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洪祥乐  王孝荣 《电镀与涂饰》1995,14(3):36-38,49
研究了化学镀Ni-P-SiC复合镀层的工艺、镀液组成和镀层性能。镀液中的SiC微粒含量为10 ̄15g/L时,可得以硬度和耐蚀都较高的镀层。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化学镀制备Ni-Fe-P/碳化硅纳米复合粉体的方法,比较了复配络合剂与单一络合剂的络合性能及其对镀液稳定性的影响.实验表明,以乳酸、酒石酸钾钠为复配络合剂的碱性镀液中可获得较好的Ni-Fe-P/碳化硅纳米复合粒子;以硼酸-NaOH为缓冲体系可避免因NH3挥发而引起镀液pH变化,镀液的稳定性好.用SEM、XRD及EDS等手段分析了镀层的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3.
采用化学镀技术在铜基体上制备了Ni-Co-P合金镀层,研究了化学镀时间对镀层微观形貌、厚度、显微硬度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镀20~120 min时的镀层都呈胞状形貌,且都含有Ni、Co、P、C和O五种元素。随着化学镀时间延长,镀层微观形貌发生变化,Ni和P元素质量分数总体呈升高的趋势,Co元素质量分数总体呈降低的趋势,厚度呈现出先显著增加后缓慢增加的趋势,显微硬度在325~542 HV之间呈先增大后趋于稳定的趋势,耐腐蚀性能逐渐改善。化学镀120 min时的镀层表面较为平整致密,胞状物的尺寸明显减小,显微硬度达到542 HV,在氯盐溶液和弱碱性溶液中都表现出相对较好的抗腐蚀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电厂冷却水管常用的20#钢表面化学镀Ni-Co-P镀层,并以沉积速率作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化学镀Ni-Co-P镀层较优的溶液成分和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向溶液中添加PTFE制备出Ni-Co-P/PTFE复合镀层,进一步研究了PTFE浓度对Ni-Co-P/PTFE复合镀层防垢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T...  相似文献   

5.
纳米碳化硅复合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硫酸镍为主盐,次磷酸钠为还原剂,在铁基体上进行了化学镀Ni-P-纳米SiC.研究了镀液温度、pH及硫酸镍质量浓度对镀速的影响,得到较佳工艺条件如下:硫酸镍24~26 g/L,次磷酸钠20~35g/L,柠檬酸10~20 g/L,醋酸钠10~15 g/L,丁二酸钠2~4 g/L,纳米SiC粉体0.6g/L,pH 4.1~...  相似文献   

6.
7.
碳纳米管上化学镀镍钴磷合金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化学镀的方法在单壁碳纳米管表面沉积了镍钴磷合金,讨论了Co2 与Ni2 的浓度比、镀液温度、pH对沉积速率的影响.当镀液中Co2 与Ni2 的浓度比为1时,沉积速率最大.pH和温度的升高都会使沉积速率增大.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能谱(EDS)对制备的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热处理会使碳管上的非晶镍钴磷合金镀层转变为晶态,从而提高镀层性能.  相似文献   

8.
用化学镀法在20CrMo钢表面制备了Ni–P合金镀层和Ni–P/PVDF复合镀层。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镀层的组织形貌,通过电化学实验和盐雾试验测试了镀层的耐蚀性能。20CrMo钢化学镀Ni–P合金和Ni–P/PVDF复合镀层后,腐蚀电位从?625mV分别提高到?510mV和?470mV,腐蚀电流密度从25.1A/cm2降低到19.9A/cm2和14.1A/cm2。结果表明,化学镀Ni–P合金和Ni–P/PVDF复合镀层均可提高20CrMo钢的耐蚀性能,而Ni–P/PVDF复合镀层的耐蚀性优于Ni–P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9.
化学镀Ni—Cr—P合金结构及耐蚀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化学测试及XRD、XPS等方法,研究了化学镀Ni-Cr-P合金的结构及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碱性溶液中使用络合剂可以获得化学镀Ni-Cr-P合金,其结构主要决定于合金中的磷含量,高磷合金为非晶结构。铬显著地提高了合金的耐蚀性能,铬在合金表面膜中富集是合金在1mol/L HCl溶液中产生钝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以银氨溶液为敏化活化剂,采用一步敏化活化化学镀工艺制备了纳米镍钴包覆碳纳米管(CNTs)复合材料。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镀液pH、温度、镍钴摩尔比对CNTs在低频区吸波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70℃,pH=9,n(Ni)/n(Co)=3∶7。通过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和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对化学镀前后碳纳米管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镍钴成功地包覆在碳纳米管上;在最佳条件下制得的镍钴碳纳米管的最大回损值达到30.66dB,吸波值小于5dB的频率宽度为1042MHz。该镍钴碳纳米管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吸波材料。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钡铁氧体(BaFe12O19)对电磁波的吸收能力,采用化学镀方法在钡铁氧体表面镀Ni-Co-P金属合金涂层,制得了复合粉末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散射谱和X射线衍射仪分别对镀膜前后的钡铁氧体粉末的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了镀膜前后钡铁氧体粉末与石蜡混合样品的电磁损耗和微波吸收性能.结果表明:经过活化后的钡铁氧体粉末表面沉积了均匀、致密的Ni-Co-P合金涂层,改性后的钡铁氧体粉末吸波性能显著提高,在2~18GHz频段内,最大反射率为27-2dB,大于-10dB的吸收频带宽约3.6GHz(8.0~11.6GHz).  相似文献   

