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新近填土地基中桩基础产生负摩阻力计算方法与中性点的确定原则,同时通过工程实例对桩侧负摩阻力进行验算,说明填土桩侧负摩阻力标准值确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桩基础属于深基础,是由设置于岩土中的桩和与桩顶连接的承台共同组成的基础或由柱与桩直接连接的单桩基础。工程中桩基础主要用来支撑上部结构,承担上部结构的竖向荷载,并最终将荷载传递至地基中。桩的承载力由桩身与桩周土层的摩擦阻力、桩端阻力两部分构成。按照受力特征分析,桩侧摩阻力是桩顶荷载与桩端阻力的差值。竖向荷载首先由桩侧摩阻力抵抗,大于桩侧阻力的部分由桩端阻力抵消平衡。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以下简称"《桩基规范》")基桩按承载性状分类为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与正常条件下不同,在某些特殊条件下,桩基可能出现负摩阻力。文章从桩-土相对位移出发,分析了桩基负摩阻力产的机理,结合《桩基规范》探讨了负摩阻力计算和带负摩阻力桩基设计与检测标准,并提出了解决办法,最后总结了减少桩基负摩阻力的工程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3.
桩体负摩阻力分析及其对桩承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舟  张宏胜 《地下空间》2003,23(4):362-364
本文阐述了桩体考虑负摩阻力的三种情况,分析了桩体负摩阻力的计算方法及考虑负摩阻力时桩的承载力应满足的两个条件,从而提出负摩阻力对桩承栽力是否产生影响的判别式,以便在工程设计中有意识地采取措施减小负摩阻力对桩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5.
寇卫锋  王保兵 《山西建筑》2007,33(27):106-108
讨论了基桩负孽阻力产生的机理及主要影响因素,探讨了如何确定单位负摩阻力大小的计算方法,归纳出了减轻或消除负摩阻力的对策,以减少桩侧负摩阻力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湿陷性黄土地区单桩负摩阻力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土浸水湿陷后,桩侧表面可能产生负摩阻力,将导致桩基承载力降低。对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基负摩阻力的产生机理及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实测曲线的分析及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双折线形桩侧负摩阻力分布模式。在有效应力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湿陷性黄土地区负摩阻力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负摩阻力是桩基问题中常见而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负摩阻力的产生机理出发,探讨了桩与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了负摩阻力对基桩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刘树洲 《山西建筑》2005,31(10):53-54
针对桩的负摩阻力问题,从其影响因素、计算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减少负摩阻力的相应措施,对合理确定桩的承载力,提高结构物安全及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彭莉娟 《广东建材》2006,(4):105-106
本文论述了桩侧负摩阻力产生的原因及条件、计算方法以及消除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叶德红  陈华 《山西建筑》2003,29(18):44-45
针对桩侧负摩阻力的计算问题,结合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复习教程第一版和第二版同一例题计算结果的分析比较,总结几点有益的经验,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负摩阻力是桩基问题中常见而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负摩阻力的产生机理出发,探讨了桩与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了负摩阻力对基桩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王彪  王佳 《山西建筑》2007,33(33):114-116
简述了桩基础的定义,分析了负摩擦力的发生机理,探讨了桩侧负摩阻力的影响因素及发生条件,阐述了国内外负摩阻力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负摩阻力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消除负摩阻力的措施,从而促进桩基础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基桩中负摩阻力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带负摩阻力桩基的桩-土共同工作的特点,总结了负摩阻力对桩基性能的影响。根据摩擦桩和端承型桩的荷载传递特点,分别对负摩阻力的影响做了分析。分析表明负摩阻力对摩擦桩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沉降的增加;对端承型桩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有效承载力的减小和桩身轴力的增加。文章分析讨论了减轻负摩阻力的不利影响的思路,可以作为今后工作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海涂围垦形成的软黏土地基一般为欠固结土地基。为了研究垦区欠固结软黏土地基中的桩基负摩阻力规律,考虑不同桩周土初始含水率,以及自重固结和堆载2种工况,开展4组单桩模型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分析摩擦型管桩的桩土位移、桩身轴力、桩侧负摩阻力及中性点位置等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不论在堆载还是自重固结条件下,随着桩周土含水率的提高,桩身沉降、土体沉降、桩身轴力及桩侧负摩阻力总体成增大趋势,桩周土初始含水率的降低引起的中性点位置的升高。在堆载条件下,中性点位置随着荷载等级的提高而下移;自重固结条件下,中性点位置随固结时间变化不大。在工程实际中,桩周土初始含水率的增加会扩大负摩阻力范围,增大负摩阻力峰值和桩身轴力,因此需要注意其对欠固结软黏土地基桩基负摩阻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有关负摩阻力的现场试验和理论分析针对单桩的较多,而针对群桩的相对较少,现行规范的做法即为引入一个群桩负摩阻力群桩效应系数,而该系数不能较好地反映布桩形式、基桩尺寸及其对负摩阻力传导过程中的遮挡、约束等效应.本文基于相似原理推导了三桩、四桩及六桩群桩负摩阻力计算公式,分析并提出了五桩梅花形布桩的群桩负摩阻力计算公式,并对...  相似文献   

16.
周时安  夏力农 《岩土工程界》2005,8(10):34-35,39
比较了在桩顶荷载作用下的负摩阻力特性与无桩顶荷载时的差异,指出不考虑桩顶荷载的中性点位置是最低的,下拽力是最大的。分析的结果表明,当有桩顶荷载作用、中性点的位置明显高于无桩顶荷载,下拽力也明显小于无桩顶荷载时;随着桩顶荷载的增加,中性点上移的趋势明显,下拽力减小的趋势也很明显。桩顶荷载较小时,负摩阻力对于桩基沉降的影响基本上是线性的。  相似文献   

17.
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基的负摩阻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日雄 《山西建筑》2005,31(15):95-96
阐述了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基的负摩阻力发生机理、条件及特性,从单位负摩阻力、下曳荷载的计算、桩的承载力计算等方面,对负摩阻力的计算作了介绍,并提出了减少负摩阻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张永安  胥洪伟  李少和 《山西建筑》2006,32(24):110-111
在有限元软件分析CFG复合地基负摩阻力及其性状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一个具体工程的传统设计和考虑负摩阻力情况下设计的对比验证,得出负摩阻力对CFG桩复合地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桩体考虑负摩阻力的三种情况 ,分析了桩体负摩阻力的计算方法及考虑负摩阻力时桩的承载力应满足的两个条件 ,从而提出负摩阻力对桩承载力是否产生影响的判别式 ,以便在工程设计中有意识地采取措施减小负摩阻力对桩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群桩基础中的成拱效应,指出成拱效应降低了群桩中的负摩阻力值,并对几种计算负摩阻力公式的使用条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