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许跃 《造纸信息》2012,(2):56-56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制浆造纸重点实验室崔举锋等人,提出了一种新的OCC预处理方法,即在碎解前将OCC在NaOH处理液中浸泡处理或者在碱性条件下碎解。湿法预处理可以在不改变常规造纸流程的条件下改善再生纤维的润胀性能,以NaOH溶液浸泡、清水碎解处理方式所得纸张的力学性能指标提高较为明显,与相同打浆转数下清水碎解处理方式相比,裂断长、环压指数和耐破指数增幅分别达22.4%、20.5%和32.0%。  相似文献   

2.
该实验选择废旧瓦楞箱纸板(OCC)为研究对象,从预处理时间、浆浓、转子转速和碎解温度等几个方面研究不同的碎解条件对废纸碎化的影响,确定在不添加碎解助剂情况下的最优碎解条件,即满足碎解所需时间最短、能耗较低和获得碎纸片含量最少的条件;其次,实验通过选用6种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分别添加到OCC废纸中,优选出最佳的碎解助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同时,研究预处理时间、碎解温度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用量对废纸碎化的影响;最后,对未添加碎解助剂和添加碎解助剂的OCC废纸浆的滤水性能和纤维特性做了评价和比较.  相似文献   

3.
预处理方式能够改变原料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原料的降解,提高目标产物的得率。通过试验研究对比了清水浸泡、碱处理、超声协同等预处理方式对蔗髓酸解的效果影响,优化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预处理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酸解还原糖的得率,其他几种方式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碎浆过程中OCC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其成纸性能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碎解时间的增加,OCC纤维逐渐疏解成单根纤维,同时纤维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切断现象,纤维平均长度下降了4.35%;纤维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细纤维化;细小纤维重均含量增加了8.5%;保水值呈现增加趋势,最大提高了14.3%;碎浆处理对纤维结晶现象的影响不大。纸页抗张指数和撕裂指数分别提高了12%和22.2%。在碎浆过程中没有新的化学基团的产生,随着碎浆时间的增加纤维素分子间的氢键作用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5.
纤维素酶预处理糙米发芽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解决发芽糙米蒸煮后口感差的问题,提出酶溶液浸泡糙米提供发芽条件的同时适当降解皮层粗纤维预处理工艺.研究酶浓度、酶解温度以及酶解时间对糙米发芽率及发芽糙米硬度的影响规律,采用二次旋转组合试验方法设计试验.并以GABA含量为考核指标,将酶预处理工艺与传统浸泡工艺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因素对糙米发芽率及发芽糙米硬度变化影响显著;酶预处理工艺优化参数组合为:酶浓度为0.4mg/mL、酶解温度为33℃和酶解时间为110min,在此条件下,糙米发芽率可达到传统浸泡处理的90%以上,其硬度降低14.1%.最优酶解条件下得到的发芽糙米GABA含量略低于未经酶浸泡得到的发芽糙米GABA含量.并通过扫描电镜分析证实了发芽糙米皮层粗纤维降解是其硬度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轻度化学预处理改善OCC纸浆的回用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卿  陈影 《中国造纸》2008,27(6):15-18
通过对OCC纸浆采用轻度化学预处理时相关工艺参数对浆张物理强度性能影响的研究,得出了适宜的预处理工艺参数,进一步研究了化学预处理过程对OCC纸浆的打浆性能和保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OCC纸浆采用NaOH、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化学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其强度指标;对OCC纸浆进行NaOH预处理后进行PFI磨打浆,可改善其打浆性能,并有助于OCC纸浆物理性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以较高档废旧瓦楞纸箱(OCC)为原料,通过3种不同碎浆工艺来抄造苹果育果袋纸。结果表明,随着碎浆时间的延长,OCC逐渐离解成单根纤维,并发生一定的切断和分丝帚化,保水值呈增加趋势;解离剂在碎浆过程中能够较好地保护纤维,提高成纸性能;NaOH预处理和Al2(SO4)3碎浆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用量4%~5%,Al2(SO4)3用量2%,处理时间45min。  相似文献   

