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采用山西球铁生铁+钛铁生产 CA498半激冷Cr-Ni-Mo合金灰铸铁凸轮轴,从凸轮轴轴颈上取样检查显微组织,发现由大量初生奥氏体和奥氏体+D型石墨共晶体组成,奥氏体在随后的固态相变中转变成珠光体.分析认为,适当提高w(C)量,有利于避免凸轮轴时归位产生显微缩松.经测定,该凸轮轴轴颈部位的硬度为235-255 HB,直径30 mm单铸试棒的抗拉强度为255-285 MPa,满足客户要求.  相似文献   

2.
采用树脂砂壳型铸造和四川钒钛生铁生产了一种全激冷Cr-Ni-Cu系铸铁凸轮轴,其显微组织由初生奥氏体枝晶和D型石墨 奥氏体共晶体组成,奥氏体随后转变成珠光体;珠光体含量大于95%,渗碳体含量为3%~6%;凸轮激冷层为莱氏体,硬度为50~58HRC,激冷层深度为5~10mm。金相分析发现,钛促进了D型石墨的形成,使凸轮轴非激冷部位的强度达到246~260MPa,硬度为226~260HB;目前,这种凸轮轴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四川钒钛生铁和河北球墨生铁对491Q可淬硬凸轮轴金相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四川钒钛生铁的金相组织由细小点状石墨+A型石墨+碳化物+珠光体组成;河北球墨生铁的金相组织由A型石墨+C型石墨+珠光体组成.由Ⅰ组配料(230kg四川钒钛生铁+100kg废钢+220kg回炉料+其它合金)铸造的凸轮轴的金相组织为4-6级A石墨+少量E型石墨+95%珠光体+5%渗碳体,基体硬度为252~255HB;由Ⅱ组配料(150kg河北球墨生铁+80kg四川钒钛生铁+100kg废钢+220kg回炉料+其它合金)铸造的凸轮轴的金相组织为4-6级A型+少量E型石墨+100%珠光体,基体硬度为210~229HB.作者初步分析了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开发了一种采用树脂砂壳型铸造的激冷球铁凸轮轴.其非激冷区的显微组织由珠光体、少部分渗碳体和细小球状石墨组成;激冷区由初生渗碳体,共晶莱氏体(转变为珠光体和渗碳体)和极少量点状石墨组成.未激冷基体硬度为280~350 HBS,凸轮的激冷硬度和深度分别达到58 HRC以上和5~10 mm,非激冷区的基体抗拉强度超过550 MPa.  相似文献   

5.
采用覆砂铁型生产了DA471型QT700—2球铁凸轮轴,其铸态显微组织由50%~85%的珠光体和球状石墨组成,球化率大于85%。论述了正火(雾冷和强风冷却)和回火温度对凸轮轴中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正火加回火后凸轮轴的珠光体含量大于95%,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大于700MPa和3%。该凸轮轴已经大量使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中频感应电炉熔炼,以废钢、高纯生铁为主要炉料制备了碳当量分别为3.86%和4.28%的2种合成灰铸铁,测试了其成分、组织与力学性能;利用静态熔体浸泡法研究了合成灰铸铁耐Al-10%Si合金熔体腐蚀的性能。结果表明,两种合成灰铸铁的铸态显微组织主要为珠光体基体和粗大的A型石墨,石墨长度达到4级;其铸态抗拉强度均大于300 MPa。合成灰铸铁试样在Al-10%Si合金熔体中浸泡一定时间后,其基体的布氏硬度较未浸泡试样明显下降,组织中渗碳体出现分解、粒化。相比较而言,高碳当量、合金含量较高的合成灰铸铁的A型石墨更长,力学性能更好,表现出较好的耐铝硅合金熔体腐蚀性。  相似文献   

7.
D型石墨合金灰铸铁中初生奥氏体枝晶组织的SEM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Cu—Cr系合金铸铁凸轮轴中的初生奥氏体枝晶的形貌特征和显微组织。研究发现,该奥氏体枝晶由片间距为约100nm的层片珠光体(屈氏体)组成。作者认为,屈氏体枝晶是D型石墨合金灰铸铁凸轮轴具有较高强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铸造》2015,(11)
利用废钢和回炉料而不用生铁,采用壳型铸造技术生产QT600-10合成球铁凸轮轴。其抗拉强度≥600 MPa,断后伸长率≥10%;基体组织是细小铁素体和细片状珠光体的混合基体,基本无自由渗碳体和磷共晶存在。强韧性QT600-10合成球铁凸轮轴的研制成功,可进一步提高汽车、内燃机凸轮轴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是凸轮轴在材质方面的一个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用Ti代替Mo牛产的491Q灰铸铁凸轮轴的生产工艺、显微组织和性能特征.实践证明:在熔炼过程中添加适量的V-Ti牛铁,可以生产出φ30mm试棒抗拉强度高于300 MPa的灰铸铁凸轮轴;凸轮轴中的石墨变成D型,基体组织为片间距约100 nm、硬度约300 Hv的屈氏体;批量生产没有出现因降低w(Mo)量而产生早期失效的产品.  相似文献   

