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崔宏青  凌志华   《电子器件》2008,31(1):87-91
本文提出了一种测量扭曲向列相液晶盒盒厚与扭曲角的新方法,在液晶盒和检偏器之间放置四分之一波片,通过旋转此四分之一波片,测量各个调制点的光强,用傅里叶分析法计算线偏振光穿过液晶盒后的 stokes 矢量,从而求出液晶盒盒厚以及扭曲角.实验证明,用此方法测量盒厚比较小的液晶盒厚有较高测量精度.另外,此方法也可以应用到单偏振片反射式液晶盒盒厚和扭曲角的测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液晶连续体弹性理论和4×4矩阵方法,通过色度学色差的计算,对STN液晶显示屏厚度的均匀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液晶盒的厚应对对比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一种具有空间变化的轴对称偏振特性的液晶偏振光器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普通的偏振片和向列相液晶制作的夹层结构液晶盒,一个基板表面单向摩擦,另一个基板表面通过圆形摩擦或两个基板圆形摩擦实现液晶分子的同心圆对称排列。该液晶器件可获得具有空间轴对称偏振特性的线偏振光,作为一种新型的偏振光器件使用。利用琼斯矩阵分析解释了出现该偏振特性的原理和该偏振光器件的类型。  相似文献   

4.
在最近几年用波导技术测量在一薄层液晶中的光学特性已引起越来越多人们的兴趣和关注。采用这方法可以测量在一个铁电液晶盒中,铁电液晶分子指向矢的变化和排列状况。实验是通过计算机控制样品盒的转速和角度,同时采集与入射光角度有关的反射率数据来完成。计算机对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进行拟合计算后,给出MIX783铁电液晶分子在S_A和S_C相的排列模型。研究了不同温度下铁电液晶分子的倾斜角,扭角及一系列有关参数的变化规律,测定了在S_C相时铁电液晶分子的光学特性。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颖的彩色显示器件DC LCCS/DC BIT由一个双色液晶色闸(DC LCCS)和一个双色束引式CRT(DC BIT)组成,DC LCCS由一片红-青色多偏振片、一片中性偏振片和一个π型液晶盒组成,在DC BIT的荧光屏上绿色和品红色粉条构成双色粉条组。通过DC LCCS和DC BIT的共同作用DC LCCS/DC BIT进行全色显示,DC LCCS/DC BIT有许多优良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研究了胆甾相液晶与蓝相液晶的旋光能力。首先计算了圆偏振光在平面态胆甾相液晶与蓝相液晶中的布拉格反射现象,从晶格结构和分子排列的角度对模拟结果做了讨论,研究了液晶折射率和螺距对布拉格反射现象的影响。其次研究了胆甾相与蓝相液晶夹在两正交偏振片间的漏光情况,用液晶的旋光能力对二者的相似和不同的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7.
改进的极向锚定强度测量方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介绍一种测量液晶表面极向锚定强度的方法,通过同步测量线性偏振光经过混合排列的楔形液晶盒的相位及外加电压值,经过数值处理,得到表面极向锚定强度。使用混合排列液晶盒,简化了计算及测量步骤;使用楔形盒并用不同点的厚度差值代替厚度值计算,减小了由于厚度测量误差引起的干扰,提高了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8.
反射式胆甾相液晶偏振片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本文介绍了基于胆甾相液晶(CLC)材料的种种上单层反射式偏振片。胆甾相液晶材料包含一个聚合物组分和其他非反应性液晶。通过一个聚龛上发的分子重新分布 生非线性的螺距梯度。这种偏振片在可见了光部分有很高的消光比。当调制在红外(IR)时,偏振片在波长700-2000nm范围内反射。另外本文还简单介绍了场控宽带偏振片,并对其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为了同时获得具有高透射率和反射率的液晶显示器,提出了一种采用内部线栅式偏振片(wiregridpolarizer,WGP)的单倍盒间距的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器方法。在反射模式中,液晶盒内嵌的WGP作为依赖于偏振的外界光的反射器;在透射模式中,不需要消色差的四分之一波片。基于液晶盒的初始取向,该器件可用于正常显黑模式(垂直取向)和正常显白模式(扭曲向列相取向)。本文研究了这两种器件结构详细的电光特性,如电压依赖光效率特性和视角特性。  相似文献   