12.
掺铁氧体和SiC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W型Ba(Zn1-χCoχ)2Fe16O27六方铁氧体,并以铁氧体和短切SiC纤维与水泥复合,制备了水泥基复合材料.测量了该材料的电磁参数,并计算了该材料对电磁波的反射率.结果表明:χ为0.8时,W型Ba(Zn1-χCoχ)2Fe16O27六方铁氧体的吸波性能最好,该铁氧体的掺量(质量分数)为35%和短切SiC纤维掺量(质量分数)为0.2%时,水泥基复合材料在12~18GHz范围内具有最大反射率-13.5dB,有效带宽达到4.7GHz.  相似文献   

13.
PP化学镀Ni-Cu-P导电粉末及其涂覆ABS板电磁屏蔽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轻质聚丙烯(PP)粉末作芯材,在其表面化学镀覆Ni-Cu-P合金,制备出复合导电粉末并进行了测试。针对PP化学稳定性好、憎水性强的特点,采用了特殊的镀前处理方法。使用该导电粉末制备导电涂料并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板进行涂覆,对其电磁屏蔽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PP粉末镀层表面质量良好、电阻率较低,镀层电阻率随镀层中铜含量增加而降低;涂料涂覆的ABS板的电磁屏蔽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4.
三维针刺C/SiC复合材料的结构特征和力学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制备了在厚度方向上具有纤维增强的三维针刺碳纤维增强碳化硅(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密度和气孔率分别为2.15 h/cm3和16%.三维针刺C/SiC复合材料中的针刺纤维将各层紧密结合在一起,其层间抗剪切强度显著提高,为95MPa,比二维碳布叠层C/SiC复合材料的剪切强度(35MPa)高171.4%.三维针刺C/SiC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为159MPa和350MPa,断裂模式为非脆性断裂,包括:裂纹扩展、偏转,碳纤维的拉伸断裂和逐步拔出.  相似文献   

15.
SiC/B复合超细粉末的溶胶—凝胶法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硅溶胶、炭黑和硼酸或硼粉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SiC/B复合超细粉末。粉末中硼的含量取决于硼源的种类和用量。硼的引入促进了粉末的昌粒长大并抑制了α-SiC相的生成。  相似文献   

16.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柔性基体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上制备了纳米TiO2-CeO2复合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紫外-可见光谱仪研究了薄膜的物相结构、表面形貌和镀膜样品的紫外-可见光透过率及光学能隙.结果表明:沉积态的薄膜为非晶态,经150℃退火处理12h后,转化为良好的晶态,薄膜中主要含有锐钛矿结构TiO2,未出现CeO2的特征峰.随退火时间的延长及CeO2含量的增加,复合薄膜表面的球形晶粒数量增多,尺寸增大,且复合薄膜的透光率增加,禁带宽度减小.特别是当CeO2质量分数为10%,退火处理时间为12h时,晶粒尺寸为120nm,薄膜表面结晶最好;吸收边波长和截止波长均发生红移,分别从常温下的431,338 nm增加至554,351 um,禁带宽度仅为(2.62±0.05)eV,提高了薄膜对太阳光或可见光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以Y2O3、Al2O3为烧结助剂,采用无压烧结法制备短碳化硅纤维(2~4mm)增强碳化硅(ShortSiCfiberreinforcedSiCcomposite,SiCsf/SiC)复合材料,研究了纤维氧化处理对SiCsf/SiC复合材料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以及力学性能试验机对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纤维氧化处理后,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均有大幅提高。当纤维含量达到5wt%时,复合材料断裂韧性为5.41MPa.m1/2,与原始纤维增强SiC样品相比,提高了6.5%;与无纤维增强SiC样品相比,提高了27%。扫描电镜显示纤维氧化处理后,纤维与基体结合紧密。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工艺参数对镀层成份的影响及热处理方式对Ni-W-SiC复合镀层组织结构、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电沉积工艺,可得到含Ni50~55%、W42~45.4%、SiC3.0~7.6%的复合镀层.NiWSiC复合镀层在镀态时为非晶态,经500℃热处理1h或氮碳共渗后,镀层已晶化,产生了镍固溶体和少量的-FeNi相,经氮碳共渗后还有WC和WN相.SiC微粒的加入显著地提高了Ni-W合金层的硬度和耐磨性.经氮碳共渗后的复合镀层,其硬度和耐磨性优于其它镀层.  相似文献   

19.
SiC和SiC-WC复相陶瓷高温自润滑特性及其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周松青  肖汉宁  杨巧勤 《硅酸盐学报》2004,32(12):1470-1475
研究了SiC和SiC-WC在真空中的自对偶高温摩擦性能。随着温度的升高,SiC/SiC的摩擦系数变化不大,比磨损率(自对偶体积磨损量与接触压力和摩擦路程之比)从20℃到800℃保持为4.0×10~(-8) mm~3/(N·mm)(模式Ⅰ),从800℃到1 200℃减少(模式Ⅱ),自对偶的高温磨损机理由轻微的粘着磨损控制,磨损由模式Ⅰ向模式Ⅱ转化,呈现出高温自润滑特性。SiC-WC/SiC-WC显示了较低的摩擦系数,直到1 200℃均不高于0.35,在1 000℃、0.4 MPa压力下自对偶的比磨损率仅为SiC/SiC的比磨损率的50%左右。在600℃SiC/SiC摩擦氧化明显,氧化物主要为无定形的SiO_2,在摩擦表面形成一层由微米或亚微米级无定形平滑薄膜层,这就是样品出现自润滑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
微螺旋炭纤维手性复合吸波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螺旋炭纤维独特的螺旋手性结构赋予其优异的吸波性能,本文结合自身实验,综述了微螺旋炭纤维复合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其吸波机理在螺旋手性结构引起的电磁波交叉极化,同时对发展更好的微螺旋炭纤维手性复合吸波材料提出了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