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蓝莓外表皮蜡质及其对果实软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蓝莓外表皮蜡质对采后蓝莓果实的保护效果,研究蓝莓外表皮蜡质结构及其对果实采后软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蓝莓失去外表皮蜡质后会加速果实软化。外表皮蜡质的存在降低了腐烂率和失重率,抑制了果胶甲酯酶(PME)活性、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和纤维素酶(Cx)活性,延缓了纤维素和原果胶的降解和可溶性果胶的上升,保持了果实硬度。由此说明蓝莓外表皮蜡质与果实软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表皮蜡质覆盖在水果表皮细胞的最外层,是一种疏水性物质。它在植物果实的生长、发育和贮藏中起着重要作用。表皮蜡质主要由超长链脂肪酸(very long chain fatty acids, VLCFAs)及其衍生物组成,它们的衍生物包括醛、烷烃、酯、伯醇、仲醇、酮和三萜类化合物。这种复杂的脂质混合物可能是在大多数植物的表皮细胞中生物合成的,并渗出到表面。表皮蜡不仅能使水果不易受到微生物的感染,而且还能减少对水果的机械损伤,从而保持了水果的商业价值。迄今为止,很多研究主要集中在果实采收前蜡质的变化、功能和调控上,而忽略了果实贮藏过程中蜡质的变化和功能。因此,本文对水果表皮蜡的化学组分、结构及其合成调控进行简单概述,重点阐述了表皮蜡质对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包括水分损失、果实软化、生理失调和抗病害。研究表皮蜡质的合成机制来减少果实采后损失,并对表皮蜡质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为延长果实采后货架期和提高抗病性,研究新的优良品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揭示不同品种甜樱桃耐贮性差异的原因,为其采后涂膜保鲜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方法]选取4个具有代表性的甜樱桃品种(红灯、雷尼、红玛瑙、友谊)作为研究对象,对采收时不同品种甜樱桃果皮蜡质的形态、果皮对不同溶液的接触角以及红玛瑙樱桃在贮藏期间表皮蜡质形态、接触角、临界表面张力的变化进行了探究。[结果]4个品种甜樱桃在采收时表皮的蜡质分布和形态均存在差异,表皮对于同一种溶液的接触角存在显著差异;红玛瑙樱桃表皮蜡质在贮藏期间呈减少趋势;由于甜樱桃表皮的疏水性,在配制涂膜液时,向其中添加0.1%的吐温-20作为表面活性剂可显著提高涂膜液在其表面的润湿性;红玛瑙樱桃贮藏期间表皮对去离子水的接触角呈下降趋势,并且其临界表面张力随贮藏时间的延长不断升高。[结论]不同品种甜樱桃耐贮性的差异可能与其表皮特性相关联,在涂膜保鲜液中添加0.1%的吐温-20可使涂膜液更均匀地涂覆在甜樱桃表面。  相似文献   

4.
以红提为试验原料,研究灰霉菌对常温(25.0±0.5)℃贮藏红提表皮蜡质主要化学组分及其贮藏品质的影响。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红提果实蜡质主要成分,发现在整个贮藏期间,酸类、酯类相对含量较高,醇类、烷烃、萜类、醛类物质次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两组果实的烷烃、萜类、醛类相对含量减少。灰霉菌侵染会导致表皮蜡质组成成分相对含量的降低,进而减少其表皮蜡质含量。贮藏期间,灰霉病加重红提果实的失重和软化,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蜡质主要组成成分与品质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红提表皮蜡质是影响其贮藏品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果实表皮蜡质是与外界接触的第一道屏障,在其生长和贮藏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蜡质是由醇类、酯类、脂肪酸、萜类、醛类和烃类等物质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它们在蜡质的合成及运输途径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这两个途径中,与蜡质代谢相关的基因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此外,表皮蜡质也会影响果实的采后品质,从而对其货架期产生影响,进而使其商业价值发生变化。因此,本文阐述了表皮蜡质的合成途径(超长链脂肪酸的合成、脱羰基途径和酰基还原途径)和运输途径等代谢过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及采后贮藏过程中通过调控蜡质以维持果实品质的技术手段,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另外研究表皮蜡质代谢及调控机制来减少果实采后损失 ,并对果蔬表皮蜡质的研究前景进行了讨论与展望,为延长果实采后货架期及培育采后耐贮藏的优良品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库尔勒香梨表皮蜡质组分的变化与其生理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库尔勒香梨为实验材料,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表皮蜡质主要成分的变化,并测定贮藏期间果实细胞渗透性、呼吸强度、可溶性果胶、纤维素含量、多聚半乳糖醛酸酶与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研究香梨表皮蜡质含量及其化学组分的变化与果实相关生理指标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常温贮藏相比,采后冷藏条件抑制了库尔勒香梨贮藏前期表皮蜡质含量的增加和后期的减少;检出的香梨表皮蜡质成分主要有烷烃、脂肪酸、烯烃、醇、醛和酯类。贮藏期间,脂肪酸与烯烃含量逐渐增加,而烷烃、醇、醛和酯类整体呈下降趋势;蜡质含量与蜡质主要成分变化均与香梨的相关生理指标变化显著相关(p<0.05),除呼吸强度外,烯烃对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最为显著(p<0.01),其次分别为醇类、脂肪酸、醛类和蜡质含量(p<0.05)。  相似文献   

