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道糙率是水文计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利用水文测站的糙率—水位关系曲线,可以采用比降面积法计算流量,保证及时报汛。介绍了河道糙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阐述了糙率的推求方法,并以兰村水文站为例介绍了利用水位—糙率曲线计算河道流量的方法,由于其重要的实用价值,建议在全省测站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取用1934~1996年实测水文资料,分析黄河高村站河床阻力分布,反映年内因水力条件的变化而引起河床河段糙率n的变化。结果表明,对河床因冲淤而引起的阻力变化,枯水期一般淤,n大;汛期一般冲,n小;对于天然河道漫滩洪水和不漫滩洪水,可以分别用它们的糙率平均值进行水力计算,把低含沙量的n值应用到高含沙量的水流中,便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倪培桐      王扬      陈卓英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8,(6):155-159
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水文情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研究东江下游及三角洲河网河道特性,基于河床演变、主要水文站H-Q曲线、比降与糙率的比值系数等分析结果,建立一维河网数学模型,推求基于1997年实测地形的河道综合糙率系数。结果表明:河床下切致使主要控制水文站博罗站H-Q曲线呈不断下降,利用历史K值推求的博罗站H-Q曲线高水部分相对合理。东江三角洲河道糙率在三角洲顶部较大,三角洲下部河道糙率较小,河段糙率在0.02~0.03之间,糙率取值与1989年水面线基本一致。本次水面线选取的石龙汊口附近糙率较大,这与该处河道床面坡降较大有关。  相似文献   

4.
徐慧敏 《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16(11):1253-1256
天然河道的糙率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河床沙、石柱径的大小和级配,沙坡的形成或消失,河道弯曲程度,横断面形状的不规则性,深糟中的潭坑,滩地上的草木,河槽的冲积以及整治河道的人工建筑物等。基于河道糙率确定的方法,结合河道糙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了河道糙率的计算。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由流速分布推求冰期河道冰盖糙率系数,提出了由流速分布推算冰盖及河床糙率的计算方法,同时考虑冰盖影响区与河床的流速分布,确定最大流速位置,阐述了冰盖对水流的阻力是研究河道冰情演变及其运动规律的依据.并对河道冰期形成冰盖,其阻力使河道水位升高、过流能力降低、水位流量关系改变.流速分布推算冰盖及河床糙率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为北方地区基层测站的冰期测验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从理论上确定水沙动力、阻力和边界条件对冲积河流推移质输沙最优河道形态和最小比降的影响,基于 水力半径分割方法将河床整体糙率划分为河岸糙率和河底糙率;采用河道形态自动调整变分方法,以等腰梯形为 河道过水断面,推导推移质输沙率与河道形态的关系,分析河岸与河底相对糙率、河岸坡角、流量、输沙率、中值 粒径和河底糙率对最优河道形态和最小比降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河道形态和最小比降随河岸与河底相对糙 率的增大而减小,随河岸坡角的增大而增大。流量或者河底糙率的增加将使最小比降减小,同时造成最优河道形 态趋向窄深。输沙率或者中值粒径的增加将使最小比降增大,但两者对最优河道形态演变的影响不同,输沙率增 大将使最优河道形态向宽浅发展,而中值粒径增加将使最优河道形态向窄深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水沟"7·25"暴雨洪水的调查,根据断面处的河床宽深比、河床质情况以及周边河道的测验资料等确定水沟河床糙率为0.035。根据实测资料,计算水面比降i=158×10-4,运用水面比降法计算此次暴雨洪峰流量为103 m3/s。  相似文献   

