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废弃C15混凝土试块制备的再生粗骨料部分或全部替代碎石拌制混凝土,探讨了再生粗骨料替代率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和易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替代率较小时对混凝土和易性有所改善,但较大时会引起混凝土坍落度下降。当替代率增大,低等级混凝土抗压强度略微增加,中高等级混凝土抗压强度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2.
高效减水剂与粉煤灰对再生混凝土的和易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种不同的再生混凝土和易性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不断增大,再生混凝土的流动性均降低,降低幅度的顺序为再生混凝土③>再生混凝土①>再生混凝土②;掺粉煤灰后再生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并不大;正交试验显示,影响坍落度的4因素主次顺序为:再生骨料①取代率、高效减水剂、再生骨料②取代率、粉煤灰掺量,再生混凝土中加入高效减水剂和粉煤灰,可显著提高新拌再生混凝土的流动性,且粘聚性和保水性也较好。  相似文献   

3.
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粗骨料取代率为100%的再生混凝土和易性、抗压强度和配合比进行了试验研究,着重分析了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对再生混凝土和易性及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水灰比是影响再生混凝土和易性及抗压强度的最主要因素,合理砂率为0.35~0.40。通过试验回归了再生混凝土强度和水灰比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秦拥军  祁忠科  罗超 《混凝土》2012,(2):81-82,85
再生混凝土的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并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和易性为混凝土工作性能的主要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分析水灰比、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用量、砂率等因素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灰比对再生混凝土和易性影响最大,其次为砂率、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用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通过试验给出满足再生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参考配合比。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易性的判定方法,影响和易性的因素;提出了控制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具体措施,为混凝土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机场道面再生混凝土的干缩性能,依据规范,进行了室内干缩试验,结果表明,所配制的机场道面再生混凝土各龄期的干缩值比普通道面混凝土小4%~30%。从再生骨料成分、新拌混凝土工作性经时损失和混凝土微观结构等方面,对机场道面再生混凝土的干缩性能机理进行了分析。依据室内试验配合比,现场配制的再生混凝土和易性好,易于铺筑施工,质量检验项目全部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再生骨料是再生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之一.通过研究不同含量下的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对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与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并对其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得出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最佳取代比例.  相似文献   

8.
进行了再生骨料取代率、粉煤灰、减水剂、膨胀剂掺量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和易性及基本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再生骨料的添加降低了混凝土的流动性;掺粉煤灰能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流动性,提高了粉煤灰再生骨料泥凝土的力学性能;在拌合水和水泥用量固定的情况下,减水剂能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流动性、降低混凝土强度。掺膨胀剂会降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流动性,提高了拌合物的黏聚性和保水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减水剂-缓凝剂体系对不合格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进行调节,并利用不合格新拌混凝土部分取代同配合比新拌混凝土来制备再生混凝土.通过坍落度和抗压强度测试,分析了不合格新拌混凝土放置时间(90、180、270 min)和取代率(10%、20%、30%)对再生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不同放置时间下,再生混凝土30 min内的坍落度经时损失均与新拌混凝土标准相近,但60 min后的经时损失显著增大;再生混凝土7、28 d抗压强度与放置时间和取代率总体呈负相关关系;在不同放置和取代率下,放置时间180 min、取代率30%时的再生混凝土7d抗压强度最低,为31.5 MPa;放置时间270 min、取代率30%时的再生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最低,为50.1 MPa.试验表明,初凝前的不合格新拌混凝土可以作为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材料.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建筑材料生产和使用造成资源过度消耗、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对以废弃混凝土为原材料的再生骨料基本性能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对比再生混凝土与原生混凝土性能的不同,分析了其性能改变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的改性方法,同时得出了较合理的再生混凝土配合比。研究表明,再生骨料可以配制普通混凝土,随着再生骨料替代率的增加,混凝土和易性和强度会降低,通过加入一定的粉煤灰,可以在保证强度的同时改善其和易性。  相似文献   

11.
蒋敦凤  李拨 《山西建筑》2009,35(16):162-163
为推动再生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推广应用,在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再生混凝土的基本性能进行总结、分析,为推动再生混凝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初步基础,最后提出了再生混凝土在其他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全面梳理和分析了再生混凝土的发展历程与演变特点,提出了全再生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基于文献分析,针对不同组分、不同取代率下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开展了对比分析.整理了当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分别单取代且取代率达到100% 及再生粗、细骨料双取代的取代率都达到100% 后混凝土各性能变化的量值,最后总结了再...  相似文献   

13.
建筑废料的再生利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分析了建筑废料的组成及其综合回收利用的途径。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对再生骨料的生产流程和工艺方法提出了初步设想。介绍了再生混凝土的性质 ,对再生骨料的可行性进行了经济分析 ,以期促进建筑废料的再生利用及其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4.
对建筑垃圾中的碎砖和废弃混凝土进行处理,生成再生骨料。分别对再生碎砖骨料和再生废混凝土骨料基本性质进行试验,然后根据两种骨料的不同掺配比例替代天然粗骨料进行再生混凝土的配制,并检验再生混凝土的基本性能。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中碎砖和废混凝土所占的比例对再生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很大。再生碎砖骨料的含量越大,混凝土的工作性越差,力学强度越低。而随着再生废弃混凝土骨料含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工作性良好,力学指标提高。  相似文献   

15.
再生混凝土抗压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并完成了20个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水灰比、粗骨料取代率以及龄期之间的关系。通过与普通混凝土试验对比分析认为: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龄期的发展规律类似于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关系密切;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水灰比的关系不尽相同。最后结合试验结果对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绿色再生混凝土是混凝土发展的必然方向。本文通过对不同强度等级绿色再生混凝土工作性和抗压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再生骨料配制高强再生混凝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古永高速公路铣刨回收沥青混合料再生微表处试验路段为例,介绍了回收沥青混合料的检验与评价方法,再生稀浆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流程,研究了其施工性能和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