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内压筒体平齐式大开孔率开孔接管结构,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元解的有效的应力集中系数(SCF)估算的经验公式。认为应力集中系数是λ=d/DT~(1/2),η=T/D和ζ=(Dt)/(dT)函数,对近100个不同尺寸规格开孔接管结构的应力集中系数进行了较详细三维有限元分析计算,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应力集中系数规律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了应力集中系数计算的经验公式,另外用83个开孔接管结构的有限元解与其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此经验公式的计算精度可以满足一般工程问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内压筒体开孔接管结构应力集中系数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卫义  陈罕 《化工机械》2006,33(6):346-349
针对内压筒体平齐式大开孔率开孔接管结构,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元解的应力集中系数(SCF)估算的经验公式,认为应力集中系数是λ=d/DT、η=T/D和ζ=D t/(dT)函数。对近120个不同尺寸规格开孔接管结构的应力集中系数进行了较详细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计算,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应力集中系数规律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了应力集中系数计算的经验公式,另外用83个开孔接管结构的有限元解与其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此经验公式的计算精度可以满足一般工程问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内压筒体平齐式大开孔率开孔接管结构,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元解的有效的应力集中系数(SCF)估算的经验公式。认为应力集中系数是A=d/√DT,n=T/D和ζ=(Dt)/(dT)函数,对近100个不同尺寸规格开孔接管结构的应力集中系数进行了较详细三维有限元分析计算,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应力集中系数规律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了应力集中系数计算的经验公式,另外用83个开孔接管结构的有限元解与其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此经验公式的计算精度可以满足一般工程问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张卫义  陈罕 《化工机械》2006,33(6):346-349
针对内压简体平齐式大开孔率开孔接管结构,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元解的应力集中系数(SCF)估算的经验公式,认为应力集中系数是λ=d/√DT,η=T/D和ζ=Dt/(dT)函数。对近120个不同尺寸规格开孔接管结构的应力集中系数进行了较详细的三雏有限元分析计算,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应力集中系数规律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了应力集中系数计算的经验金式,另外用83个开孔接管结构的有限元解与其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此经验公式的计算精度可以满足一般工程问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陈琦  李可为  张清华  石瑞  李少华  蒋文春 《化工机械》2014,41(6):777-778,809
基于分析设计法,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乙二醇蒸发器大开孔结构和补强圈结构进行应力分析,并进行强度校核,讨论了内压对应力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应力集中位于接管与筒体连接部位,强度校核符合要求,满足强度要求的极限载荷为0.77MPa。  相似文献   

6.
对熔体冷却器进口结构进行应力分析与强度校核,并讨论盖板厚度对应力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盖板与夹套、盖板与接管连接部位由于结构不连续导致应力集中,成为最薄弱环节。增加盖板厚度,盖板与接管连接部位的应力强度降低;盖板与夹套连接部位的应力强度先减小后增大;最优化的盖板厚度为23mm。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不同方向的管道推力对筒体与接管连接部位强度的影响,通过一个实例,应用有限元理论和方法,建立筒体与接管连接部的数值计算模型,借助ANSYS有限元软件对筒体与接管连接部的的局部应力进行计算,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对筒体与接管连接部强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塔式设备筒体开孔连接接管结构是压力容器常用结构之一,由于在筒体与接管连接区域会产生应力集中,是压力容器失效的源头。基于ANSYS软件中的APDL语言建立了筒体与接管连接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该结构在内压和管道外载作用下进行强度分析,并基于JB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对其进行安全评定。  相似文献   

9.
压力管道三通是压力管道中最典型的结构,针对在运输过程中,大开孔接管结构位置易遭破坏而损坏管道完整性的问题,对大开孔接管结构的相贯区域产生的应力集中部分进行分析。在理论分析建模的基础上,运用有限元ANSYS仿真软件对压力管道大开孔率接管相贯部位局部应力集中的规律进行分析,确定压力管道接管位置的应力随开孔率大小的分布规律,为设计与制造压力管道开孔接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球形封头开孔接管结构是压力容器常用结构之一,由于在封头与接管连接区域会产生应力集中,是压力容器失效的源头。基于ANSYS软件中的APDL语言建立了球形封头与接管连接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该结构在内压和管道外载荷作用下进行了强度分析,并基于JB 4732标准对其进行安全评定,结果发现接管N2与球形封头连接区域的应力不能满足强度要求。基于此,提出了满足强度要求的优化结构,为工程上此结构的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有限元软件FEPG,建立了带长矩形接管受压圆筒体的三维参数化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矩形接管部位的应力分布特点,按照分析设计规范对带长矩形接管受压圆筒体进行了强度评定,并针对应力分布的不合理性提出了结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的优化设计功能,以强度兼顾稳定性为优化目标,对重循环油过滤器的筒体与接管连接部位的内外倒角等三个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在保证强度和疲劳寿命的条件下提高封头边沿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遵循应力分析设计方法的原则(弹性应力分析和塑性失效准则),构建优化参数后过滤器的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并对结构进行应力强度评定。  相似文献   

