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胜利渠灌区井渠结合灌溉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黄灌区靠近黄河自流灌区,引水便利,灌溉定额高,地下水丰富而不开采,水资源浪费严重;远离黄河的补源区,当地水资源缺乏,地下水超采严重。因此,引黄灌区采用地下、地上水联合运用是非常必要的,井渠结合技术就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节水灌溉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人民胜利渠灌区积累了丰富的井渠结合灌溉经验。  相似文献   

2.
引黄灌区,目前存在着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现象。靠近黄河自流灌区引水便利,灌溉定额高,地下水丰富而开采很少,水资源浪费严重;远离黄河的补源区,当地水资源缺乏,地下水超采严重。因此,引黄灌区合理采用地下、地上水联合运用是非常必要的。文章是人民胜利渠灌区井渠结合灌溉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3.
张雪峰  曹倩 《山东水利》2010,(3):58-59,64
位山灌区是黄河下游最大的引黄灌区,为促进灌区良性运营,灌区积极推进水价改革,根据位山灌区当前水价及水费的计收情况,针对水费计收中存在的泥沙"瓶颈"制约、水资源供需矛盾、引水补源区水费收缴困难等问题,采取了加大泥沙治理力度、增加引水指标、对引黄区和补源区出台不同的水价政策等措施,完善了水费的征收和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4.
刘秀云  张伟  陆萍  张兆国 《山东水利》2004,(5):27-27,29
梁山县兴建有陈垓和国那里两座大型引黄灌区。陈垓引黄闸设计引水流量30m^3/s,最大流量40m^3/s,设计灌溉面积3.68万hm^2。国那里引黄闸设计引水流量40m^3/s,最大流量45m^3/s,设计灌溉面积2.53万hm^2。随着灌区的逐步配套改造,现已形成自流、提水、井灌补源三类灌溉模式,为促进工农业生产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昌邑市地下水超采区现状,从工程和非工程两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采取了雨洪利用节水灌溉、中水回用、引水补源等多种措施压减地下水开采量。  相似文献   

6.
东明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豫鲁之交,黄河在东明境内全长66.00km,共有引黄闸4座,设计灌溉引水能力175m~3/s,年最大引水量已超过10亿m~3,引黄灌溉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大量引水造成河渠严重淤积,制约了灌溉效益的充分发挥,大大降低了防洪抗灾能力。  相似文献   

7.
东明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豫鲁之交,黄河在东明境内全长66.00km,共有引黄闸4座,设计灌溉引水能力175m3/s,年最大引水量已超过10亿m3,引黄灌溉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大量引水造成河渠严重淤积,制约了灌溉效益的充分发挥,大大降低了防洪抗灾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黄河下游现行的几种引黄灌溉模式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科学总结,首次提出了以当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标准,将引黄灌溉模式概括为补源灌溉和非补源灌溉两大类,并对引黄补源灌溉的概念做了新的界定。这一新概念的提出,为今后黄河下游引黄灌溉的战略转变澄清了思想和理论上的障碍。明确提出黄河下游黄灌溉战略转变的方向是大力发展引黄补源灌溉,全面阐述了实行这种战略转变的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濮清南蓄灌区过去长期采用井灌方式进行农田灌溉,地下水过量开采导致生态环境退化等严重问题。引黄蓄灌补源工程实施方案的提出为优化蓄灌区灌溉方式、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行方案。系统分析了濮清南引黄蓄灌区三期工程实施的有利条件、维护工程长期运行的综合措施与水资源调配模式,利用渠系网络、坑塘库容,形成了旱能浇、涝能排、多源互补的灌溉补源网络体系,保障了引黄水源的稳定供给,同时通过政策激励提高了农民引黄灌溉的积极性。运用跟踪调查、资料统计、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引黄蓄灌补源成效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蓄灌区粮食单产逐年增加、灌溉成本持续降低、地下水源得到有效补给、农民生活饮水水质得到根本改善,引黄补源实践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位山灌区水利经济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山灌区地处鲁西平原,设计灌溉面积36万hm2,渠首设计引水流量240m3/s,是山东省最大的灌区,居全国6个特大型灌区的第5位。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位山灌区落实“取水许可、用水交费”制度,深化水价改革,立足灌区优势发展综合经营,努力实现灌区发展同水利经济相互促进,发展壮大水利经济,推动了位山灌区快速持续发展。1基本情况位山灌区始建于1958年,1962年停灌,1970年复灌,复灌至今,始终坚持“引黄补源,以井保丰”的方针,累计引水352亿m3,不仅满足了灌区农业灌溉用水,补充了地下水源,改良了盐碱地,而且…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许昌水利伴随着新中国的步伐,从一个水旱灾害频繁、民不聊生的旧时代,一步步走向了江河安澜、科学发展、人水和谐的新时代,抗旱、防洪、除涝、供水、引水、补源相结合的水利工程体系初步形成,水利工程防洪、灌溉、供水、发  相似文献   

