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针对目前有机植筋胶易老化、凝结时间长等问题,开发出一种新型碱矿渣无机植筋胶,并分析其植筋机理。通过无机胶凝材料试块的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试验,确定无机植筋胶的最优配合比。通过采用此无机植筋胶在混凝土基材上进行植筋拉拔试验,观察植筋试件破坏模式,研究其黏结锚固性能,并与环氧树脂有机植筋胶的黏结锚固性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碱矿渣无机植筋胶高强快凝、黏结锚固性能及耐久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李娜  孟献璧  杨德军 《山西建筑》2007,33(27):77-78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采用植筋技术进行植筋连接的设计与施工,通过对植筋破坏形式和单根植筋锚固承载力设计值的分析,确定了植筋基本锚固的长度,并对植筋技术施工的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以保证工程的整体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3.
化学植筋的拉拔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金良  李德章 《安徽建筑》2000,7(1):104-105
通过对化学粘结剂所植钢筋的拉拔试验,研究植筋的粘结性能,确定植筋极限强度、破坏形态,并分析了植筋的直径、植入深度对破坏形态的影响,提出设计、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化学粘结剂所植钢筋的拉拔试验,研究植筋的粘结性能,确定植筋极限抗拉承载力、破坏形态,并分析了植筋的植入深度对破坏形态的影响,提出设计、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植筋工程中多为非水平面的植筋,而关于植筋锚固的试验研究多局限于水平面,其他角度(如90°,135°,180°)的植筋锚固性能尚未涉及。针对这一现状,通过混凝土框架不同角度基材面上的植筋拉拔试验,归纳出两种典型的破坏模式,分析了其植筋锚固的受力机理,并探究了锚固深度及植筋角度对植筋承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无机胶具有良好的植筋锚固性能,水平面、垂直面、135°面及180°面的安全锚固深度分别为7d、10d、15d、20d;且植筋承载力随着锚固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植筋角度的增大而减小。基于试验数据,引入承载力影响系数对各试验条件下的无机植筋承载力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线性拟合,得到了承载力影响系数与锚固深度和植筋角度的定量关系式,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工况。通过算例验证发现其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值吻合较好,可将该计算式应用于植筋设计中。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中植筋的正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混凝土中植筋的正交试验研究,得出植筋深度、混凝土强度、钢筋直径三因素在植筋中由主至次的重要性次序是:钢筋直径→植筋深度→混凝土强度;并探讨了三因素对植筋强度的影响及其不同试验条件下在拉应力作用下植筋的破坏形态;还根据试验结果分析给出植筋技术工程应用中的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吕超根 《建材与装饰》2007,(9X):189-190
由于建筑物功能改变,或设计、施工等原凼,需要对已有建筑物进行改建、增建时,必须使新增结构的钢筋有可靠的锚固。植筋技术是为满足新增结构钢筋锚固需要的一项专项施工技术。植筋技术首先采用专用钻孔机械按设计位置、孔径、深度钻孔,然后灌入专用高强度粘结胶,再插入钢筋,从而使钢筋与混凝土结构能可靠地连接。  相似文献   

8.
