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研究铜波导镀银层厚度对电性能和耐蚀性的影响,通过理论计算和检测,确认电性能满足要求,通过湿热试验和盐雾试验研究铜波导镀银的耐蚀性,分析镀层厚度对试样耐蚀性的影响.基于试验结果,为了达到所需镀银层厚度,制定工艺改进措施,兼顾了电性能和耐蚀性,提高了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陈增辉  谢华 《机械工程材料》2007,31(3):20-21,25
采用三点弯曲疲劳试验法研究化学镀镍磷镀层对70弹簧钢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体试样的疲劳寿命最长,镀态试样的疲劳寿命与基体相比显著降低,其原因是由于镀层的氢脆引起的;经过除氢热处理或晶化热处理后,基体试样和镀态试样的疲劳寿命都显著降低,而热处理后试样疲劳强度的降低是由于镀层内的压应力降低引起的;经过200 ℃×1 h或200 ℃×3 h热处理的试样疲劳寿命相当.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贝氏体基体灰铸铁基体气缸套上化学镀镍的基本处理工艺,并对Ni-P镀层物相结构、表面形貌及耐蚀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化学镀镍磷层形貌为胞状结构,表面平整光滑;经热处理后,镀层结构由非晶态向晶态转变,硬度值也随之增加,在200℃时镀层发生结构驰豫,在300℃时镀层结构完全晶化。穴蚀试验后,300℃保温1h得到的化学镀镍层失重比率最小,抗穴蚀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4.
该文以5块集成块作为试验主体,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进行了化学镀镍试验和盐雾试验,探究了影响集成块镀后镀层附着力的各个因素,形成镀层针孔的原因以及不同磷含量对镀层的盐雾试验等级的影响,并提出来解决这些问题的改进措施,为以后提高集成块化学镀镍镀层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化学镀Ni—P合金与氮碳共渗复合强化的组织与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讨论了复合渗层的组织、相结构以及耐磨性。结果表明,Ni-P合金经氮碳共渗后基体中的铁和Ni-P合金层中的镍相互扩散,形成“钉扎效应”,显著提高镀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力;此外,弯曲和折断试验表明,经氮碳共渗后的Ni-P合金层与基体金属的结合强度远大于经热处理后的Ni-P合金层;共渗后的镀层,其耐磨性优于经热处理后的镀层。  相似文献   

6.
以QT60 0 3为对象 ,实验分析化学镀Ni P合金过程中 ,镀液PH值、络合剂、稳定剂的种类、含量、施镀方式及后处理等对镀层含磷量、表面型貌及耐蚀性的影响 ,活化处理时间及热处理温度对镀层结合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热处理对铝合金化学镀镍-钨-磷镀层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微区成分分析、透射电镜等手段研究了热处理对6061铝合金化学镀镍-钨-磷合金镀层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热处理条件下,镍-钨-磷镀层和基体问扩散主要是镍原子向铝基体中的扩散;铝合金化学镀镍-钨-磷试样525℃热处理1 h后,由于镍原子的扩散,基体和镀层之间形成镍铝合金层,镍铝合金层分为二层,第一层镍铝合金层主要含有Ni2Al3相,第二层镍铝合金层主要含有NiAl3相;在干摩擦滑动条件下,铝合金化学镀试样经525℃热处理1h后表现出良好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8.
以提高钛合金抗磨、抗蚀性能为宗旨,研究了化学镀Ni-Tl-B(NTB)三元合金及Ni-Tl-B/BN、Ni-Tl-B/SiC复合镀层制备工艺.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手段,分析了Ni-Tl-B、Ni-Tl-B/BN、Ni-Tl-B/SiC镀层的结构,观察了镀层表面形貌;利用浸泡法研究了化学镀层的耐蚀性;利用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化学镀处理对钛合金抗磨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得到的Ni-Tl-B、Ni-Tl-B/BN、Ni-Tl-B/SiC多元复合镀层表面光亮、质感均匀、镀层结合力良好、耐蚀性优良,经过相同次数微动磨损试验,Ni-Tl-B镀层的耐磨性能比TA7及Ni-Tl-B/BN、Ni-Tl-B/SiC镀层强很多.  相似文献   