13.
内压圆筒大开孔率接管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纪卫红  王丽英 《化工机械》2006,33(3):156-162
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内压圆筒大开孔率接管结构进行了应力分析,得到了不同尺寸参数影响下接管连接处的轴向与环向应力集中系数分布规律,并按JB4732-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进行了强度校核。确认在应力分析条件下,结构的强度满足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4.
《化工科技》2021,29(2)
以内压圆筒斜接管为研究对象,借助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通过改变筒体内径、接管内径、筒体厚度、接管厚度、接管与筒体夹角5个参数,考察其对圆筒轴向斜接管开孔接管区最大等效应力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应力安全评定。结果表明,随着接管内径、筒体内径的增大,最大等效应力呈增大的趋势;随着接管厚度、筒体轴线与斜接管轴线的夹角、筒体厚度的增大,最大等效应力呈减小的趋势;通过应力集中系数的计算,可以控制接管内径和夹角θ=75°~90°减小应力集中系数。所得结论对压力容器设计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化工机械》2016,(6):776-779
运用三维静态有限元软件分析了锅筒和接管连接处的孔口强度和孔口应力集中情况。分析了不同路径下的锅炉孔口位移场和应力场,并利用第三强度理论对应力进行了校核。模拟分析了带加强板的锅炉孔口部位的位移和应力状况,结果表明:有加强板时最大位移为0.711mm,比无加强板时减小了35.30%,加强板可以有效减弱锅筒和接管连接处的应力集中。  相似文献   

16.
对球形开头上不同开孔率的接管在内压作用下的应力分布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计算。对接管根部表面及内部各点的弹性应力采用各种不同精度的有限元网格得出的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且对接管根部各截面进行了应力线性化处理,得出了不同精度的网格和接管根部不同的过渡形式下的薄膜应力成分、弯曲应力成分和峰值应力成分,分析研究了接管根部不同的过渡形式对薄膜应力集中、薄膜加弯曲应力集中和表面应力集中的影响及不同精度的网格对这些应力集中计算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球形封头上不同开孔率的接管在内压作用下的应力分布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计算,对接管根部表面及内部各点的弹性应力采用各种不同精度的有限元网格得出的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且对接管根部各载面进行了应力线性化处理,得出了不同精度的网格和接管极部不同的过渡形式下的薄膜应力分成,弯曲应力成分和峰值应力成分,分析研究了接管根部不同的过渡形式对薄膜应力集中,薄膜加弯曲应力集中和表面应力集中的影响及不同精度的网络对这些应力集中计算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大曲率杆原理研究具有圆弧过渡连接的径向接管球形容器的应力集中情况,给出表示应力和应力集中系数的一般式,并计算28个模型,得出接管区最大应力  相似文献   

19.
刘晓龙 《山东化工》2023,(14):178-181
介绍了接管与壳体连接的三种结构,并说明各个结构的特点;以球壳开孔为例,介绍不同结构尺寸及有无内伸对应力集中系数影响;介绍接管处应力集中区域应避免与温差应力重叠;简单介绍了接管形式、方位和几何参数对疲劳寿命的影响;介绍D类焊接接头内部缺陷的三种无损检测方法—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相控阵超声检测,并说明各个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接管与壳体连接部位的局部应力校核评定是压力容器设计中经常遇到而又十分重要的问题。在进行局部应力校核时,软件需要输入的管道外载荷与载荷条件的给定值往往不一致。介绍了弯管端部载荷等效平移到直管端部的处理方法,并使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三维模型,对载荷平移前后的结果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显示该公式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