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加利福尼亚本地人,Mark Stoeckinger进入了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电影学院。他投身到了后期制作,因为他发现一部电影成功的大部分是由于该电影制作过程中的部分。Stoeckinger毕业后走上电影音效的职业生涯是受到了其校友Ben Burtt和Walter Murch的启发。  相似文献   

2.
早在一九九八年,电影学院的旁听生贾樟柯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南方周末》发表了《业余电影的时代即将到来》的文章,震动了中国电影界,这篇文章唤起了那些热爱电影,但没有机会踏入电影学院大门的青年人拍摄电影的热情,至今仍然是业余电影追随者们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3.
歪兔 《数码》2008,(5):28-33
她,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一年,就得到了与冯小刚,黄建新等著名导演的合作机会;她,名字很有特色,如同骨子里流着西北人的朴实和豪爽;她,获得得过金鹰奖最佳女演员的提名和东京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的提名,那一夜,她用电影感动了日本。  相似文献   

4.
原是四川人的孔维,却在贵州长大.本来学的是旅游,却意外地走上了电影这条路. 命运拐了弯的那一次意外,是那天她到北京外语学院补习,正碰上电影学院招生,她一时兴起也报了名.在考舞蹈这个项目时,没有做一丁点准备的她,灵机一动,就向一位考生借了一盒杰克逊的磁带,就在那里即兴发挥地跳啊蹦啊.老师问,你跳的是什么?她不好意思地说:"韵律操",说完便赶快溜走了.没想到复试、三试,直至录取,她全都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5.
我们似乎故意不去注意,奥斯卡仅仅是美国电影学院和美国本土的一个电影奖项.我们把它当成了世界电影,与此同时,那些在世界各大电影节上凭借电影艺术本身得到全球影坛一致赞许的影片,在我们眼前缺席了.  相似文献   

6.
谈起剪辑,孔劲蕾说,是心中的执着与坚定给了她一次机会.1991年,很遗憾孔劲蕾没有考上北京电影学院的文学系,但是她并没有因此放弃,凭借着对电影的热爱,面对压力她仍然选择了第二年继续再考.在备考期间,她也没让自己闲下来,在一所民办大学的影视系就读.有句话讲“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就读期间,恰逢北影厂的周新霞老师在找剪辑助理,“当时的在校老师就推荐了我和我的同学杨红雨去跟周老师学习.从那时起,我开始学习剪辑.后来我又有幸跟随周影老师学习.老师们毫无保留的授业解惑,为我打开了电影艺术的大门!”此后数年,孔劲蕾也总是忍不住回忆起在北影厂做剪辑助理的时光,因为在那里,有她心中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师傅.当然,那段时光也见证了她在剪辑路上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在索尼影视娱乐公司和中影集团的大力支持下,索尼(中国)有限公司于2004年1月8日组织观摩了用Sony数字摄像机拍摄的美国影片《墨西哥往事》.这是一部使用数字高清设备拍摄制作完成后转换成普通胶片拷贝发行的影片。当天参与影片观摩的有来自电影行业各个领域的专家和领导.包括电影局、中影沙龙、华星影院、电影频道、电影学院等单位的专家都畅所欲言.为数字电影在中国的普及和推广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8.
正王竞,导演、摄影师、编剧。1966年生于江苏。199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现为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被称作"学院派导演"。作品大多以现实为出发点,关注大时代下平凡人物的命运,在平静的叙事和演员内敛、隐忍的表演下隐藏波涛汹涌的情绪,画面中蕴含强大的叙事张力。"我喜欢有味道的电影"——这是王竞对自己影像喜好的总结,正是这种对电影的态度和审美取向,让他的每一部作品都给观众留下诸多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9.
"未来电影是怎样的?"詹姆士·沙姆斯在被请求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使用对电影具有启发性和愉悦性的思考进行了回应,谈及了有关电影的消亡和没有未来的可能。他在2014年11月侣日在德国电影学院做了一次演讲。  相似文献   

10.
《西部广播电视》2010,(3):174-175
我们似乎故意不去注意,奥斯卡仅仅是美国电影学院和美国本土的一个电影奖项。我们把它当成了世界电影,与此同时,那些在世界各大电影节上凭借电影艺术本身得到全球影坛一致赞许的影片,在我们眼前缺席了。  相似文献   

