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新疆昌吉地下水均衡试验站地中蒸渗仪长系列(1992-2015年)降水入渗实测资料,探讨降水入渗补给过程中的滞后现象,分析影响降水入渗补给的主要因素;依据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研究降水入渗补给量随潜水埋深的变化规律,确定不同地层的最佳潜水埋深和稳定埋深。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砂卵砾石地层和细砂地层最佳潜水埋深点为0. 5 m,轻黏土地层最佳潜水埋深点为0. 0 m;降水入渗补给量随潜水埋深的增大而减小并趋于稳定,稳定潜水埋深为6. 0 m。依据最佳潜水埋深点和稳定点建立了年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与潜水埋深间的指数型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2.
新疆平原区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新疆昌吉地下水均衡试验站测得的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量资料为基础 ,讨论了影响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因素 ,计算了潜水年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建立了年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与潜水埋深间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3.
新疆平原区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疆昌吉地下水均衡试验站测得的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量资料为基础,讨论了影响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因素,计算了潜水年降水入渗补给参数,建立了年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与潜水埋深间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4.
在水资源评价中,降水入渗补给系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利用实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湖北襄阳市降水对浅层地下水资源的补给,分析雨前不同埋深条件下,次降雨与地下水位上升的关系,最终得到襄阳市多年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及年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的变化规律,为科学合理地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与地层的相关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肖起模  邹连文  刘江 《水利学报》1998,29(10):32-35
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与地层相关分析的目的,是为推求山丘区降水入渗补给量.鲁中山丘区是由各种不同地层出露组成的山丘区域.在多个水文流域基流分割基础上,建立流域年均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与各种地层出露面积占流域总面积权重间的最佳回归方程,利用该回归方程和地层分布及降水量推算不同地下水流域的降水入渗补给量.在地下水开发利用不高的山丘区,降水入渗补给量即为地下水补给量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埋深对冻融土壤水分入渗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基于冻融期间大田测坑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自然冻结土壤水分入渗试验,分析讨论了地下水埋深对冻融土壤水分入渗能力、相对稳渗率的影响和冻融期间土壤入渗能力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对冻融土壤入渗能力的影响十分明显;土壤入渗能力随地下水埋深的增大而增大;冻融土壤的相对稳渗率随地下水埋深的减小而减小;冻融期间地下水埋深小的土壤的入渗能力始终小于地下水埋深大的土壤的入渗能力。地下水埋深对冻融土壤水分入渗能力的影响通过其对地表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而实现。研究结果对于指导季节性冻土地区冬、春灌溉合理灌水技术参数的确定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研究地下水埋深与降水量的关系,可为地下水的补给、开采有机协调提供重要的依据。本文通过渭南市多年长系列的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收集、分析,研究地下水位埋深与降水量之间存在的关系,希望能为本区域内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陆小明 《治淮》2004,(6):24-26
为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下垫面条件的变化,利用长系列的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采用动态法分析了给水度、降水入渗补给系数、潜水蒸发系数与包气带岩性、埋深、降水之间的关系,探讨其随着影响条件不同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影响近地表气温的地下水临界埋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华北某野外试验站的实测资料,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找寻地温与蒸发量、入渗补给量、降水量、潜水蒸发量、地下水埋深等因素的关系,根据挖掘结果建立地温的灰理论预测模型。然后利用突变理论,建立影响地温的地下水开采深度突变模型,研究了地下水埋深与近地表气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地下水对近地表气温的影响并不是一直存在的,当地下水埋深较浅时,其对气温的影响较大;当地下水埋深超过一定深度时,地下水对气温就不会产生影响,即地下水对近地表气温的影响存在临界埋深;通过对典型地区的模拟计算,得到该区域的地下水临界埋深为6~8 m。  相似文献   

10.
降雨入渗补给是平原浅层地下水资源九开发利用的重要水源。本文叙述了降雨入渗补给分析中最基本的次降雨入渗补给系数及其随埋深的变化规律,并以五道沟地区资料为例,研制了一般情况下的计算公式,可用于条件相似的地下水资源评价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