8.
基于赣江干流各水文站1965~2005年实测水文资料,分析河道水面比降、水流功率、糙率,以及表面过水面积、河底高程变化,探索赣江河床沿程演变规律和发展态势,为预测赣江河床演变趋势、河道整治、河流生态恢复与保护等提供科学依倨。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水力学基本理论和内涵,通过对水文控制站点的大断面实测数据和ASTER GDEM数据分析,利用MIKE11水动力模型对河道水面线进行了计算和推导。在揭示了糙率与河道流量值之间的影响作用机理基础上,优化了糙率基本参数,并选取河道断面为参数变量,对断面和ASTER GDEM精度进行调整,使得河道流速和床面剪应力均满足合理性基本要求;然后基于断面修正和参数率定对水面比降与河道比降的一致性进行检验,验证了河道水面线推求计算方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以期为数据资料匮乏区河道水面线的推求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天然河道糙率是流量分析计算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河床糙率影响因素复杂,主要受河道河床质组成及床面特性、平面形态及水流流态、岸壁特性等河段特征要素控制。以部分山溪性河流实测资料为分析对象,得出多数河流糙率与水深关系较差,糙率一般随水深的增大而减小;糙率主要受河道河床质组成及床面特性、平面形态及水流流态、岸壁特性等河段特征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水文分析计算中,要用到的一些河流或河段无水文资料,必须进行洪水调查和采集数据,进行水文测验工作。首先选好测验断面,再确定糙率值。无资料河段的糙率,可以选用上、下游河段的实测值或选用相似河段的实测值。糙率是反映河床、岸壁形状的不规则性和表面粗糙程度的一个系数,它直接影响河流沿程能量损失的大小。天然河道不规则,断面形状不断发生变化,只有在洪峰值出现时,短暂的时间里为恒定流。但只要选取较好的控制断面,也可以把部分河段看做是恒定非均匀流。从能量的角度分析,不仅要考虑沿程能量的损失,还要考虑局部的能量损失。因此,可以实测资料,通过伯努里方程式,反推糙率值,计算出洪水调查断面的河段糙率0.068,最后推求洪峰流量。阐述了孔雀河上复杂河段洪峰流量的推求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天然河道的糙率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世琼 《水电站设计》1997,13(1):82-85,81
通过对垂线流速分布的分析,推导出由断面实测流速直接计算天然河道糙率的公式,可省去水成比降的观测,经用实测资料验证,并与传统的由水面比降资料使用曼宁公式反求糙率值比较,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外业测量得到河床比降及大断面数据,洪水期水面比降参照河床比降资料及区域水文站资料,糙率参照区域水文站的糙率资料,根据曼宁公式绘制水位流量关系曲线,通过合适的计算方法确定设计洪水的流量,查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确定设计洪水水位.  相似文献   

14.
河道糙率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河道糙率实质性影响因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不同流态和水流边界条件下应采用不同的糙率分析方法,这对进一步开展对河床糙率的研究、提高比降法推估流量的精度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西江中游干支流河道糙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西江中游干支流最新河道地形资料建立了一维非恒定水动力数学模型,采用实测洪水水文资料对主要干支流河道糙率进行了率定和验证。研究表明西江中游干流从上游红水河河床坡降0.74‰逐渐减小到浔江河床底坡降0.07‰,主要支流柳江和郁江河床底坡降都小于0.1‰;干流红水河、黔江和浔江率定后的综合糙率分别为0.056、0.055和0.036,呈现依次从上游向下游递减的趋势;柳江和郁江河床综合糙率分别为0.033和0.035,且该两条主要支流河床糙率随流量和水位变化幅度很小;红水河上具有调节能力的岩滩水库对库区上游河道糙率影响显著。黔江河道在近20年来河床糙率变化不大,但在该河道下游端大藤峡水库蓄水和运行后,可以预见该河道糙率将会呈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三峡工程蓄水运行后,坝下河段出现较为剧烈的冲刷,但宜昌枯水位并未出现预期的大幅度下降.研究表明,宜昌枯水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河床糙率增大.根据实测水文河道资料,分析了三峡水库运行初期坝下近坝段河道冲刷对河床糙率的影响,并进一步估算了河床糙率变化对宜昌枯水位的影响程度,认为河床粗化对宜昌枯水位下降有明显的补偿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实测资料,对松花江吉林水文站至旧站江段不同水位级别条件下河床糙率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由于该江段水文站水文资料序列有限,这就给比降—面积法的应用带来了困难。本文是根据恒定非均匀流的计算公式,研究糙率的各因子,分析水位与各因子的关系及其规律,将其高水延长,确定高水糙率,达到比降—面积法应用目的。并对其糙率特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利用白龙江流域水文站实测资料计算、分析不同河段的河道糙率,发现各河段的糙率与平均水深有很好的相关关系,流域内不同的河段具有不同的河道糙率;同一条河流下游河道的糙率要大于上游河道的糙率;在同一个河段,糙率可能随水深增大而减小,也可能是一常数,不随水深变化。河道平面形态、岸壁特征及河床质组成是影响河道糙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侯斌 《吉林水利》2010,(3):21-22,25
糙率n值在流量计算中很重要,如果糙率选用不当,而误差过大将影响流量计算误差按比例增大。本文通过分析确定渭户沟河洪水调查河段糙率n值,以期对以后的相关水文分析计算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大凌河流域部分水文站实测糙率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并点绘各站的平均水深R和糙率n的关系,发现不同河段具有不同河床糙率,而且同一河段,随着水深的增加,其糙率也会有所增加,但最终趋于一个稳定常数。河道的形态和床质组成是影响河床糙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