7.
褪黑素作为一种微量、高效的天然植物信号分子,在植物生长发育、非生物胁迫、采后保鲜等方面已被广泛报道。近年来研究发现褪黑素在诱导果实抗病性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阐述了褪黑素在离体与果实中对病原菌的影响,重点总结了褪黑素诱导果实抗侵染性病害机制,初步揭示了褪黑素通过与植物各信号转导途径组成的调控网络来介导果实抗病反应。同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为之后深入研究褪黑素的抗病机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外源水杨酸处理对采后蓝莓果实苯丙烷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外源水杨酸处理对采后蓝莓果实苯丙烷代谢系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0.5mmol/L和1.0mmol/L的水杨酸对蓝莓果实进行浸泡处理,然后装入聚乙烯薄膜袋后松扎口,贮藏在1℃下.贮藏期间分析测定了蓝莓果实的感官品质、呼吸速率以及参与苯丙烷代谢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等酶活性和木质素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0.5mmol/L和1.0mmol/L的外源水杨酸处理均可促进蓝莓果实苯丙烷代谢的进程,从而使苯丙烷代谢的终产物-木质素的含量增加,进而增加了果实硬度并可有效地抵御微生物的入侵,减少果实腐烂,延长保质期.  相似文献   

9.
库尔勒香梨表皮蜡质化学组分的变化与其贮藏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库尔勒香梨为实验材料,研究其在常温和冷藏过程中表皮蜡质含量和主要化学组分的变化及其与贮藏品 质的关系。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蜡质主要成分的变化,并测定贮藏期间果实质量损失率、腐烂率、硬 度、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可滴定酸质量分数与总酚质量浓度等与贮藏品质相关的指标,将蜡质含量、主要组分与 贮藏品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常温贮藏相比,采后冷藏抑制了库尔勒香梨贮藏前期蜡质含量的增加和后期 的减少;常温和低温贮藏期间,烷烃、脂肪酸和烯烃相对含量较高,醇、醛和酯类物质次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 烷烃相对含量先增加后减少,脂肪酸与烯烃相对含量逐渐增加,而醇、醛和对照组酯类相对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冷 藏明显抑制了蜡质中脂肪酸、烯烃和贮藏前期烷烃相对含量的增加,以及醛类和贮藏后期烷烃相对含量的下降,且对 醇和酯类物质抑制效果不明显;常温和冷藏组蜡质含量、烯烃和脂肪酸含量均与质量损失率、腐烂率、硬度、可溶性 固形物和可滴定酸质量分数极显著相关(P<0.01),蜡质含量与总酚质量浓度极显著相关(P<0.01)。常温组酯类 相对含量与各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而冷藏组酯类含量与各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相关(P<0.05,P<0.01)。  相似文献   

