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一系列的乡村建设难题都会归结到乡村治理,因此探讨乡村治理变化中的内在逻辑和趋势尤为必要。回顾广州市乡村治理的历史,可以发现乡村治理的变迁经历了传统乡村阶段、政权挤压阶段、改革开放后阶段,在后农业税时代背景下,乡村表现出权力格局重构、治理主体多元及生产规则重建等异化特征,出现了组织型、精英型和项目型3种类型的乡村治理模式。为了更好地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需要以平衡的方式将国家权力嵌入乡村以稳定基本盘,对主体和资源进行重组升级以提升治理的运行逻辑,而项目资源的倾斜则是推进当前乡村治理升级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2.
在考察珠三角存量建设用地再开发的政策与实践基础上,分析了再开发的制度安排、实施结果,认为存量建设用地治理变迁的背后是空间治理结构的转型。运用法团主义分析工具,构建了珠三角存量建设用地治理变迁的制度分析框架,在以"分权"为特征的体制转型过程中,政府、市场与社会力量此消彼长,不同的力量组合构成不同的治理模式,同时也导致了不同的空间治理方式。从"国家法团主义"到"地方法团主义"再到"社会法团主义"的治理结构变迁下,存量建设用地治理的政策与实施特征也呈现不同的特点。从"国家法团主义"下对违法用地的承认与处理以及放弃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到"地方法团主义"下地方政府占据主导作用,压制了市场和社会的力量导致再开发放缓,再到"社会法团主义"下社会力量崛起,再由开发房地产导向转变为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导向。研究应用广州市番禺区的存量建设用地再开发历程,对再开发过程中的权力结构重构、利益协调机制以及实施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3.
郐艳丽 《城市规划》2015,39(6):59-68
乡村治理多方参与主体包括政府、企业、规划师和农民,在乡村治理公共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我国普遍采取自上而下的决策方式和治理模式,即政府或企业和规划师制定的乡村治理政策并未将农民的利益和切身需求作为决策的基本准则,从而使乡村治理过程和结果呈现"农民置下"的被动接受状态,国家和社会的投入并未产生应有的政策效能。"农民置上"的乡村治理本原模式回归是各参与主体切实转变治理理念,农民始终作为受益和实施建设的主体,其政策效果具有扩散效应,并通过巴林左旗后兴隆地村的规划实施佐证论点。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6):36-41
农民合作组织作为集体组织形式,在贫困治理中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民合作组织与贫困治理的关系,从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两方面构建了农民合作组织参与贫困治理的动力机制结构框架,提出价值追求和物质利益驱动是农民合作组织参与贫困治理的内部动力,国外合作组织的经验、治理困境催生和政府政策推动是农民合作组织参与贫困治理的外部动力。针对目前我国农民合作组织在贫困治理中存在的立法支持不完整、政府引导与服务缺位、服务组织欠缺等因素,本文提出进一步探索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道路、加大指导和服务、加强法律制度供给、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等措施,提升农民合作组织参与贫困治理的动力。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12)
弱者保护功能是婚姻家庭法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婚姻家庭中弱者权益的重要保障,本文对婚姻家庭中的弱者概念进行了阐述,并对婚姻家庭法中的弱者保护功能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6.
李阿琳 《规划师》2013,29(3):29-34
当前我国农村因征地拆迁等问题,社会矛盾激化,其根源在于"国家建设"的社会治理思路。具体而言,自上而下进行的工业区规划、迁村并点的村镇体系规划与"农民上楼"的集中居住区规划等,在实质上是为国家经济、地方政府与城市开发服务的,严重损害了农村与农民的利益,这是农村社会矛盾激化的根本原因。在社会管理创新的趋势下,农村应自下而上进行新型的村镇规划,注重培育地方社区,发展多元的地方经济,转变规划建设实施的主体与内容。  相似文献   

7.
空间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以荷兰(Netherlands)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其2008年后的一系列空间治理运行体系改革举措。研究表明,荷兰将空间治理运行体系分为四个环节,分别是政策制定、政策合作、政策实施和反馈,并构成可持续闭环;在运行逻辑组织上,荷兰坚持一般事务简政放权,底线问题集权干预;“多规合一”,实施综合统筹治理;多级跨域合作,公共参与民主协商;各类立法先行,确保治理有法可依。最后,提出了我国新时期国土空间治理的建议:(1)发挥地方主责,做到“底线管制收紧,常规管理放权”;(2)“刚”“弹”有度,加快形成国土空间治理体系闭环;(3)彰显公共政策,寻求全环节多方位的公众参与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8.
