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移动IP平滑切换问题的由来, 详细研究了当前平滑切换的问题, 提出了网关代理缓存方案, 并论述了此方案的工作过程、优点以及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移动IP给出一种简单、可扩展的全球IP移动性解决方案,结合全IP的无线网络结构和移动IP的基本机制,研制并分析了移动IP对于不同的无线带宽的切换性能,重点研究网络层切换对TCP性能的影响,通过仿真,认为移动IP基本满足网络宏移动的应用,但对于将来的微蜂窝网络下的快速移动应用还不能很好地支持。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众多移动主机能方便地接入网络的问题,对现有IP技术的微移动协议进行了分析,针对其依靠单个网关接入核心网的局限性,从增设多个外地网关代理和降低GFA负荷方面进行了改进,解决了原微移动协议的绝对依赖性和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移动IP的概念及移动IP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分析了移动节点网络切换的实现原理.介绍了同一接点在同一外地代理与不同外地代理下的切换过程.分析了客户端注册的过程.指出了系统的特点及新技术对该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基于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的端到端自适应移动IP(MIP)快速切换技术,旨在提高基于MPLS移动IP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基于运营网络的层次化结构,通过在标记交换路由器(LSR)中添加与更新移动节点(MN)列表,以分布实施的方式动态优化区域外地代理(RFA)的部署. 理论分析表明,该技术具有对上层应用和底层网络服务透明、节省开销、部署灵活、向后兼容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阐述移动IP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移动IP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移动IP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改善无线网络环境下的TCP性能已成为网络领域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移动IP情况下,特别是切换对TCP的性能影响很大。文章通过仿真重点分析了切换对无线TCP传输路径、吞吐量、丢包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基于IEFT RFC2002的Mobile IP协议及其后续版本RFC3344、RFC3775都无法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三角路由"和切换延时问题。本文从网络层的协议框架出发,构建一种支持移动网络环境的新移动IP地址方案,并采用基于门限值的软切换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三角路由"和跨区漫游的延时问题。这一新框架下的细节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本文仅从移动节点跨区直达路由和无缝切换问题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根据无线移动Internet的特点,利用跨层设计的方法,设计了一种无线移动IP切换机制。该机制在网络层利用组播协议将数据分组转发至移动主机,在链路层利用链路触发信息控制组播树的形成。理论分析表明,同传统的移动IP协议及分级移动IP协议相比,该机制能有效地降低移动主机的网络层切换时延,显著减少网络层切换引起的分组丢失。并有效减少无线链路上的无线信令数量,节省大量无线资源。  相似文献   

10.
IP移动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因特网技术的普及,使得人们实现了网际通信和信息共享,但基于有线方式的Internet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无法满足用户随时随地能够接入因特网的要求,这成为研究移动IP的驱动力,同时,伴随移动通信技术近年来获得巨大的进步,支持除语音业务外的各种数据业务已具备将IP从有线延伸到无线的能力,在此背景下,笔者就因特网和无线网的环境下IP移动性研究了综合性评述,讨论了移动IPV4,移动IPV6,无线IP等多种IP移动性协议的基本思想,并指出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改善层次化MAP的移动IP切换时延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解决全IP通信网络移动性管理的瓶颈——移动IP切换的长时延的问题,在分析层次化移动IPV6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根移动锚节点的移动IPV6(RM-MIPV6)切换方案。借助于根移动锚节点,保持了移动IP层次性管理域内切换的优势;通过低层移动锚节点功能实体的增加,有效地避免了由于集中式网络中心节点失效给网络带来的影响。同时,对网络层快速切换的方案做出改进,使其达到根移动锚节点域内切换优化时延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善移动云计算中切换用户的服务质量,对基于移动代理的切换机制进行了研究,分析该机制下用户切换和接入控制问题,在切换业务占优的接入控制模型下,根据不同业务效益的差异建立效益函数,利用业务总效益最大原则提出了一种能保证切换用户可靠通信的接入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接入控制算法不仅能保证用户在切换时的通信可靠性,而且还能最大化系统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移动计算机用户对。Internet的接入需求,针对当前的IPv4协议不支持主机移动性的缺陷,IETF制定了移动IP协议。该协议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却引入了三角路由问题。首先分析了几种优化三角路由问题的方法,然后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案,并作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利用OPNET仿真软件,建立802.11环境下的移动IP网络,在不同无线网络场景下仿真研究移动IP参数对切换主要性能指标的影响,得出广播周期和代理请求是影响网络性能的重要参数,过小的广播周期会导致用户数据的接收减小.过于主动的发送代理请求也会导致协议数据在网络内部占用过多的资源.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TMPLS和移动IP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机制,对MPLS与移动IP技术结合方案进行了研究。分析了MPLS与移动IP技术结合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语义缓存一致性维护策略难以适应移动终端频繁切换、断接的问题,提出使用移动代理技术来维护语义缓存一致性的方法. 首先,基于SMC-架构设计移动代理MSSAg和MTAg;其次,提出无小区切换和有小区切换2种情况下进行缓存一致性维护的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减少缓存一致性恢复时间和降低网络通信量方面较其他算法有明显的改善,可以有效地在频繁断接、移动和切换的环境中进行语义缓存一致性维护.  相似文献   

17.
在全IP无线网络中,实现软切换的两个关键性问题就是数据分组和数据内容融合。数据分组就是IP包通过数据分组机制复制成多个相同内容的IP包,并通过多个BS发送给同一MN。数据内容融合就是能够使MN接收到的不同BS的相同IP包准确的融合成一个IP包。提出了基于IPv6的软切换网络结构,通过网络中的中心服务器和接入路由器各维护一张缓存表,达到数据分组和数据内容融合,从而使减小传输时延和消除数据丢失问题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为减小切换瞬间电压和频率的暂态波动,提出了基于控制器状态跟随的微电网平滑切换控制方法.进入孤岛状态后,储能装置逆变器的控制方式由PQ控制转变为V/f控制,切换前使V/f控制器随时跟随PQ控制器的输出,避免切换瞬间控制器输出状态的跳变.在DIg SILENT Power Factory软件平台建立含光伏单元和蓄电池的微电网模型,仿真微电网由并网模式转为孤岛模式运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切换过程中电压和频率的波动,减小暂态过程对电网的冲击.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一个实际的网络拓扑图描述移动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系统中数据包的选路过程,讨论代理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和隧道等技术在移动IP系统中的应用方式,从而为移动IP系统的具体实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异种网络间的Mobile IP切换问题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介绍了GPRS和IEEE 802.11 WLAN网络以及采用Mobile IP在这两种网络间提供移动性支持的方案.分析了Mobile IP在异种网络间的切换问题,提出一种利用驻留计时器和多条隧道技术解决切换过程中的时延问题、包丢失问题以及乒乓效应的切换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