展趋势如图1所示半导体的线宽越来越窄、硅片尺寸越来越大、集成的功能越来越多、产品速度越来越快、售价越来越低、封装尺寸越来越小、产品测试变得越来越重要、将会遇到许多挑战、并行测试能力越来越强、硅片级的测试和老化、…  相似文献   

5.
节能与未来新能源——Actel公司总裁兼CEO John Eas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目前大部分能源是从化石燃料取得,过度地消耗石油等能源,引发了环境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等,使我们的世界不那么美好了.半导体如何帮助解决能耗?过去20年,功耗一直在上升,而不是下降.  相似文献   

6.
综合信息     
能源及半导体照明:极具发展潜力能源是本世纪全球性的最为突出的问题,能源产业将成为全球的支柱产业之一,这一领域的市场潜力巨大。在光电子产业里,用于能源领域最有代表性的是半导体照明产业和光伏产业(太阳能电池)。半导体照明半导体照明最关键的器件是白光LED,半导体照明由于具有无污染、寿命长、发光效率可以比传统照明高很多等特点,将成为有效的节能和环保照明手段。专家们为此算了一笔账,我国目前每年用于照明的电力接近2 500亿kW·h,如果将来能有1/3采用半导体照明,每年就可节电800亿kW·h左右,相当于三峡电站的年发电量。世界三大…  相似文献   

7.
毛兴武 《电子世界》2007,(11):27-28
<正> 在能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越来越倍受关注的情况下,充分开发利用太阳能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之一。太阳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半导体照明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最大优点都是环保、节能、长寿命和安全。太阳能发电和半导体照明的结合或集成应用,完成光电到电光的转换是最佳的组合,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8.
《通信电源技术》2010,(4):51-51
普天的主要产业是通信制造业,如今我们又涉足电动汽车领域的创新绿色能源。石化能源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总储存量有限,需求却越来越大,供需矛盾也越来越突出。石化能源还导致碳排放和温室效应。如何寻找石化能源的替代能源,已经成为产业界比较关注的问题。电动汽车能够减少碳排放,减少污染,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对中国来讲,电动汽车的发展面临非常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9.
新式冷却法     
电子工程界在有效利用能源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能源的开采、运输、消耗和控制提供先进科技,造福大众。随着社会愈发重视节能,电子工程界更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半导体领域,各大制造商正  相似文献   

10.
半导体在改善能源效应中的角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大量能源被消耗掉,尤其是不可再生能源,接踵而来的是日益凸现的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问题。在我们努力开发风能、太阳能这些替代能源的同时,还必须寻找新的途径,力求以更少的能源消耗完成更多的任务,并且改善温室效应导致的环境恶化。导体技术的持续进步对家庭,工厂和运输系统的能源使用效率,以及可再生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介绍了部份关注节能技术的半导体公司的最新技术和动态。  相似文献   

11.
<正>能源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当前,我国的能源消耗主要依赖以煤和石油为主的化石能源,这带来了环境污染、二氧化碳排放超标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化石能源还存在资源有限的问题,不能支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开发低碳、低污染和可持续发展的可再生能源。将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太阳电池(或称太阳能电池)是实现太阳能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太阳电池包括晶体硅(单晶硅、多晶硅)太阳电池、无机半导体(非晶硅、铜铟镓硒、砷化镓等)薄膜太阳电池、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相似文献   

12.
能源是本世纪全球性的最为突出的问题,能源产业将成为全球的支柱产业之一,这一领域的市场潜力巨大。 在光电子产业里,用于能源领域最有代表性的是半导体照明产业和光伏产业(太阳能电池)。  相似文献   

13.
技术继续向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进一步渗透,包括计算、工业/制造、移动技术(例如电话和平板电脑)、医学进步以及可再生能源(例如电动汽车)。尽管隶属这些行业的应用已经颇为丰富,但仍有巨大的扩展空间。半导体继续充当所有这些扩展领域的创新推动力。一般来说,半导体市场的成长基本都围绕着给生活中涉及的设备添加智能。连通性正是可以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领域之一,这是因为嵌入式系统越来越多,使之相互之间能够互相交流的需求日益强烈。  相似文献   

14.
随着半导体科技的飞跃发展,我们已经把越来越多的电路设计在同一个芯片中,即所谓SOC(单芯片系统)技术。由于功能模块的高度集成,芯片的设计、制造和测试过程也变得更为复杂。而降低测试成本一向是业者关注的焦点之一,测试系统的选择又是重中之重,带着这方面的一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安捷伦科技半导体测试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杨耀州先生。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半导体设备供应商进驻中国大陆,但同时,竞争也日趋激烈,怎样才能降低产品成本和提高竞争力,成为众多厂商关注的问题,带着这方面的一些问题,我刊采访了半导体测试设备领域首家在中国大陆设立生产线的泰瑞达精密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蒋福宇先生。记:蒋总您好,作为一家在半导体测试设备方面有着丰富生产经验的全球领先厂商,能否请蒋总给我们谈谈泰瑞达公司的发展历程及目前的经营现状?蒋:泰瑞达是全球最大的自动测试设备供应商,也是全球高性能连接器的主要供应商.公司从1960年开始从事半导体测试设备方…  相似文献   

16.
引言LED(Light-Emitting-Diode),即发光二极管,是一种新型半导体固态冷光源,它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光电器件.在当前全球能源短缺的形势下,节约能源是我们正面临的重要问题.作为一种全新的照明技术,LED照明由于具有寿命长、节能、色彩丰富、安全、环保的特性,被称为第四代照明光源或绿色光源,正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油价上涨与环境保护需求增长相结合的影响,能源效率已成为所有半导体公司最关心的主要问题。为了在各种不同应用中实现更高效率或更优越的能源管理产品与技术,如马达控制、电源、运算设备、消费类电子、照明设备及汽车,功率半导体成为改善燃料效率与降低排放的关键,也构成了半导体产业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8.
《中国集成电路》2008,17(9):11-12
节能减排成了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课题,它不仅为半导体产业带来挑战,也带来新的市场机遇。半导体节能技术、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推广,将大大提高全球能源的利用率,降低能源的消耗,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节能环保体系的建立。为此,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与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将在IC China 2008期间,首次联合举办“中美半导体节能技术、产品和应用合作论坛”,论坛旨在推动半导体企业满足全球电子产品对节能环保的需求,实现半导体技术、产品与市场对接。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文社会的进步.我们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节能减排是我们首要任务.因此,在车载系统中电源系统功耗的减少也是我们解决能源问题的一个方法.在车载系统中设计一款稳定、高效、节能的电源系统.通过分析车载终端的功能模块供电系统,提出系统电源组成的设计方案,实现了各个系统电源的合理分配以及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40nm工艺带来全新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球能源问题的集中爆发,让半导体产品的发展不再仅仅追求性能的提升,而是要综合考虑性能、功耗与成本的平衡点.与众多先进电源管理方案实现降低系统功耗相比,制程工艺的进步才是提升性能和降低功耗最根本的办法,转向更高制程无疑是提升半导体产品性能功耗比和市场竞争力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