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倾听市民声音,再谈步行交通与自行车交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步行是一种重要的交通方式,在北京市区出行总量中约占1/3,另外,在公共交通等其它交通方式出行过程中也包含着步行交通.  相似文献   

2.
期刊导读     
文章评述了荷兰的城市形态发展政策对居民出行行为的影响。荷兰的城市形态发展政策包括4个部分:1970年代至1980年代的空间集聚政策,1980年代和1990年代严格的城市集约发展的空间政策,A-B-C定位政策和零售业的空间分布政策。使用1998年荷兰国家交通调查的数据,文章分析了以下问题:空间规划是否有效减少了私人小汽车的使用,同时鼓励了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的交通方式?空间规划是否导致了更短的出行距离和出行时间?分析结果表明,国家的空间规划非常有效地保持了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内自行车和步行交通方式的比重,尤其在购物出行中自行车和步行的比重。但是在缩短出行时间方面,空间规划就没有这么成功了。最近,新城的建设和城市周边绿地的发展并没有减少居民出行时间。文章也对其他通过土地利用控制来鼓励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交通方式的措施进行了讨论。作者建议废除目前空间规划控制中的一些政策,以便减少小汽车的使用和出行时间。  相似文献   

3.
随着北京市轨道交通和公交的发展,相关的服务功能日趋完善,构建自行车、步行交通与公共交通互补的交通体系,鼓励和发展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方式,日渐被提到议事日程.<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提倡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方式,实行步行者优先.同时,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环境的改善也关系到北京市和谐交通体系的建设,有利于缓解北京城区交通拥堵状况,落实节能减排政策,减少城市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4.
外围大型居住社区居民出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围大型居住社区是上海市的快速发展地区,其交通需求产生和分布、交通设慈供给等均对上海交通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入户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分析了外围大型居住社区居民的出行行为特征。研究发现,外围大型居住社区居民的出行将长期依赖于公共交通;外围大型居住社区居民与中心城居民的出行差异较大,出行更为不便,且柔性出行需求受到抑制;外围大型居住社区的公共交通配套较为落后,居民公共交通出行的满意度较低,必须优化其公交线网并为其提供更为先进的公交管理技术。研究结果为外围大型居住社区的交通规划,尤其是公共交通规划提供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老城区交通拥堵问题,提出以增加居民步行出行的方式缓解。以达州市老城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步行交通系统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从步行环境、步行网络和修建步行廊道对老城区步行交通系统进行改善,改变交通出行方式结构,引导居民绿色出行。  相似文献   

6.
“公交城市”是以社会化公共运输方式为主体、多种交通方式协调运转、路网交通负荷最大限度减少,交通与城市发展相适应并支持和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出行系统。“公交城市”建设不仅包括提高公共交通设施水平,还包含了建设便捷的换乘系统、改善步行白行车出行环境、建设无障碍出行系统、实现传统道路货运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政策速递     
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精神,切实改善居民出行环境,倡导绿色出行,科学编制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住房城乡建设部日前印发组织编制了《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发展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是预防和缓解交通拥堵、减少大气污染和能源消耗的重要途径,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出行灵活、准时性高,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是解决中短距离出行和接驳换乘的理想交通方式,是城市综合交通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分析,摸清了北京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结合居民出行距离分布明确了未来步行、自行车交通发展趋势。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保障步行、自行车交通在路段、交叉口及过街设施等方面的有效通行空间,以及为步行、自行车交通创造良好、舒适的出行环境两方面提出了系统的改善对策,并结合北京的实践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9.
城市商业区慢行系统的营造——以杭州市武林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行交通为目前的交通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发展方向,它是把与生俱来的步行交通和大众化的自行车交通等出行方式作为城市交通的主体,引导居民采用"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等不同的出行方式,来缓解城市中日益恶化的交通问题,慢行交通是一种绿色交通,也是一种健康的出行方式.以杭州武林地区为例,着重探讨人车矛盾最为突出的商业区慢行系统的特征,以及营造城市商业区慢行系统关注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0.
《门窗》2014,(5)
中国城市中居民最普遍的出行方式是以自行车和步行构成的慢行交通。当前,城市机动化飞速发展,出行环境越来越恶劣,悸动交通不断侵犯着城市慢性者的出行权。深入研究城市慢行交通的规划理论以及方法是城市慢行交通发展的必然过程。本文分析了城市慢行交通发展的目标,对慢行交通换乘方式和慢行交通行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不断来完善城市慢行交通规则。  相似文献   