9.
某产品装填炸药过程中,由于保护不当,导致部分产品阳极氧化层受TNT炸药污染出现泛红现象。为了验证已被TNT炸药污染泛红阳极氧化层的环境适应性,特做环境试验验证。按GJB150A-2009对受TNT污染泛红的阳极氧化层试片进行了环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受TNT污染泛红的阳极氧化层能够承受72h低温贮存(-45℃)、48h高温贮存(+65℃)、3个循环周期温度冲击(低温-45℃,高温+65℃)、10个循环周期湿热及交替进行的24h喷盐雾和24h干燥两种状态共96h试验的考核。  相似文献   

10.
采用合适的除铜、去硅、浸锌等前处理工艺 ,在高硅铸铝表面成功地电沉积一种性能优异的Re- Ni- W- P- Si C复合陶瓷镀层 ,研究了腐蚀时间、浸锌时间对工艺的影响 ,解决了高硅铸铝材料表面难处理等问题。结果表明 ,在浸锌时间为 4~ 5 min时 ,铸铝表面浸锌层效果最好 ,获得的 Re- Ni-W- P- Si C复合镀层硬度高 ,耐磨、耐蚀性能好 ,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性镀层 ,其镀态硬度为 HV5 0 0~70 0 ,经 40 0℃热处理 1 h,硬度可达 HV1 2 0 0~ 1 35 0 ,磨损率仅为 2 .93mg/cm2 · h-1。高温经热处理后立即浸入冷水中 ,不脱落 ,表明镀层附着力好 ,与基体结合力强。  相似文献   

11.
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Q235钢基体上制备Fe48Cr15Mo14C15B6Y2非晶合金涂层,之后对涂层进行200,300,500,600,700℃热处理,研究了热处理对涂层微观结构、耐电化学腐蚀性能和耐均匀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涂层的非晶含量降低,孔隙率先减小后增大,经300℃热处理后涂层的孔隙率最低,且低于未热处理涂层的;热处理后涂层中的晶体相主要包括α-Fe,Fe-Cr,Fe63Mo37,Fe3C等;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涂层的自腐蚀电流密度先减小后增大,经300℃热处理后,自腐蚀电流密度最小,涂层的耐电化学腐蚀性能最好;经过热处理后,涂层在NaCl溶液中浸泡31d后的单位面积质量损失减小,且热处理温度越高,单位面积质量损失越小,涂层的耐均匀腐蚀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盐雾试验的目的是考核产品或金属材料的耐盐雾腐蚀性能,盐雾试验结果也是对产品质量的判定,是正确衡量产品或金属抗盐雾腐蚀质量的关键依据。高温盐雾试验装置采用伯努利原理,空气的加湿加热采用亨利定律,工作温度为RT+10℃-200℃,喷嘴为石英玻璃烧制而成。  相似文献   

