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萜类化合物是数量最多的一类植物天然产物,具有重要的医疗保健功效,在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应用广泛。萜类化合物的传统生产方式为植物种植提取,对野生植物资源、土壤和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构建微生物细胞工厂生产萜类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的生产模式,是目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
<正>昆布二糖是β-1,3糖苷键连接的还原性二糖,是一种功能多样的高价值寡糖。它可以作为合成透明质酸的前体物质应用于制药及化妆品行业,作为促发芽剂和天然防腐剂应用于农业领域,且其具有益生作用,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于食品保健品行业,另外,还可以调控嗜热菌热纤维梭菌的蛋白表达。昆布二糖的传统制备方法是以稀酸水解天然产物,但天然产物供应有限,导致昆布  相似文献   

3.
正丁二酸是一种优秀的平台化合物,在化工、材料、医药、食品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被美国能源部列为未来12种最有价值的平台化合物之一。作为C4平台化合物,其可用于合成1,4-丁二醇、四氢呋喃、γ-丁内酯以及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构建高效生产丁二酸的微生物细胞工厂,将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高效转化为丁二酸,是近年来国际上的  相似文献   

4.
<正>手性γ-氨基丁酸类化合物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降血压等生理作用,在神经系统药物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已上市药物有(S)-普瑞巴林(Lyrica)、(R)-巴氯酚(Lioresal)等。3-取代-4-氰基丁酸是合成手性γ-氨基丁酸类化合物的前体,可由腈水解酶立体选择性水解二腈类化合物获得。现有工艺腈水解酶催化活性低、光学选择性不强,不能满足工  相似文献   

5.
<正>L-半胱氨酸是一种重要的含硫氨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L-半胱氨酸仅能通过毛发水解的方法生产,然而该工艺具有高污染和低得率等缺点,限制了L-半胱氨酸的大规模生产。近年来,随着合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半胱氨酸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由  相似文献   

6.
正合成生物学以工程化设计理念,对生物体进行有目标的设计与改造,形成生物技术颠覆式创新,有望为破解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等领域重大挑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植物天然产物合成是合成生物学的重点研究方向。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博士研究生刘晓楠、助理研究员程健和云南农业大  相似文献   

7.
<正>甲醇作为一种替代碳源,与现有发酵原料相比,具有来源丰富、价格低廉、还原性高等优势。因此,研究甲醇生物转化技术,发展基于甲醇的生物制造产业,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意义。甲醇氧化生成甲醛是甲醇生物转化的第一步,也是限速步骤。提高甲醇氧化速度,同时避免高毒性中间物甲醛的积累,是提高甲醇生物转化速度的关键。近日,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郑平研究员带领的系统与合成生物技术研究团队和孙际宾研究员带领  相似文献   

8.
正壳寡糖是壳聚糖经降解处理后得到的一种聚合度为2~20的氨基寡糖产品,具有水溶性好、易吸收等优点,为目前所知的唯一碱性寡糖,具有抗肿瘤、抗菌、免疫激活以及保湿等特点,在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壳聚糖酶能特异性催化壳聚糖水解产生壳寡糖,催化条件温和,并具有较高的催化速率,有利于实现壳寡糖的绿色工业化生产。壳聚糖酶属  相似文献   

9.
丁二酸可用于1,4-丁二醇、四氢呋喃、γ-丁内酯及PBS可降解塑料的合成,在化工、材料、医药、食品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被美国能源部列为未来12种最有价值的平台化合物之一。构建高效生产丁二酸的微生物细胞工厂,将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高效转化为丁二酸,是近年来国际上的研究热点。甘油作为高还原力的碳源,在生产丁二酸等需要较多还原力的产物时具有较大优势。但是,目前代谢工程改造微生物以甘油为底物生产丁二酸仍具挑战性,厌氧条件下丁二酸的产量和生产速率非常低。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克根达尔效应(Kirkendall效应)合成空心纳米材料是近来纳米材料制备科学领域的一个热点。实验中,利用克根达尔效应获得的产物的空心结构一般不超过500nm。具有较大空心结构的纳米材料尤其在药物缓释、输送等领域可以显著提高载带能力。最近,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所研究人员采用水热法,成功获得了具有较大中空结构  相似文献   

11.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陈春英研究组与纳米材料研究室唐智勇研究组合作,在以秀丽线虫为模型研究纳米材料生物效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的Nano  相似文献   

12.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陈春英研究组与纳米材料研究室唐智勇研究组合作,在以秀丽线虫为模型研究纳米材料生物效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秀丽线虫是生物学经典的模式生物,然而用于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研究还鲜有报道。本研究工作基于秀丽线虫模型,从纳米材料  相似文献   

13.
正化学领域的著名杂志Chemical Communications,最近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刊发了北京大学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于海峰特聘研究员和杨槐教授课题组的论文Photoresponsive Liquid Crystals Based on Halogen Bonding of Azopyridines,报道了他们在超分子液晶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4.
《现代材料动态》2007,(1):26-26
我国与英国剑桥大学合作,在大块非晶合金材料塑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他们采用“喷丸”的方法,对大块非晶合金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可能为解决大块非晶合金材料的脆性问题提供新的、更简单的途径,同时对认识脆性材料的断裂机理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金属离子混合电容器集高能量密度、高功率输出以及长循环寿命等优点于一身,近年来已成为未来可持续发展新型储能系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其中,因钠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与锂的物理化学性质相似,使得钠离子电池及钠离子混合电容器作为锂离子储能体系有效的替代产品,发展势头迅猛,各类新型钠离子混合电容器的研究报道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酚氧基邻位上含有大位阻基团的双[(N-3,5-二枯基亚水杨醛)-2’-甲基环己胺]二氯化锆催化剂(Cat),并将其应用于乙烯均聚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研究了以甲苯为溶剂,不同助催化剂、n(Al)/n(Zr)、聚合时间、聚合温度条件下,对Cat催化乙烯的聚合活性、UHMWPE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at在以甲基铝氧烷(MAO)或烷基铝为助催化剂,n(Al)/n(Zr)=50000,聚合时间为2h,聚合温度为50℃的条件下可高效催化乙烯聚合获得UHMWPE,催化活性大于200×10~6 g PE/mol Zr;尤其在三甲基铝(TMA)助催化剂的存在下,可获得黏均相对分子质量达到8×10~6的UHMWPE。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天津工业大学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何本桥教授课题组成功制得超薄且致密PA分离层,为高渗透选择性纳滤膜的制备提供了简易可行的新途径.课题组通过向常规界面聚合的小分子水相单体溶液中添加可溶性壳聚糖大分子,利用水相溶液中各组分之间黏度差异和扩散速度差异,促使原位形成中间层并调控界面聚合过程,成功制得超薄(约20nm)  相似文献   

18.
《中国材料进展》2010,(5):47-47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魏志义研究组通过广泛的合作,在全固态超短脉冲激光研究领域取得系列重要进展,相继研制成功多种性能优良的全固态超短脉冲激光。  相似文献   

19.
《新材料产业》2011,(10):91-91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陈春英研究组与纳米材料研究室唐智勇研究组合作,在以秀丽线虫为模型研究纳米材料生物效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的Nano Letters杂志上。纳米材料与生命体系相互作用及其健康效应问题,是纳米科技领域的重要前沿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20.
《纳米科技》2011,(5):90-90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陈春英研究组与纳米材料研究室唐智勇研究组合作,在以秀丽线虫为模型研究纳米材料生物效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的Nano Letters杂志上(2011,11:3174—31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