8.
利用漆酶/天冬氨酸体系对旧瓦楞纸(OCC)进行纤维改性,以提高OCC再生纸的物理性质,降低或避免OCC回用过程中的性能衰减。实验结果表明,漆酶/天冬氨酸体系处理OCC能明显提高其性能,最佳处理条件为漆酶200 mg(活性2000 U/g)、天冬氨酸1%(相对于绝干浆)、p H 5、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2 h。最佳处理条件下的改性OCC再生纸相比于空白样而言,其抗张指数、撕裂指数、耐破指数分别提高了127. 91%、40. 05%、19. 74%。漆酶/天冬氨酸改性后的纤维酸不溶木素的含量比空白样纤维的酸不溶木素的含量降低了48. 4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果显示改性后OCC纤维素的红外结晶度指数相比于处理前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9.
扫频超声处理对玉米醇溶蛋白酶解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扫频超声技术促进蛋白质酶解反应的效果,提高酶解产物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相对抑制活性,利用扫频超声处理玉米醇溶蛋白,进行单因素考察来寻找最佳扫频超声工作模式、超声预处理参数和最佳酶解条件.在最佳的超声预处理及最佳的酶解条件下,ACE抑制率为48.48%、水解度为11.20%,酶解产物的IC50值为3.77mg/L,比常规酶解(无超声处理)降低了31.20%,产品得率为66.15%,比常规酶解提高了14.39%.这表明扫频超声预处理能够有效地促进玉米醇溶蛋白的酶解反应,提高产物的ACE相对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处理方式(清水浸泡、3 mg/mL大蒜粉溶液浸泡、清水水煮和3 mg/mL大蒜粉溶液水煮)的海鲈鱼的可食用部分腺嘌呤、鸟嘌呤、次黄嘌呤、黄嘌呤及总嘌呤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水煮可以有效降低海鲈鱼中的总嘌呤含量,而浸泡处理不能达到脱除嘌呤的效果。加入3 mg/mL大蒜粉后,水煮处理组嘌呤脱除率显著提高,浸泡处理组嘌呤含量相较于空白组有所减少。不同处理方式的总嘌呤脱除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大蒜粉水煮试验组>清水水煮试验组>大蒜粉浸泡组>清水浸泡组。结论:水煮12 min时,在保证口感的同时,降低海鲈鱼的嘌呤含量。  相似文献   

11.
使用过的无菌纸包装是制浆造纸工业一种优质纤维的来源,对无菌纸包装的碎浆工艺进行了研究,同时对无菌纸包装与OCC混合碎浆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无菌纸包装单独碎浆时,提高碎浆浓度、碎浆温度和转子转速可以促进其碎解,提高纸浆得率。OCC与无菌纸包装的碎浆是同步进行的,因此它们混合碎浆是可行的,随着混合废纸中无菌纸包装比例的提高,纸浆的打浆性能、抗张强度和白度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2.
李宗全 《中华纸业》2008,29(6):64-67
无菌纸包装作为一种优质的纤维原料可以在制浆造纸厂进行回用。对无菌纸包装回用时的主要工艺如碎浆、筛选、净化以及胶粘物去除等方面的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国外两个工厂中无菌纸包装的生产流程和工艺等进行了简要说明。工厂的实践表明,无菌纸包装在制浆造纸厂可以单独或者与OCC等废纸混合碎浆,经过筛选、净化等工序处理后戍为优质的纸浆,而碎浆时产生的铝塑筛渣可以进一步处理回收铝。  相似文献   

13.
Fiber screen fractionation of recycled old corrugated container(OCC) pulp and subsequent targeted processing of each fraction can lead to higher fiber quality, more uniform pulp, and increased handsheet strength and surface smoothness. This pilot-scale study evaluates the benefits of fiber fractionation using a pressure screen prior to low consistency(LC) refining. A 0.81-mm smooth holed screen cylinder is utilized, and two refiner plate patterns are adopted(wide 0.99 km/rev BEL and interim 2.01...  相似文献   

