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1 毫秒
1.
《河南化工》2006,23(10):17-17
“十一五”期间,我国氟化工的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12%左右。其中,氟化氢为9%,无机氟化物8%,含氟精细化学品12%,ODS替代品18%,HCFC-22为7.5%,PTFE为7%,可熔性氟树脂为23%,氟橡胶为12%。  相似文献   

2.
《医药化工》2006,(12):36-37
“十一五”期间,我国氟化工的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12%左右.其中,氟化氢为9%,无机氟化物8%,含氟精细化学品12%,ODS替代晶18%,HCFC-22为7.5%,PTFE为7%,可熔性氟树脂为23%,氟橡胶为12%.  相似文献   

3.
2006年我国的氟化工行业再次取得出色的成绩。在第五届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会员大会上,当时与会专家对氟化工今后发展发表了许多看法,经本人综合后其要点归纳如下:“十一五”期间,我国氟化工的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12%左右。其中,氟化氢为9%,无机氟化物8%,含氟精细化学品12%,ODS替代品18%,HCFC-22为7.5%,PTFE为7%,可熔性氟树脂为23%,氟橡胶为12%。  相似文献   

4.
12%氟节胺EC(配方A、B、C、D)、12.5%抑芽敏EC及25%灭芽灵EC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药后三周各药剂对烟草的芽鲜重抑制率均在95%以上,效果均娃,其中以12%氟节胺EC配方D最佳。在制剂质量方面,12%氟节胺EC的各个配方均要显著优于25%灭芽灵EC,配方A、配方B、配方D优于12.5%抑芽敏EC,配方D最佳。湿展能力的不同是造成各药剂药效与制剂质量不同的关键因素。利用帆布沉降法测得12%氟节胺EC各配方及12.5%抑芽敏EC的润湿时间小于2min,25%灭芽灵EC大于2h。  相似文献   

5.
赵海珍  胡珊  张志祥  梁明龙  徐汉虹 《农药》2006,45(1):59-60,63
双三氟虫脲(bistrifluron)是新型昆虫生长调节剂,对小菜蛾幼虫具有优良的毒杀活性。处理后96、120h,双三氟虫脲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149.78、86.73μg/ml。药后1、3、5、7d,50μg/ml的双三氟虫脲乳油对小菜蛾幼虫的防效分别为7.34%、51.48%、61.12%和86.31%;100μg/ml浓度时防效分别为21.92%、56.22%、79.02%、90.18%;200mg/ml浓度时防效分别为31.53%、76.32%、82.69%和96.07%。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我国引进第一套12万吨/年磷酸装置的氟气处理,总氟的17%以固定方式进入石膏堆放;从反应槽溢出5%的含氟气体经三级洗涤后脱氟率达99.86%。洗涤用水用湿法排渣的再浆水并在循环过程中保持氟平衡;78%的氟进入稀酸,在将稀酸浓缩至50%P2O5的过程中又有63.8%的氟溢出,经两级循环吸收制得浓度为20%的HWSiF6作生产无水A1F3的原料。  相似文献   

7.
以邻甲苯胺为原料,经过氟化、氧化成邻氟苯甲酸,与氯化亚砜反应得到邻氟苯甲酰氯,再与CH3CH2OMgCH(COOCH2CH3)2反应,水解脱羧得到邻氟苯乙酮,经过氯化、水解、重排得到高纯度的邻氟扁桃酸,总收率达38.8%,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流动相V甲醇:V水=7:3)含量为98.2%。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氟乙醇和对甲苯磺酰氯为原料制备了对甲苯磺酸氟乙酯,讨论并确定了较佳的合成工艺条件,在酰氯/氟醇投料比为1、2、15℃下反应2小时,其氟酯的收率为82.7%。  相似文献   

9.
氟橡胶是指主链或侧链的碳原子上含有氟原子的一种高分子弹性体,本文主要讨论维通型氟橡胶,它是偏氟乙烯,六氟丙类的二元和三元(第三单体为四氟乙烯)共聚物,其用量占世界氟橡脱总消耗量的90%以上,氟橡胶自1956年由美国杜邦公司以试验装置投产后,1958年即建成1800t/年规模生产装置以来,它的发展十分迅速,60年代中期,年递增率为20-30%,70年代的增长率为10%,踏进80年代仍保持7-8%的增长速度,而且这种趋势可望继续保持下去,氟橡胶大量用于制品的生产,根报道,美渐50%的氟橡胶用于密封制品,日本的应用比例更大,高达80%。  相似文献   

10.
201108002氟改性聚氯酯防水涂料及其制法和防水旋工方法:KR988201[韩国专利]/韩国:KLConstructionCo.,Ltd(Ko。GeonUng).-2010.1O.18.-12页.-68352(2010.07.15):IPCC09DI75/04 题述制备氟改性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的方法包括:(1)将环己基二异氰酸酯封端的聚氨酯预聚物57.1%~75.0%、2-(全氟辛基)乙醇7.4%~14.4%、  相似文献   

