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2.
通过分析汽车间相对速度和安全距离的关系,提出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雷达距离和速度测量指标.根据测量范围及分辨率要求,制定了信号处理指标.分析了雷达前端工作参数与测量指标及信号处理技术参数间的制约关系.通过分析差拍频率和多普勒频率的范围及耦合关系,讨论了前端中心频率和调频频率应满足的关系.通过时频分析研究了测量分辨...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工作在毫米波段的汽车防撞雷达的有关情况,针对虚警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雷达发射信号体制,即变斜率步进调频三角形连续波信号,分析了该波形的特性,给出了其相应的信号处理,并提出了一种用于多目标环境中的目标检测算法.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新的信号体制具有良好的距离和相对速度分辨率,且易于产生和处理,同时其相应的多目标检测算法能够有效地去除虚警.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障汽车驾驶的安全性,可以在汽车上安装汽车防撞信息系统。汽车防撞信息系统一般采用毫米波测距雷达,并且为调频连续波(FMCW)雷达。比较了毫米波脉冲和FMCW雷达汽车防撞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具体地论述了FMCW雷达的基本结构和硬件实现方式;最后简单介绍了该种雷达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以及在汽车防撞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国外毫米波汽车防撞雷达系统发展的现状。在分析汽车防撞系统技术的基础上,阐述了毫米波汽车防撞雷达的体制选择问题。最后,对一种毫米波汽车防撞雷达产品的主要构成单元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基于TMS320VC5402 DSP芯片的汽车防撞雷达及其信号处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法。该系统对车载毫米波雷达接收信号利用变步长LMS自适应算法进行噪声消除,有效地克服了固定步长因子所导致的收敛速度与稳态误差之间的矛盾,提高了处理速度。计算机仿真证实,该算法具有可行性,易于实时实现噪声对消系统。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防撞汽车雷达的声光组合测距原理和单片机数字程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利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分辨率高、转换速度快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DDS芯片AD9910的毫米波汽车防撞雷达扫频信号源.通过DDS芯片产生调频、调幅、调相等各种调制信号,实现了在短距离内快速捕捉目标、处理信息、发出告警的功能.所设计的扫频源输出信号中心频率为8.6 GHz,幅度为-16 dBm,相噪为-70 dBc/Hz@1 kHz,满足了在多目标检测时对信号源的幅度、稳定度和相噪的要求,从而使DDS技术得以在微波检测领域获得应用. 相似文献
9.
毫米波雷达信号处理系统以高精度目标探测为目标,本文讨论了一种基于DSP实现线性调频连续波毫米波雷达信号处理系统方法。根据毫米波探测原理,本文设计了信号处理系统方案,同时也给出了系统硬件组成,并详细分析了信号处理软件流程。该信号处理系统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等特点。最后,对系统样机进行了外场功能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系统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部队信息化综合保障的要求,满足对毫米波防撞雷达系统内场的检测需求,新设计了毫米波防撞雷达二线检测系统,通过测试系统不同的功能测试模块能够实现快速准确定位故障模块的功能,提高了设备的维修保障水平,可为同类型雷达二线检测设备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毫米波射频传感器在工艺上的突破,毫米波雷达在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实现毫米波雷达的高速数据采集,提出一种基于ZYNQ的毫米波雷达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面向AWR1243毫米波雷达,基于ZYNQ构建,利用PL和PS软硬件协同工作的灵活性实现雷达自主可控、雷达2.4 Gb/s高速CSI2数据解析以及千兆以太网数据上传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千兆以太网数据上传速率高达350 Mb/s,丢帧率为零,并且能满足实时性要求。有效解决了已有采集系统成本高、体积大、功能单一、实时性差等问题,为自动驾驶、无人机避障、手势识别等应用提供了一套低成本、小体积、易操作的数据采集系统。 相似文献
13.
根据智能车辆主动驾驶辅助系统中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种融合毫米波雷达数据和视觉多特征的车辆检测算法。车辆检测算法通过三个步骤实现,首先,提出一种空间对准算法实现毫米波雷达和视觉的空间对准;其次,根据空间对准结果和搜索策略提取目标车辆的感兴趣区域;最后,融合车底阴影、对称轴、左右边缘等车辆特征实现车辆检测,其中,为了准确得到目标车辆的车底阴影,提出一种改进的车底阴影分割算法。算法的性能在不同的场景下得到证实,实验结果表明该车辆检测算法是有效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4.
