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峡二期上游土石围堰第二道防渗墙按计划在1998年6月底才能完建,已进入汛期,采取填筑子堰的临时度汛措施保护第二道防渗墙施工。为给施工机械保留适度作业空间,在子堰背水侧设置挡墙以收束子堰坡脚。为确保围堰安全度汛,在三峡围堰工程中首次采用加筋土工程技术,方便了施工,节约了投资,加快了进度。  相似文献   

2.
二期上游围堰临时度汛子堰为重力式混凝土挡土墙。由于工期紧和施工干扰大,采用重力式混凝土挡土墙不能足施工进度。为满足第一道防渗墙封闭 帷幕灌浆及第二道防渗墙施工进度,将重力式混凝土挡土墙改为加筋土挡墙。施工单位在有关部门配合和支持下,精心组织,精心施工;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达到预期目标,确保了上游围堰安全度汛及基坑按期抽水。  相似文献   

3.
三峡工程二期上下游横向围堰与混凝土纵向围堰共同形成基坑,保证二期工程施工。上游围堰按挡100年一遇洪水设计,最大堰高82.5m。围堰断面要用两侧石碴,中间风化砂堰体,防渗为混凝土防渗心墙上接土工合成材料。防渗墙最大高度74m。重点论述围堰防渗墙结构设计及施工几个主要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4.
三峡二期上游围堰防渗墙开钻施工由基础工程局承担的三峡二期上游围堰防渗墙工程已于1997年11月15日正式开钻施工,打响了二期围堰防渗墙施工第一炮。三峡二期围堰是三峡工程最主要的临时建筑物之一,其上、下游两道围堰防渗墙与已建成的混凝土纵向围堰共同构成大...  相似文献   

5.
1概述三峡工程二期上、下游横向围堰的结构型式为利用当地材料的土石围堰,它是三峡工程最重要的临时建筑物之一。二期围堰设计水位蓄洪量20亿m3,上游围堰使用期达4年,万一失事,不仅给工程造成重大损失,推迟总工期及第一批机组发电,而且还会对下游城乡人民和财产安全带来威胁。因此,二期围堰的设计与施工是三峡工程重大关键技术项目,被列为需要进行单项技术设计的8个项目之一。三峡工程二期围堰有以下特点:①堰高,最大高度达82.5m。②工程量大,上下游横向围堰的土石方填筑量合计约1220万m3,防渗墙面积约9.6万mZ。③施工水深达…  相似文献   

6.
三峡工程建设规模和技术难度均居世界前列。工程开工以来,有关各方高度重视先进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依托全国的科技力量,在全体建设者的努力下,相继攻克了诸多科学技术难题。1999年,三峡工程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在科学技术上,也突破了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获取了全面的科技进步。1 工程施工重大技术难题的突破其中最为突出的有如下三个方面。(1)二期深水围堰经受了高水头的考验 三峡工程二期上游围堰,最大堰高80m,防渗墙最大深度74m。堰体大部分采用水下抛填法施工,最大施工水深60m。上下游围堰总填筑量1032万m3,混凝土防渗墙83450m…  相似文献   

7.
三峡工程二期深水高土石围堰的科技攻关及其实践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工程二期深水围堰水深60 m,堰高80 m,是三峡工程重大技术问题之一,用传统的斜墙铺盖方案不可靠,为此,1979年开始结合葛洲坝大江上游围堰设计施工中的成功经验进行科技攻关.三峡围堰方案将葛洲坝围堰所采用的堰体防渗墙方案作为攻关的主攻方向.经"七五"、"八五"攻关解决了主要的技术问题,其成果用于设计和施工.施工及运行结果证明,攻关提出方案和主要技术措施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8.
三峡工程二期上游围堰深槽陡坡段防渗墙施工是二期围堰施工的核心难题,在建设实践中通过采用双排防渗方案和综合成槽工艺,成功地克服了技术难题,可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20 0 2年 5月 1日上午 ,三峡二期上游围堰实现了具有重要意义的爆破拆除。这次爆破的主要目标是拆除围堰的塑性混凝土防渗墙。除了要把混凝土防渗墙炸掉外 ,还要在不溃堰的前提下 ,把墙内的钢管和钢筋支撑架也炸到每段小于 2m ,爆破块体最大粒径不大于 1m ,以方便后期进行陆上开挖和水下开挖 ,及最终拆除上游围堰。在此之前 ,三峡工程二期上游基坑从 4月 2 6日开始进行了充水 ,并于 5月 1日达到 5 7m高程 ,与外堰水位仅留下 10m的落差 ,既可避免围堰破堰水流作用引起的冲刷 ,而造成基坑淤填或者对基坑内建筑物的危害 ;也可防止上游围堰…  相似文献   

10.
三峡工程二期围堰最大堰高82.5m,防渗墙面积约96万m2。下游围堰防渗墙在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槽孔深度大、施工强度高的施工条件下,在处理糟孔的漏浆与坍槽,硬岩及块球体的嵌岩与钻进,防渗墙体的控制与墙内灌浆管的埋设,加快施工进度等施工技术难点上,采用预灌浓浆、优质泥浆固壁、“两钻一抓”、槽内控制爆破、应用先进设备及其优化组合施工等综合技术措施和对策,高效优质地完成了防渗墙的施工。  相似文献   

