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褚卫忠 《电子世界》2013,(15):13-14
基于物联网的检测/校准实验室管理技术是发展我国现代检测/校准业务实验室的必由之路。通过深入思考我国检测/校准实验室的现状、不足和管理困境,结合物联网的感知网络技术,提出基于物联网的检测/校准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并在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开发,保障检测/校准环境、优化实验仪器设备的配置、实时监测实验仪器与实验样品的运行等。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发展步伐的日益加快,BIM与物联网作为新时代两大核心技术,在各行各业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特别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BIM技术与物联网技术改变了传统施工管理效率低、问题多的现状,将各个环节紧密相联,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整体,对施工进度、施工质量高质量管理,以及工程建设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文章在阐述工程管理中BIM技术与物联网技术优势的基础上,以具体的案例分析为重点,进一步明确BIM与物联网两大技术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展望BIM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针对物联网环境中传统模糊测试方法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测试的工业物联网协议漏洞检测技术。该技术使用Seq2Seq模型进行二次学习,构建以协议管理、策略配置、详情查询模块为核心的物联网协议漏洞检测系统。经过测试,该技术可有效提高协议检测效率和漏洞挖掘能力。  相似文献   

4.
文中结合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探讨了物联网技术在检验检测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对物联网技术及检验检测实验室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检验检测过程中,使用多种传感器获取实验室的各种信息(如射频信息、环境参数、高清全角度视频、实验仪器状态、样品参数等),通过局部的无线或有线网络等通信网路交互传递,实现对检测全过程的数据感知,经过信息智能接入检测平台的统一处理,最终通过物联网终端进行分布式呈现,实现实验室检验检测中的过程溯源、效率分析、质量管理和智能预警。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不断提升,物联网技术在各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点,物联网技术在此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实现多种事物、多个部门之间的有效连接。本文旨在详细阐述和分析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融合作用。同时,相关部门需要明确,物联网技术是保证智慧城市建设效果和建设质量的核心技术,合理、科学地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保证智慧城市建设步伐的稳步、有力推进。  相似文献   

6.
随着物联网监控摄像头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问题变得日益重要。本文从物联网摄像头的概念入手,综述了当前物联网监控摄像头漏洞检测方法,并提出了一种自动化漏洞检测系统的设计框架。通过综合静态检测和动态检测技术,该系统能够全面分析设备的代码和运行环境,发现潜在的漏洞和安全问题。通过进一步改进漏洞检测技术和工具,相关从业人员可以更好地保护物联网监控摄像头的安全,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  相似文献   

7.
物联网信息采集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物联网服务能否得到真正的实际推广应用,讨论了物联网信息采集安全中的一些安全技术问题,包括RFID技术安全及策略,传感器网络安全中的密钥管理、安全路由、认证与访问控制、入侵检测等。  相似文献   

8.
MIMO已成为当今4G中的主流技术,其接收端的信号检测性能决定着其能否在提升信道容量的同时减少误码率。因此,文中研究了MIMO系统中4种主要的信号检测算法,包括ZF、MMSE、ZF-SIC和MMSE-SIC算法。[JP2]通过在不同的收发天线数和不同接收天线数下各自的误码率,对4种检测算法进行了分析。[JP]结果表明,MMMSE-SIC检测性能最佳,ZF-SIC、MMSE次之,ZF最差。  相似文献   

9.
程定国  曾浩洋 《电讯技术》2023,63(3):441-447
对无线网络流量的分析和准确预测是无线网络管理与安全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在网络规划、网络监控、流量趋势分析、网络优化以及入侵检测和异常检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介绍了目前典型的无线网络流量分析的模型与常用流量分析方法,综述了传统无线通信网络(如无线局域网和物联网)中的流量分析技术,指出了流量分析技术应用于无线自组网系统的可能性与面临的几点挑战,以及无线自组网系统与流量分析技术结合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物联网就目前而言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一系列的安全问题。物物通信(M2M)的最终实现归根结底要在保证物体安全交流的前提下。文章描述了基于物物通信的物联网技术,并研究其安全管理关键技术,包括异构资源管理技术、联合准入访问技术、联合负载均衡技术、联合切换管理技术、节点设备鉴权技术和网络行为检测控制技术,以促进物联网在中国的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