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弹塑性模型,依托某隧道边坡工程,探讨了"锚杆+抗滑桩"联合支护参数对边坡稳定安全系数以及最大剪应变的影响,进而得到最佳支护方案。通过现场监测结合数值模拟,对比了有无该支护方案下边坡及隧道的围岩变形特征,利用抗滑桩应力与锚杆轴力的分布特征,再次明确该方案的支护效应。结果表明:最佳支护方案为方案A (抗滑桩14 m、锚杆14 m),支护后的边坡安全系数显著提高,抗滑桩与锚杆相比对边坡的安全系数影响更大;相较于无加固工况,联合支护下边坡的水平位移与竖直位移显著降低,土体变形区范围明显缩小;抗滑桩体主要承受压应力,最大值出现在桩中部,总体呈现"中端大,上下两端小"的分布模式;锚杆轴力随着锚固深度增加呈现线性减少趋势;隧道变形实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吻合,联合支护方案对控制隧道变形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抗滑桩在滑坡防治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提出一种新型组合式“品”字型抗滑桩,抗滑桩由3根单桩通过桩顶连梁连接组成空间结构,具有刚度大、变形小的特点;基于位移土压力模型,建立桩身挠曲线微分方程,后排桩在滑坡推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并直接作用于桩间土上,引入Boussinesq解,通过对桩间土附加应力的求解进一步计算作用于前排桩的附加滑坡推力;将“品”字型抗滑桩应用于舟曲锁儿头滑坡,通过现场试验和现场监测与理论计算方法所得弯矩值和位移值的对比表明,所建立的计算方法合理可行,为进一步研究桩土相互作用的抗滑桩受力机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铁磁材料在磁化场作用下磁畴的不可逆运动产生巴克豪森效应,此效应依赖于材料的显微组织和应力状态,可做为无损检测铁磁材料内应力的一种新方法,本文从实用性出发探讨了钢轨材料的巴克豪森特征及钢轨纵向应力和巴克豪森效应的关系,做为检测钢轨温度纵向应力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抗滑桩滑坡治理工程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采用抗滑桩进行某黄土滑坡体的滑坡治理效果进行研究,数值模拟过程中,岩土采用非线性材料模拟,抗滑桩采用线弹性材料模拟,滑动面采用一系列接触单元模拟.通过对治理前后岩体的位移场和应力场的比较分析,认为:①采用抗滑桩进行黄土滑坡治理是完全有效的;②采用人工排降水措施,对减缓滑坡体的下滑和降低抗滑桩的受力很有帮助;③相邻两抗滑桩形成一个明显的拱支撑,使得滑体的下滑位移被抑制;④垂直于抗滑桩轴线的各个剖面的应力分布完全相同,说明各个抗滑桩提供相同的抵抗力,也说明用平面应力模型进行抗滑桩力学分析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超声波无损探伤用于无缝钢轨纵向应力的检测,在轨温变化时,超声波在相同长度的钢轨里传递时间随着轨温的变化而变化,而轨温与所检测的无缝钢轨纵向应力成正比,原理可行.其装置的特点是简单,便携,方便使用,便于日常维护使用,不受使用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齿啮式快开容器使用广泛,其快开结构是实现容器开关门操作的重要部分,而齿块的啮合程度决定容器的运行安全。以一台齿啮式蒸压釜为例,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针对周向未完全啮合、径向未完全啮合、周向和径向均未完全啮合即组合式未啮合工况,对齿块受载状态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其危险路径进行了强度校核。分析结果可知,随着齿块周向或径向啮合度的降低,齿间所受应力均呈增大趋势。在组合式未啮合工况(周向啮合度为80%、径向错动量3.0mm)下出现应力最大的危险情况。经强度校核发现,其一次局部薄膜应力超过许用值,不能满足强度要求。分析结果表明,齿啮式快开容器应尽量避免齿块在未完全啮合的情况下工作,以保证其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7.
压力容器强度可靠性平均安全系数校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克服用常规安全系数校核容器强度不能反映应力和材料强度变化的缺点,利用可靠性分析的方法,获得压力容器受各种载荷下的可靠性平均安全系数,它既考虑了应力和强度的变化,又考虑了失效的不同后果.用可靠性平均安全系数进行容器的强度校核比用常规安全系数进行容器校核安全和经济.  相似文献   

8.
为得出抗滑桩加固的边坡在不同工况下的特性变化,文中基于MIDAS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了在不同弹性模量和不同堆载作用下抗滑桩边坡土体的位移应力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弹性模量及堆载变化下,位移及应力随桩身变化不同,桩身7m处的应力及位移最大,弹性模量及堆载越高,土体土拱效应越明显,本文结论可为抗滑桩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依据施工现场实测的应力、应变、位移等信息,反演确定地层的初始地应力及地层特性参数,据此对隧道及地下结构进行设计计算或校核检验,为确定围岩的支护形式、合理的支护时间和合理的结构设计提供便利与依据.  相似文献   

