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磁力泵是靠磁力传动器来传递力矩的,而对于某一磁力传动器来说,其所能传递的最大转矩是恒定的.文中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磁力传动器的磁路进行仿真模拟,研究磁极对数和最大输出转矩之间的关系,为磁力泵的磁路优化与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传统单层盘式永磁体涡流联轴器的磁路分析,设计了一种整体双层盘式永磁体涡流联轴器。该联轴器将两个单层盘式永磁涡流联轴器的永磁体以N-S对应的方式安装到一块背铁的正反面上,减小了背铁磁阻在磁路中带来的损耗,提高了永磁体的磁能利用率,增大了转矩。通过等效磁路法建立该结构的数学模型,并与有限元法仿真模型相结合,综合分析了其转矩特性。搭建了该永磁涡流联轴器的样机,通过实验验证了上述分析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所建数学模型准确,并且该联轴器的转矩相对于传统永磁涡流联轴器转矩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基于Magnet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磁力耦合调速器磁路机构有限元模型,对磁力耦合调速器的磁路参机构参数进行优化,对优化后的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基于优化参数设计制作了磁力耦合调速器样机,对样机空载和负荷运行性能验证,验证了磁路设计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样机输出转矩和输出转速与仿真计算结果相符,满足设计要求,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离合器是保证汽车平稳起步、换挡平顺和防止传动系统过载的关键部件,为改善车辆传动系统的离合器特性,通过分析载重汽车离合器的传动系统模型,利用磁流变液体可控、在外加磁场作用下产生剪切应力传递转矩的特性,建立了磁流变离合器的传递转矩模型、设计了离合器的磁路结构,并应用ANSYS软件仿真分析了不同励磁电流下磁路的磁力线和磁感应强度,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励磁电流,磁流变离合器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可以实现动力和运动的传递,该研究为离合器的设计和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由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A)驱动通过改变磁流变液的工作面积来改变传递转矩的传动方法;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分析了变面积的过程;基于磁路理论,进行传动装置的磁路计算;应用ANSYS软件进行了磁路建模和有限元仿真,得到不同面积比下的磁感应强度分布云图;最后对比分析了不同面积比下传递转矩的能力。结果表明:随着磁流变液的面积比增大,传递的转矩先增大后减小,传动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磁力驱动防盗锁闭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磁力驱动的磁路形式,并根据高斯定理和永磁材料的B-H曲线求解了磁转矩,为相关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设计出一种锥形转子磁力耦合器(conical rotor magnetic coupler,CRMC),将CRMC简化为径向及轴向的组合模型,利用等效磁路法分别得出各模型的气隙磁密和电磁转矩表达式;计算并验证了电磁转矩T与转差率s的关系,并据此分析了 CRMC的运行特性.通过有限元模型仿真,得到了输出转速、转矩及功率随...  相似文献   

8.
磁流变离合器是通过磁流变液的剪切应力进行传递转矩的器件。对多盘式磁流变离合器进行磁路的设计,首先应用磁路欧姆定律,结合考虑不产生磁路磁饱和效应,初步确定磁路结构参数并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磁路进行仿真,对不同磁导率的磁轭材料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磁感线都通过多盘式离合器的磁流变液工作面,并且在相同条件下,相对磁导率较高的磁轭材料可以提高工作间隙的磁感应强度。  相似文献   

9.
磁性珩磨技术是充分结合了磁技术与珩磨技术的新兴技术。前期研究表明,磁性珩磨技术能获得较高的表面质量,但加工的稳定性较差,其主要原因是定子与转子磨具的匹配,即定子与转子磨具组成的磁性珩磨系统的磁路与电路分析。首先对磁性珩磨系统的空载与负载状态进行磁场分析,然后将"场"的问题转化为"路"的问题,建立电压方程,导出电磁功率及电磁转矩。对两种不同类型的转子磨具进行仿真对比,验证转子磨具的磁路设计对系统钢管内壁处的磁感应强度以及电磁转矩有很大的影响,指出在后续设计中应该重点对转子磨具的磁路进行优化设计,为磁性珩磨系统的连续加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机械》2017,(1)
电机是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的关键部件,电机的磁路设计对整车动力性具有决定性因素。以混合动力汽车分数槽电机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Maxwell建立电机磁路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其齿槽转矩、空载反电势、负载特性等,结果表明电机的输出特性可达到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