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无线云终端的手段之一可以使手机用户获取运行在机房服务器的手机虚机的桌面。由于手机品牌繁多,这一手段促进了移动终端的中央管理。介绍此技术的方法,包括手机虚机的基础平台和管理软件。测试结果显示:大批量的用户可以经过3G无线传输使用Android和WinMobile的桌面。在未来,移动终端还有潜力同时获取虚拟桌面、视频,以及传输物联网应用的传感信息,并使用机房里小巧的手机虚机及物理服务器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李康泉 《福建电脑》2014,(4):149-150
Android平台手机移动监控系统运用了Java可视化开发环境Borland Jbuilder,构建基于Java 2平台的JSP/Servlet、JavaBeans以及移动产品J2ME应用,利用Tomcat、FFMEPG等工具,采用Direct Show来捕获视频数据,把视频流进行压缩,结合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实现在手机上进行实时、清晰、流畅的监控功能。  相似文献   

3.
《电脑迷》2014,(9)
正近日,游戏外设厂商北通发布了可连接Android设备的游戏手柄——北通卡洛无线智能手柄。基于Android定做的游戏手柄,能支持大量的Android设备,包括手机、智能电视、平板以及高清播放器等。手柄可以应对更多环境,一个手柄解决多个问题。北通智游者卡洛无线智能手柄整体采用白色作为主色,手柄的外观造型继承了阿修罗系列。  相似文献   

4.
无线流媒体传输技术可以满足用户利用无线网络实现在线视频播放,但较恶劣的无线网络环境使在线流媒体,特别对于需实况转播的流媒体系统,视频画面可能出现延迟、抖动和失真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用户观看视频的直观感受。为了降低无线流媒体传输技术对无线网络环境的要求,提高无线视频传输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在国外视频分帧传输的思想上,提出一种FSMS(Frame Splitting Multichannel Streaming,分帧多信道传输)无线流媒体传输模型,并且基于该模型在Android移动平台上设计并实现了一整套无线流媒体传输系统。系统测试表明,即使在大量帧丢失的较恶劣网络环境下,运用此模型可以显著提高无线流媒体视频播放的流畅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Android的开源特性,在系统软件平台之上设计开发视频监控系统。介绍系统的功能需求和Android应用开发过程中的技术要领。利用Eclipse开发工具、Java JDK和Android SDK,设计完成基于Android平台的手机对视频监控系统服务器的访问。该系统把网络视频监控和移动终端相结合,克服了普通网络视频监控对监测客户端地点上的限制。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可以实现基于Android平台的终端设备与远端的实时视频服务器的数据流的传输,也可以从存储服务器上下载视频文件并播放,在实际的应用测试中验证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车联网是物联网技术在交通系统领域的典型应用。结合Android手机平台及Arduino单片机平台,借助蓝牙通信技术,实现智能小车的无线控制。该设计把蓝牙技术、Arduino开发技术和Android移动智能终端平台相结合,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和蓝牙无线,控制智能小车运动状态,实现蓝牙小车的前进、后退、左拐、右拐和停止,并增加体感遥控设计,方便用户体验,为现代物联网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上利用DirectShow流媒体技术设计出了视频传输过滤器。该视频传输过滤器可以有效保障视频传输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实时性,为目前的PDA、手机等移动终端上实现视频通话、视频会议等功能应用提供有力支持。文中涉及到了过滤器的开发过程、视频图像的切帧封装、接收端环形缓冲区的使用以及如何利用JRTP来实现底层的视频帧传输等等,解决了目前PDA、手机等移动终端上的可视电话中的视频传输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视频监控的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Mjpg-streamer的嵌入式无线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以S3C6410作为核心处理器,使用CMOS摄像头OV9650作为视频采集设备,通过无线方式传输经过H.264压缩后的视频数据;重点阐述了在开源视频服务器软件Mjpg-streamer的框架结构下实现视频采集和H.264硬编码过程;最后以Android手机作为视频接收显示终端对系统进行测试,传输视频清晰、流畅,系统稳定、可靠,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易用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有线网络视频监控的布线问题和工作人员的移动化监控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支持IP摄像头、DVR、3G手机作为视频数据采集前端,兼容H.264和MPEG4等编码标准和支持PC和3G手机进行客户端监看的实时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实现视频的采集、压缩、传输、解码、显示、控制、录像、事件通知、电子地图等功能,该系统支持前端采集设备的多流输出和高并发访问,适应了3G手机的带宽,提高了服务器使用效率,达到了利用手机进行移动视频监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3G移动互联网络和智能移动设备的不断完善,视频应用已不断被应用于商业和娱乐领域。对热门的Android系统进行研究,分析Android平台开放性的特点,结合H.264低码率、高画质的特性,以及实时传输协议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的实时传输性,实现一套视频实时编码上传的解决方案。通过移植PC平台的x264库和oRTP库,在移动平台Android上实现了视频的H.264编码技术以及RTP传输技术,从而实现了视频的编码上传功能。  相似文献   

