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研究了无水乙酸锌〔Zn(CH3COO)2〕催化下4,4′-二苯甲烷二胺(MDA)与碳酸二甲酯(DMC)合成4,4′-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MDC)的反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仪对反应体系副产物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MDC生成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n〔Zn(CH3COO)2〕∶n(MDA)=5∶1,反应物配比n(DMC)∶n(MDA)=20∶1,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2 h。在该条件下MDC收率为98%,MDA转化率100%。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副产物为单氨基甲酸酯和3种N-甲基化物。在上述基础上,讨论了N-甲基化物可能的生成机制和副产物的形成对MDC生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4,4'-二苯甲烷二胺(MDA)与碳酸二甲酯(DMC)为原料合成4,4'-双(二甲氨基)二苯甲烷(MBDMA).用不同类型催化剂对反应过程中甲氧羰基化和甲基化反应进行了调控.NaY分子筛催化剂促进甲基化反应的发生,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m(NaY):m(DMC)=0.07:1,反应物配比,n(DMC):n(MDA)=30:1,反应温度190℃,反应时间6 h,此时MDA完全转化,MBDMA选择性达97%.相反,乙酸锌催化剂则促进甲氧羰基化反应的进行.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对NaY催化下反应副产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生成的副产物主要为3种不同程度的N-甲基化产物,表明MBDMA生成是经过逐步甲基化完成的.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4,4′-二苯甲烷二胺(MDA)与碳酸二甲酯(DMC)为原料合成4,4′-双(二甲氨基)二苯甲烷(MBDMA)。用不同类型催化剂对反应过程中甲氧羰基化和甲基化反应进行了调控。NaY分子筛催化剂促进甲基化反应的发生,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m(NaY)∶m(DMC)=0.07∶1,反应物配比n(DMC)∶n(MDA)=30∶1,反应温度190℃,反应时间6 h,此时MDA完全转化,MBDMA选择性达97%。相反,乙酸锌催化剂则促进甲氧羰基化反应的进行。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对NaY催化下反应副产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生成的副产物主要为3种不同程度的N-甲基化产物,表明MBDMA生成是经过逐步甲基化完成的。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4,4′-二氨基二苯甲烷(MDA)与碳酸二甲酯(DMC)甲氧基羰基化合成4,4′-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MDC)的反应,研究了反应的影响因素,并采用FTIR、1 H NMR等测试方法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MDC的最佳反应工艺为反应温度160℃,用醋酸铅催化,且m(醋酸铅)∶m(MDA)=6%,反应物配比n(DMC)∶n(MDA)=20∶1,反应时间3h。在上述反应条件下,MDA的转化率达到100%,MDC的收率达到96.6%。  相似文献   

5.
用碳酸二甲酯(DMC)代替光气,与苯胺甲氧羰基化反应制得苯氨基甲酸甲酯(MPC),在盐酸催化剂的作用下,经甲基化缩合反应合成了4,4-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MDC);使用液-质联用仪分析了反应物组成;测定了MDC的熔点;采用核磁共振仪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反应温度、物料配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对MDC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n(MPC/甲醛)=6:1、15%盐酸用量15mL、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3h的条件下,MDC收率达到63%。该合成方法具有便于光气法改造、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易得易分离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MDC)是非光气法合成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的中间体。以硫酸为催化剂,盐酸盐为助剂,研究了苯氨基甲酸甲酯(MPC)与甲醛缩合制备MDC的反应。对助剂盐酸盐进行了筛选,发现氯化铜的效果较好,其MPC转化率达96%,4,4′-MDC产率可达76.7%。反应条件为:m(硫酸)∶m(MPC)=4∶1,n(MPC)∶n(HCHO)=1∶1,氯化铜用量为MPC物质的量的5.4%,100 ℃下反应3 h。将氯化铜分别与氯化镧和氯化亚铈以物质的量的比1∶1复合使用,发现单独使用氯化铜的效果好于复合盐酸盐的效果。分别使用甲醛溶液、三聚甲醛和多聚甲醛为亚甲基化剂,发现价廉易得的甲醛溶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磷钨酸催化合成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磷钨酸为催化剂,考察了苯氨基甲酸甲酯(MPC)与甲醛缩合制备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MDC)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磷钨酸对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的合成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在二乙二醇二乙醚为溶剂,n(MPC)∶n(HCHO)=5∶1,催化剂用量m(磷钨酸)∶m(MPC+HCHO)=(0.08~0.10)∶1,于110℃反应4.5h的条件下,MDC的收率为64.9%,选择性达到80.9%。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MDC)催化热分解生成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的工艺过程。结果表明:在真空度保持O.097MPa下,适宜的反应温度为250℃,催化剂用量占MDC用量的6%,此条件下热分解约40min,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MDC)的转化率可达到99.8%,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醣(MDI)的收率为70.3%。  相似文献   

