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信念是人们对教育理想、教育观念、教育理论及基本教育主张的确认和坚信。它是教师生活中的精神向导,直接影响教师的行为和发展方向。在教师教育中,我们应从行为反思和校本培训两方面培养和完善教师的教育信念。  相似文献   

2.
教师道德的典范性,是指教师的道德活动和道德行为可作为学习、效仿标准的性质。它分别体现在行为的模范性、活动的演示性和观念的先进性中。教师行为的模范性是教师道德典范性的主体表现。教师是社会寄予较高期望的职业工作者。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社会团体对教师的社会作用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肯定和规定。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师的个性在教育劳动中所居的主导地位,认识到它是家长权威、奖惩制度、出版物及其他一切影响所不能替代的有效教育力量。由于人们普遍地把教师看成促进新一代健康成长和合理转变的最有效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把新一代的成才希望寄托在教师的劳动上,由于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宣扬和实践了某种道德的原则,因此,社会对教育文化的重要作用、对教师的职业功能所给予的合理反映,就要求教师是社会中比较有教养的人,并使成功的教师具有德高望重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3.
对素质教育实践中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观念正在影响和推动着我国的教育改革。然而,它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目的性还不十分明确。为此,笔者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思考:(1)究竟在什么意义下谈素质?(2)为什么在今天特别强调素质和素质教育?(3)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和重心是什么?(4)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是怎样的关系?(5)当我们强调素质的时候,是否意味着降低了知识的重要性?本文的结论是:我们不是为贯彻素质教育而推进素质教育,不是为改革教育而进行教育改革,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4.
教育理想是一定的主体依据其价值观,在对教育现实否定性评价的基础上,以教育的客观事实和教育发展的必然性为根据,对教育活动的希望、追求和向往。它与理想的教育、教育目的及教育价值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具有超前性、批判性、导向性,昭示着人们对教育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时代追问人文教育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数字化为核心的信息时代正在对人类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大学教育当然也在这一影响之中。数字化生存是一把双刃剑,它具有两重性。数字化时代,大学教育一方面在教育观念、目的、方式、功能等方面对传统教育带来巨大冲击,另一方面由于数字化是一种抽象化,在人文领域中,它意味着对于人的生活的工具化的倾向。它缺乏人性的亲和力,将人置于工具地位,并直接触发了对人文教育的否定和批判思潮的再度兴起。因此,在数字化时代,我们更应关注人文教育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把大学教育放入全球范围加以思考,必然涉及大学教育的民族性与国际性的问题。在全球化的浪潮或思潮的冲击与影响之下,大学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国际视野,战略眼光,以推动和促进大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基于这一宗旨,本文主要研究了全球化与认识现,全球化与本土化的问题;分析了全球化与本土化互动对文化、教育所产生的影响;探讨了大学教育面临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双重压力之下,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思想,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重任。  相似文献   

7.
关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曾经出现过主客体关系、主导主体关系等观点,这些观点虽被"自我建构"说超越,但仍然未能彻底地阐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在中国语境中的"教学"指的是双边活动,这是复合性的活动组合而非单纯性活动,而主客体唯有对单纯性活动进行言说时才是正当的。正确的做法是,将教学分为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学习两个相对独立的单纯性活动并在两个活动内部分别界说主体,指导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而在教师指导与学生学习这两个活动之间,应当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教师指导为学生学习服务。其依据在于,人在精神方面的发展提升都是其自我建构的结果,该活动的唯一主体只能是其自身;教育者施加的教育影响对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来说都只能是间接影响而不是直接影响,学生自我建构的意愿、方式和水平才是直接影响。学生的上述学习与发展的机制意味着,教师的指导要以学生学习与发展为中心,要围绕着学生自我建构的主动性和方式来指导;要根据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特点、方式和规律来调整自己的指导方式;意味着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需要做出与之相适应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目前,很多师范类高校毕业生甚至还有受过职后培训的教师在进入岗位以后,不知道如何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去,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教师教育理念与教育教学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也深深影响着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基于此种情况,本文提出了教师培养的实践性知识.从国内外专家与学者对"实践性知识"的说法与解释来看,教师的实践知识是与一般大众知识或"理论性知识"相区别的概念,但是本文并不持这样的观点,我们认为实践性知识是经验与理论的共同体,它是支配着教师教学活动的综合性知识.  相似文献   