10.
在复杂的液晶显示器制造工艺中,液晶盒厚及其测量对液晶滴入量起着关键作用,进而影响液晶显示器件的底色及响应速度等光电特性.从光干涉原理出发,以FPGA为核心芯片,利用倾角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模组设计了液晶盒厚快速测量系统,通过实验验证,系统具有误差小,设备简单,操作快捷等特点,满足液晶盒厚在线自动测量的同时,相对标准差提高到0.02%以上,充分满足了液晶显示器件生产厂家进行盒厚过程监控和液晶量准确计算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扭曲向列相液晶盒盒厚和扭曲角的Stokes矢量法。根据Jones矩阵推导出了Stokes矢量与液晶盒参数的关系,其原理是通过确定经过液晶盒之后偏振光的偏振特性来求解液晶盒盒厚和扭曲角。该方法在测量一个Stokes矢量时,在液晶盒后依次放两种波片,目的是改变经过液晶盒后的光的偏振态,再置一偏振分光棱镜分开水平Ip和垂直Is线偏振分量,测得两组光强,根据公式算得该Stokes矢量,从而求解液晶盒盒厚以及扭曲角。实验中我们用该方法测量了不同盒厚、扭曲角度的TN液晶盒。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行,结果准确,并且可以测量盒厚较小的液晶盒。最后,我们理论分析了实验误差。  相似文献   

12.
利用Berreman 4×4矩阵法对胆甾相液晶的选择性反射特性进行了计算模拟,从模拟结果分析了胆甾相液晶的蓝移现象和反射率与盒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液晶显示器-无补偿超扭曲LCD。这种XSTN在扭角,液晶混合物参数,盒厚与双折射系数的乘积,以及偏振片的取向等方面均经特殊设计,表现出良好的电光特性。对于它的亮度,对比度以及多路能力的理论预见已为为实验所证实。  相似文献   

14.
徐延亮  时家明  赵大鹏 《红外》2010,31(2):14-18
为了快速获得无抖动偏振图像,本文提出了一种实时测量斯托克斯参量的新方法,即在固定不动的液晶可调滤光片(LCTF)前加一块可旋转的偏振片,使入射光依次经过线偏振片和LCTF到达CCD,然后通过计算接收到的光强得出斯托克斯参量,确定光束的偏振态,得到偏振图像。通过计算发现,当LCTF透光轴与系统X轴的夹角为π/8,偏振片透光轴与系统X轴夹角分别为0、π/4、π/2和3π/4时,偏振参数的获得就比较简单。偏振片的旋转代替了LCTF的旋转,测量的偏振图像无抖动,偏振度和偏振角图像精确。该系统可以获得较高的帧频,在目标识别和反伪装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各向异性PDLC散射膜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摩擦表面取向层的方法制备了有光学各向异性结构的PDLC膜。研究了液晶盒的厚度、摩擦强度,以及在紫外光诱导相分离过程中的光照强度对PDLC膜的光学各向异性程度和电光特性的影响。对PDLC的光学各向异性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要获得低阈值电压、高各向异性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各向异性膜的盒厚、摩擦强度以及光照度等条件。被取向后的PDLC各向异性膜可被用来作为具有很好光电特性的电可调散射式偏振片。  相似文献   

16.
从Jones矩阵出发,推导了HTNLCD的Δnd、偏振片的贴置方向等重要工艺参数;利用Δnd第二极小计算了不同材料常白型HTNLCD的盒厚、不同液晶材料与不同手性材料的配比浓度;利用Δnd第二极小研究了常白型HTNLCD的电光特性和视角特性,实验结果证明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和工业生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全漏导波技术对反扭曲向列相负性液晶盒进行了研究,通过测量液晶盒全漏波导几何结构在不同电压作用下随内角变化的反射光强,并与理论模拟进行对比和拟合来确定液晶及液晶盒的多项参数,进而探究反扭曲向列相液晶盒内部液晶指向矢分布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具有预扭曲角的共面转换液晶盒的动态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Ericksen和Leslie的液晶弹性理论和动力学理论,对共面转换液晶显示器件(IPS-LCDs)的响应时间参数进行分析,将预扭曲排列引入这种模式,给邮此种盒中指向矢分布的动态方程。通过计算液晶盒的瞬时指向矢分布,得到光透过率随时间变化与扭曲角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具有预扭曲角的IPS液晶盒有很快的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9.
垂面排列液晶盒中不同电场表述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液晶连续体理论和动力学理论出发,分析了液晶盒中均匀场近似和非均匀场近似作用下的一般垂直和手性扭曲垂直液晶盒的动态响应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在两种不同的近似情况下,液晶盒的响应速度是不相同的。使用均匀电场近似计算模拟比较简单、方便.计算速度快,可用作定性分析.但不能得到较准确的结果;使用非均匀电场近似更符合液晶盒内电场的真实分布,因此其对动态响应的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液晶盒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20.
液晶盒外加一定的电压,会改变液晶分子的取向排列,这样液晶层的有效介电常数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如果把液晶盒看作一个电容器,其电容也会有所改变。本论文理论研究强锚泊混合排列向列相液晶盒的电容特性,基于液晶弹性理论和变分原理,理论推导液晶盒系统的平衡态方程及电容的解析表达式,通过Matlab软件数值模拟了此液晶盒的电容-电压曲线和指向矢分布曲线,并对其电容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