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季超  李霆  范武军 《建筑》2012,(3):80-81
结合广东科学中心E区的防震特点,提出了对广东科学中心E区采取新的防震目标。通过对广东科学中心E区采用隔震技术的阐述,包括隔震技术的在国内外的应用及其优越性、B区隔震技术设计、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隔震支座与阻尼支座性能检测试验、隔震支座施工技术、隔震支座变形监测、以及隔震技术的展示与推广应用,阐明了隔震技术在广东科学中心E区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2.
结合广东科学中心施工实践,探讨巨型钢结构联合采用大直径双橡胶隔震支座和单橡胶隔震支座进行基础隔震的施工技术,解决巨型钢结构隔震支座预埋件施工、隔震层与格构式巨型钢柱柱脚连接施工、巨型钢结构施工、隔震层构造施工等方面的技术难点,获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重点阐述隔震支座下预埋钢板定位及固定、锚栓和螺栓套筒施工定位、螺栓孔开设、隔震缝施工等技术措施,确保隔震层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广东科学中心首次在巨型钢框架结构中应用隔震技术,隔震支座在钢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产生复杂变形,通过隔震支座竖向、水平、偏心变形监测,分析了变形特点,探讨了隔震支座变形的影响因素.采用远程无线自动化健康监测系统对隔震支座正常服役阶段进行健康监测,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证明隔震支座性能状态稳定.  相似文献   

4.
贾云龙  委玉奇 《钢结构》2010,25(8):73-75
工程结构在长期工作状态下往往处于较恶劣的环境中,对传统的结构检测现状做详细的阐述。针对其无法对结构进行实时、在线、长期、完整的监测等问题提出了智能传感技术下的工程结构监测系统。将性能稳定、耐久性好的传感元件埋入或粘贴于结构中,对最能反映土木工程安全状况的参数进行监测,评价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为维修、报废、报警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并指明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隔震技术的发展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简要介绍了结构隔震体系的隔震原理、优越性及其分类,阐述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应用实例,最后提出了隔震技术在今后的发展应用中应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传感技术在国防工程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FBG传感监测技术,介绍了其组成及技术原理,并阐述了该监测技术在国防工程中的应用,指出FBG传感技术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抗电磁干扰等优势。  相似文献   

7.
隔震建筑在实际地震中的响应是研究其抗震性能的重要参考,通过分析隔震建筑体系(含隔震支座、阻尼器等)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数据,有助于提高隔震建筑分析和设计水平。在四川某学校建筑实施了基础隔震加固,同时建立了基础隔震建筑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对隔震建筑体系的位移、加速度,以及阻尼器的出力和行程等主要响应参数进行实时监测。自2019年6月以来,监测系统获得了多次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数据,包括2019年宜宾系列地震、2020年成都青白江地震等。首先介绍了该隔震建筑体系及其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并基于近期主要地震下的实时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与讨论实际地震下的隔震建筑体系响应。结果表明,监测系统运行良好,所测数据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城市管网大多深埋地下,长时间运行会发生各种病害,传统检测手段无法实时获知管道状态,进而无法对管道可能发生的危害进行预判和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具有结构分布式、长距离和实时监测的特点,适用于地下管道监测。南京市污水第二通道工程采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对试验段管道的应变和温度进行了监测,通过监测数据分析了管道变化的趋势和可能存在隐患的部位,为运维单位预判和提前制定应对方案提供直接的依据,也可为类似排水管道实时监测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美国诺帝菲尔(NOTIFIRE)公司宣布,其ONYX智能传感技术已对响应速度和精度作了进一步改进。ONYX智能传感技术在降低误报警的同时,能对早期火灾迹象作出智能、快速地响应。该系统技术包括协同传感技术、烟气监视、探测器灵敏度调节、维护警告、自优化预警等。  相似文献   

