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脱胎换骨”的PC服务器在服务器领域,一说到PC服务器,给人的印象是:价格低廉但可靠性欠佳,不能构筑大规模系统。当然,在I/O性能、多处理器性能方面,PC服务器与主机系统和高档UNIX服务器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但x86处理器的性能,已经不亚于RISC处理器,在元部件水平上,也与这些计算机相差无几。近来,PC服务器的体系结构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逐渐摆脱出了传统PC体系结构的制约,一改往日“PC”的形象。与PC机不同,由于PC服务器在网络系统中担负着为多个PC提供服务的任务,所以对其性能有更高的要求。它要求设计成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不停的连续运行。要设计成即使电源和部分硬盘故障,系统也不能宕掉。PC服务器应具备“热交换”功  相似文献   

2.
10月份,Intel公司推出其首批具有智能输入输出(I2O)技术和Intel I/0处理器的基于Intel的服务器产品。I2O是一种能够从服务器主微处理器上卸载I/O活动的技术,这一技术不仅可较大幅度地提高整个服务器的性能,而且还可进一步增强IS管理人员对基于Intel的服务器的I/O能力的可测性。目前,许多服务器系统供应商均表示,他们将于今后三个月内推出具有I2O技术和Intel1960 I/O处理器的基于Pentium Ⅱ和Pentium Pro的服务器产品。这些服务器系统供应商包括:Acer  相似文献   

3.
泰安双星     
张越 《个人电脑》2001,7(8):58-58,60
一台性能出色的服务器除了要有强大的I/O系统外,强劲的处理器也是必不可缺的。在PC服务器领域中Intel公司的至强处理器在高端应用中仍旧占据着绝对优势,但是我们也看到有很多厂商都推出了采用Pentium Ⅲ处理器的服务器产品。而此次我们收到的这款TyanS2505D就是一块支持双Pentium Ⅲ处理器的低端服务器主板。这款采用了694X-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重点分析了多进程并发服务器、多线程并发服务器和I/O复用等普通PC服务器模型,通过在嵌入式芯片S3c2410上对这些模型进行测试,根据实际性能证明了I/O复用模型在嵌入式系统设备中作为服务器模型具有显着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李明琪 《微电脑世界》2001,(9):22-22,24-25
按照摩尔定律CPU芯片的性能将不断提升,Intel和AMD公司等芯片厂商竞相推出速度更高的微处理器,推动着PC及PC服务器产品不断更新换代。但是相形之下,I/O技术的进步却显得缓慢得多。多年来PC服务器的I/O系统设计一直存PCI总线作为标准。由于CPU芯片性能不断提升,磁盘容量不断加大,文件大小不断增加,PCI开始显示出它的弱点。在寻找新出路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I/O新技术,如PCI-X、光纤通道、iSCSI和InfiniBand等等。那么,在未来的服务器产品中,这些 I/O技术谁将统领天下呢?现在就让我们来逐一审视吧。  相似文献   

6.
选择服务器时,很多人都只关心有多少个处理器、处理器的最大主频,却不关心服务器中的硬盘性能。实际上,当服务器重载运行时,很多时候并不是由于处理器的性能不够,而是由于服务器的硬盘I/O性能不足,从而降低了服务器的后台应用能力。为此,Maxtor公司于11月上旬推出了每秒I/O能力达到55MB的Atlas IOKⅢ硬盘,缓解了中高档服务器中的这一矛盾。该硬盘可满足例如通信服务器(messaging/E-mail/VOD)、数据仓库(联机事务处理/数据挖掘)、  相似文献   

7.
优化服务器性能的挑战性工作之一,就是提供能充分发挥新处理器体系性能潜力的内存和 I/O 子系统。传统的行业标准服务器设计遇到了性能扩展到4路以上的瓶颈,这是因为传统的方法中处理器和 I/O 总线的拥挤以及内存利用不充分造成的。当服务器硬件平台使用了增强的、高性能动态多处理(SMP)构件模块,可以有效地将服务器群集扩展到4路以上。这些技术提供了高扩展能力,利用4路“可扩展企业节点”,可以扩展提供4路、8路甚至16路。一个可扩展企业节点包括处理器、内存、I/O 支持组件、存储器和其他设备,它像其它计算机一样独立运行。每个节点运作的操作系统可以和其他节点不同,通过系统分区,多个节点也可以分配同一个操作系统映像。节点之间通过专用  相似文献   