9.
诞生于21世纪的教育神经科学是整合教育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等多门学科知识的新型交叉学科。英国是世界上首批致力于教育神经科学建设的国家之一,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开展的神经科学研究项目,全面发起国内神经科学与教育的合作活动,为英国教育神经科学的诞生奠定重要基础。英国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教育神经科学的持续发展,例如:政府提供支持,指明发展方向;依托多类机构,建设发展载体;确立培养制度,保障人才供给;创新活动形式,扩大发展范围。前瞻未来,英国教育神经科学的发展也面临课堂应用的有效性、跨学科合作的可持续性、研究伦理的合规性等挑战。有鉴于此,中国可以采取如下应对措施:推动教育神经科学专业学术机构建设,培养跨学科专业人才;依托多元化平台与形式,促进跨学科合作研究;深度联合教师教育,促进中国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类世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两项教育理念——全球公民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人类世这一概念主要指人类活动遍及全球、几乎无地区不受人类影响的世界现状,相较于同类概念,人类世概念包含人类在当前世代总体行动造成的诸多影响,是一种用以描述人类与世界关系的综合观念。由人类世概念引发的对人类行为的反思与批判,催生全球公民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两大理念。全球公民教育重点关注教育活动中的全球公民意识,旨在通过对全人类共同体意识与共同责任的唤醒应对全球性风险;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年轻一代面向未来的思维与行动能力,提升受教育者应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素养,以及反思批判能力、承担责任和团结合作能力等。两种教育理念互为补充,成为人类世背景下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应对全球性风险的复合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个性教育原则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性教育的必要性,在观念层面上已被教育界人士所认同,在实践层面上却有许多问题亟待研究。探讨个性教育的基本原则就被提上议事日程。个性教育既要遵循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又要从自身特殊的教育目标和要求出发,确立特殊的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12.
“增加投入是前提,转变观念是先导,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这是世纪末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蓝图。在这一蓝图中,教育观念的转变被置于“先导”的地位。正因为如此,近来,高等教育理论界对转变教育观念的研究越来越多,学者们对高等教育应转变怎样的观念、应把怎样的教育观念带入下个世纪等重要问题各抒己见。然而深入地思考一下会发现,有关研究尚存诸多需深入探讨之处。本文是从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对转变观念的要求入手,分析高等教育价值观研究怎样适应这种实践的要求。一、转变什么与高等教育价值观的研究转变教育观念到底…  相似文献   

13.
通识教育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作为一种制度创新,通识教育改革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预设目标,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以北京某研究型大学为个案,对师生通识教育观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证明,理念上的认可和行为选择上的矛盾成为最显著的现象。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将会是大学通识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指标。解决理念认识与行为选择的矛盾,要妥善处理好两个关系:通识教育与学生就业的关系、通识教育与教师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述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人为本”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它的弘扬是历史逻辑的反映。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受“以知识为本”的观念的影响,造成诸多弊端。当前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这既体现了教育的本真,也是对现实的积极回应。在实践上,应在教育目标、制度、过程和师生关系等方面做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5.
广义上的教育是一种普遍性活动,它受社会-政治准则的指导,并在不同组织和国家的教育制度、课程、课本、考试和教育实践中表现为不同的价值理念.同样,教育的观念、实践和产物在不同地方也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高师公共教育类课程体系改革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在改革高等师范院校原有公共教育类课程体系中的教育理论性课程和教育实践性课程的基础上,建立专门的、综合性、操作性较强的教师职业技能课程,以构建一种新的完善的能够“培养高师师范类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素质,使师范生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掌握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具备基本的综合教学能力、班主任工作能力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的高师公共教育类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加入WTO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国加入WTO是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发展机遇,同时,中国经济还有教育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教育应从四个方面着手来应对加入WTO的挑战,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建立现代教育体制,构建现代教育内容,培养现代化人才。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转型期的质量观及其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型时期,高等教育质量观念及其评价取向面临着巨大的变革。本文通过对高等教育三个主要历史时期的主流质量观念的剖析与对比,以及对精英质量与大众质量关系之辨析,提出高等教育转型期质量评价的大众化取向时应遵循的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19.
教师实践知识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教师在教学中的实践知识和独特认知作了初步探讨。文章认为教师实践知识来源于教学实践,又回到教学实践。从多学科视角看,教师实践知识是一种转移成本高昂的知识,具有可习得的特征,是教师专业自主权的保障。文章的最后如何改进教师教育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日私立高等教育相关政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日两国同属东方文化圈,在教育制度、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方面有许多异、同之处,而两国的私立高等教育政策也具有一定的可比较性。本文拟从选取立法政策、资助政策、管理政策和产权政策这四个方面。就中日私立高等教育的相关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私立高等教育事业中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作浅显思考,以期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