10.
利用废钢、高纯生铁和微量合金化元素制备了2种高CE高强度灰铸铁试样,并研究了其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力学性能和壁厚敏感性,结果表明:2种灰铸铁的铸态单铸试棒的基体组织主要为珠光体+铁素体(少量)+A型石墨(4级);抗拉强度300 MPa,硬度200 HBW。孕育处理后,珠光体体积分数有所增加,石墨片得到适度细化,抗拉强度、硬度值有所增大。壁厚敏感性研究发现:随着壁厚的减小,A型石墨的平均长度逐渐缩短,石墨变得更"窄";孕育处理后,壁厚敏感性变得更好,而且较厚部位的石墨仍然为粗大的片状A型石墨。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感应电炉熔炼铁液石墨结晶核心减少的原因,说明石墨结晶核心减少会增大灰铸铁和球墨铸铁件的缩孔、缩松倾向,降低铸件的力学性能.指出预处理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铁液的石墨结晶核心,改善球化处理和孕育处理的效果.叙述了常见预处理剂的特点,详细介绍了SiC预处理的具体操作要点,主要是:炉内铁液成分和温度合适时,扒渣,加入预处理剂...  相似文献   

12.
生铁选用对灰铸铁缸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采用球铁生铁代替铸造生铁生产灰铸铁缸体的优点:(1)球铁生铁的石墨形态与铸件要求的石墨形态相近,可以避免生铁遗传性引起的粗大过共晶石墨;(2)可以避免缸体缸筒壁上黑斑缺陷的产生;(3)w(P)量较低,避免了w(P)量过高引起的铸件裂纹。指出选择球铁生铁既要确保成分,又要考虑成本。  相似文献   

13.
钱立  王峰 《现代铸铁》2014,(2):86-88
介绍了灰铸铁、球墨铸铁中微量杂质元素的不利影响及其限量,并对Sn、Sb、Cr、Mo、V、Ti、Al等元素作了补充说明。简述了铸造用高纯生铁的含义:一种Mn、P、S、Ti含量低、特定微量元素含量很低的生铁,指出铸造用高纯生铁中微量元素含量明显低于铸铁中微量杂质元素的限量。  相似文献   

14.
铁液纯净度对铸铁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微量元素Pb、Te、As、Ti对灰铸铁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对球铁件质量的影响情况;介绍了Ti、V、Pb、Te等元素含量与铸件加工性能的关系;认为可通过使用高纯生铁、优质铸造材料,优质废钢+增碳工艺的感应炉熔炼、冲天炉+感应电炉双联熔炼,利用RE消除微量元素的不利影响等措施来提高铁液的纯净度。  相似文献   

15.
蒋本林 《铸造工程》2011,35(3):39-39,42
分析了微量元素对球铁性能的影响。通过南非生铁与国产生铁的成分对比,指出南非生  相似文献   

16.
介绍铌在铸铁中的作用及含铌铸铁的组织和性能,其中包括铌在铸铁中的存在形态,铌对灰铸铁、过冷灰铸铁及冷硬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对比介绍了铌、镍、钼三种元素对冷硬铸铁高温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焦辉 《现代铸铁》2007,27(5):70-74
为了找到快速准确鉴别球墨铸铁件与灰口铸铁件的现场检测方法,采用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对不同厚度的球墨铸铁和灰口铸铁试样进行了超声衰减测试,发现灰口铸铁件超声衰减明显,而球墨铸铁件超声衰减微乎其微。分析认为在通常采用的波长范围内,产生超声衰减的主要原因是灰口铸铁中石墨晶体的构造以及石墨组织的形状、大小和分布。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十分方便地鉴别球墨铸铁件和灰口铸铁件。  相似文献   

18.
郭振廷 《现代铸铁》2004,24(1):47-49
结合河南、安徽等省二十多家工厂的调研结果,叙述熔炼温度、球化处理温度和浇注温度对球墨铸铁件质量的影响。指出与十多年前相比,冲天炉的熔炼温度和出铁温度提高了30~50℃,温度变化范围大为缩小,铁液含硫量也明显降低,但生产中应采取措施,确保不同铸件有恰当的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19.
镍硬铸铁与铬系白口铸铁抗磨粒磨损特性比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镍硬铸铁和常用的铬系白口铸铁进行了削盘磨损试验和冲击磨料磨损试验。结果表明:白口铸铁的抗磨性能与其显微组织有着直接关系,不同成分和组织的铬系白口铸铁的抗磨性能随着磨损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较大.但一般均忧于镍硬铸铁。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采用消失模工艺铸造铸铁件提高浇注温度的原因,其中球铁浇注温度范围为:1380~1480℃,灰铸铁为1360~1420℃,合金铸铁(Cr系白口铁)为1380~1450℃;认为浇注温度过高容易引起粘砂、反喷、气孔等缺陷,浇注温度过低则易引起皱皮、冷隔等缺陷;提出了用消失模工艺生产灰铸铁、球墨铸铁、Cr系白口铸铁对铁液的调整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