8.
7月18日获悉,曙光公司推出了基于新双路至强64位处理器的部门级服务器天阔I650-F,提供了塔式服务器及机架式服务器两种机型互换的模式。主要应用于电信、金融、税务、政府、军队、学校等行业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关键业务的中心服务器以及高性能计算领域的I/O节点。据悉,该处理器为双核处理器,内置4MB二级缓存。天阔I650-F采用Intel5000P双路芯片组,提供最高1333MHz频率的前端总线,系统带宽最高达21G B/s。该服务器采用DDR2533全缓冲(FB-DIMM)内存,8条DIMM插槽最大可扩展至32G内存,可提供最高17GB/s的内存带宽。该产品提供高速PC…  相似文献   

9.
HP公司近日宣布推出一种新型I_2O磁盘阵列控制器(Disk-Array Controller,DAC)为需要更高性能和更大吞吐能力服务器用户提供容量可伸缩的I/O系统,兑现了它在其基于Intel芯片的服务器中采用智能输入,输出(I_2O)结构的诺言。在此新型磁盘阵列控制器中,HP将I_2O技术粜成到控制器卡中并利用一个Intel i960作为单独的I/O处理器,以提高服务器的可伸缩性和性能。初步测试表明,这个I_2O DAC可望平均提高服务器性能80%。这个DAC还支持Low Voltage Differential(LVD)/Ultra2 SCSI标准(LVD:低压差动),可将SCSI的吞吐率提高到80MB/秒。 HP I_2O DAC代表了HP支持  相似文献   

10.
SGI 2月底在美国宣布推出两种新款 SGIOrigin200服务器:Origin200 GIGAchannel 与Origin200 Qc。这两款 Origin200服务器采用支持 cache 一致性的非均匀存储器访问体系结构(CC-NUMA),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实现对大量数据的传送与管理。新款 Origin200服务器采用同步 cache 设计方案,其 cache 的访问速度与处理器的速度相同,比以前型号的 cache 速度提高了50%。此外,SGI 还将其旗舰产品 Origin2000上采用的I/O 子系统技术——XIO 应用于 Origin200 GIGAchannel 服务器之中,大大提高了 Origin200服务器的 I/O 带宽,其实现 I/O 带宽能够达到前所未有的千兆字节,秒数量级。Origin200 GIGAchnnel 服务器尤其适用于I/O 密集型的应用领域,该领域要求高的带宽/处理器性能比值,并且可以扩展支持四个处理器。在实际应用中,Origin200 GIGAchannele服务器的 I/O 带宽可以达到1.15GB/s(相当于同档 UNIX 服务器吞吐量的三到六倍),并且显著提高了存储能力,能够快捷地响应来自更  相似文献   

11.
引言:用户在评价一台计算机系统时,常常要考虑很多因素,如价格、服务、应用软件、质量、功能、升级能力、性能等。其它因素都较好把握,只有性能对于用户来说难以准确判断,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评价也是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当前,一般将计算机系统分成客户端桌面系统和服务器系统,对于 PC、工作站等桌面系统来说,评价性能较为简单,查看它们的处理器主频,内存大小和总线带宽,I/O 总线带宽、图形卡的指标,或运行流行的 WinBench 等  相似文献   

12.
日前,北京华胜计算机有限公司向业界宣布,正式推出基于Pentium Ⅱ处理器的服务器新品,并开始向用户和代理商批量供货。 首批公布的服务器包括I1000、I3000和I3100三种不同型号,均采用对称多处理技术,最多可支持两个Pentium Ⅱ处理器。其中I3000/I3100两款服务器在国内首先采用了智能I/O技术,集成  相似文献   

13.
国际          下载免费PDF全文
IBM采用全新四核处理器大幅提升x86服务器性能新款服务器采用均衡系统设计以优化四核性能(2006年11月,纽约州ARMONK讯) IBM日前宣布推出采用英特尔至强5300四核处理器的系统来增强x86服务器产品线。此次推出的系统包括4款四核IBM系统和1款新的刀片服务器。System x服务器为客户带来了全新的价值水平,新的系统不仅在性能方面达到了IBM之前所提供的系统(在不到12个月之前推出的系统)的3至4倍,而且提升了系统管理能力.扩展了内存和I/O。同时,通过与IBM提供的内置虚拟能力和电源管理功能相结合,这些新系统能够让客户将应用整合到数量更少,更加强大的服务器上,并且控制数据中心的能源开销。  相似文献   

14.
虚拟化技术在为现代数据中心提供高效的服务器整合能力和灵活的应用部署能力的同时,也对数据中心服务器的I/O系统设计提出了新的需求,现有I/O资源与服务器紧密绑定的I/O体系架构将产生成本上升、资源冗余、I/O连线复杂化等一系列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根I/O虚拟化协议(single root I/O virtualization,SR-IOV)的多根I/O资源池化方法:基于硬件的多根域间地址和ID映射机制,实现了多个物理服务器对同一 I/O设备的共享复用,有效减少单体服务器所需的设备数量和连线数量,并进一步提高服务器密度;同时提出虚拟I/O设备热插拔技术和多根共享管理机制,实现了虚拟I/O资源在服务器间的实时动态分配,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出的方法在可编程逻辑器件(fiei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原型系统中进行了验证,其评测表明,方法能够在实现多根I/O虚拟化共享的同时,保证各个根节点服务器获得近乎本地直连设备的I/O性能.  相似文献   