10.
工作面开采对底板岩巷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在大量工程实践的基础上,采用数值力学分析,详细地分析了工作面开采引起的围岩应力演化过程及特点,讨论了工作面开采影响巷道的围岩位移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围岩应力和跨采巷道位移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工程实践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梁轨非线性互制作用下连续梁桥上双块式无砟轨道系统静动力荷载下结构响应,预测桥上无砟轨道结构的疲劳寿命,基于梁轨相互作用原理与车辆-轨道-桥梁耦合动力学原理,以昌景黄铁路某(40+64+40)m连续梁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考虑桥梁、支座、底座板、道床板、扣件和钢轨等构件及结构层间非线性约束的连续梁-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的一体化空间分析模型,研究列车静活载作用下桥梁、道床板、底座板及钢轨的动力响应特性与无缝线路纵向力分布规律,分析连续梁桥上无砟轨道结构疲劳特性。结果表明:温度荷载作用下钢轨最大压应力位于连续梁两端,最大拉应力位于桥梁跨中;竖向荷载作用下钢轨最大拉应力位于连续梁桥墩,最大压应力位于桥梁跨中;制动荷载作用下钢轨拉、压应力极值均位于桥梁桥墩;钢轨纵向力由温度荷载控制,最大应力为143.1 MPa,满足规范要求;列车动载作用下,简支梁和连续梁上钢轨最大拉、压应力相当,道床板最大拉应力出现在连续梁跨中限位凹槽附近,其板底拉应力大于板顶,底座板最大拉应力出现在连续梁主墩附近,且板顶和板底的拉、压应力基本相同;列车动载作用下,钢轨最易破坏处寿命约27.1 a,道床板和底...  相似文献   

12.
深部巷道围岩控制原理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46,自引:3,他引:46  
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的方法,研究深部巷道围岩稳定问题,认为深部巷道围岩控制的基本方法是提高围岩强度、转移围岩高应力以及采用合理的支护技术.提出了深部巷道围岩控制的基本技术和控制过程:1)应力转移降低巷道浅部围岩应力;2)采用高预紧力、大延伸量的高强度锚杆、锚索支护系统,强化锚固区围岩强度,提高巷道围岩自身稳定性;3)加强巷道两帮、底角支护,提高巷道最薄弱部位(两帮、底角)残余强度、提高巷道围岩的整体稳定性;4)应用高水速凝材料注浆加固破碎区,提高破碎围岩的完整性和力学参数.该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方型抗滑桩和圆型抗滑桩的土拱效应的变化发展特征,采用FLAC3D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两种桩型的桩周土体位移、桩间法向应力突变和桩后切向应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方型抗滑桩比圆型抗滑桩的遮拦效果更好,桩周土体位移较小;而圆型抗滑桩的前排桩桩后应力较方型桩更大,前后排桩的受力更加均衡。  相似文献   

14.
高应力软岩巷道耦合支护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为了研究确定高应力软岩巷道二次支护时间和支护强度,以焦煤集团古汉山矿西大巷为研究对象,采用FLAC加中的指数蠕变模型,研究分析围岩应力和围岩变形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二次支护时间及支护强度对围岩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指数蠕变模型得到的围岩变形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与现场观测基本吻合,一次支护后围岩应力、围岩变形速度趋于稳定的时间段基本一致,在此时间段内进行二次支护后围岩蠕变速度最小,而且二次支护强度在0.25~0.30MPa范围内可以有效地控制围岩蠕变速度,二次支护强度大于该范围,围岩的蠕变速度也不会再有明显的降低,保持了巷道稳定.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光弹性应力冻结法分析了扁挤压筒在挤压力作用下的应力分布,结果表明,组合式扁挤压筒由于过盈装配,其最大周向应力大大降低,本文结果将对扁挤压筒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门架式抗滑桩的结构特性有进一步的认识和提升,进行了门架式抗滑桩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与门架式抗滑桩结构模型试验。通过在桩身内部贴置应变片以及桩身的关键位置处放置千分表,来测量在推力荷载施加过程中,门架式抗滑桩的桩身应力变化特点及关键位置点的位移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门架式抗滑桩桩前、后排桩桩顶位移大于滑动面处位移,后排桩桩身位移大于前排桩桩身位移;前、后排桩桩身内力均呈现明显的“s”型分布,桩顶应力不为零,其数值随着推力荷载的增大的而增大。  相似文献   

17.
超声波检测无缝钢轨热应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超声波无损探伤用于无缝钢轨纵向应力的检测,在轨温变化时,超声波在相同长度的钢轨里传递时间随着轨温的变化而变化,而轨温与所检测的无缝钢轨纵向应力成正比,原理可行.其装置的特点是简单,便携,方便使用,便于日常维护使用,不受使用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相似文献   

18.
冷挤压组合式凹模的组装应力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冷挤压组合式凹模组装应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模型处理和网格划分方法,给出了应力应变分布和最大应力.  相似文献   

19.
近距离孤岛工作面动压影响巷道围岩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距离煤层孤岛工作面上部煤层与下部煤层回采巷道为楼上楼形式时,下部煤层回采巷道的维护十分困难.结合付村矿209孤岛工作面工程地质实际条件,运用三维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分析了此种情况下,影响下部煤层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通过对3上煤层开采影响下3下巷道围岩的位移与应力分析研究,指出孤岛工作面楼上楼巷道围岩极不稳定,在动压影响下极易产生形变,其中水平应力对巷道围岩的影响比垂直应力更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巷道围岩的空间斜拉锚索的支护方案.  相似文献   

20.
高应力硐室底鼓控制的应力转移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煤矿硐室受煤层跨采影响产生的采动应力通常在其原岩应力的3倍以上,这是造成硐室严重底鼓的主要原因.从围岩应力控制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控制硐室底鼓的应力转移新技术,即通过在硐室底板掘巷,并结合在底板开掘巷道问、或底角进行松动爆破,形成一定范围的围岩弱化区的方法.这一方法可将硐室围岩附近因开采形成的高采动应力转移到围岩较深部,同时降低采动应力向硐室底板传递的强度,以此使被保护硐室处于应力相对较低的区域中,达到有效控制硐室底鼓的目的.进而利用数值模拟研究的方法对该应力转移技术的主要参数进行了分析和确定了施工方案.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可以显著地降低硐室围岩附近的高应力,从而有效地控制硐室底鼓,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