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使用配备EDS的SEM,研究了MmNi5-基储氢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微区成分。研究的合金中稀土元素含量低于化学比,晶界有Co,Mn和Al富集相析出。分别使用ReB6、ReP5O和纯稀土金属作为分析稀土元素的标样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全部采用纯金属标样(包括纯稀土金属标样)分析结果最好;采用ReB6和ReP5O14作为分析稀土的标样时,分析误差较大。文章对误差较大的产生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进行了W和W-Re合金试样的高温断裂韧性试验,研究了断裂韧性与温度关系以及Re含量对断裂韧性的影响,室温下,钨材料Re含量为5%和10%(重百分比,下同)的这三种试样的断裂韧性几乎是相同的,但是高温下这些材料的断裂韧性是随着Re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其脆-延怀转变类似予钢材,三种度样的断裂模式均是从韧性凹痕断裂向晶间断裂转变,随着  相似文献   

3.
钨基重合金的重复烧结改善其冲击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钨基合金的一种热处理方法,既能改善其中冲击韧性,又保其抗拉强度和延伸率。这种方法包括钨基合金的保温,这种合金成份为86-99%W,掺杂至少1%的Ni、Fe、Cu、Co和Mo的组合成份,温度范围为959-1350℃,保温时间为1分钟至24小时,在水域油中淬火,重复保温和热处理步骤。  相似文献   

4.
赵颖  熊绍珍 《光电子.激光》1999,10(2):102-106,112
本文报导当在室温下向非晶硅(a-Si)表面溅射钼(Mo)的过程中Mo与非晶硅发生互作用的现象。该互作用要求一定的临界溅射功率与钼层厚度。其作用速率在a-Si界面为反应速率限制,而在与Mo交界面则为扩建速率限制。互作用生成非晶态钼硅Mo:a-Si合金。它可阻止铝(Al)向a-Si中扩散,同时可改善a-Si TFT的接触特性。当用Al/Mo作a-Si薄膜晶体管(a-Si TFT)的源和漏电极时,可提高  相似文献   

5.
第二相对MoSi2磨损形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oSi2 作为重要的高温结构材料 ,其室温增韧和高温增强是当前材料科学研究的热门方向之一[1] ,第二相 (如SiC、ZrO2 和TiB2 等 )的引入为MoSi2 的室温增韧和高温增强提供了途径[2 ,3 ] 。同时 ,MoSi2 具有潜在的高温摩擦学应用价值 ,但第二相对其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因此 ,本文利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MoSi2 、MoSi2 B4C、MoSi2 SiC和MoSi2 ZrO2 (均为 2 0 %体积比 ) ,利用瑞士CSEM球 盘接触形式的摩擦磨损试验机对MoSi2 及其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评价 ,对偶材…  相似文献   

6.
用化学和电学研究测试了6H-SiC与元素金属(Ni,Mo)和硅化物(MoSi2,TaSi2和TiSi2)的接触特性。用俄歇电子光谱(AES)化学分析技术研究了由热处理引起的界面反应,在退火过程中,用电学测量方法(电流-电压和电容-电压)测量了整流特性或欧姆接触特性。并尽可能地计算了势垒高度及接触电阻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Co-Mn-Ni-Mg-O系和Co-Mn-Ni-Fe-O系这两种热处理电学特性相反的热敏材料进行复合得到Co-Mn-Ni-Mg-Fe-O五元系材料,经热处理后电阻值的变化得到互补,使热敏电阻经高温热处理后稳定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对用电沉积方法制备稀土-铁系金属合金功能性薄膜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对从二甲亚砜溶液中电沉积La-Fe-Co合金的研究发现,镀液中La3+的含量应运高于Fe2+及Co2+的含量,才能有La沉积出来,控制镀液组成可获得含La量在3%左右的La-Fe-Co合金镀层,镀层外观为灰白色。工艺条件对镀层组成影响不大,电镀过程中,二甲亚砜也被还原使镀层含硫,镀液阴极电流效率仅为20%~30%。  相似文献   

9.
对用电沉积方法制备稀土-铁系金属合金功能性薄膜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对从二甲亚砜溶液中电沉积La-Fe-Co合金的研究发现,镀液中La^3+的含量应远高于Fe^2+及Co^2+的含量,才能有La沉积出来,控制镀液组成可获得含La量在3%左右的La-Fe-Co合金镀层,镀层外观为灰白色。工艺条件对镀层组成影响不大,电镀过程中,二甲亚砜也被还原使镀层含硫,镀液阴极电流效率仅为20% ̄30%。  相似文献   