汽车雷达信号处理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可靠地探测汽车前方及周边的目标,通过比较雷达反射信号的频谱来判断频谱信号是否达到特定的检测门限值,使用恒定的门限值会导致大量虚警目标被检测,如果虚警目标太多,会使计算机的处理能力达到饱和,势必影响正常目标的检测。因此,一种自适应噪声阈值的恒虚警率(CFAR)算法被广泛的应用在雷达信号处理中。本文针对汽车FMCW雷达常用的两种CFAR算法,从原理上对算法进行阐述,并通过仿真软件和实验数据对算法性能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5.
A technique for recognizing real targets by millimeter wave (MMW) radar at 35 GHz and 94 GHz is presented. The recognition is performed by a model based technique in which real targets are represented by their high range resolution (HRR) profiles in hierarchical fashion. The unknown signal is classified by a model matching method and a coarse-fine searching technique. The advantages of this model based method are in low storage capacity, fast processing time and high recognition performance. Moreover this technique is very easily modifiable to incorporate multi sensor processing. We will present the results of the several experiments that we have conducted. 相似文献
16.
依据星载偏振激光雷达云相态识别原理,借鉴星载毫米波雷达温度阈值云相态识别方法,利用支持向量机(SVM)构建了联合CloudSat和CALIPSO卫星资料的云相态识别模型并进行了实例反演验证.SVM方法训练和测试样本集采用了CloudSat的2B-GEOPROF-LIDAR云廓线数据、CALIPSO的2级1km云层数据以... 相似文献
17.
毫米波雷达已成为车联网中的主流传感器之一,可用于交通场景的多目标跟踪。本文将毫米波雷达安装于道路上方进行交通目标跟踪,针对基于帧内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聚类的多目标跟踪中,在该安装场景下多径噪点难以去除和纵向的交通目标点云难以区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帧间DBSCAN聚类的毫米波雷达交通多目标跟踪方法。该算法使用多帧合并处理的方式,利用帧序特征用于解决多径噪点问题,并利用空间纵向分段的方法改善了原算法在纵向上目标区分度不足的缺点。本文通过六组不同的实际场景实验,证明了本方法在不同场景下,均相比原方法对跟踪结果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With increasing use of millimeter-wave radars in driving safety applications, interference between vehicles becomes a significant issue. Moreover, oscillator imperfections and relative velocity effects induce 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 (ICI) owing to frequency offset, leading to degradation of target detection. In this paper, time-frequency resources are divided into several orthogonal logical channels according to the time-frequency division (TFD) scheme. We propose a two-stage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method. First, an interference avoidance technique is designed for each piece of radar equipment (RE) to select logical channels with the least ICI. Then, each RE reconstructs and cancels interference according to estimated parameters based on the proposed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technique. Computer simulations reveal that the proposed interference avoidance technique can approximately achieve the performance of ground truth, especially when the number of interferers is small. In addition, noise enhancement effects can be effectively mitigated through the proposed cancellation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9.
A receiver-transmitter system at 99 MHz is energized by a shock activated switch to provide warnings of collision, emergency vehicles, or other road hazards. The system was designed and constructed as part of a senior design sequence. It was intended to be simple and reliable, and, when translated into modern integrated circuit technology, it can be installed at a low cost per vehicle. It provides advantages over radar braking in that it is practically feasible and much less expensive. It has advantages over other approaches in that it can be used in the daytime or at night and in any weather. 相似文献
20.
基于TMS320VC5509A DSP和IVS-179微型雷达芯片设计了一套雷达防撞预警系统。该系统能对车辆前方路况进行实时探测,经DSP芯片处理获得前方车辆或障碍物的相对距离与速度信息,并以LED显示和声音报警的方式提示驾驶员,达到安全驾驶的目的。实验数据表明,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具有体积小、探测距离远、探测精度高、探测目标多、适用环境广等特点,满足汽车雷达系统对实时性、准确性及不同工作环境的要求。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