乡村治理格局的变迁同中国的经济转型背景息息相关,治理机制的演进无法脱离资本与乡村社会之间始终纠葛的历史脉络。基于“双向运动”理论,文章通过将乡村治理演进嵌入到特定的地方社会经济制度变迁场景之中,从市场扩张和社会纠偏的两维角度,对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工业村”治理演进的4个阶段提供内在逻辑解释。结果表明,工业村的治理演进本质上是特定社会经济背景下工商资本以乡村社会关系网络为载体,以企业治理逻辑、治理组织渗透为手段,致使乡村传统治理机制不断瓦解与重构的逐利性表达。最后,研究认为构建市场与社会治理双向耦合、多主体嵌入的协同治理路径是推动市场有序准入、推动乡村治理的自我革新、实现乡村振兴的“善治之策”。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4)
强有力的地方政府是维持西方世界民主治理的关键因素之一,美国的经验尤其能够表明这一点。分权运动历史悠久,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将地方政府发展作为分散政治权力的重要手段。某种程度上,分权是为了更加民主的政治、更多的公民参与、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促进经济的发展。信息公开、问责制、发展公民权利、有保障的地方财政、民间组织的发展等,是建设和加强民主治理与地方治理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9)
会计有助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会计越发展,治理越科学,社会越进步。会计总是跟随经济社会的变迁而变化,会计发展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当前实践的首要目标,会计作为服务经济工作的最基本工具,应该释放会计在国家治理方面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五大效应。另一方面,国家治理现代化为会计的发展与繁荣创造了机遇,在会计计量单位、会计信息披露和会计人才等方面,会计应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1.
本文较系统地讨论了模拟岩体弱面的等厚度四节点弱面单元,着重分析了岩体转动对弱面单元的影响。并指出:即使弱面厚度很小,但只要弱面产状处在不太有利位置,或绕弱面单元端点转动,都会给单元剪应力从正或负的方面带来很大影响,甚至改变单元由滑动所产生的剪应力的符号。文中详细的推导了考虑转动影响的弱面单元的几何矩阵[B]~e、单元应力矩阵[S]~e、单元刚矩度阵[K]~e以及单元初始应力所引起的等效结点荷载等计算公式。文中还证明了古德曼节理单元是等厚度弱面单元的一种特殊情况--即δ/l趋于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塑料门窗发展迅速 ,行业整体水平提高 ,但同时也存在不少急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多方面进行分析 ,提出整个行业需要扬长避短才能健康快速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弱挤土桩的断面特点,设计了不同箍筋型式的试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影响弱挤土桩桩身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弱电机房是设置智能化系统设备的集中场所,是医疗建筑智能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弱电机房设计,直接关系到智能化系统是否能稳定可靠地运行。本文就弱电机房在医疗建筑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北京协和医院北区门急诊楼及手术科室楼改扩建工程为例,阐述弱电机房在该项目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对一幢首层高位架空转换结构的四种侧向刚度比指标的对比、分析,并通过动力弹塑性分析及模型试验验证其结构特性。得出此类结构的薄弱部位。  相似文献   

16.
17.
谢雁 《安徽建筑》2007,14(3):118-119
文章分析比较几种常见软弱地基处理方法,结合某工程介绍了选择压密注浆法对软弱地基进行加固的方法,工程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闫书功 《安徽建筑》2007,14(6):68-68,70
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理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日臻完善,但实际工程造价控制工作中却未得到充分应用,工程造价涉及到的部门和参与人员往往只注重竣工结算工作,而忽视了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我们造价执业人员要努力改变现状,把全过程控制理论充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提高工程造价控制效果,这是我们造价执业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19.
蒙志 《城市建筑》2014,(17):140-140
由于我国经济水平的与日俱增,同时建筑电气工程的整体水平也在逐步上升,促使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管理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本文从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设计为切入点,对施工、设计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提出注意事项与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0.
陈伟 《江苏建筑》2006,(6):61-62
近年来许多重要的工程和复杂的工业厂房在软弱土地基上兴建,推动了软弱土地基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地基处理的途径愈来愈多,考虑问题的思路日益新颖,老的方法不断改进完善,新的方法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