10.
利用2kWCO2激光器对不同合Si量的AI-Si合金进行了搭接扫描熔凝处理,通过SEM和TEM对激光熔凝处理后Al-Si合金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通过测定在不同介质条件下的阳极极化曲线,讨论了激光熔凝处理对AI-si合金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处理可改善Al-Si合金在10%H2SO4和10%HNO3溶液中的耐蚀性,而对Al-Si合金在10%HCl和5%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用分子束外延法在GaAs(100)衬底上生长了高质量的四元合金Zn(1-x)MgxSySe(1-y)薄膜.在对所生长的样品进行俄歇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和喇曼散射研究后,提出了一种确定四元合金Zn(1-x)MgxSySe(1-y)组分的方法,即:利用ZnSySe(1-y)和化学配比的MgSe作为标准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和喇曼散射测得标准样品ZnSySe(1-y)中的S组分,再根据ZnSySe(1-y)和MgSe的俄歇谱图,对各元素的相对灵敏度因子进行修正,然后利用相对灵敏度因子法比较精确地走出四元合金Zn(  相似文献   

12.
Co-Mn-Ni-Mg-Fe-O系材料的高温热稳定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o-Mn-Ni-Mg-O系和Co-Mn-Ni-Fe-O系这两种热处理电学特性相反的热敏材料进行复合得到Co-Mn-Ni-Mg-Fe-O五元系材料,经热处理后电阻值的变化得到互补,使热敏电阻经高温热处理后稳定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Mo-47Re基合金的机械性能的温度关节曲线。  相似文献   

14.
用化学和电学方法研究测定了6H-SiC与元素金属(Ni,Mo)和硅化物(MoSi_2,TaSi_2和TiSi_2)的接触特性。用俄歇电子光谱(AES)化学分析技术研究了由热处理引起的界面反应。在退火过程中,用电学测量方法(电流-电压和电容-电压)测量了整流特性或欧姆接触特性。并尽可能地计算了势垒高度及接触电阻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工艺条件的控制,获得了铜系混合导体材料Cu2Mo6S7、7、Cu2Mo6S8.0及Cu4Mo6S8.0.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表明为Mo6S8结构的单相,并采用分析化学方法对其化学计量进行了分析,通过测试得到了三种混合导体的总电导率σ和离子电导率σi·当混合导体Cu2M06S7、7与固体电解质Rb4Cu16I7Cl13复合后可改善其电化学性能,复合比为2:1时,总电导率σ和离子电导率σi可达75(Ω·cm)-1和7×l0-2(Ω·cm)-1。  相似文献   

16.
激光熔覆高温合金及其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杨永强  田乃良 《中国激光》1995,22(8):632-636
高温工模具的失效方式主要为工作面的热磨损和氧化热疲劳。针对这一特点,选用镍基高温合金+WC和MCrAIY合金(M=Ni,Co)+WC进行激光熔覆试验,并对激光熔覆层进行组织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镍基高温合金+WC有较高的热强性,而MCrAIY+WC则有较佳的抗氧化性。将两类合金激光熔覆层应用于无缝钢管顶头上提高使用寿命1~4倍。其中以MCrAIY合金+10%WC激光熔覆顶头寿命最长。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不同金属薄膜结构形成的超薄CoSi2膜的高温稳定性.采用离子束溅射和反应磁控溅射技术制备Co/Si、TiN/Co/Si、Co/Ti/Si、TiN/Co/Ti/Si不同结构,在高纯氮气下进行快速热退火(RTA),形成CoSi2薄膜.应用四探针薄层电阻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TiN覆盖层和Co/Ti/Si三元固相反应都是有利于形成具有良好高温稳定特性的CoSi2薄膜的有效方法,有望应用于深亚微米接触和互连技术中.  相似文献   

18.
环球了望     
·日本NEC公司与中国信息产业部(MII)电信传输研究所联合宣布,将进行3G W-CDMA蜂窝技术试验。NEC计划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和营销,扩大在中国下一代移动业务中的市场占有率。 NEC公司曾参与日本NTT DoCoMo的W-CDMA开发工作,其W-CDMA网络系统和手机为NTTDoCoMo商用移动网选用。NEC还与英国BT、泰国TOT、韩国 SK、新加坡 SingTel以及意大利 TIM公司就 W-CDMA技术进行了联合试验。 ·也门共和国总统Saleh出席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也门电信合作的国家主干传…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在大气中研究了Cu-27.2wt.%Zn-4.7wt.%Al合金中的贝氏体的精细结构,并与透射电镜(TEM)及扫描电镜(SEM)下的形态进行了比较,发现Cu-Zn-Al合金中虫氏体是由亚片条或亚单元组成,亚单元由超亚单元构成,进而为贝氏相变机制的再认识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Cu-Zn-Al合金中贝氏体的形成模型。  相似文献   

20.
岛谷幸治  阚波 《钨钼材料》1998,(1):41-45,54
高熔点金属在周期表中属于过渡元素类(Ⅲ~Ⅷ族),我们可以很随意地列举出诸如Hf,Ta,Nb,W,Mo,Re,Os,Ru,Ir等熔点在2000℃认上的金属名称,这些金属中以纯态作为耐热材料使用的,主要是W,Mo,Ta和Nb,本文中针对同时兼备价格便宜和易于利用这两大特性的Mo与W,围绕在高温炉构造材料方面的应用为中心,就其制造法中的热处理措施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