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叙述了海水及模拟海水中各种有机类铜缓蚀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阐述了有机类铜缓蚀剂的缓蚀机理机理,并展望了铜缓蚀剂新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认为应加强现有缓蚀剂品种的复配技术、加药顺序和绿色环保型缓蚀剂研究.对合成新型的有机铜缓蚀剂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含盐体系中有机铜缓蚀剂及缓蚀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含盐体系中各种有机类铜缓蚀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阐述了有机类铜缓蚀剂的缓蚀机理和协同作用机理,并展望了铜缓蚀剂新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认为应利用现代先进的分析测试技术从分子和原子的水平上研究缓蚀剂在铜表面的行为和作用机理,加强现有缓蚀剂品种的复配技术、加药顺序和绿色环保型缓蚀剂研究.  相似文献   

3.
用电化学方法和全浸失重法,研究了BTA+Na2MoO4+Na5P3O10系列缓蚀剂对铜在海水介质中的缓蚀作用,并从中筛选出了阻滞铜在海水中腐蚀的高效预膜用缓蚀剂和正常运行用缓蚀剂。  相似文献   

4.
海水中铜的缓蚀剂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电化学方法和全浸失重法,研究了BTA+Na2MoO4+Na5P3O10系列缓蚀剂对铜在海水介质中的缓蚀作用,并从中筛选出了阻滞铜在海水中腐蚀的高效预膜用缓蚀剂和正常运行用缓蚀剂。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有机铜缓蚀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叙述了缓蚀剂的缓蚀机理及一些实验结果,讨论了有机铜缓蚀剂较为理想的理论结构,对合成新型的有机铜缓蚀剂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详述了国内外海水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绿色碳钢缓蚀剂的研究进展,主要从葡萄糖酸盐系缓蚀剂、钼酸盐系缓蚀剂、钨酸盐系缓蚀剂和植物提取类缓蚀剂进行了阐述,展望了未来海水缓蚀剂的开发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7.
陈立勇 《河北化工》2011,34(2):67-70
分析了海水成分对碳钢腐蚀的影响,论述了海水对碳钢的腐蚀、腐蚀机理及腐蚀的控制方法,并探讨了缓蚀剂的缓蚀机理。从由单纯开发高效缓蚀剂到开发环境友好型高效缓蚀剂的转变,展望了未来缓蚀剂的开发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海水成分对碳钢腐蚀的影响,论述了海水对碳钢的腐蚀机理及腐蚀的控制方法.在循环冷却用海水中投加缓蚀剂是一种减缓碳钢腐蚀的经济有效的方法,并探讨了缓蚀剂的缓蚀机理.阐述了从单纯高效到环境友好型高效缓蚀剂的转变历程,展望了缓蚀剂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电化学试验、失重测试和具有表面测试EDAX功能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发现5-氨基四唑对于铝具有91.5%的缓蚀功效,对于铜具有93.1%的缓蚀功效,这种缓蚀剂适和用作天然海水中铝和铜的缓蚀剂。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从化学及电化学、点腐蚀、表面分析等方面介绍单一钨酸盐的缓蚀机理及其复配缓蚀剂的研究进展,以及应用于海水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金属铜及其合金在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腐蚀与防护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而在腐蚀介质中添加缓蚀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作者综述了近年来国外几种新型有机铜缓蚀剂,包括唑类、喹啉类、嘧啶类等物质,从缓蚀性能、环境保护方面对其进行了比较,介绍了不同介质中缓蚀剂的选用情况,阐述了缓蚀剂的作用机理,并展望了缓蚀剂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水处理系统中铜缓蚀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归纳总结了在水处理系统中常见的铜缓蚀剂的缓蚀机理及其在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指出了常见的铜缓蚀剂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低pH条件下BTA缓蚀效率下降、氧化性杀生剂对铜缓蚀剂的影响等,并介绍了有关铜缓蚀剂的一些研究和实验结果,最后指出了铜缓蚀剂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火电厂铜合金凝汽器氯离子腐蚀及缓蚀剂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我国火力发电厂凝汽器材质以铜合金为主,而氯离子对铜合金凝汽器的腐蚀是火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的主要腐蚀性因素,直接关系到生产的安全运行.作者首先针对铜合金材质氯离子腐蚀评价方法及腐蚀机理进行了综述,然后对该类缓蚀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归纳,涉及BTA及其衍生物以及MBT的论述,亦包括了其他唑类及非唑类缓蚀剂情况,同时对部分缓蚀剂的腐蚀控制机理进行了描述,旨在对铜合金材质氯离子的腐蚀及控制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有一个系统的把握.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国内外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绿色缓蚀剂的研究历程,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分离、加工新型绿色缓蚀剂的有效成分,进一步研究植物型绿色缓蚀剂作用机理,绿色缓蚀剂的复配以及高新科技在植物缓蚀剂研发时的应用是未来植物型缓蚀剂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苯并三唑(BTAH)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铜及其合金的缓蚀剂。到目前为止有许多关于BTAH缓蚀作用的研究,但其缓蚀机制仍然不为所知。对BTAH的缓蚀研究作出了总结,以便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新的高效缓蚀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酸洗缓蚀剂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周晓湘  刘建平 《工业水处理》2002,22(1):16-18,22
概述酸洗和酸洗缓蚀剂对于热力设备的重要性,综述国内外酸洗缓蚀剂的研究状况及酸洗缓蚀剂的种类,文中针对工业生产中的不同情况,列举了硫酸酸洗缓蚀剂、盐酸酸洗缓蚀剂、氢氟酸酸洗缓蚀剂、硝酸酸洗缓蚀剂的应用现状,并阐明酸洗缓蚀剂的缓蚀机理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张永  沈竞为  陈宪庆 《化学世界》2007,48(10):633-636
在循环冷却水处理方案中通常使用唑类作为铜及铜合金的缓蚀剂。唑类的性能和效果受唑类在冷却水中的稳定性以及在铜及铜合金表面成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影响。影响唑类稳定性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在使用唑类缓蚀剂的冷却水系统中使用卤素来控制微生物。HRA是一种新的改性唑类铜缓蚀剂,与传统的唑类铜缓蚀剂相比较,具有更好的性能与稳定性。即使在使用卤素杀菌的冷却水系统中,其性能也很稳定,既可以作为铜缓蚀剂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它缓蚀剂联合使用,为用户提供抗卤素氧化的腐蚀控制方案。比较了这种新的耐卤素唑类铜缓蚀剂(HRA)与传统唑类缓蚀剂的性能和特征。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Corrosion inhibitors bas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d harmless products are currently being studied and developed. The corrosion inhibition properties of caffeine (1,3,7-trimethylxanthine) on copper corrosion in aqueous chloride solution (3.5?wt.% NaCl) are analysed here using stationary and transient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and a theoretical study based 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is carried out. Caffeine is a very competitive compared to the chemical inhibitors that are often used for copper protection. Electrochemical and impedance experiments reveal that the protective efficiency of caffeine reaches a value of 96% at a concentration of 10?2?mol L?1. Based on these results, the Langmuir model appears to be the best representation of the adsorption of caffeine onto the copper surfac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coupled with 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surface morphology and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copper surface in chloride media, in the absence and presence of caffeine. The results show the development of a mechanism of corrosion inhibition. In order to confirm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hibitory effect and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caffeine, quantum chemical parameters are used to calculate its electronic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