无机植筋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鄢飞 《福建建筑》2008,(4):13-15
当前植筋技术在混凝土加固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无机植筋胶的应用仍较少。本文将无机植筋胶和有机植筋胶的特点、性能进行对比分析,指出无机植筋胶发展过程中需解决的一些问题。研究发现,无机植筋胶可以在今后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中植筋深度的理论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混凝土中植筋的拉拔试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植筋的破坏形态,分析了混凝土强度、钢筋直径和钢筋的强度等级对植筋深度的影响。给出了粘结破坏、锥形破坏、钢筋屈服和应力传递破坏等四种破坏形态的计算模型和相应的植筋深度计算公式,并通过多组试验证明了计算公式的正确性。研究成果可为加固工程设计中的植筋提供理论指导,也可为有关加固规程的修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姜勇 《山西建筑》2004,30(20):71-72
以某网球馆改造工程为例 ,就植筋技术的概念及所用材料进行了介绍 ,详细阐述了其施工工艺流程及措施 ,指出植筋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造价相对较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喻岩 《工业建筑》2006,36(Z1):376-380
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应用于已建工业钢结构建筑中,通过分析已建钢结构工业建筑当前技术状态,建立起综合评价体系,对建筑物给出安全与否评价结论,为建筑的废止或修缮等处理措施提供切合实际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小桩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国内外的文献资料 ,从小桩的发展历史、特点、工程应用、单桩承载力试验、群桩承载力特点、动荷载下桩的性状、施工工艺等方面对小桩作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介绍。由于文献报道的小桩试验较少 ,主要介绍一些试验资料 ,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3组15个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配筋率的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进行抗弯性能试验研究,分析再生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梁满足平截面假定、挠度变形、裂缝宽度以及极限承载力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对现行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混凝土正截面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再生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的适用性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同级荷载作用下,再生混凝土梁较天然混凝土梁裂缝开展快、裂缝最大宽度大、抗弯刚度降低快;在逐级加载过程中无论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大小,再生混凝土梁正截面混凝土应变变化仍满足平截面假定要求;按现行规范公式计算再生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是可行的,但缺少相应的再生骨料取代率影响因子,针对此问题提出建议公式与调整系数,并通过数据分析证明其满足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工程建设技术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按中国科协的要求,代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撰写的“2020年中国工程技术”发展战略研究主报告中具体针对“工程建设技术”浓缩出的部分内容。分析了我国工程建设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建议至2020年我国工程建设技术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建造中的浦东正大商业广场作为工程依托,按1:3缩尺比例对两个SRC梁-RC柱十字节点试件进行了梁端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试验参数为不同型钢端部锚固型式。分析与对比了这种节点构造方式的强度、延性与耗能能力,并提出了实用承载力计算公式,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国内外学者对超长桩的研究基础之上,提出对超长桩有效桩长问题的见解,并分析对此问题研究的意义以及在工程实际中的设计与利用。此外,超长桩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发挥性状在文中也分别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探讨,进而对超长桩的竖向承载性状及竖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方法给予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结合二次预应力组合梁的基本原理及特点,分析二次预应力组合梁现有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即模板安装支护、混凝土浇筑、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困难而复杂,施工工序增加;针对这些问题,研究开发了两种连接器专利产品,一种是双套筒预应力钢筋套管连接器,可以方便地实现一期混凝土中预应力筋套管和二期混凝土中预应力筋套管的连接;另一种是双层套筒钢筋连接器,可以方便地实现一期混凝土中纵向钢筋和二期混凝土中纵向钢筋的连接,从而有效解决二次预应力组合梁现有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提高二次预应力组合梁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丹江口二桥超长深水墩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江口二桥超长深水墩基础施工中,采用将钢护筒与施工平台合二为一的新工艺。施工前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分析,确立了施工与监测方案;施工中严格监控,保证了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挤扩多盘桩现阶段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工程对照,初步探讨了当承力盘处于不同性状土层及土层厚度不同时对承载力及土体破坏状态的影响,将进一步完善不同情况下挤扩多盘桩单桩极限抗压、抗拔承载力的计算模式和上体的破坏机理,为进一步保证挤扩多盘桩设计的合理性、可靠性及实际工程的可应用性提供了初步的根据。  相似文献   

20.
屋顶绿化是降低能耗和增加绿化用地的有效途径,但我国的屋顶绿化起步晚,技术不成熟,缺乏政策支持,使其发展受到严重阻碍。主要以屋顶绿化的六个构造层次为研究对象,在查阅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技术资料和屋顶设计相关规范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屋顶绿化各层次的技术要点,并结合国内外应用实例进行说明。且参照我国现行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以结构设计知识为背景,给出相关荷载的计算方法和取值标准。同时建议政府推出相应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