14.
基于层间自组装技术,采用阳离子聚电解质CPAM和阴离子聚电解质CMC对多次回用过程的再生纤维进行层间自组装试验,对回用过程再生纤维的物理强度变化进行了探讨,并与原纤维的回用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对经过5次回用后的浆料进行自组装处理,其物理强度性能要优于原OCC浆料纤维,耐破指数、环压指数、裂断长分别提高了26.67%、41.79%、24.04%。并且,借助SEM和FT-IR对层间自组装的再生纤维进行了表征。SEM分析发现,层间自组装的纤维表面较为光滑,认为这会有效促进纤维之间的交联,提高纸页物理强度;FT-IR结果显示,层间自组装的纤维分别在1642cm-1和1543cm-1有着明显的吸收谱带,这可归因于CPAM和CMC在纤维表面的吸附。  相似文献   

15.
白水回用于废纸的碎浆,将使系统中含有较高的钙离子,在后续的过氧化氢漂白中易生成硅酸钙垢物.本研究在脱墨浆(钙离子含量为绝干浆的0.23%)中加入聚丙烯酸钠、二乙烯三胺五甲基膦酸(DTPMPA)和硫酸镁等硅酸钙阻垢剂,考察了它们对过氧化氢漂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酸钠、DTPMPA和硫酸镁均能使漂白效果有一定的改善, 特别是聚丙烯酸钠和DTPMPA能在较大的用量范围内(绝干浆的0-0.5%)使漂白效果持续改善,硫酸镁则在绝干浆用量的0.69%时达到最佳的漂白浆白度,继续增大硫酸镁用量使漂白效果下降.  相似文献   

16.
对回用过程中废旧瓦楞纸板(OCC)浆的化学组分变化进行研究,以纤维角质化指数(损伤变量Dh)和光散射系数S的变化对回用纤维的损伤程度进行表征,并借助扫描电镜对回用纤维的表面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回用次数的增加,OCC浆的灰分、热水抽出物、苯醇抽出物及1%NaOH抽出物含量逐步降低,而综纤维素和木素的变化幅度较小。另外,多次回用使得纤维损伤变量Dh和光散射系数S明显增大,成纸抗张强度随纤维损伤的变化规律呈线性关系。SEM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回用次数的增加,纤维表面变得越来越粗糙,出现很多裂痕,表明OCC纤维经不断回用后发生了纤维角质化。  相似文献   

17.
鲁鹏 《中国造纸》2018,37(1):25-28
采用膨化法、附聚-磁选法分别对废旧瓦楞箱纸板(OCC)进行处理,分析对比OCC浆中溶解与胶体物质(DCS)的物化性质,并讨论金属离子对DCS水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两种方法对比可知,附聚-磁选法处理效果最优,处理后OCC浆中DCS固含量、电导率、浊度、CODCr以及平均粒径均降低,而Zeta电位则有所升高;且DCS水中金属离子总含量更低;DCS稳定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采用膨化法、附聚-磁选法分别对废旧瓦楞箱纸板(OCC)进行处理,分析对比OCC浆中溶解与胶体物质(DCS)的物化性质,并讨论金属离子对DCS水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两种方法对比可知,附聚-磁选法处理效果最优,处理后OCC浆中DCS固含量、电导率、浊度、CODCr以及平均粒径均降低,而Zeta电位则有所升高;且DCS水中金属离子总含量更低;DCS稳定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碎解条件对废纸碎化、油墨剥离和浮选脱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嘉翔 《中华纸业》2002,23(9):28-30,32
综合介绍了各种碎解条件对废纸碎化、油墨剥离和浮选脱墨的试验结果。认为能达到碎解浆中碎纸片含量降到1%时的最佳条件,即相当于满足了最短的碎解时间、最低的能耗和最好的浮选脱除油墨的条件,有几种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其中最适合的方式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