11.
基于绿色交通理念下的广州大学城交通规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广州大学城是广州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重要内容,的交通系统,是在绿色交通理念指导下建立的新型交通网络系统.大学城的出行特点以及出行方式、用地空间功能布局,都与绿色交通系统的构建耦合,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的交通网络体系.笔者从绿色交通理念自身特征分析入手,对大学城交通网络体系进行深入探索,并着重分析了大学城公共交通系统、自行车、步行系统的发展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2.
杨明生 《城乡建设》2007,(11):23-23
以"绿色交通与健康"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9月16日正式启动.在9月16日至22日活动期间,包括北京、上海、天津等全国108个城市将大力倡导绿色交通理念,号召市民选择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在9月22日"无车日"的7时至19时,以上城市划定一个或数个区域,只对行人、自行车、公共汽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开放.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问题给城市所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发展快速、准时、舒适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可以优化、改善居民的出行结构和出行方式,是提高城市公交系统的供给能力和运行效率重要手段,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途径。因此了解、分析我市的公共交通现状、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规划、城市道路现状、居民出行基本情况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认为各种交通方式在满足居民出行时不仅是互补关系,同时也存在竞争关系。它们的发展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自然法则,淘汰机制是人工选择。基于该视角,以南京城市道路交通发展为实例,分析了各种交通方式的发展势态、居民对它们的偏好及其各自的优势范围,认为公共交通在交通体系中地位下降是必然结果。最后认为,在强调市场竞争机制的转型期,要扭转该趋势,必须通过政府手段来提高公共交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以"绿色交通与健康"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9月16日正式启动.在9月16日至22日活动期间,包括北京、上海、天津等全国108个城市将大力倡导绿色交通理念,号召市民选择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在9月22日"无车日"的7时至19时,以上城市划定一个或数个区域,只对行人、自行车、公共汽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开放.  相似文献   

16.
公交优先是在城市交通中确立以大运量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客运交通在城市交通方式中占有主导地位,使公共交通的乘客数量在全部客运交通中,或者在居民出行比例中(除步行外)占有较大比例,达到减少城市交通拥挤,提高城市道路效能,改善城市环境,使城市交通体系更好地为大多数城市居民和外来人口服务的目的,为创造和谐社会和确保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李鹏飞  宋锋  窦知礼 《城市住宅》2021,28(9):156-157
当前,交通拥堵已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一大难题.如何有效地解决交通拥堵,保障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需求中,亟须深入讨论.绿色城市交通作为我国实现城市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城市现代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倡导绿色出行,注重高速公共交通、自行车出行、步行等方式,实施以绿色交通为导向的城市绿色交通规划.  相似文献   

18.
谈城市住区交通与公共交通的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目前住区交通方式的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公共交通作为居民日常出行方式的骨干交通地位,提出以建立公交枢纽为核心,并辅以其它途径组织住区交通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公共交通对道路资源来说是一种最为经济的交通方式。世界各大城市,几乎都把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压缩小汽车交通需求,作为城市交通主要战略。根据城市发展特点,上海提出以"公共交通优先"作为城市客运交通基本政策。其中,轨道交通是最为主要的出行方式。预计到2015年,上海市民出行搭乘轨道交通的比例将超过50%。当乘坐公共交通成为我们日常出行的主要方式时,我们该如何乘坐公交,以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呢?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伴随着各地区的城市规划建设热潮,步行空间被挤占、步行环境恶化问题不断涌现。本文基于对兰州市四个区域520位出行者的问卷调查,分析城市步行环境存在问题及规划的必要性并提出部分建议,以期对城市规划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研究表明:①现代交通体系中,步行仍是居民的首要出行方式,出行时间与年龄影响出行方式的选择。②收入水平及出行目的决定步行者需求,影响着步行者对步行环境的满意度。③步行环境问题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④城市步行环境规划必须明确观念、原则、对象,抓落实,勤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