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设计并制作了二层烧结普通砖砌体结构模型.为便于与设置有构造柱和圈梁的砌体结构及经过抗震加固后的砌体结构进行比较,本设计模型未加构造柱和圈梁.通过拟动力试验,研究了这类砌体结构的变形、开裂和破坏等性能,并对这类砌体结构进行了分析、比较.试验分析表明,这类砌体结构的滞回曲线和变形等性能与另外两种形式的砌体结构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2.
设计制作2个具有不同边缘构件的钢管束剪力墙-砌体结构试件,并开展试验研究. 利用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分析2种边缘构件下的钢管束剪力墙-砌体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 对砌体结构的2种等效简化模型进行适用性分析. 试验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当以钢管束剪力墙作为边缘构件时,砌体结构破坏过程表现为其先与周边约束脱开,砌体结构内部形成斜裂缝后破坏. 砌体结构具有明显的斜撑效应. 相较于单压杆模型,选用合适参数的三压杆模型可以准确反映砌体结构在侧向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征.  相似文献   

3.
对纤维布加固砌体结构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包括纤维布和砌体界面上的黏结特性、加固后墙体在平面内外的受力性能、纤维布的锚固措施、从结构层次上对砌体结构的加固、砌体结构与纤维布的数值分析方法 5个方面.对此提出了现阶段研究存在的不足,为纤维布加固砌体结构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砼小型空心砌块建筑在国内外的发展和应用.总结了配筋砌体的几种主要结构构造形式.通过对比分析,证明配筋砌体结构在中高层乃至高层建筑中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结合砌块墙体和整体模型的试验研究,概括了近年来我国配筋砌体的研究成果,并对砌体墙-砼墙组合结构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住房商品化的逐步发展,房屋建筑的质量也逐渐的要求严格。文中针对砌体结构裂缝的问题,简要分析砌体结构的裂缝原因,总结出砌体结构裂缝控制的具体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初始开裂对碳纤维布(CFRP)加固砌体结构的影响,选取2条天然波和1条人工波,对2个1/4比例缩尺的两层两开间带构造柱CFRP加固砌体结构模型进行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并比较试验结果.对比试验结果,随着输入地震峰值加速度的增加,碳纤维布加固开裂砌体结构模型的相对位移、加速度放大系数的变化幅度均小于碳纤维布加固未开裂砌体结构模型,且前者的层间位移角更小;试验表明,碳纤维布能够有效减小砌体结构的刚度退化,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初始裂缝的存在使得碳纤维布在加固砌体结构时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其加固性能.  相似文献   

7.
采用现场实测、物理相似模拟和理论分析方法,分析了浅埋煤层群间隔岩层双关键层的形成条件、双关键层结构稳定性和支架载荷计算方法.基于对神府矿区4-2与5-2煤层开采的实测发现,浅埋煤层群较单一煤层开采周期来压步距缩短25%,来压强度增加15%~22%.物理相似模拟表明,间隔岩层存在双关键层结构时,直接顶以"短悬臂梁"形式周期破断,间隔岩层下位关键层与上位关键层分别形成铰接结构,上煤层已垮落的顶板形成活化的砌体梁结构.根据顶板结构组合形态,可将浅埋煤层群双关键结构分为"台阶-砌体-砌体"结构、"台阶-台阶-砌体"结构和"砌体-砌体-砌体"结构.双关键层结构同步与非同步破断运动形成大、小周期来压现象.通过建立的"台阶-砌体-砌体"结构力学模型,给出了动、静载荷作用下工作面支护阻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CFRP对无构造柱墙体抗震加固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使碳纤维布(CFRP)加固这一新技术在砌体结构领域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结合一工程实践的需要,对碳纤维布加固砌体结构进行试验研究.探讨了该加固技术对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砌体结构在加固后的受力和变形特性,探讨了碳纤维布加固砖墙后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并提出了简化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温度和收缩是砌体结构产生非受力裂缝的主要原因.结合砌体结构裂缝的成因,根据工程实例,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一超长砌体结构在温度效应和收缩效应下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发现温度效应和收缩效应对结构性能影响显著.为减轻这两种效应造成的有害影响,提出设置后浇膨胀带的构造措施,并对设置后浇带的结构进行了模拟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良好的屋面保温层和后浇膨胀带能够控制超长砌体结构在温度效应和混凝土收缩效应下产生的有害裂缝.分析结果可供同类结构分析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房地产开发发展迅速,业主对商品房质量投诉较多,其中砌体裂缝的投诉占较大比率,文中分析了砌体结构裂缝成因,针对性地提出了砌体结构裂缝控制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9层砖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了7度地震设防区建筑9层砖砌体结构的可行性,说明了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圈梁及配筋砌体在抗震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具有构造措施的9层砖砌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机理为弯曲破坏.  相似文献   