15.
用I_2O改善I/O     
数据传输一直以来是 IA 架构服务器的一个弱点,因为 CPU 处理能力的提高速度远远比磁盘和网络 I/O 快得多。为了适应人们对 IA 架构服务器新的需求,IA 架构服务器的体系结构正在发生着巨大变革,导致产生这种变革的根本方法并不是在处理器内嵌入二级(L2)高速缓存以提高访问速度,而是设法改善它的薄弱环节——I/O 性能。下面,介绍一下 I_2O 对 I/0性能的改善:I_2O 规范(智能化输入/输出规范)的提出和开发是为了满足在不同种类的操作系统间及在各种主机平台之间移植设备驱动程序的强烈要求和对分布式、智能化输入/输出处理的日益高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浪潮服务器网络 I/O 加速技术是一款系统级的解决方案,它能够解决整个服务器平台的所有数据包和有效负载处理瓶颈问题。与当前的服务器平台相比,它能够提高处理器效率,并加快网络应用间的数据传输速度,可使网络应用性能提高达30%。此外,它还能够通过全面的错误检测,降低与外部存储设备间数据传输的相关风险。最重要的是,浪潮服务器网络 I/O 加速技术能够随着未来服务器硬件平台的更新而不断扩展升级,从而保护用户的 IT 基础设施投资,并最终增长用户的业务。  相似文献   

17.
高性能……可升级性……易管理性,这些重要特性决定了一款关键任务平台的性能,这类任务对服务器和工作站来说至关重要,因为服务器和工作站都需要高性能计算能力、高性能内存以及强大的I/O子系统。AMD-760TMMP平台是专为服务器/工作站级应用程序设计的一款高性能、双通道多处理器(MP)系统解决方案。由AMD Athlon MP处理器和AMD-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云计算的发展为数据中心带来了新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其中,虚拟化作为云服务的重要使能技术,对数据中心服务器I/O系统的性能、扩展性和设备种类多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沿用传统设备与服务器紧耦合的I/O架构将会导致资源冗余,数据中心服务器密度降低,布线复杂度增加等诸多问题.因此,文章围绕I/O资源池化架构的实现机制和方法展开研究,目标是解除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绑定关系,实现接入服务器对I/O资源的按需弹性化使用,从根本上解决云计算数据中心的I/O系统问题.同时,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根I/O虚拟化协议实现多根I/O资源池化的架构,该架构通过硬件的外设部件高速互连接口多根域间地址和标识符映射机制,实现了多个物理服务器对同一I/O设备的共享复用;通过虚拟I/O设备热插拔技术和多根共享管理机制,实现了虚拟I/O资源在服务器间的实时动态分配;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构建了该架构的原型系统.结果表明,该架构能够为各个共享服务器提供良好的I/O操作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中小企业选择服务器,首先是要明确自己的应用需求。在此基础上,中小企业挑选服务器时,主要是考察三大指标:中央处理器(CPU)、内存、I/O(输入输出)能力。CPU代表了服务器的计算处理能力。目前来说,中低端服务器主要采用Intel P4或Intel至强处理器。此外,AMDOpteron处理器也占有一定的市场。随着Intel 64位至强的问世,中小企业又增加了新的选择。内存方面,当前主流的是ECC DDR400内存,但要注意型号和容量的配合。服务器的I/O性能,则主要与I/O控制器(主板上、RAID卡上的)、磁盘子系统、网络接口卡等几大部分密切相关。一般来说,中小企业可以选择IA架构的服务器。因为相对来说,IA服务器的性价比较高,同时它的可扩展性也较强,能适应中小企业成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11月底获悉,IBM宣布推出采用英特尔至强5300四核处理器的系统来增强x86服务器产品线。此次推出的系统包括4款四核I B M系统和1款新的刀片服务器。新的系统不仅提高了性能,还提升了系统管理能力,扩展了内存和I/O。同时,通过与I B M提供的内置虚拟能力和电源管理功能相结合,这些新系统能够让客户将应用整合到数量更少、功能更强大的服务器上,并且控制数据中心的能源开销。IBMSystemx副总裁兼业务线总经理J i mGargan表示:“四核处理器的推出进一步推动了客户对创新服务器设计的需求,同时它还推动了客户加速实现其基础架构虚拟的需求,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