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分析了注塑制品的功能要求与注塑材料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注塑材料选择方法,采用模糊数学方法表示对材料的选定度.通过训练样本使神经网络学习选材知识,利用测试样本对网络的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此网络可以较好地解决注塑材料的选择问题,并且具有可扩展性, 新材料可以方便地添加到选材网络中.  相似文献   

2.
基于神经网络的注塑模具材料选择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注塑模具材料与注塑件之间的作用关系,采用模糊数学方法来表示对模具材料的选定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注塑模具材料选择方法。通过训练样本使BP神经网络学习材料选择知识,利用测试样本对此网络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此系统可以较好地解决模具材料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3.
复合有机材料激光烧结成型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复合有机成型材料激光烧结成型性能.方法在线扫描激光烧结实验装置上,研究了铺粉厚度、预热温度及激光束参数与复合有机材料激光烧结成型性能的关系.结果利用实验测量结果,对复合有机材料激光烧结成型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论必须合理选择工艺参数,才能得到理想的烧结成型质量.  相似文献   

4.
复合有机材料激光烧结成型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复合有机成型材料激光烧结成型性能。方法 在线扫描激光烧结实验装置上,研究了铺粉厚度、预热温度及激光束参数与复合有机材料激光烧结成型性能的关系。结果 利用实验测量结果,对复合有机材料激光烧结成型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论 必须合理选择工艺参数,才能得到理想的绕结成型质量。  相似文献   

5.
SIS*热熔压敏胶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研究选择SIS为主体材料,利用正交实验方法,确定SIS热熔压敏胶的配方,同时还讨论了不同的增粘树脂配比、用量和不同用量的其他助剂对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材料宏观性能取决于其微观结构.采用不同的近似方法并选择合理的物理、力学模型,从宏观到微观对材料结构逐步进行分析,再经综合获得材料的宏观性能,这种分析-综合的思维方法有助于理解结构材料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以及功能材料微观结构与物理性能的关系,并可应用于机械设计等.结合数学中的分析-综合思维,即微积分,对物理、数学中分析和综...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选择D9158 合金的热处理制度. 方法 利用性能测试、X 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 研究合金固溶时效后组织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结果 经不同的固溶时效处理, 在奥氏体基体上获得了细小、弥散的 M6C, Laves 相等强化相. 结论 该合金作为热挤压模具材料使用, 合理的热处理工艺为1 160 ℃×1.5 h, 水冷+ 750 ℃×5 h, 空冷.  相似文献   

8.
石墨烯是物理学界与化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材料,新颖独特的性能使其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本文介绍了石墨烯的发现、发展、内部结构、优异性能、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等,为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石墨烯材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相变纤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相变材料的种类、调温机理以及纤维用相变材料的选择;并详细阐述了相变纤维的性能特点、相变纤维的制造方法,以及未来相变纤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空气/左手介质/右手介质/金属的双层吸波体结构,引入左手材料做匹配层,利用传输线模型与计算机仿真方法考察了左手材料各个参数变化对吸波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左手材料各个参数适当的选择对提高吸收率起着重要作用;在给定参量条件下,左手材料层厚度最佳值为1mm;随着左手材料层厚度的变化,吸波体的吸收峰值将降低且峰值对应的频率也将分别向低频或高频移动.  相似文献   

11.
外饰面材料的太阳辐射吸收性能影响着建筑的能源消耗,为降低建筑的能耗,外饰面材料的选取要考虑其太阳辐射性能.试验检测是获得外饰面材料太阳辐射性能参数的一种直接有效的方法.已有的测试方法各有其优缺点,本文在分析常用的测试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简捷经济的测试方法,为外饰面材料的太阳辐射性能测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建筑材料具有高强度和低密度的要求,有必要建立适合优化选择其力学性能的评价指标。在密度和强度评估的背景下,提出对建筑材料密度和强度进行综合评价的密强法。基于密强法进行了不同材料之间的优选和同一材料不同参数之间的优选,研究了不同建筑材料的密度和强度参数在密强图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材料在密强图上的密强不同,在优选材料时可由密强图分别计算出各材料的相对密强改进量及改进角,进行比选;同一材料在不同参数下的密度与强度的表现不同,由密强图可对影响材料性能的因素进行优选;密强能综合反映建筑材料密度和强度的性质,是表达材料轻质高强性的一种直观易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公铁两用桥发展至今已有近80年的历史,从早期跨径小、结构受力简单的梁式体系发展到目前大跨径的拱式体系以及大跨径、超大跨径的斜拉、悬索体系等。通过收集中国已建和在建的以上4种结构体系的公铁两用桥相关资料,对中国4种结构体系的公铁两用桥主桥主梁结构、基础以及其他结构部分在结构设计、施工工艺、材料性能上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4种结构体系公铁两用桥主桥主梁结构设计中的主桁形式、桥面系、联结系在结构上由繁至简、由离散拼装至整体栓焊;主桁桁式在力学特性上与各结构体系公铁两用桥主梁受力特点相辅相成,充分发挥了材料的性能和结构的受力特点,主梁施工工艺趋于系统化、高效化、经济化,其材料性能趋于优质化;基础的类型没有明显变化,但其施工方法实现了自我创新,材料性能趋于优质化;拱式体系公铁两用桥主桥主拱的结构设计趋于新型化,施工工艺趋于复杂化,在材料的选择上趋于科学和经济化;斜拉和悬索体系公铁两用桥除主梁和基础部分外,其他部分结构的设计趋于科学化,施工趋于经济化、智能化,材料性能趋于优质化。  相似文献   

14.
蝶类纳米点阵复眼结构超黑材料探索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自然界生物体所利用的纳米尺度结构被证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增黑结构。为了进一步提高普通碳材料的光捕获效率,采用最高温度为550℃ 的真空烧结工艺复制了蝶类复眼的纳米点阵结构,并与碳材料本身物性相耦合,从而得到了具有高效减反结构的新型超黑碳材料。对样品碳化前后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碳化样品的超黑性能。结果表明,复制体很好地保留了原始蝶类复眼的两级微观结构的几何学特征;并且与无结构焙烧的碳相比较,具有纳米点阵结构的碳材料对整体光的反射损失明显减少,在近紫外和可见光波段的超黑度提高明显,能够更好地减少反射以及改善光子收集效率。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江阴大桥钢桥面铺装破坏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环氧沥青混凝土试验段的实际使用状况,故决定采用环氧沥青混凝土对铺装层进行预防性维修以避免其继续恶化.进而详细介绍了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方案及实施过程,并给出了此次预防性维修材料的性能指标.相关的资料可以为我国的钢桥面铺装维修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钼粉烧结体与钼粉烧结锻造体2种试验材料进行单向压缩试验,比较了试样不同的力学性能、组织形态与显微硬度,结果表明,锻造工艺可以明显改善粉末材料的性能,从而为钼粉烧结体的使用与后续加工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纤维复合材料构件的受力分析原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纤维复合材料与钢筋混凝土有本质上的一致性,即在一种连续介质中镶嵌另一种连续介质组成。为了揭示这种材料组织的构件受力后的内产应,建立起这类年的分析模型,采用两种介质的力学特性分阶段赋予的方法并找出了两种介质均处于弹性阶段时材料相间界面上的相互牵连作用,界面上的相互作用实质上是界面约束。  相似文献   

18.
材料的性能分为力学性能、物理性能、耐环境性能三种,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力学性能,力学性能是材料的基本性能(如: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它决定材料的使用方向。因此,如何用实验的方法得出精确的实验数据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