12.
研究基于SMA绞线-叠层橡胶复合支座的底层框架砌体结构隔震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底层框架砌体结构在隔震体系中的动力方程,同时分析一典型底层框架砌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时程反应。研究表明,SMA绞线-叠层橡胶复合支座是一种有效的隔震装置,它用于底层框架砌体结构中,能有效地减小结构的位移、速度以及加速度时程反应,使底层框架砌体结构的地震响应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提出如何在已建砌体结构房屋中建立组合砌体构件 ,从而解决因地基基础、砌体强度和建筑空间功能改变等因素所带来的问题 ,达到工程改扩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多层砖混砌体房屋由于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其脆性性质,变形能力小,导致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从建筑平面和立面的布局、房屋的层数和高度、纵墙和横墙的布置、提高砂浆强度、圈梁和构造柱以及水平钢筋的放置等多个方面来进行探讨,从而改善砌体结构延性,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5.
对采用外套预制结构加固的砌体结构足尺实验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加固效果良好,加固后原砌体结构的地震响应大大减小.外套结构采用了预制装配技术,包括预制钢筋混凝土墙片、阳台楼板等.其中,预制钢筋混凝土墙片之间采用角钢和抗剪键焊接连接,进行砌体结构横墙加固;在预制墙片和砌体原纵墙之间设置抗剪键进行纵墙加固.基于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该模型进行了动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加固后结构纵横墙两个方向的基底剪力绝大部分由外套结构承担,原砌体结构承担剪力得到有效削弱,大大提高了原结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6.
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预应力砌体墙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集中配筋砌体中加预应力的砖砌体结构是一种能减轻砌体自重、改善结构抗震性能、提高房屋层数的合理结构形式。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对预应力砖砌体结构进行模拟分析,确定了钢筋混凝土的木构关系,并根据提前人的试验及经验公式,建立了新的砌体破坏准则及砌体在双轴作用下的本构关系,分析了预应力对砌体结构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底部框架砖房框剪层和砖混层的恢复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分析试验模型的破坏过程、特征和滞回曲线,并加以合理化,提出了底部框架砖房框剪层和砖混层考虑开裂、屈服、软化和卸载刚度退化的三线型恢复力特性计算模型及其特征点的计算公式.文中以两个底部框架砖房1/6比例模型的时程分析结果与振动台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给出的计算模型和公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提出在多层砌体房屋结构体系中,沿房屋高度设置一定数量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新型结构体系.剪力墙可以提高砌体房屋的抗侧力强度和延性,拓宽了砌体房屋在抗震区的应用范围.通过理论推导,给出了该种结构体系抗震验算的参考公式,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建议.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砌体房屋相比较,设置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砌体房屋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和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19.
汶川地震中学校建筑震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512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导致大量教学楼严重破坏或完全坍塌,造成大量学生和教师伤亡,引起全社会普遍关注。基于在地震受灾地区深入广泛的调研,本文介绍了传统砖木结构、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教学楼的震害特征,并结合教学楼的建筑结构特点进行了震害原因分析。相比于其他建筑,教学楼竖向结构体系相对单薄,教学楼倒塌的关键原因是竖向结构体系强度和刚度不足,因此,高烈度地区的框架结构教学楼的设计应重视剪力墙的设置,砌体结构的窗间墙宜采用组合砌体或配筋砌体。传统的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缺乏必要的整体连接措施也是导致教学楼严重受损或坍塌的主要原因。建筑体型不对称加剧了地震中建筑的倾倒,寻求合理的建筑平面布局方案是提高教学楼抗震能力的重要途径。按现行规范设计、整体性好、施工质量过硬的砖混结构教学楼在此次地震中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20.
藏式砌体广泛应用于藏式建筑墙体中,在自然灾害、人为损坏等赋存环境影响作用下,出现了裂缝、倾斜及材料损伤等多种劣化形式。基于科学手段对劣化藏式墙体的健康状况进行合理评估一直是藏式古建砌体保护的难点。基于模糊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影响藏式砌体墙的几种主要损伤形式进行综合研究,通过参数分析迭代耦合,得到裂缝、倾斜及材料损伤等多种影响因素的权重系数及层次排序,并通过两个砖砌体试验模型进行验证。结合砌体结构安全评价规范,给出砌体结构墙体性能的量化评价标准,解决了利用模糊评价法评估藏式墙体时损伤形式权重系数难以客观确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