10.
隔震技术在广东科学中心E区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小红 《广东建材》2010,26(7):22-24
本文结合广东省重点工程——广东科学中心工程,分析了在工程建设中进行抗震设防的必要性;在探讨结构分析方法及内容的基础上,对该区结构进行了模拟震动台试验。本文通过广东科学中心E区隔震与非隔震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进行的对比,表明在广东科学中心这样结构复杂,功能特殊的结构中采用隔震技术,不仅可以保证结构物本身的安全,也可以确保其内部展品的安全,具有较大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用于土木工程的智能监测传感材料性能及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周智  欧进萍 《建筑技术》2002,33(4):270-272
将光导纤维、形状记忆合金、压电材料、电阻应变丝、疲劳寿命丝、碳纤维、半导体材料等进行定性比较,结果表明使用这些智能材料对土木工程结构进行短期短期检测是可行的。光纤是用于长期监测的最理想材料;疲劳寿命丝是寿命预测、评估用最理想的材料;若将几种材料在制作传感器时相融合会得到更好的效果;右想在结构的监测过程中还需对其施加作用力,形状记忆合金与压电材料则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为了降低地震自然灾害发生时造成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等不利影响,达到保障地震区域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本文通过介绍建筑结构隔震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分类,分析了当前建筑常用隔震技术,提出了建筑结构隔震支架设计观点,并研究其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运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隔震支架设计,能够有效降低地震造成的损失,得出了建筑结构隔震支架设计能够极大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科学合理的岩土体变形监测是岩土工程稳定性和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指标,充分发挥分布式传感光纤测量技术特点,基于特殊设计的光纤变形试验装置,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二维变形监测方法,开展了5类水平位移与沉降调节工况的传感光纤室内二维变形试验与2组堆石坝工程内部变形实测数据的模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5类试验工况下40组试验测得其水平位移和沉降绝对误差均小于1mm,该二维变形监测方法的变形监测性能优越。基于200m级坝高堆石坝实测水平位移、沉降数据开展的室内模拟试验,试验结果在曲线形式及量值上均与实测结果吻合度均较高,406 m长的测量断面以测点间距为3.3 m的准分布式监测,测点沉降测量误差为cm级,水平位移测量误差mm级;说明基于分布式传感光纤技术的二维变形监测方法,可满足岩土体变形监测需要,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卢艳 《智能建筑》2008,(10):43-45
本文描述了基于GPS系统的高层建筑健康实时监测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框架。利用GPS技术进行的建筑物的健康实时监测,其测量精度高,且克服了过去高层建筑测量方法的不足。对高层建筑进行健康实时监测可以在异常情况出现时提供有效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5.
邵泽华 《煤气与热力》2021,41(4):10031-10035,10046
介绍物联网智能燃气表物联网管理系统3层结构和5平台结构的特点,描述采用LoRa技术和NB-IoT技术的传感网络平台的结构特点。对LoRa技术和NB-IoT技术的特点进行阐述,NB-IoT技术在组网方式、使用频段、传输速率、信息安全性方面显著优于LoRa技术。从国家政策、技术可控性以及燃气公司通信技术需求方面对传感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沉管隧道实时健康监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第一座修建在软土地基上的沉管隧道--宁波甬江沉管隧道为背景,针对沉管隧道的管段不均匀沉降、接头GINA止水带张开与变位、管段混凝土裂缝、混凝土应力应变以及钢筋腐蚀等内容,在国内首次采用由静力水准仪、直线位移计、裂缝计、应变计以及钢筋腐蚀传感器组成的沉管隧道健康监测系统对沉管隧道进行了实时监测.通过配套的监测软件系统,实现了数据自动采集和数据管理,进行实时动态的结构分析与安全评定,对隧道的结构安全状况预警报警,为隧道的安全正常运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南京博物院老大殿是经过抬升3 m后又进行隔震加固的历史文物建筑,对其进行结构安全性监测并建立预警系统具有重大的工程意义.因此,提出了一种三级预警阈值体系,并以南京博物院老大殿安全性监测系统的实测数据为依据,验证了该阈值系统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首先,基于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模型提出一种动态预警阈值设计方法,用于确定第一级预...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