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酶法提取长枣汁工艺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宁夏灵武长枣为原料,采用复合酶进行酶解处理,并对护色工艺和酶解浸提工艺进行了探讨,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确定了护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5,护色剂为混合护色剂(抗坏血酸:柠檬酸=1:1),添加量0.5%.酶解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制剂为混合酶(α-淀粉酶:果胶酶=1:1),添加量0.5%,酶解温度50℃,酶解pH4.2,酶解时间2.5h,此条件下长枣汁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7.3%,且长枣汁枣香浓郁、酸甜爽口、无苦味、色泽为自然的枣红色,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以宁夏灵武长枣为原料,采用复合酶进行酶解处理,并对护色工艺和酶解浸提工艺进行了探讨,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确定了护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5,护色剂为混合护色剂(抗坏血酸∶柠檬酸=1∶1),添加量0.5%。酶解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制剂为混合酶(α-淀粉酶∶果胶酶=1∶1),添加量0.5%,酶解温度50℃,酶解pH4.2,酶解时间2.5h,此条件下长枣汁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7.3%,且长枣汁枣香浓郁、酸甜爽口、无苦味、色泽为自然的枣红色,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以双孢菇为主要原料,对其无硫护色剂的组成进行了探讨。选取护色剂抗坏血酸、柠檬酸、L-半胱氨酸和柠檬酸亚锡二钠为影响因子,以双孢菇干色泽L*值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构建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护色剂复合作用对双孢菇色泽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抗坏血酸L-半胱酸柠檬酸亚锡二钠柠檬酸,复合护色剂的最优配方(质量分数)为:0.18%抗坏血酸、0.15%L-半胱氨酸、0.79%柠檬酸、0.03%柠檬酸亚锡二钠。加工的双孢菇干色泽L*值为79.83,护色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糯米藕在工业化生产中容易出现的两个问题是色泽发生褐变、质地软化.选用氯化钠、柠檬酸、抗坏血酸3种护色剂,首先将3种物质作为单一护色剂进行单因素试验,然后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最终得出效果最优的复合护色剂溶液配比为:氯化钠浓度为0.3%,柠檬酸浓度为0.4%,抗坏血酸浓度为0.2%,最佳的护色处理时间为50 ...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解决兰州百合干制过程的褐变问题,开发兰州百合干无硫护色技术,选取护色剂抗坏血酸、柠檬酸、L-半胱氨酸、氯化钠为影响因子,以百合干色泽(L*值)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构建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护色剂复合作用对百合干色泽的影响程度依次为:L-半胱氨酸>抗坏血酸>氯化钠>柠檬酸,复合护色剂的最优配方(质量分数)为:0.65%氯化钠、0.3%抗坏血酸、0.3% L-半胱氨酸、0.8%柠檬酸,在此条件下,加工的百合干色泽L*值为78.69,护色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含硫护色剂的危害,以柠檬酸、氯化钠、抗坏血酸、植酸结合烫漂对姜脯进行护色处理,研发一种无硫护色剂。结果表明,这4种试剂复合的效果优于单独处理,利用各种护色剂的协同作用,通过正交优化试验得到护色效果较好的护色剂组合:0.7%柠檬酸+1.5%氯化钠+0.2%植酸+0.5%抗坏血酸在100℃条件下浸泡15 min,姜脯的L~*值可达46.85。此复合护色剂护色效果与0.3%的亚硫酸氢钠相当,可以予以代替亚硫酸氢钠进行姜脯护色。  相似文献   

7.
针对压差膨化前处理中苹果的酶促褐变进行了无硫护色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护色剂及其组合对苹果片的护色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柠檬酸、氯化钠、抗坏血酸对苹果片护色效果影响较显著,试验中最佳的复配护色剂组合为:柠檬酸0.4%、抗坏血酸0.04%、氯化钠1.0%;护色温度是25℃,时间20 min,使用该方法护色的苹果片能很好抑制膨化前的酶促褐变。  相似文献   

8.
杏汁的护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优化和评价氯化钠、柠檬酸、抗坏血酸、亚硫酸氢钠对杏汁色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量应适当,过大反而会使杏汁感官品质降低;氯化钠、柠檬酸、抗坏血酸、亚硫酸氢钠对杏汁都有一定的护色效果;杏汁护色的最佳配方为:2%的氯化钠、0.15%的柠檬酸、0.03%的抗坏血酸、0.08%的亚硫酸氢钠.  相似文献   