11.
数字技术进入电影行业,带来了电影制作技术的革命,电脑特技显示出的近乎无所不能的威力,使电影可以充分地展现出人类梦想中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恭喜你,你获得了一等奖!”收到女友这条短信时,我的思绪就如同电影镜头画面在快速剪辑——“唰~~!”(一个闪回)——时间仿佛又回到了大赛之前……2004年的暑期,我无意中在电影学院的网站上看到了关于2004中国影视数码剪辑大赛的新闻链接,觉得这个活动对于我是一次难得的锻炼和学习的好机会。虽然目前我专升本学的是图片摄影专业,但出于兴趣爱好平时总喜欢拿着DV拍些短[在技术人员检修线路的这段时间里,我只有再熟悉熟悉剧本了。通读剧本,我发觉剧中人物性格分明,情节引人入胜、暗藏玄机,这场戏如果剪得好的话应该是非常精彩的。我把剧…  相似文献   

13.
《星球大战》引领我入行 当Christopher Bremble七岁的时候,他看到了影响他一生电影——《星球大战》:“这部电影非常具有创造性和想象力,与众不同.那些现在看起来非常原始的特效在当时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我一下子就被俘虏了.我在一个小社区长大,因此我有很多的时间去发挥想象力,这让我一直梦想着去讲述宏大的故事.”从童年时期开始,Christopher就喜欢写故事,长大后他成为了一个作家.但当他对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进行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发现电影也许会是一个更具有娱乐性的行业.非常幸运地,Christopher被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电视学院录取,并在那里遇到了诸多良师益友——著名的编剧、导演和演员.在南加大学习的第一年,他就拥有了自己的经纪人,成为了一名职业编剧.  相似文献   

14.
“周新霞老师跟我说导演的事情是这样——你有表达的时候别憋着,没表达的时候别硬往出努.如果觉得现在没有什么可说的,就踏踏实实做剪辑,如果将来有想说的,也别说没有精力.梦想还是要有的.” ——朱利赟 2005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第一次招剪辑方向的学生.进入大学第一年,第一次独立拍作业,凌晨三点电影学院门口的过街天桥上,拍作业拍到崩溃的同学对着桥下呐喊:“我受不了啦!”朱利赟笑言这是他们全班所有人的心声:“那时候其实不知道电影是怎么回事,我们只有摸着石头过河,不明白了再问老师,慢慢探索出一个可能.”他回忆大一第一学期,全班都在跟轴线问题较劲,基本上就是一个崩溃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化所学为所用娄炜是78级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毕业生。78级是高考中断10年后电影学院的第一批学生,78级的张艺谋、陈凯歌、顾长卫、陶经等如今已经成为了中国电影的脊梁。同为78级录音系毕业的电影学院录音系主任黄英侠曾经如此说过:"当时的录音系是三年里唯一一个录音本科班,当时我们普遍有一种历史的责任感,想  相似文献   

16.
《紧急迫降》:初入影视制作行业的六年 杨剑成在上海同济大学学习的是工业设计专业,他笑言这个专业选择与他小时候美术常拿100分应该很有关系.在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国决定尝试自己的数字电影制作,国家重点投资了两个数字电影制作中心,其中之一就是上海电影制片厂.他毕业之际,恰逢上影厂招收相关专业人才,当时国内还没有视觉特效专业,学习工业设计的学生有一定的电脑图形制作基础,于是被紧急召用.经过层层选拔,他最终进入上影厂,成为一名数字合成师.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全国电影科技工作暨电影专业委七届四次会议是在党的十七大会议刚刚闭幕,全党、全国人民正在掀起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电影产业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刻召开的。在此我把学习十七大的感受,结合当前电影行业技术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与大家做一个交流,同时也对今后的电影科技工作提一些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我是《影视制作》的老朋友,从05年开始便曾多次为杂志写稿。很巧的是,我进入影视制作行业也恰好是20年,20年的从业经历正好是行业20年发展的缩影。提起影视制作,四个大字由心中冉冉升起,那就是"既爱又恨",对影视制作的热爱让我这个学机械的"外行"从大学毕业开始便无法自拔,在这个行业一千就是20年,至今仍然乐此不疲。可恨的是,他残忍的抹杀了我对其他行业的兴趣,为她我几乎投入了所有的情感和精力。是的,我知道,不管哪个行业,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电影行业的现状是导演中心制,多作品,低质量.其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还是编剧越来越远离创作中心,在创作中的构建作用越来越小.就未来电影业的发展来看,编剧有必要进入电影创作的核心机构为电影业的繁荣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个18岁的“小青年”,我一直有一个关于电影的梦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电影导演。这个电影梦从此给了我学习的动力,在我周围几乎都是有关电影的事物,我完全被这股电影风给包围了。而我的目标,就是成为第二个张艺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