10.
《食品工业科技》2013,(06):334-337
为了解外源水杨酸处理对采后蓝莓果实苯丙烷代谢系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0.5mmol/L和1.0mmol/L的水杨酸对蓝莓果实进行浸泡处理,然后装入聚乙烯薄膜袋后松扎口,贮藏在1℃下。贮藏期间分析测定了蓝莓果实的感官品质、呼吸速率以及参与苯丙烷代谢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等酶活性和木质素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0.5mmol/L和1.0mmol/L的外源水杨酸处理均可促进蓝莓果实苯丙烷代谢的进程,从而使苯丙烷代谢的终产物-木质素的含量增加,进而增加了果实硬度并可有效地抵御微生物的入侵,减少果实腐烂,延长保质期。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剂量UV-C照射处理对采后芦柑在15℃贮藏期间腐烂率及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5kJ/m2或3kJ/m2UV-C照射能有效减轻果实贮藏期间腐烂,推迟腐烂6d或12d,显著降低腐烂率。贮藏后期,1.5kJ/m2或3kJ/m2处理降低了失重率,提高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和VC含量,且促进了果肉中类黄酮和总酚的次生代谢合成,从而较好地保持了果实的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1.5kJ/m2或3kJ/m2处理也有助于提高果皮中类黄酮和总酚含量。UV-C照射处理作为采后芦柑的非化学贮藏保鲜手段,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采后乙烯利、1-MCP处理对苹果梨蜡质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瑛  王文娟  李永才  毕阳 《食品科学》2016,37(18):223-229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剂量的乙烯利浸泡和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熏蒸处理贮藏5 个月的苹果梨表皮蜡质化学组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采后乙烯利、1-MCP处理对苹果梨蜡质化学组分的种类、含量均有一定的影响,且存在剂量效应,其中乙烯利处理明显增加了蜡质化学组分的种类,降低了脂肪酸、烷烃的相对含量,提高了萜类物质的相对含量;而1-MCP熏蒸后果皮蜡质组分的种类略有增加,且提高了烷烃和醛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同时乙烯利和1-MCP处理对蜡质主要组分烷烃、脂肪酸和醛类的碳链长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实验室分离得到的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Y-1)、尼泊尔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nepalensis,T18)和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TE-7)为材料,研究单独处理(Y-1、T18、TE-7)和复合处理(Y-1+TE-7、Y-1+T18、T18+TE-7)对芒果贮藏品质和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Y-1和TE-7菌悬液以体积比1∶1复配后浸泡芒果20 min,能显著抑制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孢子萌发;此外,与Y-1和TE-7单一处理相比,Y-1+TE-7处理能有效延缓果实a*值、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硬度、可滴定酸质量分数的变化;贮藏中后期(6 d后),Y-1+TE-7处理较Y-1和TE-7单一处理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β-1,3-葡聚糖活力增强;贮藏中期(9~18 d),Y-1+TE-7处理较Y-1和TE-7单一处理多酚氧化酶活力减弱。说明Y-1和TE-7复合使用能显著提高采后芒果的贮藏品质,增强果实的抗病性,在芒果采后处理上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茉莉酸甲酯诱导采后番茄果实抗病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安全无毒的采后保鲜防病途径,探讨茉莉酸甲酯(MeJA)在采后番茄果实诱导抗病性中的作用和机制。以绿熟期“丽春”番茄为材料,接种灰霉菌,并观察该菌对诱导抗病性的作用,研究MeJA对采后抗病的反应及其诱导作用,并对不同处理中番茄果实抵抗病原菌侵染能力、茉莉酸类物质含量、植物抗菌物质含量的诱导差异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外源MeJA处理能够有效抑制番茄果实采后病害的发生,提高果实对琏格孢霉(Alternaria solani)、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病原菌侵染的广谱抗性,并通过诱导包括病程相关蛋白、酚类、番茄红素在内的抗菌物质积累,达到诱导抗病效果。  相似文献   

15.
乙烯利和1-MCP处理对库尔勒香梨表皮蜡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保鲜效应与蜡质变化的关系,以1.2 μL/L 1-甲基环丙烯(1-MCP)与1g/L乙烯利分别处理的冷藏香梨为试验材料,定期测定香梨表皮蜡质含量及组分变化,以及果实硬度、失重率等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 表明,乙烯利可加速果实的软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的增加及纤维素的降解,果实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纤维...  相似文献   

16.
漆蜡涂膜对鲜莲蓬采后褐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鲜莲蓬为材料,在常温(25±1)℃条件下,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先进行漆蜡处理鲜莲蓬适宜质量浓度的筛选,并研究质量浓度为3 g/100 mL的漆蜡涂膜处理对鲜莲蓬采后褐变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3 g/100 mL的漆蜡涂膜处理对鲜莲蓬采后的褐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有效抑制鲜莲蓬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延缓莲子褐变度、丙二醛含量和O2 - •生成速率的上升,维持莲子内部较低的过氧化氢H2O2含量,降低莲子贮藏期间的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以及贮藏后期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同时,漆蜡涂膜处理维持了莲子较高的总酚含量、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和O2 - •清除能力及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这些结果表明3 g/100 mL的漆蜡涂膜处理可延缓采后鲜莲蓬的褐变,从而维持其品质。  相似文献   

17.
用32.5 W低功率微波和不同时间处理蓝莓果实,研究在(0±1)℃条件下蓝莓果实的呼吸强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花色苷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以及总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s,TSS)、可滴定酸含量及腐烂率的变化规律,探索低功率微波保鲜蓝莓果实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恰当的低功率微波处理蓝莓明显降低了果实的腐烂率、呼吸强度和丙二醛含量,提高了SOD活性和POD活性,延缓了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花色苷的降解,且32.5 W低功率微波处理2 min的保鲜效果最优,保持蓝莓果实采后的品质。  相似文献   

18.
刘锋  陈明  陈金印 《食品科学》2010,31(20):439-443
研究不同质量浓度壳聚糖处理对纽荷尔脐橙采后品质及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冷藏(8℃)条件下,壳聚糖处理抑制了脐橙果实的呼吸强度、延缓了总糖的上升和可滴定酸的下降并保持了较高的VC 含量,从而保持了较好的果实品质。同时,在贮藏后期壳聚糖处理也提高了脐橙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几丁质酶和β-1,3- 葡聚糖酶的活性,增强了果实的抗病性。但不同处理间存在着差异,其中以1.5g/100mL 壳聚糖效果最好,2.0g/100mL 壳聚糖次之,1.0g/100mL 壳聚糖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