9.
以新鲜马铃薯为原料加工马铃薯生全粉,对加工工艺中的护色技术进行研究。通过考察柠檬酸、L-半胱氨酸和氯化钠3种护色剂对马铃薯生全粉色泽的影响,优选出3种护色剂合适添加范围;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柠檬酸-L-半胱氨酸-氯化钠无硫复合护色剂最佳护色配比为:0.5%柠檬酸、0.1%L-半胱氨酸、0.5%氯化钠。该复合护色优于单一护色效果,可使生全粉保持良好色泽,使制得马铃薯生全粉亮度值L^*达91.09,多酚氧化酶的抑制率87.98%。研究为马铃薯生全粉加工中的无硫复合护色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Vc、柠檬酸、L-半胱氨酸、EDTA-Na_2 4种护色剂在无花果榨汁过程中对无花果汁总色差值和褐变抑制率的影响,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确定了复合护色剂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总色差值△E越小,褐变抑制率越大,护色效果越好。复合护色剂的最优组合为:Vc 0.1%、柠檬酸0.14%、L-半胱氨酸0.06%、EDTA-Na_2 0.02%,在添加此复合护色剂后无花果汁的总色差值为4.18,褐变抑制率为70.56%,色泽鲜亮,护色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清洁化制革生产工艺的研究是建立在毁毛废液、复灰废液和铬鞣废液循环利用研究的基础上,它的目的是建立一套既能保证成革质量,又可大大减轻生产污染的制革工艺。本部分报道了清洁化工艺连续执行过程毁毛废液、复灰废液及铬鞣废液各成分含量的变化;并从微观组织学及革的理化指标角度比较了清洁化工艺与基本工艺的成革质量。实验证明该研究达到了预定目标。  相似文献   

12.
休闲食品伴随人们生活方式和食品科技及产业的发展得到迅速发展,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失的部分。休闲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除了归功于政策推动,极为重要的发展动力还源于支撑整个行业前进的食品加工技术,其中包括膨化技术、挤压技术、油炸技术、脱水干燥技术等。这些关键的加工技术在近年来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呈现出复合化的趋势,这些改变克服了很多以往加工中的缺点,拓宽了原料选择范围,丰富了产品种类,优化了产品质量。本文综述了休闲食品中重要的膨化技术、挤压技术、油炸技术、脱水干燥技术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意在推动休闲食品创新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淀粉的三大物理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涉及食品工业中三大具有发展潜力的淀粉物理改性技术,包括湿热处理技术、挤压技术、超微粉碎技术。介绍了其作用原理、方法和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二氧化碳(CO2)是一种温室气体,被认为是导致全球温度升高(也称为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到2040年,全球能源需求预计将比2019年增长30%,而化石燃料仍将是满足这些需求的主要能源(预计占比74%),其直接燃烧所排放的CO2量也将持续增长.目前全球CO2总利用量低于2亿吨/年,与每年320亿吨以上的CO2排放量相比,...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农业技术比较及中国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国际前沿相比较,中国农业技术差距在不断缩小,并已初步形成了少量领跑、多数并跑和跟跑的基本格局。新时期,应大力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大国家各类科技计划向农业领域倾斜支持力度,加快构建农业物联网技术服务平台,着力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创新。  相似文献   

16.
非热物理加工新技术对食品品质的影响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超高压技术、辐照技术、脉冲电场技术、超声波技术等非热物理加工新技术的定义及特点,并综述了这些新技术对食品成分的影响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食源性致病菌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事故不断被报道, 因此建立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对食源性疾病控制至关重要。食源性致病菌的传统检测方法周期较长、检测步骤繁琐, 不适用于快速检测, 因而快速、简便、特异的检测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从生化鉴定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技术、代谢技术以及噬菌体鉴定技术等方面介绍目前国内外用于食品致病菌检测的技术, 并对这些技术进行分析和总结, 以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新的检测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综述了鸡肉保鲜技术的方法、原理及其特点。提出了栅栏保鲜技术用于鸡肉的保鲜,并对生物保鲜技术应用于鸡肉的保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瑞士List公司的MasterConti技术,能使纤维生产企业在纺丝过程中分离纺丝原液,并能应用于许多种类原材料的加工中。  相似文献   

20.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娜 《食品工程》2007,(3):28-29
真空冷冻干燥是集真空技术、冷冻及干燥技术为一体的食品加工方法。主要介绍了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的干燥原理、干燥工艺及冷冻干燥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