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宋树波  邵泽波  李凤兰 《无损检测》2004,26(10):506-508,542
列管式反应器的泄漏将严重影响化工生产。采用双频涡流方法检测其列管及管板,介绍了检测传感器的设计和制作,分析和研究了缺陷和涡流信号响应特征之问的关系。对比分析了表面凹坑、夹渣及裂纹等缺陷的阻抗图特征。验证了根据阻抗图幅度和相位分析判定缺陷技术的优点。实践表明,涡流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且测试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凝汽器不锈钢管常见缺陷与双频涡流检测阻抗信号间的关系。阐述了双频涡流检测技术的原理。通过试验分析,比较了各种缺陷信号间的差异,结合现场应用中缺陷信号的特征,得出阻抗信号参数与缺陷性质具有紧密关系的结论。试验分析结果不仅对同类型非铁磁性凝汽器管的涡流检测具有指导意义,也对进一步开展双频涡流检测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核电是公认的清洁能源,但核电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采用有限元仿真的方法研究了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缺陷特征与涡流阻抗信号之间的关系。利用内穿式差动Bobbin线圈对传热管缺陷进行了数值模拟检测。研究了缺陷形状结构对缺陷信号特征的影响,分析了检测频率、裂纹宽度和裂纹深度对缺陷信号特征的影响。通过对仿真试验结果的分析,发现不同缺陷结构、不同缺陷宽度、不同缺陷深度及不同检测频率对涡流阻抗信号影响具有各自明显的规律。该研究成果对核电站在役管道的涡流无损检测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于兴峰 《无损检测》1999,21(11):497-499
介绍用标准试样和槽形对比试样校验涡流仪的方法。验证了根据阻抗图幅度和相位分析判定缺陷技术的优点。对比分析了表面凹坑、夹渣及裂纹等常见缺陷的阻抗图特征。  相似文献   

5.
《轻金属》2019,(10)
针对铝合金焊缝表面及近表面裂纹缺陷涡流检测时缺陷信号难于识别问题,开发了基于ARM的铝合金焊缝裂纹涡流检测系统,设计研制了铝合金焊缝涡流检测探头,开展了带有预制裂纹的铝合金焊缝涡流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研发的铝合金焊缝涡流检测系统及探头能够有效实现对铝合金焊缝表面及近表面裂纹的检测和判别,其中噪声信号阻抗图平行于实部分量轴线,缺陷信号阻抗图呈现"8字"形且和噪声信号具有较大的相位差,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对非铁磁性材料焊缝的涡流检测系统的开发和探头的研制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涡流阻抗平面显示检测仪器对缺陷大小不能准确定量检测的难题,采用正态分布及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数理统计方法,对涡流检测定量方法进行研究,得出了涡流阻抗幅值与缺陷大小的数学规律。经试验验证,定量检测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针对核电的安全问题,采用Bobbin线圈传感器对蒸气发生器传热管的各种类型缺陷进行涡流检测,分析了缺陷与涡流阻抗信号、相位信号之间的关系,并对检测频率进行了优化,通过相位信号实现了对不同缺陷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采用涡流探伤仪对LY12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未焊透缺陷进行检测,建立缺陷深度与阻抗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不同深度的未焊透缺陷的涡流阻抗特征.结果表明:当未焊透缺陷深度小于1.02mm时,阻抗信号不产生突变,无法辨认缺陷的存在;当未焊透缺陷深度大于1.02 mm时,阻抗信号产生突变,并随着未焊透缺陷深度的增加,电阻分量、电抗分量也随之增大,且未焊透缺陷的深度与电阻分量、电抗分量大小存在线性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涡流检测的基本原理,运用该方法对自制不锈钢刻槽试块进行了涡流检测,得到了人工刻槽及晃动信号的阻抗示意图。采用该工艺对11台不锈钢储液罐焊缝进行了涡流检测,发现了一位置阻抗示意图信号与试块刻槽阻抗示意图信号相似,经宏观检查确认两位置存在3条表面裂纹缺陷,从而证实了涡流方法检测不锈钢焊缝表面裂纹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管道漏磁—涡流复合内检测是一种将漏磁传感器和涡流传感器集成在同一个探头壳体内,用霍尔传感器检测并量化缺陷,再用涡流传感器判定内外壁缺陷的方法。涡流线圈阻抗变化的影响因素有缺陷本身规格形状、缺陷处材料的磁特性以及线圈的激励频率。通过有限元仿真测量了不同激励频率下,涡流线圈经过管道内外壁的缺陷时,线圈的电感、电阻、阻抗和阻抗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线圈的激励频率在200kHz左右时,对内壁和外壁缺陷,线圈的电阻和阻抗角变化较大,而电感和阻抗的变化不明显。试验结果为进一步设计涡流检测电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对内壁含肋的不锈钢异型管件进行了涡流检测试验。采用外穿过式线圈,通过涡流阻抗平面图分析和数据整理,比较了刻有人工缺陷的不锈钢异型管件和普通管件。结果表明,外穿过式线圈在最佳检测频率时可以检测出异型不锈钢管件表面深0.20mm的周向槽,同时与异型管件内壁宽10mm肋的信号分离,检测结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12.
脉冲涡流无损检测技术在裂纹定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宾峰  罗飞路  曹雄恒  徐小杰 《无损检测》2005,27(6):291-293,296
脉冲涡流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无损检测技术。与传统涡流不同,脉冲涡流用一个脉冲电流来激励线圈,对检测探头感应的时域瞬态响应信号进行分析,选用信号的峰值、过零时间和峰值时间来对裂纹进行定量检测。对表面和近表面裂纹的长度和深度进行了定量检测,提出了辨别表面和近表面裂纹的公式。试验证实,脉冲涡流只需一次扫描就可对被测试件上不同深度的裂纹实现定量检测,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外径<φ3mm的奥氏体不锈钢管材涡流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颖  徐彦霖  王增勇 《无损检测》2000,22(9):409-412,416
介绍外径〈Φ3mm的三种规格奥氏体不锈钢管材的涡流检测技术,包括涡流检测系统的设计、配置,以及通过涡流阻抗平面图分析和数据处理,对检测参数、灵敏度、分辨力和端部效应影响区等的研究。解决了外径〈Φ3mm管材涡流检测的难题,为制订此类管材涡流检测标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涡流检测方法是常规无损检测技术之一。但微小裂缝、穿孔引起的涡流检测信号很微弱,客易被各种噪声湮没,分辨起来较困难。用小波分析方法对涡流信号进行处理,能分辨出较微弱的缺陷信号,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高压输电线涡流检测机器人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唯溪  饶贵安  康宜华 《无损检测》2000,22(10):442-444
探讨利用涡流法检测输电线损伤状况的可行性,在设计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及遥控遥测装置的基础上构造完成了涡流检测机器人系统,并利用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输电线损伤的自动在线检测与离线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