12.
郏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地下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根据地形分为低山区、岗丘区和平原区。平原区为北汝河两岸河谷平原,地下水较为丰富,岗丘区和低山区地下水比较贫乏。广阔渠是贯穿岗丘区的一条灌渠,水源地为北汝河,引水流量为6m~3/s,在满足灌溉的情况下,利用工程措施把富裕水量回补地下水,达到岗丘区水量供需平衡,从而保证郏县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水电站引水区的河床演变特点和水沙运动规律,对电站引水发电具有重要影响。根据三峡工程蓄水初期2006年4月至2011年8月地下电站引水区3次实测地形资料和模型试验成果,分析了地下电站引水区泥沙冲淤变化特点和电站排沙孔开启后的排沙效果。认为三峡工程运用后地下电站引水区受河段边界条件和水流运动特性的影响,河床泥沙呈累积性淤积,地下电站排沙孔的作用主要是形成冲刷漏斗保持电站厂前门前清,而对整个引水区的排沙作用有限。为此,建议进一步开展三峡工程地下电站排沙孔排沙效果试验研究,优化排沙措施,以保证地下电站引水安全。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东营市广饶县境内地下水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现状,阐述了由于不合理开采利用,甚至超采地下水资源而形成地下水漏斗区,从而制约工农业发展,造成水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介绍了实施补源工程使地下水位明显回升的工程实例,说明了引水补源工程是解决地下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宋志伟 《河北水利》2011,(11):12-13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改善民生的支撑.引黄入冀是我国水利史上一个惠民求发展的创新举措。邢台市引黄工程始建于1993年.中间历经坎坷.直到1994年终于引水成功。邢台水利人始终坚持“引黄惠民求发展”的指导思想,经过不懈努力.把引黄灌区建设成引水、蓄水、调水、分水于一体的灌溉补源网络.已成为邢台市社会和经济...  相似文献   

16.
人民胜利渠灌区主要承担焦作、新乡、安阳3市12县(市、区)57个乡镇的农田灌溉和向新乡市城市供水任务,并承担着滑县地下水补源的任务。受小浪底水库持续"蓄浑排清"以及连年"调水调沙"影响,渠首引水口黄河主河槽不断刷深,灌区引水条件逐步恶化,目前已远远不能满足灌区实际需要,缺水成为制约灌区生存和发展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费县在水利工作中,以配套挖潜为重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发动受益社队干部和群众,自筹资金四十三万,元。奋战九十天,投工二十四万余个,一举完成了浚河石沟第一期引水工程。浚河石沟引水工程是许家崖水库灌区的一项补源工程。这项工程经山东省水利设计院、临沂地区水利设计室和费县水利局多次联合勘测设计的浚河拦河引水工程,一次蓄水六百二十五万立米,年利用水量达五千五百万立米,可灌溉北干渠十五万亩耕地。  相似文献   

18.
榆林地区现有灌溉面积38.8万亩,有自流渠道756条,其中国营渠道22条,设计总引水量43米~3/秒,灌溉面积26.9万亩。由于气候干旱,全区降雨量和径流量时空分布不匀,暴雨洪量占年径流量45~53%。河道流量变幅大,据窟野河神木水文站观测,枯水流量最小仅0.008米~3/秒,1976年最大洪峰流量达13800米~3/秒,最大含沙量1640公斤/米~3。加之灌区农作物种类多,土壤沙性大,保水性差,夏灌水源缺乏,灌区一般缺水7~20天,因而突破引水含沙量限制,引用高含沙洪水灌溉是十分必要的。榆林地区各灌区引洪灌溉、漫地已有悠  相似文献   

19.
宝鸡峡灌区灌溉引水对渭河径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启才  李怀恩  吴喜军 《人民黄河》2012,34(12):106-108
宝鸡峡灌区农业灌溉引用渭河水已对渭河生态造成了显著影响。渭河年径流量存在年际差异大的特点,而宝鸡峡渠首引水则多年维持在5.30亿m3/a左右,从而造成枯水年渭河生态基流的缺失及生态系统的破坏。宝鸡峡灌区引水对渭河径流量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枯水年的枯水段(11月至翌年4月),引水后生态基流缺失量达1.42亿m3/a。通过改进宝鸡峡灌区灌溉方式和减少灌溉损失可以节水1.27亿m3/a,该水量能缓解宝鸡峡灌区引水对渭河径流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莱西市大沽河沿岸地下水回灌补源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莱西市大沽河沿岸地下水量不足的问题,采取工程措施进行回灌补源。其中回灌补源工程的水源:一是利用汛期径流进行补源;二是利用水库拦蓄水进行补源。采取的工程措施是:外引、内拦相结合实行面补。利用拦水闸拦蓄由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待各沟、渠水下渗后,再利用大沽河汛期水或产芝水库、高格庄水库拦蓄水,通过渠道向沟、渠引水,浇灌粮田和补充地下水;拦蓄、渗井、渗沟相结合实行点补。利用所建闸将区内地表径流、外引水拦蓄回灌。通过回灌补源地下水位回升,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