11.
7-氟-6-胺基-2H-1,4-苯并恶嗪-3(4H)-酮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忠稳  凌冰 《安徽化工》2003,29(5):25-26
由1,5-二氟-2,4-二硝基苯为原料经醚化、还原合成7-氟-6-胺基-2H-1,4-苯并恶嗪-3(4H)-酮,产率为66.3%(以1,5-二氟-2,4-二硝基苯计),产物经IR,^1HNMR证实了结构。该化合物是合成除草剂丙炔氟草胺(Flumioxaxin)的关键中间体。  相似文献   

12.
九十年代的氟聚合物工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九十年代氟聚合物在世界聚合物市场中的地位九十年代以来在世界聚合物市场中氟聚合物的产销量虽然仍微不足道,一般不超过O.OS%,然而在世界耐高温聚合物市场中氟聚合物却雄霸销售量之首的交椅(见表1)[‘]。1993年世界耐高温聚合物总销售量为12万吨,销售额29亿美元,其  相似文献   

13.
《现代塑料》2006,(7):68-71
由于氟树脂的独特性能,其在全球的产量与消费量增加迅速,目前,全球氟树脂的消费量已经达到12万t,其中70%左右为聚四氟乙烯(PTFE),全球主要有20多家工厂生产氟树脂,遍布世界十几个国家,主要包括美国杜邦公司.英国ICI公司.日本旭硝子和大金公司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氟嘧磺隆的合成研究与田间除草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明智 《农药》2003,42(10):15-16
以2-氨基-4,6-二羟基嘧啶为起始原料,选用高效催化剂A,经二氟甲基化后得到2-氨基-4。6-双(二氟甲氧基)嘧啶(DMAP);DMAP在溶剂B中与邻甲氧甲酰苯磺酰异氰酸酯加成合成氟嘧磺隆,合成总收率21%。产品含量达97%。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氟嘧磺隆可涅性粉剂7.5、15和30g a.i./hm^2对玉米田阔叶杂草的防效分别为77%、89%和95%,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分别为40%、54%和63%;对玉米安全;各处理区玉米产量和玉米穗轴重均明显高于对照区产量和穗轴重。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对阿维菌素、氟铃脲分别进行定量,此方法的标准偏差阿维菌素为0.0063,氟铃脲为0.0075,变异系数阿维菌素为1.13%,氟铃脲为0.29%。回收率阿维菌素为98.21%-101.82%,氟铃脲为99.61%~100.40%。  相似文献   

16.
姜大光  纪明山 《农药》2022,(4):289-291
[目的1明确吡唑醚菌酯与氟硅唑混用防治花生褐斑病的田间药效、对花生的安全性以及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方法]采用叶面喷雾法,进行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花生褐斑病发病初期,吡唑醚菌酯与氟硅唑混用(吡唑醚菌酯12%,氟硅唑3%)有效成分用量112.5~135 g a.i./hm2,连续施药2次,间隔7 d,防效可达80%...  相似文献   

17.
标题化合物(B2055)是具有较高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除草活性的N-苯基酞酰亚胺类新化合物,合成该化合物的关键步骤是2-[7-氟-4-(丙-2-炔基)-3-氧-3,4-二氢-2H-苯并曝嗪[b][1,4]-6-基]-4,5,6,7-四氢-2H-异吲哚-1,3-二酮(丙炔氟草胺,flumioxazin)的碘化。为寻求更经济和可工业化的合成路线,考察了不同的碘化剂、溶剂、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丙炔氟草胺的转化率和产品B2055收率的影响,在以醋酸为溶剂,氯化碘为碘化剂,原料丙炔氟草胺与氯化碘的物质的量比为1:3,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60min的工艺条件下,原料丙炔氟草胺转化率为92.2%,产品B2055收率为90.7%。  相似文献   

18.
采用邻氟甲苯为原料,48%氢溴酸为催化剂,用50%双氧水氧化得到99.9%的邻氟苯甲酸,总收率92.6%(以邻氟甲苯计)。  相似文献   

19.
1整体概况 我国氟化工在“十五”期间得到了迅猛发展,估算销售额从2000年的85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13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1%以上。主要产品的产能、产量年均增长率都达到2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40%以上。2000年时,我国的无水氢氟酸才12万t,基础有机氟化工产品约11万t,各类氟聚合物总共8960t,含氟精细化学品约8000t。氟化工产品仅占国际市场7.5%的份额。  相似文献   

20.
氟啶胺与粘帚霉对防治茉莉白绢病的协同增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丽萍  黄思良  谢玲 《农药》2007,46(4):269-271
以戊唑醇等7种常用杀菌剂为对照药剂,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抑菌圈法测定氟啶胺对茉莉白绢病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氟啶胺对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100%,抑制菌圈直径为14.01mm。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氟啶胺对茉莉白绢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与生防菌粘帚霉G11菌株对防治茉莉白绢病具有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