13.
以中性盐雾试验方法研究了十二烯基丁二酸、石油磺酸钡和自制缓蚀剂A等缓蚀剂对涂层抗盐雾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缓蚀剂对提高涂层耐盐雾性能的防腐机理。研究了缓蚀剂对涂层力学性能以及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向微波吸收涂料中加入缓蚀剂后,显著提高了涂层的耐盐雾性能。在加入自制缓蚀剂A后,涂层的抗盐雾性能最强,附着力最大,对宽频微波吸收性能几乎没有影响。该研究结果为延长微波吸收涂层在海洋环境中的使用寿命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
热浸镀55%Al-Zn后钢的拉伸性能和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热浸镀55%Al-Zn合金镀层钢的室温拉伸性能和耐蚀性能。结果表明:Q235钢板经热浸镀55%Al-Zn合金后的室温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高于Q235钢,而伸长率没有降低。经SEM观察,55%Al-Zn合金镀层钢的拉伸断口由钢基体的韧窝断口和Fe-Al-Zn-Si合金层的穿晶解理断口组成。腐蚀试验结果显示:热浸镀55%Al-Zn合金后钢的耐蚀性在盐雾中是镀锌钢的6倍,在盐水中是镀锌钢的3倍,并同样具有镀锌层对钢基体的电化学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锻造后GGr15钢的一套完整热处理工艺方案,其工艺过程为:1)预先热处理,780℃球化退火0.5h,炉冷至659℃后出炉空冷,710℃等温退火710℃,保温2h,空冷;2)最终热处理,840℃淬火0.5h,出炉,机油冷却,油温30~60℃,150℃回火2h,空冷,120℃补充回火3h,空冷。对热处理后试验用钢的硬度以及显微组织进行分析可知,其硬度〉63HRC,达到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7075铝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硫酸直流电阳极氧化法制备氧化膜,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合金在铜加速乙酸盐雾腐蚀条件下的腐蚀性能。由极差分析可知:在盐雾腐蚀条件下,时间是最大的影响因素,其次是温度对合金的影响,最小的是腐蚀液浓度。阳极氧化后的合金主要以点蚀为主,在72 h、35℃、3%腐蚀液浓度条件下,蚀坑最深值可达112.6μm,阳极氧化对均匀腐蚀的改善作用明显大于点腐蚀。  相似文献   

17.
采用焊接热模拟试验研究了焊后热处理不同保温时间对ASTM4130钢焊接粗晶区组织和韧性的影响,同时分析了预热温度对粗晶区焊后热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640℃不同保温时间的焊后热处理,ASTM4130钢粗晶区未发现再热脆化现象;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冲击功先升高后降低,在保温时间为2.0h时达到峰值;在焊后热处理工艺相同的情况下,提高预热温度冲击功却稍有降低。试验证明:预热温度200℃,焊后热处理工艺为640℃×1.5h,粗晶区可获得良好的强韧性匹配。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锌铝基耐蚀涂层在高速、强摩擦等特殊服役条件下的使用问题,探索性地添加SiC纳米粒子对锌铝基耐蚀涂层进行改性,以提高涂层的硬度和强度。研究了SiC纳米粒子及其添加量对涂层硬度、附着强度、耐冲击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并对涂层的微观组织和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添加SiC纳米粒子可显著提高锌铝基耐蚀涂层的硬度,且没有对涂层的附着强度、耐冲击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带来负面影响。SiC纳米粒子在涂层中的均匀分散是保障涂层综合性能优异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喷射成形工艺对高合金化高速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射成形工艺制备T15高速钢沉积坯件,坯件经过热加工后,致密度都达到99%以上,无宏观偏析,碳化物呈现均匀弥散分布在晶界和晶内,主要有M6C和MC两种碳化物相,经过热处理后,合金的抗弯强度平均达到4673MPa。在1250℃淬火后,最高硬度可达67.6HRC。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回归再时效(Retrogression and re-aging,RRA)工艺并不能充分发挥合金综合性能的缺点,通过拉伸试验、电导率测试、透射电镜观察等手段,研究适合喷射成形7075铝合金的回归再时效处理工艺。结果表明:120℃,16 h的欠预时效处理更有利于合金晶内析出相在回归处理过程中的回溶,有利于合金再时效后强度的提升;200℃,8 min的回归处理可有效地粗化晶界析出相并使其断开明显,使合金的耐蚀性大幅提升;120℃再时效24 h可再次强化合金的力学性能。采用上述RRA处理工艺可得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和电导率分别为791 MPa、736 MPa、8.5%和22.9 MS/m的高性能喷射成形7075合金,比传统RRA处理的合金在强度与耐蚀性上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