11.
网络计划技术在三峡工程泄洪坝段底孔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安装工程中的应用,解决了施工中存在的工程量大、工期和施工手段紧、工序复杂形成相互交织干扰等各种矛盾,不仅保证了三峡工程2002年“5.1”上游按期破堰进水的总体阶段性目标按期实现,而且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基于圬工与加筋土组合式挡墙的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建立了ABAQUS数值模型,从而进一步研究了加筋间距和筋材模量对这种结构变形特性及内部土压力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文所考虑的参数情况下,从控制挡墙变形的角度来看,密间距加筋效果好于疏间距加筋,高模量筋材效果好于低模量筋材;由于下部圬工挡墙填土区域土拱效应的存在,使得上部加筋土挡墙的土压力分布有别于常规加筋土挡墙。在上部加筋土挡墙具有足够高度的情况下,可将圬工挡墙视为加筋土挡墙的稳固地基;组合式挡墙的变形主要发生在施工期,因此应加强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三峡工程二期围堰是三峡工程二期建设时段最关键的安全屏障,施工技术难度大,施工期短。为保证在一个枯水期完成一个土石方填筑总量达1032万m^3,混凝土防渗墙面积近9万m^2的工程,自1972年起至1997年间,长江委三峡勘测研究院对二期围堰枯水河床基岩深槽问题、堰基细砂层振动液化与渗透稳定问题、堰基岩土渗透问题、堰基块球体分布及对防渗墙造孔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勘察与研究,并据此提出了二期围堰设计思  相似文献   

14.
施工及运行期三峡二期围堰防渗墙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峡工程二期深水高土石围堰,是三峡工程的关键工程之一,二期围堰堰体特别是防渗墙体的应力变形,是衡量围堰安危的重要指标.本文针对现场施工工况,对三峡二期围堰塑性混凝土防渗墙进行了应力变形有限元计算分析.根据塑性混凝土龄期选择相应的模型参数,考虑施工、运行时上下游水位变动对墙体应力状况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计算结果表明,从防渗墙体应力和应力水平看,三峡二期围堰在施工和运行阶段是安全的;上下游水位变动对防渗墙水平位移有较大的影响,随着上游水位升高和基坑进一步抽水,墙体水平位移将会加大.  相似文献   

15.
堰塞体作为永久挡蓄水建筑物进行开发利用,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坝体防渗性能。红石岩堰塞坝根据类似工程经验并采用现场试验、经济指标对比等多种方法,对堰身防渗墙、上游坡面防渗、堰身自流控制灌浆防渗3种方案进行技术难度、施工控制难度、投资等多方面比选,最终确定采用堰身防渗墙方案。根据工程特点和类似工程经验,设计采用低弹模高塑性的C35混凝土防渗墙,成功解决了防渗墙适应变形和抗裂性能无法兼顾的问题。工程现已完工蓄水,监测成果表明,堰塞坝总体渗漏量较小,变形和应力分布规律与设计相符。  相似文献   

16.
叙述了二滩围堰拟用旋喷灌浆施工防渗墙的原理、设备和方法。经分析,二滩围堰高度较高,覆盖层较厚,防渗墙所承受的水头约90m,采用喷射灌浆后,防渗墙的渗透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均有较高的安全储备。现场围井试验表明,旋喷柱固结良好,柱间连接较为紧密,将这一方法用于二滩围堰防渗墙施工比泥浆法进度快、连接紧密,且能适应地基的变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武都水库上游围堰的设计方案。阐述了围堰保护部分堰顶宽度、泄流陡槽型式、堰后平台高程和宽度、堰后平台以下坡度的选择和确定,以及上游围堰堰顶增加自溃式土石子堰,以充分利用枯水期施工时段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1 工程概况 直孔水电站一期围堰高喷灌浆防渗墙工程,采用振孔摆喷技术施工。CI标涉及的右岸一期围堰包括上游围堰、纵向围堰、下游围堰,一期围堰轴线总长约为635m,堰顶高程3858.00~3862.00m,最大堰高11.6m,堰体采用碎石土心墙防渗。  相似文献   

19.
三峡水利枢纽二期深水围堰的设计和施工是三峡工程的重大技术问题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三峡二期工程的成败。而解决这个技术问题的关键之一是正确选择围堰防渗墙的造孔设备和工艺。笔者有幸参加三峡水利枢纽一期土石围堰防渗墙的施工,对将来二期围堰防渗墙的施工难点有所体会,故依据国内外防渗墙造孔设备和工艺的水平和现状,提出本建议。一、三院二期围堰防渗墙的施工技术难点1.工程量大,施工强度高。按初步设计确定的防渗墙工程量,上游围堰为5·7万m‘,下游围堰为3.9万m’,复合土工膜5.7万m‘。防渗墙施工最高月强度为1.28万m’2…  相似文献   

20.
张义宗  马林 《四川水利》2003,24(3):23-26
攀枝花市高堰沟水库,在坝体复建施工中发现两条渗漏带,需要防渗处理。经过渗漏成因分析,提出上游坝体四种堵漏方案,下游坝体两种排水方案;方案比较后确定了定向摆喷防渗墙和贴坡盲沟复式排水的方案,并进行了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