9.
孙保平  王国喜  茹宗玲 《精细化工》2003,20(10):636-637
以无水氯化锌为催化剂,苯与氯化苄为原料,经Friedel Crafts反应制得二苯甲烷,收率为72 6%;在可见光照射下,二苯甲烷与氯气发生自由基取代反应生成二苯氯甲烷。通过系列实验得出了二苯氯甲烷光化学合成的优化工艺条件:n(二苯甲烷)∶n(氯气)=1∶1 02,光源采用碘钨灯,反应温度90~100℃,通氯时间12h,以二苯甲烷计二苯氯甲烷收率82 2%,产品质量分数≥98%,通过红外和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  相似文献   

10.
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酯是非光气合成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的重要中间体。以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对苯氨基甲酸甲酯与甲醛缩合反应制备二氨基甲酸酯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催化剂、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优惠条件:温度100℃,原料配比n(对苯氨基甲酸甲酯)∶n(甲醛)=6∶1,催化剂用量为苯氨基甲酸甲酯质量的10%,反应时间4h。此条件下,二氨基甲酸酯收率为57%,选择性为60%。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便于工业化的技术路线以合成标题化合物。频哪酮与草酸二乙酯在甲醇钠存在下回流反应制得新戊酰丙酮酸酯,收率88%;后者在10%质量的玻璃粉催化下于190℃热解得戊酮酸—甲乙混酯,收率90%。再采用酯交换的方法,制得标题化合物。三步总收率大于56%,产品纯度达到97%以上。  相似文献   

12.
超声辅助可见光光敏化处理水中4,4’-二溴联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磊韩萍芳  吕效平 《化工进展》2007,26(10):1484-1488
研究了单独可见光光敏化和US/光敏化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4,4-二溴联苯(4,4'-DBB))的效能,并通过紫外吸收光强弱变化判断降解程度。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可以达到一定的去除效果,超声的加入使去除率得到进一步提高。选取6种光敏剂单独进行可见光光照对比实验发现,以碱性品红作光敏剂,pH值为6时,对2mg/L的4,4'-DBB溶液光照30min后去除率最高达到22.9%。28kHz低频超声的加入使得去除率进一步提高到25.6%。两种方法去除4,4'-DBB的反应过程符合动力学拟一级反应规律,计算增强因子,为1.12。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己二酸二甲酯的研制过程,得出了合成己二酸二甲酯的最佳工艺配方和参数.  相似文献   

14.
衣康酸二甲酯的合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于世涛  解从霞  王正 《精细化工》2002,19(4):238-240
以衣康酸和甲醇为原料在酸催化剂存在下合成了衣康酸二甲酯。产品经FT -IR鉴定 ,谱图与标准谱一致 ,从而确定了其结构。气相色谱及化学分析表明 ,产品质量分数达到 98%。合成衣康酸二甲酯的比较适宜条件是 :n(衣康酸 )∶n(甲醇 ) =1∶10 ,w(硫酸 )∶w(衣康酸 ) =1∶10 0 ,反应温度 12 0℃ ,反应时间 10h ,反应压力 16 2kPa ,收率可达 87%  相似文献   

15.
以丙烯腈为原料,在高温高压下与羰基合成气反应,将β-氰基丙醛制成二甲醇缩乙醛,经离析得到4,4-二甲氧基丁腈(β-CPAA)。该产品主要用作医药中间体的起始物质,按不同的合成方法制得的产品可应用于不同的领域。目前只有日本“味の素”一家公司生产β-CPAA。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二甲基二硫的合成方法作了概述,并进行分析、比较,对其发展前景亦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亚磷酸二甲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用三氯化磷和甲醇为原料合成亚磷酸二甲酯的方法,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当n(PCl3):n(CH3OH)=1:3.4,滴加反应80min,补充反应30min,反应液相温度0~5℃时,产品产率达86.2%,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Reactions of dimethyl benzoylphosphonate (I) with various nucleophiles are described. The ester can serve simply as a useful benzoylation agent or it can undergo addition reactions to give substituted α-hydroxybenzylphosphonates. Its keto-group can be reduced to hydroxyl and can participate in the Wittig-Horner reaction. By the action of I with hydroxylamine in the presence of sodium formate, benzonitrile is obta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