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观察分析钨铬铸铁中碳化物的三维形貌,研究了M_3C、M_7C_3、M_6C三种碳化物的结晶特征。初生M_3C以平板状生长;亚共品、过共晶铸铁中共晶M_3C分别以初生奥氏体、初生M_3C为衬底与奥氏体构成离异共晶和莱氏体。初生M_7C_3呈六角形棒状体以螺旋方式轴向生长的同时向心生长;共晶M_7C_3与奥氏体协同生长。初生M_6C为八面体尖端相连的枝晶形态呈“锚状”生长。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Ce、K、Na复合变质处理对钨白口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在常规热处理条件下,变质处理后的共晶碳化物变成了团球状。共晶碳化物形态的改善使得钨合金白口铸铁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冲击韧性大幅度提高,其磨损性能也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白口铸铁碳化物结构与形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二次离子质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电解深腐蚀和特殊深腐蚀试样,探讨了普通白口铸铁、镍硬铸铁、高铬铸铁和硼白口铸铁的碳化物结构和形态。结界表明,碳化物都呈空间骨架,但封闭程度有所不同。在此基础上,提出子碳化物或组织形态的三维示意模型。  相似文献   

4.
林飞  孟庆森 《材料科学与工艺》2006,14(5):463-465,469
利用锻造方法并结合锻后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可大幅度提高铬合金白口铸铁的冲击韧性.采用热望性镦粗试验方法,对不同碳含量中铬合金白口铸铁的热塑性、碳对中铬白口铸铁热塑性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其锻后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可明显提高锻造中铬合金白口铸铁抗冲击磨损性能的热处理工艺参数.研究表明:含碳量为1.85%-2.59%的中铬合金自口铸铁在850-1130℃的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且随碳含量的增加,中铬白口铸铁的热塑性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碳含量不同所引起的组织中共晶碳化物的数量的改变所致.  相似文献   

5.
铬系白口铸铁的热塑性及其锻前加热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不同铬含量白口铸铁的热塑性,铬对白口铸铁热塑性的影响规律以及铬影响白口铸铁热塑性的机理进行了探讨,通过试验提出了可明显提高铬系白口铸铁热塑性的锻前加热新工艺。  相似文献   

6.
7.
碳化物形态与高铬耐磨铸铁性间定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定量金相的分析方法,对高铬耐磨铸铁中碳化物形态进行了综合的描述,并且通过图象分析系统对描述碳化的特征参数进行测量,最后得出特片参数与材料韧性间的数学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8.
高铬铸铁衬板中两种碳化物形态对耐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微观组织分析、杆盘式磨损、湿磨法磨损和冲击韧性等试验手段,对高铬铸铁衬板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高铬铸铁中具有定向排列且垂直于磨损表面的碳化物形态与马氏体基体的适当配合,可提高衬板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9.
Ni基高温合金中Mc碳化物生长的理论形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 PBC 理论证实了 MC 碳化物从 Ni 基高温合金熔体中生长的理想形貌是以{111}面为外表面的八面体.认为 MC 的一种生长基元为由金属原子和周围六个碳原子组成的八面体配位体,在近平衡条件下MC 碳化物的晶体生长机制是该配位体沿晶体的{111}面层状生长.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中铬铸铁共晶碳化物中M7C3比例,研究了中铬硅铸铁(290Cr8Si2).建立了铸态中铬硅铸铁基体的价电子结构,运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分析了中铬硅铸铁中Si的作用.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中铬硅铸铁基体含C、Cr、Si的γ-Fe晶胞中,C原子与Si原子的结合力强于C原子与Cr原子的结合力,较高的含Si量降低了铸铁基体的含Cr量,提高了共晶碳化物的含Cr量,进而提高了共晶碳化物中M7C3的比例.耐磨损中铬硅铸铁(290Cr8Si2)共晶碳化物(M7C3 M3C)中M7C3占94.2%(体积分数),明显高于中铬铸铁(290Cr8Si1)共晶碳化物中的M7C3的71.7%(体积分数).  相似文献   

12.
13.
根据激光 Raman 探针所测定的 Raman 光谱,用简正振动模型计算b Ni 基高温合金中的 MC 碳化物各键的振动力常数和键能近似值。结果表明,〔MC_6〕八面体配位体是 MC 碳化物的主要结构单元,MC 碳化物中最强的键是金属与最近邻碳原子之间的共价键。本文还根据 Raman 光谱确定了 Lennard-Jones势中的 m 和 n 值.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93钨合金材料不同液力挤压的微观破断过程及变形强化机制.结果表明,裂纹的扩展首先萌生于合金中最薄弱的部位,即钨颗粒与钨颗粒的界面之间.随着挤压变形量的增大,裂纹的传播途径由粘结相向钨颗粒转移,所带来的最终效果是微观组织的"纤维化"和钨颗粒的穿晶解理比例越来越大,最终导致钨合金整体强度不断提高.同时在挤压过程中,合金组成相中的位错密度随变形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大,钨颗粒与粘结相及钨颗粒之间的界面成为位错滑移的障碍,位错在滑移过程中遇到界面的障碍而不断地塞积,导致W-M界面结合强度及W-W界面结合强度增大,最终使得合金的变形抗力增大,合金的强度增大.  相似文献   

15.
杨森  王伟  李艳丽 《材料保护》2014,(9):62-63,66,9
为了改善铁基高碳高铬合金堆焊层的性能,在其堆焊合金粉中添加Si对Q235钢进行钨极氩弧堆焊,探讨Si含量对堆焊层组织结构、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含量Si堆焊后堆焊层与母材的结合均为冶金结合,微观组织基本相似,均由网状碳化物(Cr7C3,Cr23C6)和残余奥氏体的共晶组织以及胞状残余奥氏体组织构成;Si含量从0增加到9.0%,网状组织的数量、胞状组织的显微硬度呈增加趋势,堆焊层的宏观硬度由55HRC增加到60 HRC,磨损失重由16.8 mg减小到1.1 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