11.
针对室内环境参数的远程监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ZigBee技术与手机进行实时数据交换的远程无线监控系统:传感器节点采集环境中的温湿度、光强和烟雾浓度数据,通过ZigBee无线网络将数据传输到中心协调器;协调器与WIFI模块通过串口连接,将数据发送到互联网;另外,设计Android手机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获取,并发出对参数进行调节的指令,从而完成远程的无线监控任务;经过测试,通过手机可以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实时对环境参数进行采集和控制,且各节点性能稳定,满足长期监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在智能车遥控传统解决方案中,通常采用超再生遥控或者红外遥控的方案,而随着Andriod智能终端的普及,智能终端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蓝牙通信以及可以感知手机方位的方向传感器,结合单片机系统、蓝牙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实现基于Andriod手机APP的蓝牙控制智能车.这样每部安卓手机都成为了一部遥控器,经过多品牌和多版本手机的测试,系统都能很好地运行,同时本设计为智能机器人和智能家居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AUV手柄遥控模式不增加AUV无线电通信硬件开销,且为了实现该功能模式的低成本、易实现、全透明和自定义,设计了AUV手柄遥控指令经指控台中转的AUV手柄间接遥控方案;方案硬件上以安卓手机为遥控手柄,配套遥控手柄APP软件实现手柄操作,通过手机蓝牙与指控台计算机蓝牙进行近距离点对点连接,以蓝牙无线通信实现手柄遥控指令对指控台的传输,之后指控台通过LoRa无线通信实现手柄遥控指令对AUV的无线传输;方案试验验证环节以Arduino开发板模拟指控台,结合无线蓝牙收发模块接收手机遥控手柄发来的遥控指令,实现了10米间距20Hz数据帧蓝牙通信,结合LoRa模块进行遥控指令的无线发送,以AUV无线通信板进行LoRa接收,并对收到的遥控指令进行解析和执行,实现了1000米间距9600bps速率的LoRa通信;最终通过点灯试验、打舵试验和推进器试验证明了该设计方案链路完整可行并应用到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4.
系统发挥智能手机的便于携带等特点,实现一套Android手机客户端软件和完善的后台服务功能来完成考试练习功能.该系统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Android前端等部分.客户端Android系统智能手机具有前端处理与计算能力,而且可以通过网络访问服务器,向服务器上传成绩或者下载新试卷.介绍了系统架构的设计与实现,给出了部分设计代码.实践表明系统实现了随时随地的学习,受到了用户的欢迎,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5.
在Android手机平台上提出了一种基于GSM的智能家居语音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通过Android手机的语音识别,使得智能家居具备了远程语音控制的功能,大大提高了智能家居的可操作性,满足了智能家居的安防要求.经测试,证明了本系统的实时性、有效性和稳定性,同时,可以为人机交互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参考方案,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电站中电力系统环境复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的OpenWrt系统和Android系统的电站智能无线巡检机器人。该系统以无线嵌入式处理器AR9331和基于Cortex-M3的ARM处理器STM32为双处理器核心,并在无线处理器上运行改进的OpenWrt操作系统,实现无线路由功能,同时引进一种新型的MJPEG压缩算法。实现了Android智能手机对巡检机器人的无线控制、视频实时采集与显示。经设计研发和现场测试,系统可运行在电站狭小、阴暗等复杂环境中,完成无线巡检任务,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移动通讯网络的迅速发展和Android系统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移动视频监控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在深入研究流媒体传输技术、视频编解码技术和SIP协议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具有语音通话功能的移动视频监控系统,并重点对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视频监控客户端进行研究与设计.  相似文献   

18.
夏桂华  杨晟  蔡成涛 《计算机应用》2011,31(11):3129-3131
为了解决移动机器人在特定环境下自主性不强的问题,构建了自主移动机器人的遥操作控制系统。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的通信方式实现了经过透视解算展开后的全景图像的传输和基于USB操纵杆的多功能远程控制平台的开发。详细介绍了机器人利用超声波传感器进行自主模糊避障的算法,利用USB操纵杆对机器人遥操作的程序实现,以及全景摄像头透视解算和视频压缩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构建的遥操作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良好的人机交互,使移动机器人的自主性更强,更加智能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网络通信在短短的几年间就由2G时代、3G时代发展为目前的5G时代。在5G部署的过程中,为方便计算机能获取与分析5G信号参数,设计了一款基于安卓移动端的5G信号获取上报软件。该安卓软件以手机端为基础,通过5G移动传输网络和内部传输网络为传输途径,第一:实现了5G信号中的重要参数RSRP、SINR等的获取,并且将这些重要参数以JSON格式文件发送至计算机服务器端,用于信号参数分析;第二:实现了RSRP、SINR等以图表的形式动态展示给工作人员观察;第三:实现了计算机服务器端下发一些简单指令给手机端,手机端能够执行一些Linux指令。实验结果表明,该安卓应用软件非常灵活,能够完成5G部署过程中信号参数的获取、信号参数上报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针对人脸姿态估计对系统性能要求高、在手机上运行无法满足实时性要求等问题,实现了一种Android手机端的人脸姿态实时估计系统。首先,由摄像头获得一幅正面和一幅偏移一定角度的人脸图像,利用从运动中构建结构(SfM)算法建立简单三维人脸模型;然后,提取实时人脸图像中与三维人脸模型相互对应的特征点,基于缩放正投影位姿估计(POSIT)算法估计人脸姿态角度;最后将三维人脸模型通过开放图形开发库(OpenGL)实时显示在手机屏幕上。实验结果表明,实时视频中检测人脸姿态并显示的速度可以达到20 frame/s,接近计算机端的基于仿射对应的三维人脸姿态估计算法,而且针对大量图片序列的检测可以达到50 frame/s,能够满足Android手机端的性能和检测人脸姿态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